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裏不知何時響起了一片喝彩聲。


    小宇軒更是興奮地小臉紅撲撲,眼睛亮晶晶的,一雙小手已拍得通紅。


    小師傅片完鴨,躬身輕施一禮,就要退下。


    黛玉從袖中掏出一個胖乎乎的銀錠子,輕輕拋給了他。


    一旁的夥計看得一呆,忙上前阻止道:“客官,這不合規矩,樓裏規定,片鴨師傅不得擅自接受客人的賞賜。”


    那小師傅也被黛玉的大方驚了一跳,忙不迭將黛玉拋給他的銀錠子放迴到桌上,神色中帶著幾分惶恐,慌慌張張地施了一禮,腳步匆匆地向後堂走了。


    因為慌亂,在拐彎處還碰到了桌子角上,“哐”的一聲,聽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那小師傅卻再沒有迴頭。


    隻是肩膀垮著,背影透著幾分頹唐。


    一點也沒有了方才片鴨時的氣勢。


    黛玉奇怪地看了小師傅一眼。


    就算不能要賞賜,也用不著這麽驚慌吧?


    她又不是洪水猛獸。


    小師傅背影轉入後堂不見後,黛玉見那夥計仍站在原地,看著小師傅的背影出神,目光中透著……同情?


    看來,那小師傅,還是個有故事的人。


    黛玉實在欣賞他片鴨的那手刀法,忍了幾忍,還是沒忍住。


    向那夥計打聽道:“你們知味樓有幾位片鴨師傅?東家為何不允片鴨師傅接賞銀?你們樓裏還有哪些人不能接賞銀嗎?”


    那夥計將手裏的抹布往肩膀上一搭,拱手道:“迴客官,知味樓片鴨師傅隻有一位。”


    他抄著手,態度更恭敬了些,斟酌著答道:“東家說,知味樓烤鴨一隻二兩銀子,比別處的要貴上幾乎一倍,除了我們酒樓的烤鴨味道是一絕外,就是因為這片鴨技術,客官在點這道菜時,將隨之而來的片鴨服務的銀子也一並支付了,所以東家規定了,不得再額外收取任何費用……”


    說到這裏,夥計頓了頓,聲音低了下去,“樓裏再沒有其它不準接受賞銀的規定。”


    黛玉明白了,這東家明顯就是在針對那小師傅。


    賞銀是客人自願給的,給時就清楚烤鴨的價格。


    連跑堂的小二都能隨意接受客人的打賞,獨片鴨師傅不行。


    明眼人都知道,這規定對那片鴨小師傅不公。


    黛玉從小受到的教育,對賞錯罰。


    她覺得那小師傅別看年紀不大,也就十六七歲的模樣,可是已將片鴨這門技藝發揮到了極致。


    她還未品嚐美食,就先享受到了一場視覺盛宴。


    小師傅的這一手絕活,對得起她給的賞銀。


    皆大歡喜的事。


    不明白知味樓東家,為什麽會定下這樣一條規矩,阻礙小師傅發財?


    按說有這樣的技藝,知味樓東家更應該捧著他才是。


    怎麽感覺像是在打壓呢?


    就不害怕那小師傅甩手不幹嗎?


    黛玉搖搖頭,將心中那股怪異的感覺趕走。


    她從桌子上抓起銀錠,收迴袖中。


    既然知味樓裏有這麽條規定,那她就不多事了。


    她拿起一張薄餅,用筷子夾了幾片鴨肉並一塊鴨皮,蘸了料,卷巴卷巴,送入口中。


    盡管早有預料,但,當那酥脆的鴨皮與鮮嫩的鴨肉在口中交織,像是一首絕美的樂曲,每一個音符都恰到好處,讓人陶醉其中。


    她忍不住閉上雙目,沉浸在那獨特的味覺體驗中!


    那滋味,簡直妙不可言。


    她的嘴角不自覺上揚,細細迴味著那觸動她每一個味蕾的極致感受。


    過了好一會兒,黛玉睜開眼,眼裏星河閃耀。


    睜眼第一句話是對林如海說的。


    “父親,迴程我們再來吃這知味樓的烤鴨,好不好?”


    一旁早吃得滿嘴流油的小宇軒眼睛大亮,瘋狂點動小腦袋。


    那點頭的頻率和幅度,讓人忍不住擔心他小脖子快要承受不住那點頭的力道,好像隨時都可能將小腦袋點得“啪嗒”一聲掉下來似的。


    這一刻,權景瑤看著這一大一小,仿佛看到,黛玉從一個文靜清雅、氣質如蘭的少女,一路向著不折不扣的小吃貨的路上,被越帶越遠……


    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這是徹底被小宇軒給同化了啊!


