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破曉,微弱的晨光漸漸照亮了寂靜的街道,城門口便早早地聚集了不少送行的人。
他們有的騎馬疾馳而來,馬蹄聲在清晨的空氣中迴響;有的乘著裝飾華美的馬車緩緩而至,車輪碾過路麵的聲音與晨風輕拂樹梢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
每個人的神情中都滿載著對即將踏上旅途之人的不舍與牽掛。
來人有欽天監監正尹大人,還有……北靜王,南安王世子帶著他的小外甥世簡也在這裏,以及聽到消息急匆匆趕過來的賈寶玉。
每人身後都跟著不少隨從,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捧著禮盒,匯聚在一起,便是黑壓壓、浩浩蕩蕩的一群,場麵蔚為壯觀。
清虛真人和清風道長作為有求於人的一方,姿態擺得很正,一大早就侯在了這裏。
兩人俱都身著一身飄逸的青灰色道袍,衣袂隨風輕輕擺動,仿佛不染塵埃。
他們麵容清臒,目光深邃,長須輕揚,看上去端的是一副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模樣。
兩人都騎著馬,馬兒毛色油亮,四蹄輕快。
一個小道童背著個鼓鼓囊囊的小包袱,步履穩健地跟在二人身後,不時抬頭望向遠方。
黛玉一家趕到的時候,早已在城門口焦急等待、望眼欲穿的一行人,眼見期盼已久的身影漸漸靠近,眼睛瞬間都齊齊一亮,仿佛心中懸著的大石終於落地,臉上綻放出塵埃落定般的欣喜。
小世簡仗著人小,身子靈活,一溜煙地首先擠到了人群的最前麵,興奮地衝黛玉揮手大叫:“林姐姐!”
在黛玉旁邊的權景瑤,瞧著小世簡那副熟稔的樣子,不由自主地搖頭失笑。
她想起昨晚還驚詫於黛玉從“哥哥”驟變“姐姐”的轉變,一夜過去,小世簡卻已接受度良好,這聲“林姐姐”叫得如此親熱自然,仿佛他們本就是親密無間的姐弟一般。
權景瑤心中暗自感歎,真是一點也看不出這兩人其實也才見過兩次麵而已。
小世簡小手裏緊緊提著一個雕刻精美的木質食盒,盒中精心裝盛著幾樣色香味俱全、小巧精致的小菜,看樣子是特意為黛玉準備的。
他的胳膊上還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布包,看起來沉甸甸的,不知裏麵又藏了些什麽寶貝。
小世簡一把拉住黛玉的袖子,急切地將布包裏的寶貝一一展示給黛玉看:“姐姐,你快看,這個雕花木盒裏裝的是我最愛吃的糖炒栗子,香甜可口;這裏麵是五香葵花籽,顆顆飽滿,味道醇厚;還有這個小巧的瓷罐裏,裝的是各式各樣的蜜餞,酸甜適口……”
這些零嘴兒,可是他平日裏最喜歡吃的,每一樣都滋味絕美,令人迴味無窮。
閑暇無事之時,拿來消磨時光,那絕對是一大享受。
糖炒栗子的香甜,五香葵花籽的酥脆,還有蜜餞的酸甜可口,每一樣都能讓他的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
黛玉見周圍的人越聚越多,熙熙攘攘,再這樣等下去,恐怕就要將城門口堵得水泄不通了。
便依依不舍地向林如海和權景瑤拜別:“父親,母親,你們請迴吧,女兒會悉心照顧好自己和宇軒的。此去路上,女兒定會小心行事,爭取早日趕迴來與你們團聚。”
林如海輕輕點頭,該囑咐的,昨晚在燈火闌珊之時,他已反複叮嚀過了。
這不是女兒第一次離開他身邊。
三年前,玉兒被揚州賈府的人接走時,那次離別的時光比此次還要漫長許多。
可不知為何,此次看著女兒漸行漸遠的背影,他心中的不舍卻愈發濃烈,好似每一次的離別,都讓他更加難以割舍。
明明,女兒現在成長的很有本事,本事大到他都能感受到女兒的庇護了。
他想給女兒帶上兩個武藝高強的護衛,以確保她的安全。
然而,女兒的一番話卻讓他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父親,您想想看,有哪個護衛的武功能高得過女兒去?若是帶上他們,究竟是他們護衛女兒,還是女兒反過來護衛他們呢?”
林如海:“……”
是啊,他的女兒,如今羽翼日漸豐滿,已悄然成長到無需再依賴他的力量來保護的程度了。
按說,他應該高興和驕傲,但他心中泛起的心酸和濃濃的失落是怎麽迴事呢?
