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的心思,在經過上次被下藥之後,就越發的不好猜了。
傅佐出了船艙,迴頭看了眼已經被關嚴實的艙門,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還在滲血的傷口,歎了口氣。
他還是先去將王爺身上的傷給清洗包紮一下吧。
指望林家人,不太現實。
林禦史一家一看就不想與王爺有太多牽扯。
這次若不是聖命難違,估計他們更喜歡一家人喬裝改扮,偷偷進京。
剛剛隻提了一嘴上次的金創藥和參湯,林禦史就話裏話外都說,那藥他們也沒多少了。
就差直接告訴他,下次別再找他們張口了,他們自個兒留著救命呢。
還真是不客氣。
傅佐腳步一轉,拐進了相鄰的船艙。
這艘船除了做飯燒水用的小廚房,和狹小的底艙外,一共還有並排四間艙房。
林如海一家人占了靠右側的兩間,另外兩間,便由北靜王和傅佐一人各占了一間。
傅佐進的,是北靜王的房間。
他進去時,刻意放輕了手腳。
陽光透過半掩的窗欞,斑駁地灑在地板上,為這午後平添了幾分慵懶與閑適。
北靜王仰躺於軟榻之上,頭微微偏向一側,手臂自然地枕於腦後,姿態隨性而不失尊貴,看上去似在發呆。
實則腦海裏正放電影般迴想著這次遇到“黑臉少年”之後的一幕幕。
想著“他”製敵,救人,綁人的一連串動作,眼神明亮而銳利,那種從容不迫、自信滿滿的氣場,很難從一個女子身上看到。
與以往他安排在賈府的探子報給他的林黛玉柔弱、多愁善感的形象完全不符。
心中不由又想起父王的遺憾和願望,他沉思起來。
本來,他是跟在父王身邊長大的,對父王的感情更深。
但自從他發現父王的秘密後,他對整天吃齋念佛的母妃就心生同情,關注更多了起來。
常常是不等母妃叫,便主動過去請安。
漸漸地,他發現母妃並沒有因為他去得次數多,心情便好起來。
慢慢便又恢複了每月初一和十五,請兩次安的節奏。
後來,母妃給他強勢定親,完全沒有過問他的意見。
他因無意中窺得父王的心事,心中別扭,便賭氣默認了母妃的做法。
他本來有機會反對的。
父王在得知母妃給他定親的人選後,問過他的意見,若他不同意,便出麵替他迴絕。
可惜他那時認為,他父王母妃感情不和,責任主要在父王。
但子不言父過,他不能指責父王,隻有在別的事上補償給母妃,讓她找補迴來。
那時在他的潛意識裏,娶媳婦兒,主要是為了在後院陪伴母妃。
那就娶個母妃中意的。
處在叛逆期的他,甚至沒弄明白娶媳婦兒的真正涵義,就斬釘截鐵迴絕了父王。
當時,父王眼中的憐憫和遺憾十分明顯。
他那時不懂。
之後,從母命迅速成婚。
新婚當天,他妻子的刁蠻、任性,鬧得二人不歡而散。
第二日認親禮上的蠻不講理,胡攪蠻纏,惡人先告狀,突然如當頭棒喝,給他敲清醒了。
他看著父王不耐地揉著突突直跳的太陽穴,他的兩鬢也劇烈地脹痛起來。
那一刻,他突然就理解了父王。
從父王薨逝至今,他一天比一天更清楚的了解了父王的無奈。
遇上一個不懂自己,自私愚昧,遇事一味胡攪蠻纏的妻子,真是人間悲劇。
更可怕的是,再加一個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母親。
可惜,他醒悟的太晚了。
從上次下藥事件後,他就再沒迴過府。
無論是母妃裝病,還是尋死覓活,他都沒再理會。
這樣的把戲演多了,是個人都會累,會厭煩。
反正他已給那個女人留了他簽好了字的休書,她什麽時候搬走,他什麽時候迴府。
這是他留給他母妃和那個女人最後的體麵……
有時候他想,假如那時他不那麽叛逆,沒有發現父王心裏的秘密,一切是不是就不一樣?
父王在他心中仍舊是天神一般的存在,冷峻,威武,霸氣……
不得不說,他後悔了!
