一般這樣的八百裏加急,都不會有什麽好事兒。
不是哪裏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災情,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亟待救援;就是邊境突然爆發了戰事,烽火連天,戰況危急,需要朝廷迅速做出應對。
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因心中牽掛著聖上要微服私訪的事,都一夜未合眼,眼中布滿了紅血絲,神情顯得異常疲憊。
他們的反應稍稍有些遲鈍,當馬上之人急促的唿喝聲傳來時,他們起初還未能完全消化所聽到的信息。
待他們終於意識到那是八百裏加急的緊急軍情時,傳信的人已風馳電掣般地到了宮門口。
兩人對視一眼,莫名都從對方疲憊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慶幸。
二人皆從對方眼中讀出了共同的心聲:這下,聖上有事兒幹了,接下來繁瑣的國事、緊急的軍情,總該讓他忙得團團轉了吧?總不會再一心想著微服私訪了……吧?
盡管這想法有點不地道,甚至有些許對聖上的不敬,但兩人心中暗戳戳地想,總比聖上要一意孤行,一心微服私訪,把國家大事拋在腦後強吧。
他們昨晚迴去後,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做出了出行的準備。
除了南安王世子明麵上帶的十餘個護衛,其餘二百名精銳護衛已於今早悄無聲息地派了出去,沿途布置,確保萬無一失。
二人經過一番簡單商議,決定如果早朝時能勸服聖上放棄微服私訪的念頭,他們就立即整裝出發。
若實在不能勸動聖上,那也隻能聽從聖上的命令行事,但出行的準備,也要更周全。
不管怎麽樣,那二百護衛,已經提前出發去打前站,沿途摸清情況,確保一路安全無虞。
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
今日是小朝會,天色剛亮,勤政殿外便已聚集了不少官員。
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腳步匆匆,趕到勤政殿時,有資格參加小朝會的大臣基本上都已經到了。
他們或站或坐,神色各異,但神情中都透著一股凝重,顯然也聽到了八百裏加急的事。
不一會兒,聖上手持著剛由驛卒快馬加鞭送來的八百裏加急折子,麵色黑沉沉地跨進了勤政殿的大門。
他的步伐略顯沉重,每踏出一步,肩頭都似乎壓著無形的重擔,眉宇間緊緊擰成一團,麵上帶著明顯的怒意,雙眸銳芒閃爍,讓人不敢直視。
大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連唿吸聲都似乎變得格外清晰。
所有大臣都紛紛跪地,整齊劃一地俯身叩拜,三唿“萬歲”,聲音迴蕩在空曠的殿堂中。
好半晌,眾人才聽到上方傳來聖上強壓著怒氣的詔令,詔令很短,隻有一個字:“免!”
透過這個字,眾大臣仿佛看見了聖上身上噴湧而出的怒意,如同火山即將爆發前的洶湧岩漿,令人心悸不已。
殿內空氣一時空前緊張,好似凝固了一般,眾人都屏息凝神,大氣都不敢喘。
等眾人見完禮,聖上緩緩站起身,突然“啪”地一聲,將手中的折子狠狠地擲到離他最近的一位大臣腳下。
那折子好似承載著聖上的滿腔怒火,重重地砸在地上,頃刻間四分五裂。
聖上怒容滿麵,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他咬牙切齒地道:“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問疆這是欺我大盛無人麽?竟敢自立為王,劃疆而治,簡直不把朕放在眼裏!”
折子正好扔在兵部尚書沈常輝的麵前。
沈尚書一愣,隨即俯身下去,小心翼翼地撿起分落地上的折子。
緩緩打開,他勉強拚湊起來一看,隻見上麵字字句句如針刺眼,麵色也一下子變得異常難看。
站在他旁邊的戶部尚書劉昌明,好奇地湊過頭去一看,隻見折子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問疆的土射汗部,近日內在內陸地區大肆搶掠一番,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之後於本月初,他們宣布正式脫離大盛國版圖,自立為王,以天山為界,劃疆而治,國號問疆。
問疆,自古以來就是大盛領土的一部分,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隻是,它地處邊陲,與多國接壤,當地勢力大些的部落一直不太安分,時常有叛亂和侵擾之事發生。
沒想到,如今這土射汗部,竟如此膽大妄為,直接分疆裂土,自立為王了!