    權景瑤看了眼林如海。


    林如海卻一點也沒發現女兒的轉變,隻顧高興地答應著:“好,好,好,我們迴來時再來吃……”


    女兒以前病病歪歪的,這不能吃,那不能克化的,現在好不容易身體好了,不就是些口腹之欲麽,怎麽就不能滿足了?


    又不是吃不起。


    難得玉兒對這烤鴨感興趣,他都在暗戳戳考慮將這烤鴨師傅挖走的可能性。


    再不濟,他派人來學這門烤鴨的技藝,也不是不可以。


    林如海哪裏知道,黛玉可不僅僅是對烤鴨的技藝感興趣。


    知味樓環境清雅。


    幾人吃完飯,不急著走,又叫了幾樣茶點。


    一邊悠閑品茶,一邊聽著樓裏的客人低聲聊八卦。


    距他們三四桌遠,有一桌客人,剛剛落座不久。


    在等著上菜的間隙,其中一個穿湖藍色長衫的年輕人,壓低聲音道:“唉,你們聽說沒有?說是又要海禁?”


    與他同坐的另一人身體立刻前傾,感興趣道:“你聽誰說的,啥時候的事?這次又是誰的主意?不是說海禁已經放開了麽?怎麽又要禁了?”


    旁邊另外幾人知道他家裏有人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飯也顧不得吃,身體前傾,又往他跟前湊了湊。


    那湖藍色長衫的人四處望了望,見好像沒人注意他們,伸指悄悄往上麵指了指,道:“是那位的主意,聽說從大洋彼岸來了個叫什麽馬嘎爾尼的使臣,長得黃頭發藍眼睛的,好不嚇人!那人求見聖上,但卻拒絕跪拜,把聖上給惹怒了,差點一刀把人給砍了。”


    那人講到這兒,估計口渴了,伸手從桌子上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另外幾人正聽到興頭上,不住地催促他,“後來呢?後來怎麽樣了?”


    那人聲音又壓低了幾分,道:“要不是太子和南安王勸阻,那使臣就人頭落地了。”


    他稍頓了頓,咽了一口唾沫,接著講下去:“最後被聖上下令趕走了,那人沒達成目的,臨走時惱羞成怒,還威脅送他離開的官差,吹噓他們國家海軍力量強大,早晚要滅了我們呢!”


    聽的那幾人義憤填膺,“我朝地大物博,從古到今,怕過誰來,讓他盡管放馬過來……”


    也許是心情激動,說到這裏,聲音漸大,被掌櫃聽到了,怕給酒樓惹禍,過來阻止他們再說下去。


    幾人離得不遠,他們的談話一字不落地全落入了權景瑤耳朵裏。


    與幾人不同的是,權景瑤聽了,心裏卻沉甸甸的。


    隻有她知道,在遙遠的西方,一場轟轟烈烈改變世界格局的變革正在開展……


    權景瑤掃了一圈周圍,見所有人都不以為意,就連林如海都神色淡淡的。


    思忖再三,她還是決定,找個時間給林如海提個醒,最好能規勸聖上一二,別再閉關鎖國了。


    畢竟涉及到子孫後代的命運。


    有了主意,權景瑤也將這件事暫時拋到了腦後,繼續喝茶聽八卦。


    期間,黛玉好似看到了從樓上下來的一群客人中,有一人背影神似北靜王。


    黛玉一怔,凝神細看。


    正巧那人也似有所感,扭頭向這邊看了一眼。


    黛玉見他是個麵容呈古銅色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


    剛要轉頭,靈一很肯定地告訴她,那就是北靜王。


    他旁邊那個彎腰駝背扮作癆病鬼的,是他的左右手傅佐。


    黛玉聞言立刻低下了腦袋,並嚴令靈一和文傑不得將這件事向父親透露。


    她並不想再與他們同路。


    隻心下讚歎:北靜王這次倒學乖了!


    就憑這扮相,隻憑肉眼,不是十分熟悉的人,絕計認不出來。


    北靜王剛才覺得有人在看他,還以為又被人盯上了。


    掃視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麽可疑的人,便也不再理會,下樓出門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黛玉清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韻並收藏重生黛玉清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