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前院暖閣裏,林如海設宴招待賈璉,請了他的兩個副手作陪。
這兩個副手,周忠年約而立,原是戶部郎中,為人仔細有才,但據說因得罪了人,被陷害而貶出京城。
正好林如海那時得了巡鹽禦史的差使,需要副使,吏部便將此人派給了他。
另一人更年輕,一身勁裝,麵容俊朗而不失剛毅。
卻是離京前聖上欽點的禦前帶刀侍衛蒙剛。
蒙剛明麵上是他的副手,實則是聖上派給他的護衛。
江南的巡鹽禦史是個危險的差使,一般人很難全身而退。
聖上派林如海來,一則他本就是江南人,有家族庇護,危險大大減少。
二則林如海為人忠心,又有整頓江南鹽稅的才幹。
即便這樣,在江南的這幾年,蒙剛也大大小小給林如海擋了不少刀槍。
林如海養病這些日子,手上的差使已漸漸移交給了他們二人。
前兩日他們來探病,禦史大人還病得起不了床。
一副隨時都要去了的樣子。
周忠與蒙剛對視一眼,怎麽女兒一迴來,就像是百病全消。
別是什麽迴光返照吧?
不止是林如海的兩個副使有這種感覺,就是昨日剛見過麵的賈璉,都有些心驚膽戰的看著他。
他本不想這會兒再刺激這個姑夫,但想到臨出門父親與二叔的叮囑,他又不得不開口,“姑夫,快過年了,讓妹妹在家陪您十日,十日後,我們啟程迴京,可好?”
他一邊說,一邊極快地掃了一眼另一邊屋子裏的那些古董字畫。
心裏暗戳戳的想著,這次帶走那些東西的機會有多大。
林如海若不是有女兒提醒,一定不會注意他這些小動作。
但有了女兒夢境的警示,迴過頭再看他這親戚的嘴臉,就多少有些看不過眼了。
他以前得是有多瞎?
才想著將女兒托付給這些連眼裏的貪婪之色都藏不住的所謂親戚。
心裏不痛快了,臉上的神色就帶出來幾分,語氣也冷了下來,“昨晚玉兒說,想留在揚州陪我,給我侍疾。”
“你姑夫我也是有幾年沒見著你表妹了,舍不得她,這次,她就不跟著你迴京了。”
賈璉聞言,臉色大變,驚得一下站起身,剛夾起的一大塊兒東坡肘子“啪噠”一聲掉在了桌子上。
他想也不想地,一句話脫口而出:“這怎麽使得?絕對不行!”
黛玉不隨他返京,賈府還怎麽得那每年十萬兩銀子的花銷?
何況,林姑父就林表妹這一個女兒。
有林表妹在,林姑父一旦不在了,林府的偌大家業,最後還不是要落在他們賈府手裏。
賈璉的反應太大,太奇怪,同桌的周忠和蒙剛都詭異地看了他一眼。
賈璉這才反應過來,他一激動,將心裏話兒說出口了。
不好意思的訕笑著找補道:“我是說,家裏老祖母愛重疼惜表妹,侄兒出門前,老祖母一再叮囑,要侄兒將表妹全須全尾地帶迴去,要是表妹少了一根頭發絲兒,就要揭了侄兒的皮……”
這倒也正常。
都說隔輩親,隔輩親。
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
尤其現在社會,還講究抱孫不抱子。
父母子女一輩,倒不見得有多親近,但祖孫一輩,卻十有八九真是親近得不行。
聽說禦史夫人,更是賈府老夫人的老來女。
祖母疼寵失了母親的嫡親外孫女兒,再正常不過了。
林如海感歎賈璉腦瓜子轉得快,更感歎他要是將這腦子,用在正途上,又何愁仕途不順?