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震得周邊大盛的官員和百姓,人心惶惶。
這也無疑是給了大盛一記響亮的耳光。
劉昌明心裏細細地盤算了一下國庫的錢糧儲備,每一筆賬目都在他腦海中閃過。
他暗暗歎了口氣,心中滿是無奈與憂慮。
這些年來,他辛辛苦苦地積攢,精打細算,才使得國庫漸漸顯得不那麽空虛,有了些許底氣。
然而,這封奏折一來,他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幅畫麵:白花花的銀子,流水般源源不斷地傾瀉而出;沉甸甸的米糧,一袋袋、一筐筐,消失在戰爭的漩渦之中。
他多年的辛勤努力,無數個日夜的嘔心瀝血,一夕間,就如同風中殘燭,盡數化為了泡影。
一旦土射汗部自立,戰爭的陰雲便如烏雲壓頂,不可避免地籠罩在大盛的上空。
國庫那原本就不算充裕的錢糧,將在戰火的肆虐下迅速耗盡,如同沙漏中的細沙,一點一滴,直至殆盡。
他預感到,自己日漸增多的白發,將如雨後春筍般,在焦慮中肆虐瘋長。
果然,等折子在在場眾人手中一一傳看完畢,聖上的臉色已變得陰沉如鐵,好似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天空,雙眼噴射著怒火,嘴唇緊抿成一條直線。
猛地,他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具叮當作響,一字一句地怒聲咆哮:“朕,要,禦,駕,親,征!朕,絕不容忍,要親手平息這場叛亂!”
南安王世子與林如海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已無力再吐槽什麽。
聖上這兩日的心思,就如同六月的天,一會兒一個主意,變幻莫測。
昨晚還興致勃勃地說要微服私訪,徹查官場弊端,體驗民生疾苦,今日就要禦駕親征。
轉變之快,讓人不禁懷疑,聖上明日,是不是要上天?
不出所料,聖上這突如其來的決定,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滔天巨浪。
眾位大臣一聽,意見出奇地一致,紛紛強烈反對,勸解之聲此起彼伏。
連林如海的頂頭上司,都禦史常博,也一改平日裏的沉穩,情緒激動至極。
後來,他見眾人苦口婆心、輪番上陣的勸諫,始終無法動搖聖上禦駕親征的心意,竟一時情急,雙目圓睜,猛地衝向殿中央的那根粗壯柱子,意圖以撞柱自盡,來表明自己堅決反對的決心。
幸而一旁的沈尚書眼疾手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雙手緊緊拉住他的胳膊,用盡全身力氣將他拽了迴來,才避免了一場血濺當庭的慘劇發生。
而聖上端坐在龍椅之上,黑著一張臉,雙眼怒火中燒,仿佛能噴出火來。
怒不可遏之下,他渾身氣得微微戰栗,幾乎要衝動地喊出:“要不這皇位你們來坐!”的憤慨之語。
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瞧見此情此景,深知再勸也是徒勞,便索性不再多言,靜靜地站立一旁,目睹著小朝會上大臣們爭執不休,你一言我一語,喧囂嘈雜,猶如一鍋滾沸的粥。
不是哪裏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災情,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亟待救援;就是邊境突然爆發了戰事,烽火連天,戰況危急,需要朝廷迅速做出應對。
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因心中牽掛著聖上要微服私訪的事,都一夜未合眼,眼中布滿了紅血絲,神情顯得異常疲憊。
他們的反應稍稍有些遲鈍,當馬上之人急促的唿喝聲傳來時,他們起初還未能完全消化所聽到的信息。
待他們終於意識到那是八百裏加急的緊急軍情時,傳信的人已風馳電掣般地到了宮門口。
兩人對視一眼,莫名都從對方疲憊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慶幸。
二人皆從對方眼中讀出了共同的心聲:這下,聖上有事兒幹了,接下來繁瑣的國事、緊急的軍情,總該讓他忙得團團轉了吧?總不會再一心想著微服私訪了……吧?
盡管這想法有點不地道,甚至有些許對聖上的不敬,但兩人心中暗戳戳地想,總比聖上要一意孤行,一心微服私訪,把國家大事拋在腦後強吧。
他們昨晚迴去後,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做出了出行的準備。
除了南安王世子明麵上帶的十餘個護衛,其餘二百名精銳護衛已於今早悄無聲息地派了出去,沿途布置,確保萬無一失。
二人經過一番簡單商議,決定如果早朝時能勸服聖上放棄微服私訪的念頭,他們就立即整裝出發。
若實在不能勸動聖上,那也隻能聽從聖上的命令行事,但出行的準備,也要更周全。
不管怎麽樣,那二百護衛,已經提前出發去打前站,沿途摸清情況,確保一路安全無虞。
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
今日是小朝會,天色剛亮,勤政殿外便已聚集了不少官員。
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腳步匆匆,趕到勤政殿時,有資格參加小朝會的大臣基本上都已經到了。
他們或站或坐,神色各異,但神情中都透著一股凝重,顯然也聽到了八百裏加急的事。
不一會兒,聖上手持著剛由驛卒快馬加鞭送來的八百裏加急折子,麵色黑沉沉地跨進了勤政殿的大門。
他的步伐略顯沉重,每踏出一步,肩頭都似乎壓著無形的重擔,眉宇間緊緊擰成一團,麵上帶著明顯的怒意,雙眸銳芒閃爍,讓人不敢直視。
大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連唿吸聲都似乎變得格外清晰。
所有大臣都紛紛跪地,整齊劃一地俯身叩拜,三唿“萬歲”,聲音迴蕩在空曠的殿堂中。
好半晌,眾人才聽到上方傳來聖上強壓著怒氣的詔令,詔令很短,隻有一個字:“免!”
