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黛玉和權宇軒小朋友陪著父親用了早飯,並把父親送出了大門。


    從黛玉迴來,父親身體康複,第二天辦了場接風宴後,父親就迴衙門銷了假,開始正常辦公了。


    也是從那日起,權宇軒小朋友晚上就一直陪著父親睡,白天才跟著她和權景瑤。


    若不細究底細,單看他們相處的情形,倒真像是對親父子。


    黛玉想起昨夜夢中的情形,心下雖難過,手卻更緊地握緊了權宇軒的小肉手。


    小家夥的手,軟軟的,綿綿的,握在手裏十分舒服。


    黛玉的心也如小家夥的手一般柔軟起來。


    這也是個苦孩子。


    從小沒了母親,父親又不在身邊,有相當於無。


    相依為命的隻有權景瑤這個姑姑。


    可這姑姑也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被家裏人給許了人家。


    那時,他可怎麽辦呢?


    黛玉委實替這小家夥發愁,卻一時也沒想到更好的辦法。


    隻能期望他父親同意自己父親的提議,到時,盡可能將小家夥留在自己家裏……


    黛玉打定主意,迴房換了身做客的衣裳,又從旁邊屋裏接上權景瑤,一行人坐馬車去李知府家做客。


    沒錯,今日到了黛玉和權景瑤應邀帶權宇軒小朋友前往李知府家做客的日子。


    馬車沿著街道穿過了兩條街。


    一路上,從馬車紗窗中向外瞧,揚州城的繁華,人煙之阜盛,又與京城不同。


    很快,馬車停在了一扇朱紅色大門前。


    車夫從車轅上拿下長凳,讓她們踩腳。


    紫鵑和雪雁先下了車,習慣性地伸手要在車旁接黛玉。


    哪知權景瑤搶先在車門口直接給她們表演了一個白鶴亮翅,雙臂一展,飛身落地。


    然後轉身就將黛玉給抱下了馬車。


    那帥氣利落的姿勢,直接驚呆了車上車下的一眾人。


    “哇~”


    周圍一片驚歎!


    紫鵑更是叫嚷著要拜師。


    小姐身子骨弱,若是再碰到那晚那樣劫道的,權姑娘姑侄不一定能在身邊。


    不若她與雪雁學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雪雁拿著請柬遞給門房。


    裏麵立刻有人迎了出來。


    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圓滾滾小姑娘。


    是的,這小姑娘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圓。


    圓圓的臉,圓圓的眼,圓圓的小肚子……加上天氣冷,穿得稍厚了些,整個人過來時,像是個圓潤滾動過來的皮球。


    小姑娘手臂和腿都顯得肉嘟嘟的,像剛出爐的麵包,柔軟而有彈性。


    在她跑過來時,全身的肌肉都微微顫動。


    權景瑤手又有些癢癢,想捏,好想捏。


    小姑娘到了近前,揚起一張大大的笑臉,圓圓的大眼睛便眯成了一條縫,俯身見禮,“小女李瑾萱,見過權姑姑和林妹妹,你們能來我家做客,真是太好了!”


    說著,不待二人迴禮,便上前拉起黛玉的手,細細打量,驚歎道:“林妹妹,你長得可真美!怪道那日我三哥在酒樓上看到你,驚為天人……”


    說到這裏,發現失言,不好意思的吐吐舌頭,神情說不出的調皮可愛。


    怕黛玉生氣,連忙找補道:“林妹妹不要誤會,我三哥沒有惡意,我那日不在酒樓,事後聽三哥和母親說起你,引起了我的好奇……”


    “是我吵著非要請你來玩,母親拗不過我,才同意我冒昧給妹妹下了帖子……”


    說著,又是作揖,又是賠禮,禮數周到的不行,讓黛玉想生氣都生不起來。


    又聽小胖丫頭得意道:“今兒三哥要去府學,不在家,林妹妹就是我一個人的客人啦……”


