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兒子身旁的書僮跌跌撞撞地跑來,告訴他鎮上遭到敵襲和搶掠,家裏的人無一幸免,全被殺害了……
身處邊陲小鎮,時常麵臨戰亂,是邊境居民無可避免的事。
然而,這些年先皇與當今勵精圖治,邊境一日比一日安穩。
這樣的燒殺搶掠,已有十多年未曾出現了。
人們大多都健忘。
安穩日子過久了,難免就放鬆了警惕……
那一刻,劉夫子感覺天旋地轉,周圍一片灰暗。
世界在他的眼前崩塌了!
他噴出一口血,什麽都沒來得及說,就暈了過去……
從小伺候他的老家人將他送到了醫館,讓大夫給把了脈。
大夫說他的症狀是急火攻心,心失涵養。
忌大悲大喜,情緒起伏。
開了些清心降火和補益氣血的藥,讓拉迴家仔細將養。
劉夫子再醒來,已迴到小鎮。
小鎮經曆了一場浩劫,千瘡百孔。
就如劉夫子的心。
小鎮到處是殘垣斷壁。
空氣中不僅彌漫著濃重的煙塵和燒焦的味道,還夾雜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街道兩旁曾經繁華的商鋪和房屋,如今隻剩下黑乎乎的框架,門窗俱毀。
屋內的財物被洗劫一空,留下滿地的灰燼,破碎的生活用品,以及觸目驚心的斑斑血跡。
四處可見被烈火焚燒扭曲變形的金屬器具,以及散落一地的瓦礫碎石。
似在無聲的訴說著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的慘烈。
一些未能逃走的居民和牲畜的遺體在廢墟中顯得格外淒涼,有的遺體上還有著明顯的刀傷和劍傷,血跡已經幹涸,但那刺鼻的血腥味卻久久不散。
整個小鎮仿佛被一隻無情的大手磨去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隻剩下死寂、荒涼和揮之不去的深深的絕望。
仇恨在心底蔓延。
劉夫子撐著病體,料理完妻子兒孫們的後事,便病倒了。
這一病,遷遷延延就是半年。
到後來,漸漸能下床走動了。
之後開了這間私塾,
外祖家就是在那時被朝廷強令遷來的。
娘親小時候貪玩,常趴在私塾門口探著小腦袋往裏望。
望著望著,就記住了三字經,千字文……
後來劉夫子發現了,喜歡她的聰慧,又想起了那個已經不在的小孫女兒,便在每天下學後單獨教她識字,漸漸地也教一些算學。
外祖父發現了這事,沒有聲張,隻每天在娘親過去時,讓她帶一些食肆裏做好的吃食過去。
娘親到十歲時,已經能夠獨自看話本子,幫食肆記賬了。
鎮上漸漸有流言傳出。
劉夫子便不再讓她過去了。
外祖父知道劉夫子是為女兒好,但麵對鎮上的流言蜚語,毫無辦法。
氣急,索性讓女兒正式拜了劉夫子做老師。
拜了師,就相當於劉夫子的子女一般。
不但將來要替劉夫子養老送終,就是娘的親事,劉夫子也能說上話,做得一半的主。
像娘這樣長得好的小娘子,家裏略有薄產,又讀書識字的,在小鎮上是很出挑的。
到了快及笄的年紀,家裏媒人都快踏破了門檻。
娘卻一個都沒看上,一直到外祖父將他們的父親救迴了家。
父親是在去西域行商的路上,遇到土匪,腦袋受到重擊,身上的錢財被劫掠一空後,昏迷在了路旁。
被外出采買的外祖父發現,救迴了家。
狗血的是,父親醒來後,失憶了。
想不起自己姓甚名誰,家住哪裏。
身上路引戶憑全無。
經過一段時間,在外祖父母和他們娘的精心照料下,父親頭上的傷一天天好了。
頭上的傷疤長好了,記憶卻沒有恢複。
父親便留在外祖家的食肆幫忙。
他手腳勤快,頭腦靈活。
人失憶了,以前做生意的本能還在。
很快,就將食肆的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
就這樣過了近一年,父親一直沒想起自己的來曆。
但卻漸漸被外祖父看入了眼。
征得他同意後,外祖父給父親在小鎮上花錢重新辦了張戶籍。
就入在外祖母娘家兄弟的名下。