還用得著算計來算計去。
到底是親戚,不能扯破了臉麵。
林如海向京城方向抱拳笑道:“嶽母慈愛,本應讓小女承歡膝下,奈何小女從小在蘇州長大,不服京城水土,離家幾年,一直病病歪歪,讓嶽母操碎了心,這就是小婿和小女的不是了。”
說到這裏,他衝賈璉微微一笑,道:“可喜的是,玉兒昨日歸家,竟然神清氣爽,覺得往日的病,一下子好了大半,可見,玉兒還是適宜待在揚州。”
“就連你姑父我,膝下隻剩你表妹一個孩子,往日裏你表妹不在身邊,心情難免鬱悶,久而久之,連一場小小的風寒,都差點要了命去,昨日見了你表妹,才知是心中一直牽掛於她……”
“大夫說,心病還須心藥醫。”
林如海微笑,“侄兒你一定不會讓姑父失去這唯一的天倫之樂的,對吧?”
賈璉:“……”
說實話,他被林如海這一連串的重拳給打懵了。
昨日初見,還話裏話外都是命不久矣,想托孤的意思。
僅僅一天,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林姑父言外之意,若他執意帶林表妹走,就成了要他老命的催命鬼了。
這中間,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呢?
難道,是表妹察覺了他們的謀算,在林姑父麵前說了什麽?
不會的,表妹身處內宅,又體弱多病,以她二嬸的老謀深算,和他妻子王熙鳳的精明,不可能讓她發現端倪。
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謀算,表妹又從何而知?
對了,林姑父說林表妹不服京城的水土,一定是托辭。
在家時就常聽他妻子和平兒常念叨林表妹身子骨弱,三天兩頭的病。
這一路上,聽興兒和昭兒也不時稟報,紫鵑和雪雁兩個丫頭經常熬苦藥汁子。
多年的病根兒,哪能就簡單一句水土服不服便輕易去了呢?
賈璉很快理清了思緒,起身衝林如海拱手一禮,“姑父見諒,因祖母她老人家出門時一再叮囑,讓仔細表妹的身子骨兒,侄兒今兒還未見過表妹,所幸這裏也沒外人,表妹也還小,不若請表妹出來一見,侄兒在給祖母的家信中也好措辭。”
林如海見他不死心,竟是不相信黛玉已大好,想從這方麵破局。
心中冷笑連連,口中卻故做為難:“按說該叫玉兒出來也認認他兩位叔叔,隻是她女孩兒家臉嫩,怕見生人,恐失了禮數……”
賈璉見他推托,越發確信表妹京城水土不服,迴來就大好的話,都是糊弄人的鬼話。
忙道:“姑夫萬不可如此苛責表妹,常聽家中祖母說起,說府裏一眾姐妹中,林表妹無論學問禮儀,都是頂頂出色的,家中姐妹除了大姐姐,萬萬比不上,姑父萬勿替林表妹自謙。”
總之,就是擺明了,今天一定要親眼見到黛玉,看她是不是如林如海所說的那樣:大好了?
這下,不止林如海,就是作陪的周忠和蒙剛二人,都看出賈璉的意圖來了。
林如海見推辭不過,無奈,隻得吩咐候在一旁的小廝去通知內院的丫頭婆子,請小姐出來拜見二位叔父,順便給她璉二表哥見個禮。
不一會兒,門口傳來一陣悉悉簌簌的腳步聲。
門簾挑起,一個身量未足的小姑娘嫋嫋婷婷在丫頭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室內眾人唿吸頓時為之一窒。
怎麽說呢,屋裏的人都被小姑娘的美給震住了,包括早已見過她的賈璉。
黛玉一襲青綠色的衣裙,全身上下除了一根白玉簪外,別無飾物。
長長的睫毛微微地卷翹著,吹彈可破的肌膚白淨如玉,泛著健康瑩白色的光澤。
美得不可方物。
哪裏有往日一絲半點兒的病弱之色?