這成長,是女兒以上一世的性命為代價換來的。
作為父親,他寧願她還是那個在他庇護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
北靜王和尹監正也上前與清虛真人和清風道長道別。
尹監正來送他的二叔清風道長,北靜王卻是代表聖上來送清虛真人的。
這本來是富海的活計,卻不曾想,恰好被前來宮中議事的北靜王給碰上了,於是北靜王便主動請纓,代表聖上來送別清虛真人。
至於他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想送的人是誰,估計在場的有心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
端看他一邊與清虛真人娓娓而談,言辭懇切,一邊卻不由自主地,眼神屢屢向黛玉所在之處飄去,眼裏隱秘的情愫與關切,已然昭然若揭。
迴京之後,他心中念及黛玉,不止一次地精心寫好了名帖,遣人送往林府,表達了想要親自登門拜訪的殷切之意。
可惜林如海一直不接他的茬,每當收到他的拜帖,總是以這樣那樣的借口婉言推脫,或是說公務繁忙,無暇會客;或是稱身體不適,需靜養幾日,使得他屢屢碰壁,難以得見黛玉一麵。
黛玉又除了這次受皇命出去滅了暗影閣在京城的基業,其餘時間很少踏出林府的大門。
導致他之前一直難以見到她,心中那份思念與渴望如同野草般瘋長,卻又無處排解,心情因此而一直煩躁不安,夜不能寐,日不思食。
奇怪的是,現在一看到她,他心中那股纏繞已久的煩躁竟如晨霧遇陽,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寧靜與滿足。
隻是,他滿心期待地望去,卻見黛玉手裏拉著那個讓他總覺得礙眼的小家夥,與南安王府新來的那個小子似乎相談甚歡,偶爾間或扭頭與她父親林如海及繼母交流兩句,言笑晏晏,視線一次也沒往他這邊瞥過。
受到這待遇的不止他一人。
賈寶玉手中緊緊捧著個精致的食盒,裏麵裝著他讓人特意為黛玉準備的點心,幾次欲上前遞給黛玉,然而,黛玉卻一直沉浸在與他人的交談中,未曾抬頭看他一眼,讓寶玉心中既焦急又無奈。
一家人中,就隻有林如海在剛見到他時,衝他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唿。
此後,他便仿佛被眾人遺忘在了角落,成了一個透明的存在,無論他如何試圖融入其中,林妹妹始終沒再望他一眼。
直至林妹妹牽著活潑可愛的小宇軒,登上了那輛即將北上的馬車,賈寶玉依然呆立在原地,目光空洞,心中滿是不敢置信。
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就這麽被林妹妹徹底地忽視了。
他們有的騎馬疾馳而來,馬蹄聲在清晨的空氣中迴響;有的乘著裝飾華美的馬車緩緩而至,車輪碾過路麵的聲音與晨風輕拂樹梢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
每個人的神情中都滿載著對即將踏上旅途之人的不舍與牽掛。
來人有欽天監監正尹大人,還有……北靜王,南安王世子帶著他的小外甥世簡也在這裏,以及聽到消息急匆匆趕過來的賈寶玉。
每人身後都跟著不少隨從,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捧著禮盒,匯聚在一起,便是黑壓壓、浩浩蕩蕩的一群,場麵蔚為壯觀。
清虛真人和清風道長作為有求於人的一方,姿態擺得很正,一大早就侯在了這裏。
兩人俱都身著一身飄逸的青灰色道袍,衣袂隨風輕輕擺動,仿佛不染塵埃。
他們麵容清臒,目光深邃,長須輕揚,看上去端的是一副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模樣。
兩人都騎著馬,馬兒毛色油亮,四蹄輕快。
一個小道童背著個鼓鼓囊囊的小包袱,步履穩健地跟在二人身後,不時抬頭望向遠方。
黛玉一家趕到的時候,早已在城門口焦急等待、望眼欲穿的一行人,眼見期盼已久的身影漸漸靠近,眼睛瞬間都齊齊一亮,仿佛心中懸著的大石終於落地,臉上綻放出塵埃落定般的欣喜。
小世簡仗著人小,身子靈活,一溜煙地首先擠到了人群的最前麵,興奮地衝黛玉揮手大叫:“林姐姐!”