外祖母姓陸,父親便起名陸重生。
寓意路遇新生之意。
就這樣,父親入贅到了外祖家。
哪知道,這件事引起了劉夫子的強烈反對。
劉夫子倒不是看不上父親,隻是怕,萬一哪一天,父親恢複了記憶,或者父親的家人找了來,會有麻煩。
此時距父親失憶已近兩年。
父親對過往仍毫無印象,也一直沒有什麽人找過來。
那時他父親與他娘朝夕相對,看對了眼。
信誓旦旦的拍胸脯保證,不會有什麽麻煩。
何況,外祖父與娘還是他救命恩人呢。
退一萬步講,即使家裏人找來了,也改變不了什麽。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
無可厚非。
若他家裏人真找上門來,就當多一門親戚走動。
因父親那時麵相嫩,看上去也就十六七歲,劉夫子最終被他說服了。
父親便拿著陸重生的戶憑,與他們的娘辦了婚書,在小鎮上擺了酒。
婚書也拿到官府備了案,蓋了戳,是紅契。
二人成婚後第二年,他娘生下了他。
便漸漸地不再去食肆,專心在家帶孩子。
又過了兩年,他娘又生下了他妹妹。
妹妹是早產,比預產的日期提前了足足一個半月。
生下來小貓兒似的,哭聲細弱,聽著就有氣無力的。
他娘也漸漸開始愁眉苦臉起來。
那時的他,簡單地以為他娘是為他妹妹的身體發愁。
卻不知道,他娘憂心的,另有其事……
他不知道父親是何時恢複記憶的。
隻是從他記事起,父親就總是腳步匆匆,很少在家中待夠一個月。
父親拿迴家的錢越來越多,在家裏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他娘也越來越沉默。
後來有一天休沐,他與妹妹玩捉迷藏。
他躲在父母親的床底下。
好久不見的父親突然迴來了。
他高興極了,顧不得會被妹妹找到,就要從床下爬出去。
卻突然聽到了父母的爭執。
母親哭著要與父親和離,父親不同意。
母親問父親:“那你那邊的妻兒怎麽辦?”
父親半天不說話。
最後才低低地道:“會想到辦法的。”
當晚,他父母二人抱頭痛哭了一場。
身處邊陲小鎮,時常麵臨戰亂,是邊境居民無可避免的事。
然而,這些年先皇與當今勵精圖治,邊境一日比一日安穩。
這樣的燒殺搶掠,已有十多年未曾出現了。
人們大多都健忘。
安穩日子過久了,難免就放鬆了警惕……
那一刻,劉夫子感覺天旋地轉,周圍一片灰暗。
世界在他的眼前崩塌了!
他噴出一口血,什麽都沒來得及說,就暈了過去……
從小伺候他的老家人將他送到了醫館,讓大夫給把了脈。
大夫說他的症狀是急火攻心,心失涵養。
忌大悲大喜,情緒起伏。
開了些清心降火和補益氣血的藥,讓拉迴家仔細將養。
劉夫子再醒來,已迴到小鎮。
小鎮經曆了一場浩劫,千瘡百孔。
就如劉夫子的心。
小鎮到處是殘垣斷壁。
空氣中不僅彌漫著濃重的煙塵和燒焦的味道,還夾雜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街道兩旁曾經繁華的商鋪和房屋,如今隻剩下黑乎乎的框架,門窗俱毀。
屋內的財物被洗劫一空,留下滿地的灰燼,破碎的生活用品,以及觸目驚心的斑斑血跡。
四處可見被烈火焚燒扭曲變形的金屬器具,以及散落一地的瓦礫碎石。
似在無聲的訴說著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的慘烈。
一些未能逃走的居民和牲畜的遺體在廢墟中顯得格外淒涼,有的遺體上還有著明顯的刀傷和劍傷,血跡已經幹涸,但那刺鼻的血腥味卻久久不散。
整個小鎮仿佛被一隻無情的大手磨去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隻剩下死寂、荒涼和揮之不去的深深的絕望。
仇恨在心底蔓延。
劉夫子撐著病體,料理完妻子兒孫們的後事,便病倒了。
這一病,遷遷延延就是半年。
到後來,漸漸能下床走動了。
之後開了這間私塾,
外祖家就是在那時被朝廷強令遷來的。
