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從賈母主屋出來後,卻並沒有如賈母所言,迴自己原先住的碧紗櫥,而是拉著探春和惜春拐去了迎春院子裏探病。
她在府裏這幾年,盡管世事紛擾,人心難測,但她與這幾位姐妹之間,處得卻是極好的。
今兒見禮時,未見迎春身影,聽邢夫人說是病了,黛玉心裏便一直記掛著。
這會兒得了空,剛好她身上有藥,正好去探望一番。
探春與惜春兩人,被黛玉剛剛對寶玉那突如其來的一通發作,驚得如同木雕泥塑,半晌沒能緩過神來。
黛玉平日裏雖偶有使小性兒之時,不過是春日裏偶爾飄落的細雨,帶著幾分嬌媚與任性,讓人心生憐愛。
可今日,這雨卻化作了夏日突至的狂風暴雨,猛烈得幾乎要將人心中的寧靜全部席卷而去,帶著一股決絕與瘋狂,讓人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懼,就連周圍的空氣都仿佛被這股力量凝固,沉重得讓人幾乎無法唿吸。
兩人目光交匯,皆從對方眼中讀出了驚訝與不安。
然而,她們心中對事情的真相一無所知,誰也不敢貿然上前勸解。
探春心中好奇如貓爪撓心,寶玉何時竟扣押了林姐姐的什麽人?他哪裏有那個膽子?
探春忍了幾忍,終是沒忍住,小心翼翼問了出來。
黛玉見問,便細細地將寶玉下船時,如何不顧紫鵑、雪雁和侍書、侍劍的意願,私自強行將她們帶迴榮國公府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言語間難掩心中的憤懣與無奈。
探春聽後,默然無語。
她心中明白,寶玉這次的做法確實不妥當。
然而,她也明白,在這座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的府邸裏,要想完全隱瞞什麽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
別人且不說,特別是那位精明強幹的璉二嫂子,精得跟猴似的,她的耳目遍布府裏每一個角落,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別說府裏多了幾個人,就是一隻麻雀從榮國公府上空飛過,她都能準確的知道它停留的時辰。
因此,寶玉帶迴紫鵑等人的事情,她必然早已心知肚明。
她知道了,那榮禧堂那位指定也知道了。
探春皺眉,那位不是最反對寶玉與林姐姐在一處麽?怎麽這次寶玉帶紫鵑她們迴來,她們卻又裝聾作啞的,視而不見?
其中的緣由,不禁讓探春深思起來。
她迴想起見禮時聽到的消息,林姐姐父親已被封為正二品左都禦史,並加封太子少保的頭銜。
林姐姐的繼母身著二品誥命夫人的常服,就連林姐姐自己,也被賜予了青陽縣君的封號……
這一係列的變化,無疑讓黛玉的身份地位水漲船高,與往昔不可同日而語。
想來,那位心思也有了變化吧?
然而,看林姐姐此刻的態度,那份決然與冷漠,顯然並非輕易能夠化解的。
也是,任誰曾被那樣對待,心中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更何況是黛玉這樣敏感而驕傲的女子。
如今,她已不再是那個寄人籬下、無依無靠的孤女,而是擁有顯赫身份與地位的青陽縣君。
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惜春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上頭。
當黛玉提及寶玉扣押了她繼母的丫鬟侍書時,她不禁驚訝地“咦”了一聲,道:“這丫頭怎麽與三姐姐屋裏的侍書重名了啊?要不,三姐姐,你給你那丫鬟改個名字吧,省得混淆了。”
探春聞言,小手輕輕一擺,與黛玉異口同聲地道:“不必!”
說完,兩人同時愣了一下,相對笑了起來。
黛玉輕輕解釋道:“我家侍書迴府後,多半是留在我母親身旁伺候,想必與三妹妹的侍書碰麵的機會極少。各人名字都是叫慣了的,突然更換,反倒不習慣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探春點頭讚同:“是這麽個理兒。”
惜春見狀,也不再糾結此事,轉而詢問起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林姐姐,你向祖母說,你習了武,是真的嗎?能不能練給我看看呢?”
她的小手不自覺的揪著衣角,眼中閃爍著期待與渴望,聲音中還帶著一絲羞澀與忐忑: “若不難學,我也想求求老祖宗,還想求林姐姐也教我幾招防身之術!”
黛玉聞言,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仿佛不相信這話是素來膽子最小的四妹妹說出來的。
探春也是眼睛一亮,她一把抓住惜春和黛玉的手,眼中滿是期待和激動:“四妹妹,我與你一道去求祖母,我也想學。”
黛玉見狀,沒好氣地甩開二人的手,笑罵道:“你們不是該最先求我麽?看我願不願意教你們!”
探春聞言,已經作勢哈手,迫不及待地擺出了撓癢癢的動作,對惜春眨了眨眼:“林姐姐最怕癢了,她不答應,我們就撓她癢,直到她答應為止!”
惜春小臉兒上漸漸浮上一抹笑意,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用力的點了點頭:“好!”
黛玉笑著罵了一句:“看吧,就說探春妹妹最會耍賴,都學會強逼人了。”說罷,轉身便跑。
黛玉現在不動用體內靈力,身姿都輕盈地仿佛一陣風,瞬間便與探春姐妹拉開了距離。
二人哪裏能追得上?