在黛玉旁邊的權景瑤,瞧著小世簡那副熟稔的樣子,不由自主地搖頭失笑。
她想起昨晚還驚詫於黛玉從“哥哥”驟變“姐姐”的轉變,一夜過去,小世簡卻已接受度良好,這聲“林姐姐”叫得如此親熱自然,仿佛他們本就是親密無間的姐弟一般。
權景瑤心中暗自感歎,真是一點也看不出這兩人其實也才見過兩次麵而已。
小世簡小手裏緊緊提著一個雕刻精美的木質食盒,盒中精心裝盛著幾樣色香味俱全、小巧精致的小菜,看樣子是特意為黛玉準備的。
他的胳膊上還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布包,看起來沉甸甸的,不知裏麵又藏了些什麽寶貝。
小世簡一把拉住黛玉的袖子,急切地將布包裏的寶貝一一展示給黛玉看:“姐姐,你快看,這個雕花木盒裏裝的是我最愛吃的糖炒栗子,香甜可口;這裏麵是五香葵花籽,顆顆飽滿,味道醇厚;還有這個小巧的瓷罐裏,裝的是各式各樣的蜜餞,酸甜適口……”
這些零嘴兒,可是他平日裏最喜歡吃的,每一樣都滋味絕美,令人迴味無窮。
閑暇無事之時,拿來消磨時光,那絕對是一大享受。
糖炒栗子的香甜,五香葵花籽的酥脆,還有蜜餞的酸甜可口,每一樣都能讓他的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
黛玉見周圍的人越聚越多,熙熙攘攘,再這樣等下去,恐怕就要將城門口堵得水泄不通了。
便依依不舍地向林如海和權景瑤拜別:“父親,母親,你們請迴吧,女兒會悉心照顧好自己和宇軒的。此去路上,女兒定會小心行事,爭取早日趕迴來與你們團聚。”
林如海輕輕點頭,該囑咐的,昨晚在燈火闌珊之時,他已反複叮嚀過了。
這不是女兒第一次離開他身邊。
三年前,玉兒被揚州賈府的人接走時,那次離別的時光比此次還要漫長許多。
可不知為何,此次看著女兒漸行漸遠的背影,他心中的不舍卻愈發濃烈,好似每一次的離別,都讓他更加難以割舍。
明明,女兒現在成長的很有本事,本事大到他都能感受到女兒的庇護了。
他想給女兒帶上兩個武藝高強的護衛,以確保她的安全。
然而,女兒的一番話卻讓他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父親,您想想看,有哪個護衛的武功能高得過女兒去?若是帶上他們,究竟是他們護衛女兒,還是女兒反過來護衛他們呢?”
林如海:“……”
是啊,他的女兒,如今羽翼日漸豐滿,已悄然成長到無需再依賴他的力量來保護的程度了。
按說,他應該高興和驕傲,但他心中泛起的心酸和濃濃的失落是怎麽迴事呢?
這成長,是女兒以上一世的性命為代價換來的。
作為父親,他寧願她還是那個在他庇護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
北靜王和尹監正也上前與清虛真人和清風道長道別。
尹監正來送他的二叔清風道長,北靜王卻是代表聖上來送清虛真人的。
這本來是富海的活計,卻不曾想,恰好被前來宮中議事的北靜王給碰上了,於是北靜王便主動請纓,代表聖上來送別清虛真人。
至於他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想送的人是誰,估計在場的有心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
端看他一邊與清虛真人娓娓而談,言辭懇切,一邊卻不由自主地,眼神屢屢向黛玉所在之處飄去,眼裏隱秘的情愫與關切,已然昭然若揭。
迴京之後,他心中念及黛玉,不止一次地精心寫好了名帖,遣人送往林府,表達了想要親自登門拜訪的殷切之意。
可惜林如海一直不接他的茬,每當收到他的拜帖,總是以這樣那樣的借口婉言推脫,或是說公務繁忙,無暇會客;或是稱身體不適,需靜養幾日,使得他屢屢碰壁,難以得見黛玉一麵。
黛玉又除了這次受皇命出去滅了暗影閣在京城的基業,其餘時間很少踏出林府的大門。
導致他之前一直難以見到她,心中那份思念與渴望如同野草般瘋長,卻又無處排解,心情因此而一直煩躁不安,夜不能寐,日不思食。
奇怪的是,現在一看到她,他心中那股纏繞已久的煩躁竟如晨霧遇陽,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寧靜與滿足。
隻是,他滿心期待地望去,卻見黛玉手裏拉著那個讓他總覺得礙眼的小家夥,與南安王府新來的那個小子似乎相談甚歡,偶爾間或扭頭與她父親林如海及繼母交流兩句,言笑晏晏,視線一次也沒往他這邊瞥過。
受到這待遇的不止他一人。
賈寶玉手中緊緊捧著個精致的食盒,裏麵裝著他讓人特意為黛玉準備的點心,幾次欲上前遞給黛玉,然而,黛玉卻一直沉浸在與他人的交談中,未曾抬頭看他一眼,讓寶玉心中既焦急又無奈。
一家人中,就隻有林如海在剛見到他時,衝他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唿。
此後,他便仿佛被眾人遺忘在了角落,成了一個透明的存在,無論他如何試圖融入其中,林妹妹始終沒再望他一眼。
直至林妹妹牽著活潑可愛的小宇軒,登上了那輛即將北上的馬車,賈寶玉依然呆立在原地,目光空洞,心中滿是不敢置信。
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就這麽被林妹妹徹底地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