娘親小時候貪玩,常趴在私塾門口探著小腦袋往裏望。
望著望著,就記住了三字經,千字文……
後來劉夫子發現了,喜歡她的聰慧,又想起了那個已經不在的小孫女兒,便在每天下學後單獨教她識字,漸漸地也教一些算學。
外祖父發現了這事,沒有聲張,隻每天在娘親過去時,讓她帶一些食肆裏做好的吃食過去。
娘親到十歲時,已經能夠獨自看話本子,幫食肆記賬了。
鎮上漸漸有流言傳出。
劉夫子便不再讓她過去了。
外祖父知道劉夫子是為女兒好,但麵對鎮上的流言蜚語,毫無辦法。
氣急,索性讓女兒正式拜了劉夫子做老師。
拜了師,就相當於劉夫子的子女一般。
不但將來要替劉夫子養老送終,就是娘的親事,劉夫子也能說上話,做得一半的主。
像娘這樣長得好的小娘子,家裏略有薄產,又讀書識字的,在小鎮上是很出挑的。
到了快及笄的年紀,家裏媒人都快踏破了門檻。
娘卻一個都沒看上,一直到外祖父將他們的父親救迴了家。
父親是在去西域行商的路上,遇到土匪,腦袋受到重擊,身上的錢財被劫掠一空後,昏迷在了路旁。
被外出采買的外祖父發現,救迴了家。
狗血的是,父親醒來後,失憶了。
想不起自己姓甚名誰,家住哪裏。
身上路引戶憑全無。
經過一段時間,在外祖父母和他們娘的精心照料下,父親頭上的傷一天天好了。
頭上的傷疤長好了,記憶卻沒有恢複。
父親便留在外祖家的食肆幫忙。
他手腳勤快,頭腦靈活。
人失憶了,以前做生意的本能還在。
很快,就將食肆的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
就這樣過了近一年,父親一直沒想起自己的來曆。
但卻漸漸被外祖父看入了眼。
征得他同意後,外祖父給父親在小鎮上花錢重新辦了張戶籍。
就入在外祖母娘家兄弟的名下。
外祖母姓陸,父親便起名陸重生。
寓意路遇新生之意。
就這樣,父親入贅到了外祖家。
哪知道,這件事引起了劉夫子的強烈反對。
劉夫子倒不是看不上父親,隻是怕,萬一哪一天,父親恢複了記憶,或者父親的家人找了來,會有麻煩。
此時距父親失憶已近兩年。
父親對過往仍毫無印象,也一直沒有什麽人找過來。
那時他父親與他娘朝夕相對,看對了眼。
信誓旦旦的拍胸脯保證,不會有什麽麻煩。
何況,外祖父與娘還是他救命恩人呢。
退一萬步講,即使家裏人找來了,也改變不了什麽。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
無可厚非。
若他家裏人真找上門來,就當多一門親戚走動。
因父親那時麵相嫩,看上去也就十六七歲,劉夫子最終被他說服了。
父親便拿著陸重生的戶憑,與他們的娘辦了婚書,在小鎮上擺了酒。
婚書也拿到官府備了案,蓋了戳,是紅契。
二人成婚後第二年,他娘生下了他。
便漸漸地不再去食肆,專心在家帶孩子。
又過了兩年,他娘又生下了他妹妹。
妹妹是早產,比預產的日期提前了足足一個半月。
生下來小貓兒似的,哭聲細弱,聽著就有氣無力的。
他娘也漸漸開始愁眉苦臉起來。
那時的他,簡單地以為他娘是為他妹妹的身體發愁。
卻不知道,他娘憂心的,另有其事……
他不知道父親是何時恢複記憶的。
隻是從他記事起,父親就總是腳步匆匆,很少在家中待夠一個月。
父親拿迴家的錢越來越多,在家裏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他娘也越來越沉默。
後來有一天休沐,他與妹妹玩捉迷藏。
他躲在父母親的床底下。
好久不見的父親突然迴來了。
他高興極了,顧不得會被妹妹找到,就要從床下爬出去。
卻突然聽到了父母的爭執。
母親哭著要與父親和離,父親不同意。
母親問父親:“那你那邊的妻兒怎麽辦?”
父親半天不說話。
最後才低低地道:“會想到辦法的。”
當晚,他父母二人抱頭痛哭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