父王在時,王府還能勉強稱之為“家”。
雖然父王對他也沒有多少溫情,但宗室子弟該有的,他都有。
該教他的,也都教了。
父王不在了,王府在他心裏,純粹就成了令人厭煩的牢籠。
讓他再也不願意迴去……
一陣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轉眸望去,傅佐一手端著清水,一手拿著幹淨的白布,走了進來。
他坐起身,配合地解開衣衫,轉動身子,讓傅佐給他清洗包紮前胸後背的傷口。
傷口都不深,每次都是險險避開。
沒辦法,不避開,隻有死。
剛開始有護衛護著。
這次出來,他身邊隻帶了傅佐和兩個扮作船夫的侍衛,別的人分坐三艘小船,遠遠地跟在後麵。
路過蘆葦蕩時,傅佐像以往一樣,亮出了王府長史的身份令牌。
卻並沒有如以往一樣,順利通行。
而是剛進去不久,四麵唿哨聲響起,唿啦啦圍上來一百多號人。
為首的水匪,也就是那手持開山巨斧的三角眼大漢,手持一張他的畫像,反複對比後,貪婪地獰笑著,大喊一聲:“弟兄們,操家夥,財神爺給大家夥送錢來啦……”
然後一場混戰……
若不是林禦史一家及時趕到,他們今日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他眼前又縈繞著那根輕飄飄的天青色腰帶,揮之不去……
北靜王本身文武雙全,從記事起,就被父王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最是知道,能將一根至柔至軟的普通蜀錦腰帶,舞成一柄至剛至堅,鋒銳如寶劍的利器,需要有多麽驚世駭俗的功力。
據他了解,也就皇伯父身邊的侍衛頭領,和他貼身的幾個暗衛,有如此能耐。
那都是苦練了多少年,才有此成就。
而那小丫頭,就算從娘肚子裏就開始練功,滿打滿算也才練了多久?
這天賦,也太逆天了吧?!
或者,她有什麽傳說中的奇遇不成?
這一刻,北靜王對黛玉的好奇,達到了頂點。
而被惦記著的黛玉,此刻已洗去了她臉上的裝扮,恢複了細膩如玉的麵容,宛如初綻的芙蓉,清新脫俗。
頭發用一根天藍色緞帶鬆鬆挽起,幾縷碎發輕輕垂落肩頭,為她平添了幾分溫婉與柔美。
身上是一件同色係的箭袖長衫,仍作男子打扮。
出門在外,還是扮作男子更隨意些。
隻是,她長得太出色了,即使一身男裝,也掩不住她滿身風華。
傅佐出了船艙,迴頭看了眼已經被關嚴實的艙門,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還在滲血的傷口,歎了口氣。
他還是先去將王爺身上的傷給清洗包紮一下吧。
指望林家人,不太現實。
林禦史一家一看就不想與王爺有太多牽扯。
這次若不是聖命難違,估計他們更喜歡一家人喬裝改扮,偷偷進京。
剛剛隻提了一嘴上次的金創藥和參湯,林禦史就話裏話外都說,那藥他們也沒多少了。
就差直接告訴他,下次別再找他們張口了,他們自個兒留著救命呢。
還真是不客氣。
傅佐腳步一轉,拐進了相鄰的船艙。
這艘船除了做飯燒水用的小廚房,和狹小的底艙外,一共還有並排四間艙房。
林如海一家人占了靠右側的兩間,另外兩間,便由北靜王和傅佐一人各占了一間。
傅佐進的,是北靜王的房間。
他進去時,刻意放輕了手腳。
陽光透過半掩的窗欞,斑駁地灑在地板上,為這午後平添了幾分慵懶與閑適。
北靜王仰躺於軟榻之上,頭微微偏向一側,手臂自然地枕於腦後,姿態隨性而不失尊貴,看上去似在發呆。
實則腦海裏正放電影般迴想著這次遇到“黑臉少年”之後的一幕幕。
想著“他”製敵,救人,綁人的一連串動作,眼神明亮而銳利,那種從容不迫、自信滿滿的氣場,很難從一個女子身上看到。
與以往他安排在賈府的探子報給他的林黛玉柔弱、多愁善感的形象完全不符。
心中不由又想起父王的遺憾和願望,他沉思起來。
本來,他是跟在父王身邊長大的,對父王的感情更深。
但自從他發現父王的秘密後,他對整天吃齋念佛的母妃就心生同情,關注更多了起來。
常常是不等母妃叫,便主動過去請安。
漸漸地,他發現母妃並沒有因為他去得次數多,心情便好起來。
慢慢便又恢複了每月初一和十五,請兩次安的節奏。
後來,母妃給他強勢定親,完全沒有過問他的意見。