賈璉若不是熟悉她,確認他就是前兩日剛見過的林表妹,一定也認為換了一個人。
黛玉已在林如海的引見下,盈盈俯身見禮,態度落落大方,聲音更如清泉落雨,說不出的清脆悅耳。
“小女見過兩位叔父,見過璉二表哥。”
這兩個副手,周忠年約而立,原是戶部郎中,為人仔細有才,但據說因得罪了人,被陷害而貶出京城。
正好林如海那時得了巡鹽禦史的差使,需要副使,吏部便將此人派給了他。
另一人更年輕,一身勁裝,麵容俊朗而不失剛毅。
卻是離京前聖上欽點的禦前帶刀侍衛蒙剛。
蒙剛明麵上是他的副手,實則是聖上派給他的護衛。
江南的巡鹽禦史是個危險的差使,一般人很難全身而退。
聖上派林如海來,一則他本就是江南人,有家族庇護,危險大大減少。
二則林如海為人忠心,又有整頓江南鹽稅的才幹。
即便這樣,在江南的這幾年,蒙剛也大大小小給林如海擋了不少刀槍。
林如海養病這些日子,手上的差使已漸漸移交給了他們二人。
前兩日他們來探病,禦史大人還病得起不了床。
一副隨時都要去了的樣子。
周忠與蒙剛對視一眼,怎麽女兒一迴來,就像是百病全消。
別是什麽迴光返照吧?
不止是林如海的兩個副使有這種感覺,就是昨日剛見過麵的賈璉,都有些心驚膽戰的看著他。
他本不想這會兒再刺激這個姑夫,但想到臨出門父親與二叔的叮囑,他又不得不開口,“姑夫,快過年了,讓妹妹在家陪您十日,十日後,我們啟程迴京,可好?”
他一邊說,一邊極快地掃了一眼另一邊屋子裏的那些古董字畫。
心裏暗戳戳的想著,這次帶走那些東西的機會有多大。
林如海若不是有女兒提醒,一定不會注意他這些小動作。
但有了女兒夢境的警示,迴過頭再看他這親戚的嘴臉,就多少有些看不過眼了。
他以前得是有多瞎?
才想著將女兒托付給這些連眼裏的貪婪之色都藏不住的所謂親戚。
心裏不痛快了,臉上的神色就帶出來幾分,語氣也冷了下來,“昨晚玉兒說,想留在揚州陪我,給我侍疾。”
“你姑夫我也是有幾年沒見著你表妹了,舍不得她,這次,她就不跟著你迴京了。”
賈璉聞言,臉色大變,驚得一下站起身,剛夾起的一大塊兒東坡肘子“啪噠”一聲掉在了桌子上。
他想也不想地,一句話脫口而出:“這怎麽使得?絕對不行!”
黛玉不隨他返京,賈府還怎麽得那每年十萬兩銀子的花銷?
何況,林姑父就林表妹這一個女兒。
有林表妹在,林姑父一旦不在了,林府的偌大家業,最後還不是要落在他們賈府手裏。
賈璉的反應太大,太奇怪,同桌的周忠和蒙剛都詭異地看了他一眼。
賈璉這才反應過來,他一激動,將心裏話兒說出口了。
不好意思的訕笑著找補道:“我是說,家裏老祖母愛重疼惜表妹,侄兒出門前,老祖母一再叮囑,要侄兒將表妹全須全尾地帶迴去,要是表妹少了一根頭發絲兒,就要揭了侄兒的皮……”
這倒也正常。
都說隔輩親,隔輩親。
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
尤其現在社會,還講究抱孫不抱子。
父母子女一輩,倒不見得有多親近,但祖孫一輩,卻十有八九真是親近得不行。
聽說禦史夫人,更是賈府老夫人的老來女。
祖母疼寵失了母親的嫡親外孫女兒,再正常不過了。
林如海感歎賈璉腦瓜子轉得快,更感歎他要是將這腦子,用在正途上,又何愁仕途不順?
