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靜王母妃原是京中有名的美人,老北靜王本身基因也不差。


    北靜王更是挑著兩人的優點長的,生得鳳表龍姿,儀表堂堂,是京中出了名的美男子。


    此時一身四爪金龍蟒袍,居中閑適而坐,不怒自威。


    林如海帶著黛玉向北靜王見禮。


    “下官攜侄兒參見北靜王!”


    “世叔快快請起,賢弟也請起來。”


    北靜王不待他們躬身拜下,忙含笑站起,親手扶住林如海,轉身又去扶黛玉。


    黛玉皺眉,快速起身避過。


    北靜王手微頓,撚了撚手指,若無其事地退迴原位坐下。


    又請林如海與黛玉入座。


    邊上早有準備好的金絲楠木太師椅,林如海依言落座,黛玉坐在父親下首。


    廳內同時出現兩個風姿出眾的人,有好事者不由暗暗將兩人做了比較。


    這一較之下,竟是難分軒輊。


    一個是玉樹臨風少年郎,俊逸出塵自非凡。


    隻是稍顯稚嫩。


    假以時日,還不知會長成何等驚才絕豔之人!


    另一人積石如玉,列鬆如翠,郎豔獨絕,世無其二。


    反倒是那身華貴異常的蟒袍,生生壓住了他令人驚豔的五官。


    讓人隻看到他的貴氣,而忽略了其他。


    北靜王這次出來,是奉命到湖廣之地公幹,辦完迴京複命。


    適逢林如海也奉旨迴京。


    聖上料定他路途不太平,便讓二人同行。


    卻沒想到有人這麽大膽,連一日都沒撐過,便派人來刺殺。


    經此一役,北靜王府的侍衛折損近半,若再來一次,可能招架不住。


    議事廳裏這會兒除了林如海父女,其餘都是北靜王心腹。


    北靜王之意,要麽在徐州請徐州大營的駐軍派兵護送他們上京。


    要麽他們在徐州下船,一行人輕車簡從,易裝而行,快馬加鞭趕往京城,隻留替身在船上迷惑敵人。


    明麵上看,第一種最為保險,畢竟徐州大營的將士不可能明著對他們不利。


    第二種方案,變數就太多了。


    離開眾多侍衛的保護,雖說目標小了,但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北靜王傾向於第二種。


    因為他也不敢保證,徐州大營的人就完全忠實可靠。


    但他手下的謀士和傅長史都不讚成他冒險。


    他又一向愛惜羽毛,以禮賢下士和善於納諫示人。


    不到萬不得已,不希望給人留下獨斷專行的惡名。


    所以他將希望寄托在林如海身上。


    林如海其實也傾向於向徐州大營借兵。


    但黛玉昨夜在孽鏡台看清了派來刺客的幕後黑手,悄悄附身在父親耳邊嘀咕了兩句。


    林如海神情怔愣了片刻,便果斷選擇下船另行。


    並提出也不用等到徐州碼頭了,直接趁這會兒天色剛明,就用官船上的備用小舟,分頭行動。


    北靜王沒想到他這麽幹脆,倒是將先前心底的輕視減輕了幾分。


    林如海拒絕了北靜王同行的邀約,隻向他要了一艘小船和兩個經驗豐富的船家,就帶著黛玉告辭出來了。


    途經賈芸和賈寶玉的船艙,兩人猶豫片刻,還是敲了門。


    昨夜外麵那麽亂,賈寶玉被吵醒後,就嚷嚷著要去保護林妹妹,誰勸都不聽。


    就他那三腳貓的功夫,出去了純粹是給人添亂的。


    賈芸當機立斷,抬手一個手刀,砍在他的後脖頸處,將他砍暈了。


    後半夜醒來,刺客已全部伏誅。


    外麵冷月無聲,隻有血腥氣撲鼻。


    他總算沒有再鬧,隻揉著後脖頸,默默流淚。


    也不知是疼的,還是什麽?


    賈芸跟了他這一路,總算摸清了他這位寶二叔的脾性。


    你越理他,他越是來勁。


    你不理他,他倒消停了。


    便假裝睡著,沒陪他折騰。


    天快亮時,也可能把自個兒折騰累了,閉眼又睡了過去。


    林如海敲門時,他可能真的困了,竟然沒醒。


    賈芸拉開門,見是林如海,忙跪下見禮。


    林如海揮手讓他起來。


    因帶著黛玉,便沒進門,就站在門口說。


    賈芸要去叫寶玉,被林如海攔住了。


    林如海簡單交待了賈芸幾句,讓他和寶玉帶著他們的人,安生隨大船迴京,他有事要提前下船雲雲……


    賈芸聽了,暗暗籲了口氣。


    幸虧沒有叫醒寶二叔,否則,又不知要怎樣鬧呢?


    或者,吵著也要下船跟去,豈不叫人為難?


    他算是發現,寶二叔不愧是富貴窩子裏長大的,經不起一點子風雨。


    真遇到事,盡拖了後腿,一點事兒都不頂。


    難怪林家的姑爺爺不想將林表姑許給他。


    林如海交待完,想起黛玉來前的囑咐,從荷包裏取了一百兩銀票,遞了過去。


    賈芸不解,連連推辭道:“此次出來,東府裏璉二奶奶給了盤纏的,路上盡夠了……”


    林如海打斷他的話,“這銀子算是我借你的,我觀你是個可造之才,迴去或讀書,或做個小買賣,貼補家用也可,將來出息了,再還我也是一樣的。”


    賈芸想起來前,在東府西府求爺爺告奶奶的往事,想到舅舅舅母的嘴臉,再想想家裏病弱的老母親,正待推辭的手便沒有伸出去。


    隻無聲地跪倒給林如海又哐哐哐磕了三個響頭。


    懂得感恩是好事,這一迴林如海沒再攔著他。


    待他起來,拍拍他肩膀,便帶著黛玉,迴自己船艙去了。


    北靜王辦事的速度很快。


    他們到艙門口時,傅佐已帶著兩個年約不惑的艄公等著了,兩人一個姓趙,一個姓孫。


    小船也已下水,隻等他們上船。


    林如海謝過傅佐,又讓他代為謝北靜王。


    傅佐人已帶到,還要迴去安排北靜王離船,匆忙告辭了。


    林如海讓兩個艄公稍等片刻,他們進船艙拿些東西。


    其實就是些換洗的衣物和幾本書,再就是些金銀細軟。


    黛玉不同,她有儲物的玉葫蘆。


    在別人收拾包袱時,她隻拿了一件帶兜帽的長披風。


    其它的,她暗搓搓地全移到了儲物空間裏,還挑權景瑤和小宇軒用得著的,也移進去不少。


    當然,侍書侍劍和紫鵑雪雁的東西她沒動。


    幾人很快就收拾好出來。


    林如海這次除了他們一家四口,隨行人等一個都沒帶。


    確實夠輕車簡從了。


    幾人依著黛玉的意見,每人一件帶兜帽的長披風,將幾人從頭到腳遮了個嚴嚴實實。


    小宇軒像個小包袱似的,被權景瑤綁縛在胸前,再拿大披風一遮。


    看在外人眼裏,隻看見下到小船上的是高矮胖瘦不一的三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黛玉清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韻並收藏重生黛玉清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