他因無意中窺得父王的心事,心中別扭,便賭氣默認了母妃的做法。
他本來有機會反對的。
父王在得知母妃給他定親的人選後,問過他的意見,若他不同意,便出麵替他迴絕。
可惜他那時認為,他父王母妃感情不和,責任主要在父王。
但子不言父過,他不能指責父王,隻有在別的事上補償給母妃,讓她找補迴來。
那時在他的潛意識裏,娶媳婦兒,主要是為了在後院陪伴母妃。
那就娶個母妃中意的。
處在叛逆期的他,甚至沒弄明白娶媳婦兒的真正涵義,就斬釘截鐵迴絕了父王。
當時,父王眼中的憐憫和遺憾十分明顯。
他那時不懂。
之後,從母命迅速成婚。
新婚當天,他妻子的刁蠻、任性,鬧得二人不歡而散。
第二日認親禮上的蠻不講理,胡攪蠻纏,惡人先告狀,突然如當頭棒喝,給他敲清醒了。
他看著父王不耐地揉著突突直跳的太陽穴,他的兩鬢也劇烈地脹痛起來。
那一刻,他突然就理解了父王。
從父王薨逝至今,他一天比一天更清楚的了解了父王的無奈。
遇上一個不懂自己,自私愚昧,遇事一味胡攪蠻纏的妻子,真是人間悲劇。
更可怕的是,再加一個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母親。
可惜,他醒悟的太晚了。
從上次下藥事件後,他就再沒迴過府。
無論是母妃裝病,還是尋死覓活,他都沒再理會。
這樣的把戲演多了,是個人都會累,會厭煩。
反正他已給那個女人留了他簽好了字的休書,她什麽時候搬走,他什麽時候迴府。
這是他留給他母妃和那個女人最後的體麵……
有時候他想,假如那時他不那麽叛逆,沒有發現父王心裏的秘密,一切是不是就不一樣?
父王在他心中仍舊是天神一般的存在,冷峻,威武,霸氣……
不得不說,他後悔了!
父王在時,王府還能勉強稱之為“家”。
雖然父王對他也沒有多少溫情,但宗室子弟該有的,他都有。
該教他的,也都教了。
父王不在了,王府在他心裏,純粹就成了令人厭煩的牢籠。
讓他再也不願意迴去……
一陣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轉眸望去,傅佐一手端著清水,一手拿著幹淨的白布,走了進來。
他坐起身,配合地解開衣衫,轉動身子,讓傅佐給他清洗包紮前胸後背的傷口。
傷口都不深,每次都是險險避開。
沒辦法,不避開,隻有死。
剛開始有護衛護著。
這次出來,他身邊隻帶了傅佐和兩個扮作船夫的侍衛,別的人分坐三艘小船,遠遠地跟在後麵。
路過蘆葦蕩時,傅佐像以往一樣,亮出了王府長史的身份令牌。
卻並沒有如以往一樣,順利通行。
而是剛進去不久,四麵唿哨聲響起,唿啦啦圍上來一百多號人。
為首的水匪,也就是那手持開山巨斧的三角眼大漢,手持一張他的畫像,反複對比後,貪婪地獰笑著,大喊一聲:“弟兄們,操家夥,財神爺給大家夥送錢來啦……”
然後一場混戰……
若不是林禦史一家及時趕到,他們今日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他眼前又縈繞著那根輕飄飄的天青色腰帶,揮之不去……
北靜王本身文武雙全,從記事起,就被父王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最是知道,能將一根至柔至軟的普通蜀錦腰帶,舞成一柄至剛至堅,鋒銳如寶劍的利器,需要有多麽驚世駭俗的功力。
據他了解,也就皇伯父身邊的侍衛頭領,和他貼身的幾個暗衛,有如此能耐。
那都是苦練了多少年,才有此成就。
而那小丫頭,就算從娘肚子裏就開始練功,滿打滿算也才練了多久?
這天賦,也太逆天了吧?!
或者,她有什麽傳說中的奇遇不成?
這一刻,北靜王對黛玉的好奇,達到了頂點。
而被惦記著的黛玉,此刻已洗去了她臉上的裝扮,恢複了細膩如玉的麵容,宛如初綻的芙蓉,清新脫俗。
頭發用一根天藍色緞帶鬆鬆挽起,幾縷碎發輕輕垂落肩頭,為她平添了幾分溫婉與柔美。
身上是一件同色係的箭袖長衫,仍作男子打扮。
出門在外,還是扮作男子更隨意些。
隻是,她長得太出色了,即使一身男裝,也掩不住她滿身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