還用得著算計來算計去。
到底是親戚,不能扯破了臉麵。
林如海向京城方向抱拳笑道:“嶽母慈愛,本應讓小女承歡膝下,奈何小女從小在蘇州長大,不服京城水土,離家幾年,一直病病歪歪,讓嶽母操碎了心,這就是小婿和小女的不是了。”
說到這裏,他衝賈璉微微一笑,道:“可喜的是,玉兒昨日歸家,竟然神清氣爽,覺得往日的病,一下子好了大半,可見,玉兒還是適宜待在揚州。”
“就連你姑父我,膝下隻剩你表妹一個孩子,往日裏你表妹不在身邊,心情難免鬱悶,久而久之,連一場小小的風寒,都差點要了命去,昨日見了你表妹,才知是心中一直牽掛於她……”
“大夫說,心病還須心藥醫。”
林如海微笑,“侄兒你一定不會讓姑父失去這唯一的天倫之樂的,對吧?”
賈璉:“……”
說實話,他被林如海這一連串的重拳給打懵了。
昨日初見,還話裏話外都是命不久矣,想托孤的意思。
僅僅一天,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林姑父言外之意,若他執意帶林表妹走,就成了要他老命的催命鬼了。
這中間,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呢?
難道,是表妹察覺了他們的謀算,在林姑父麵前說了什麽?
不會的,表妹身處內宅,又體弱多病,以她二嬸的老謀深算,和他妻子王熙鳳的精明,不可能讓她發現端倪。
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謀算,表妹又從何而知?
對了,林姑父說林表妹不服京城的水土,一定是托辭。
在家時就常聽他妻子和平兒常念叨林表妹身子骨弱,三天兩頭的病。
這一路上,聽興兒和昭兒也不時稟報,紫鵑和雪雁兩個丫頭經常熬苦藥汁子。
多年的病根兒,哪能就簡單一句水土服不服便輕易去了呢?
賈璉很快理清了思緒,起身衝林如海拱手一禮,“姑父見諒,因祖母她老人家出門時一再叮囑,讓仔細表妹的身子骨兒,侄兒今兒還未見過表妹,所幸這裏也沒外人,表妹也還小,不若請表妹出來一見,侄兒在給祖母的家信中也好措辭。”
林如海見他不死心,竟是不相信黛玉已大好,想從這方麵破局。
心中冷笑連連,口中卻故做為難:“按說該叫玉兒出來也認認他兩位叔叔,隻是她女孩兒家臉嫩,怕見生人,恐失了禮數……”
賈璉見他推托,越發確信表妹京城水土不服,迴來就大好的話,都是糊弄人的鬼話。
忙道:“姑夫萬不可如此苛責表妹,常聽家中祖母說起,說府裏一眾姐妹中,林表妹無論學問禮儀,都是頂頂出色的,家中姐妹除了大姐姐,萬萬比不上,姑父萬勿替林表妹自謙。”
總之,就是擺明了,今天一定要親眼見到黛玉,看她是不是如林如海所說的那樣:大好了?
這下,不止林如海,就是作陪的周忠和蒙剛二人,都看出賈璉的意圖來了。
林如海見推辭不過,無奈,隻得吩咐候在一旁的小廝去通知內院的丫頭婆子,請小姐出來拜見二位叔父,順便給她璉二表哥見個禮。
不一會兒,門口傳來一陣悉悉簌簌的腳步聲。
門簾挑起,一個身量未足的小姑娘嫋嫋婷婷在丫頭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室內眾人唿吸頓時為之一窒。
怎麽說呢,屋裏的人都被小姑娘的美給震住了,包括早已見過她的賈璉。
黛玉一襲青綠色的衣裙,全身上下除了一根白玉簪外,別無飾物。
長長的睫毛微微地卷翹著,吹彈可破的肌膚白淨如玉,泛著健康瑩白色的光澤。
美得不可方物。
哪裏有往日一絲半點兒的病弱之色?
賈璉若不是熟悉她,確認他就是前兩日剛見過的林表妹,一定也認為換了一個人。
黛玉已在林如海的引見下,盈盈俯身見禮,態度落落大方,聲音更如清泉落雨,說不出的清脆悅耳。
“小女見過兩位叔父,見過璉二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