    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


    黛玉失笑。


    相處時間雖短,黛玉也看得出,這是個被保護得很好,且受盡家人寵愛的小姑娘。


    李瑾萱很健談,可以稱得上是個小話癆。


    有她在,簡直沒有冷場的可能。


    都說愛笑的人,有福氣。


    笑容就像是長在了這個小姑娘的臉上。


    盡管話多了點,但她全身上下都洋溢著快樂,也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身邊的人。


    竟是一點也不惹人厭煩。


    幾人就在李瑾萱滔滔不絕的話語聲中,去後院拜見了李夫人,也就是李瑾萱的娘。


    李夫人是個通情達理的母親,知道自己一雙小兒女愛美。


    並沒有像其他人家那樣訓斥責備他們,而是引導他們怎樣正確的去愛美,欣賞美。


    考慮到小丫頭們會拘謹,李夫人並沒有多留她們,略誇了幾句,叮囑李瑾萱仔細招待客人,便讓她們自去後花園玩。


    一走進後花園,黛玉便驚呆了。


    繁花似錦,綠樹成蔭,各種植物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院落裏。


    清冷的陽光灑在花樹上,為這冬日的園子增添了幾分暖意。


    一片翠綠中,幾株臘梅傲然綻放,香氣襲人,仿佛大自然最精致的饋贈。


    臘梅樹下,搭了一架精巧別致的秋千。


    這也就罷了,最神奇的是,不大的一點地方,竟然還挖出了一眼噴泉!


    這景致,就連權景瑤也看得目瞪口呆。


    花園總體並沒有多大,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小世界裏包羅萬象。


    蠟梅旁邊的八角亭裏,已有先到的幾個客人在叮叮咚咚彈琴。


    琴音流瀉,伴著泉水零叮,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滾落而出。


    還有簫聲嗚咽應和。


    黛玉聽得分明,恰是一曲“迎客來”。


    李瑾萱笑道:“婉姐姐這是在歡迎咱們呢,我們快些過去吧。”


    哪裏還待她說,權宇軒小朋友長這麽大第一次看到噴泉,早就鬆開了黛玉姐姐和姑姑權景瑤的手,一溜煙兒跑到噴泉邊,眼睛亮晶晶地一眨不眨地看著飄落的水滴,欣喜異常。


    噴泉池子裏水並不深,幾尾紅色的小金魚在裏麵遊來遊去。


    看小家夥看得癡迷,權景瑤便留侍劍在一旁照看,以防他不小心落入水中。


    自己便伴著黛玉隨李瑾萱向亭子裏去。


    琴架前,有香霧繚繞,指音斷,煙霧散,露出一張清秀脫俗的十七八歲少女的臉。


    論容貌,其實算不得絕色,至少比起黛玉來要差上很多。


    但她舉手投足間,極盡雅致,笑不露齒,眼角眉梢和嘴角的弧度都恰到好處,聲音也十分輕柔,“聽聞林小姐和權小姐到我侄女兒這兒來賞梅,我奉長嫂之命陪侄女兒一道招待,諸位不介意吧?”


    旁邊還站著兩個與瑾萱年歲差不多的小姑娘。


    一人手持玉簫,剛剛的琴簫合奏,也有她的手筆。


    黛玉以眼神詢問。


    李謹萱忙上前介紹,指著剛剛彈琴的那位年長些女子道:“這是我堂姑姑李倩,你隨我稱姑姑便是。”


    又指著旁邊的兩個小姑娘道:“這兩位是孫同知家的姐姐,孫知婉,孫知茹。”


    黛玉看那孫知婉手持玉簫,看似略小一些,但孫知茹卻無論做什麽,都略略後一步,隱隱以孫知婉為先,便知她是庶女。


    李倩與權景瑤年歲稍大,兩人便坐在一處說話。


    黛玉被李瑾萱和孫知婉二人拉著手一起去賞蠟梅,孫知茹亦步亦趨跟在後麵。


    得知黛玉會作詩,兩個小姑娘便架秧子起哄。


    黛玉雖性子略清冷,終究隻是個九歲的小姑娘,被李瑾萱和孫知婉嘰嘰喳喳的圍著,到底做了一首賞梅詩:


    臘梅初綻報冬歸,冷豔寒香繞翠微。


    不畏嚴寒迎雪笑,隻將傲骨向天飛。


    花開一樹映紅日,葉落千枝伴月輝。


    莫道此花無顏色,隻留清氣滿乾坤。


    其他人不會,李倩便和了一首:


    冬日閑情步小園,臘梅迎客笑開顏。


    金黃點點枝頭綴,玉潔冰清遇眼前。


    雪壓枝頭渾未覺,風吹花瓣更嫣然。


    此情此景無限好,願與梅花共歲年。


    臨了,李瑾萱大方送了幾位客人每人一枝子蠟梅帶迴家插瓶。


    總之,黛玉人生中第一次沒有家裏長輩陪同的作客,很圓滿。


    不止欣賞了初綻花蕾的蠟梅,還交到了李瑾萱這樣一個好友。


    隻是,幾人中,李倩的態度頗有些奇怪,時常對著黛玉愣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黛玉清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韻並收藏重生黛玉清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