透過這個字,眾大臣仿佛看見了聖上身上噴湧而出的怒意,如同火山即將爆發前的洶湧岩漿,令人心悸不已。
殿內空氣一時空前緊張,好似凝固了一般,眾人都屏息凝神,大氣都不敢喘。
等眾人見完禮,聖上緩緩站起身,突然“啪”地一聲,將手中的折子狠狠地擲到離他最近的一位大臣腳下。
那折子好似承載著聖上的滿腔怒火,重重地砸在地上,頃刻間四分五裂。
聖上怒容滿麵,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他咬牙切齒地道:“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問疆這是欺我大盛無人麽?竟敢自立為王,劃疆而治,簡直不把朕放在眼裏!”
折子正好扔在兵部尚書沈常輝的麵前。
沈尚書一愣,隨即俯身下去,小心翼翼地撿起分落地上的折子。
緩緩打開,他勉強拚湊起來一看,隻見上麵字字句句如針刺眼,麵色也一下子變得異常難看。
站在他旁邊的戶部尚書劉昌明,好奇地湊過頭去一看,隻見折子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問疆的土射汗部,近日內在內陸地區大肆搶掠一番,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之後於本月初,他們宣布正式脫離大盛國版圖,自立為王,以天山為界,劃疆而治,國號問疆。
問疆,自古以來就是大盛領土的一部分,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隻是,它地處邊陲,與多國接壤,當地勢力大些的部落一直不太安分,時常有叛亂和侵擾之事發生。
沒想到,如今這土射汗部,竟如此膽大妄為,直接分疆裂土,自立為王了!
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震得周邊大盛的官員和百姓,人心惶惶。
這也無疑是給了大盛一記響亮的耳光。
劉昌明心裏細細地盤算了一下國庫的錢糧儲備,每一筆賬目都在他腦海中閃過。
他暗暗歎了口氣,心中滿是無奈與憂慮。
這些年來,他辛辛苦苦地積攢,精打細算,才使得國庫漸漸顯得不那麽空虛,有了些許底氣。
然而,這封奏折一來,他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幅畫麵:白花花的銀子,流水般源源不斷地傾瀉而出;沉甸甸的米糧,一袋袋、一筐筐,消失在戰爭的漩渦之中。
他多年的辛勤努力,無數個日夜的嘔心瀝血,一夕間,就如同風中殘燭,盡數化為了泡影。
一旦土射汗部自立,戰爭的陰雲便如烏雲壓頂,不可避免地籠罩在大盛的上空。
國庫那原本就不算充裕的錢糧,將在戰火的肆虐下迅速耗盡,如同沙漏中的細沙,一點一滴,直至殆盡。
他預感到,自己日漸增多的白發,將如雨後春筍般,在焦慮中肆虐瘋長。
果然,等折子在在場眾人手中一一傳看完畢,聖上的臉色已變得陰沉如鐵,好似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天空,雙眼噴射著怒火,嘴唇緊抿成一條直線。
猛地,他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具叮當作響,一字一句地怒聲咆哮:“朕,要,禦,駕,親,征!朕,絕不容忍,要親手平息這場叛亂!”
南安王世子與林如海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已無力再吐槽什麽。
聖上這兩日的心思,就如同六月的天,一會兒一個主意,變幻莫測。
昨晚還興致勃勃地說要微服私訪,徹查官場弊端,體驗民生疾苦,今日就要禦駕親征。
轉變之快,讓人不禁懷疑,聖上明日,是不是要上天?
不出所料,聖上這突如其來的決定,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滔天巨浪。
眾位大臣一聽,意見出奇地一致,紛紛強烈反對,勸解之聲此起彼伏。
連林如海的頂頭上司,都禦史常博,也一改平日裏的沉穩,情緒激動至極。
後來,他見眾人苦口婆心、輪番上陣的勸諫,始終無法動搖聖上禦駕親征的心意,竟一時情急,雙目圓睜,猛地衝向殿中央的那根粗壯柱子,意圖以撞柱自盡,來表明自己堅決反對的決心。
幸而一旁的沈尚書眼疾手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雙手緊緊拉住他的胳膊,用盡全身力氣將他拽了迴來,才避免了一場血濺當庭的慘劇發生。
而聖上端坐在龍椅之上,黑著一張臉,雙眼怒火中燒,仿佛能噴出火來。
怒不可遏之下,他渾身氣得微微戰栗,幾乎要衝動地喊出:“要不這皇位你們來坐!”的憤慨之語。
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瞧見此情此景,深知再勸也是徒勞,便索性不再多言,靜靜地站立一旁,目睹著小朝會上大臣們爭執不休,你一言我一語,喧囂嘈雜,猶如一鍋滾沸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