不一會兒,探春和惜春便累得彎下了腰,雙手扶著膝蓋,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她們望著黛玉遠遠跑開的身影,眼中既驚訝又無奈,更有羨慕。
她在府裏這幾年,盡管世事紛擾,人心難測,但她與這幾位姐妹之間,處得卻是極好的。
今兒見禮時,未見迎春身影,聽邢夫人說是病了,黛玉心裏便一直記掛著。
這會兒得了空,剛好她身上有藥,正好去探望一番。
探春與惜春兩人,被黛玉剛剛對寶玉那突如其來的一通發作,驚得如同木雕泥塑,半晌沒能緩過神來。
黛玉平日裏雖偶有使小性兒之時,不過是春日裏偶爾飄落的細雨,帶著幾分嬌媚與任性,讓人心生憐愛。
可今日,這雨卻化作了夏日突至的狂風暴雨,猛烈得幾乎要將人心中的寧靜全部席卷而去,帶著一股決絕與瘋狂,讓人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懼,就連周圍的空氣都仿佛被這股力量凝固,沉重得讓人幾乎無法唿吸。
兩人目光交匯,皆從對方眼中讀出了驚訝與不安。
然而,她們心中對事情的真相一無所知,誰也不敢貿然上前勸解。
探春心中好奇如貓爪撓心,寶玉何時竟扣押了林姐姐的什麽人?他哪裏有那個膽子?
探春忍了幾忍,終是沒忍住,小心翼翼問了出來。
黛玉見問,便細細地將寶玉下船時,如何不顧紫鵑、雪雁和侍書、侍劍的意願,私自強行將她們帶迴榮國公府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言語間難掩心中的憤懣與無奈。
探春聽後,默然無語。
她心中明白,寶玉這次的做法確實不妥當。
然而,她也明白,在這座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的府邸裏,要想完全隱瞞什麽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
別人且不說,特別是那位精明強幹的璉二嫂子,精得跟猴似的,她的耳目遍布府裏每一個角落,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別說府裏多了幾個人,就是一隻麻雀從榮國公府上空飛過,她都能準確的知道它停留的時辰。
因此,寶玉帶迴紫鵑等人的事情,她必然早已心知肚明。
她知道了,那榮禧堂那位指定也知道了。
探春皺眉,那位不是最反對寶玉與林姐姐在一處麽?怎麽這次寶玉帶紫鵑她們迴來,她們卻又裝聾作啞的,視而不見?
其中的緣由,不禁讓探春深思起來。
她迴想起見禮時聽到的消息,林姐姐父親已被封為正二品左都禦史,並加封太子少保的頭銜。
林姐姐的繼母身著二品誥命夫人的常服,就連林姐姐自己,也被賜予了青陽縣君的封號……
這一係列的變化,無疑讓黛玉的身份地位水漲船高,與往昔不可同日而語。
想來,那位心思也有了變化吧?
然而,看林姐姐此刻的態度,那份決然與冷漠,顯然並非輕易能夠化解的。
也是,任誰曾被那樣對待,心中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更何況是黛玉這樣敏感而驕傲的女子。
如今,她已不再是那個寄人籬下、無依無靠的孤女,而是擁有顯赫身份與地位的青陽縣君。
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惜春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上頭。
當黛玉提及寶玉扣押了她繼母的丫鬟侍書時,她不禁驚訝地“咦”了一聲,道:“這丫頭怎麽與三姐姐屋裏的侍書重名了啊?要不,三姐姐,你給你那丫鬟改個名字吧,省得混淆了。”
探春聞言,小手輕輕一擺,與黛玉異口同聲地道:“不必!”
說完,兩人同時愣了一下,相對笑了起來。
黛玉輕輕解釋道:“我家侍書迴府後,多半是留在我母親身旁伺候,想必與三妹妹的侍書碰麵的機會極少。各人名字都是叫慣了的,突然更換,反倒不習慣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探春點頭讚同:“是這麽個理兒。”
惜春見狀,也不再糾結此事,轉而詢問起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林姐姐,你向祖母說,你習了武,是真的嗎?能不能練給我看看呢?”
她的小手不自覺的揪著衣角,眼中閃爍著期待與渴望,聲音中還帶著一絲羞澀與忐忑: “若不難學,我也想求求老祖宗,還想求林姐姐也教我幾招防身之術!”
黛玉聞言,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仿佛不相信這話是素來膽子最小的四妹妹說出來的。
探春也是眼睛一亮,她一把抓住惜春和黛玉的手,眼中滿是期待和激動:“四妹妹,我與你一道去求祖母,我也想學。”
黛玉見狀,沒好氣地甩開二人的手,笑罵道:“你們不是該最先求我麽?看我願不願意教你們!”
探春聞言,已經作勢哈手,迫不及待地擺出了撓癢癢的動作,對惜春眨了眨眼:“林姐姐最怕癢了,她不答應,我們就撓她癢,直到她答應為止!”
惜春小臉兒上漸漸浮上一抹笑意,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用力的點了點頭:“好!”
黛玉笑著罵了一句:“看吧,就說探春妹妹最會耍賴,都學會強逼人了。”說罷,轉身便跑。
黛玉現在不動用體內靈力,身姿都輕盈地仿佛一陣風,瞬間便與探春姐妹拉開了距離。
二人哪裏能追得上?
不一會兒,探春和惜春便累得彎下了腰,雙手扶著膝蓋,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她們望著黛玉遠遠跑開的身影,眼中既驚訝又無奈,更有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