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判官並沒有正麵答複她,而是意有所指的看了她一眼,漫聲道:“時機未到,不可強求。”


    黛玉聽得一頭霧水,正待上前細問。


    崔判官卻已轉身,一句低不可聞的聲音傳入耳際,“警幻給你的造化,不要辜負了。”


    黛玉一怔:崔判官認識警幻姐姐,還知道警幻姐姐暗地裏幫了她?


    那麽,複活文傑這件事,有沒有警幻姐姐在後麵推波助瀾呢?


    就這麽一愣神間,眼前早已失了崔判官的身影。


    而她,又一次站在了閻羅殿外,看著殿門在她眼前緩緩關上。


    手心裏塞進來一隻柔軟冰涼的小手。


    黛玉蹲下身,將文傑的小身子摟進懷裏。


    她知道,她太弱了。


    這次還是救不了他。


    她也知道,她不能在這裏久待。


    但她願意將自己所有的溫暖,都留給這個與她血脈相連的小人兒。


    經過這次地府之行,她對救迴文傑又多了絲信心。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次黛玉被迫離開時,最起碼與小家夥約了時間,“等我參悟透這層功法,我們就會再見麵,小傑,等我,總有一天,姐姐會救你迴去!”


    隨著她淩空向上飛升得越來越高,她又一次離開了地府。


    從那天起,父親與權景瑤早出晚歸,她帶著小宇軒在家練功。


    小宇軒大多時候,是個極為乖巧的孩子。


    他所求不多,隻要他喜歡的家人,能陪伴他。


    義父和姑姑有事不在,但還有姐姐在身邊,他很知足。


    這些天裏,一直很認真地紮著馬步,練姑姑教給他的太極功法。


    有了姐姐的陪伴,他過得很快活。


    聽到明天要和義父,姑姑還有姐姐一起去京城。


    “真的嗎?真的嗎?”


    小家夥嘰嘰喳喳像隻快活的小麻雀,眼睛亮晶晶地問。


    得到肯定的答複,小家夥張開兩隻小胳膊,學著飛飛的姿勢,高興地在院子裏跑進跑出,快活的像一隻即將飛出揚州城的小鳥。


    除了每天一家四口雷打不動的晨練和相互切磋,其他時間,黛玉都在如饑似渴的修煉絳珠功法。


    崔判官讓她不要辜負了警幻姐姐的一片心意,她唯有盡早將她贈予的功法修煉至大成。


    也許,可解她心頭之惑,也未可知。


    翌日,天空如洗,陽光明媚。


    夾雜著一絲微風的揚州街道上,店鋪林立,行人如織,一派熱鬧景象。


    街道中央,幾輛馬車緩緩駛來。


    馬車前後,簇擁著十幾個騎馬的帶刀侍衛,


    所到之處,人群紛紛自動避讓。


    權宇軒小朋友脫了鞋子,站在靠窗的軟塌上,向車窗外張望,一雙眼睛都不夠用了。


    黛玉的眼神,跟小家夥一樣樣的。


    馬車一直駛到了江邊。


    碼頭上停著一艘官船,上下兩層,氣勢恢宏。


    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


    林如海搶先下車,伸手將跟到車門口的權宇軒小朋友抱下來,才又去接黛玉和他的小妻子。


    等他們全部下車後,視線投到站在甲板上最前麵月白色蟒袍男子麵上。


    林如海吃了一驚:好一個風神俊秀的少年郞!


    隻見他十七八歲年紀,麵如美玉,目似明星,頭戴簪纓銀翅王帽,越發將他襯得英姿勃發。


    心知這必是聖上密折中所說的北靜王世榮了。


    聖上怕他路上有危險,特意讓他順路搭乘剛辦差迴京的北靜王的官船。


    若有那不開眼的要在路上動手,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夠不夠與一個當朝王爺掰手腕。


    安全,省事。


    心緒隻是一瞬間。


    眼前船上的少年抬步,林如海趕緊帶人上前。


    林如海順著放下的踏板上船,剛踏上甲板,便要跪下施禮,“下官林如海參見王爺。”


    還未拜下,早被北靜王幾步上前扶起,“世叔快快請起,世叔與先父同朝為官,每每提起,都被世叔才學風骨折服,世叔現在這樣,豈不折煞小侄了?”


    林如海又引見妻女見過北靜王。


    北靜王眼睛掠過黛玉那精致的眉眼,心中一動。


    這就是父王生前時時提到的賈姑姑的女兒?


    父王那時時常感歎兩人年紀相差太大,不然倒可以給他討來做王妃。


    又遺憾可惜他幾個兄弟都是庶出,但凡有一個投生在他母妃肚子裏,也可圓他此生的憾事。


    世榮生在皇家,從小就知父王和母妃關係不睦,二人貌合神離。


    母妃成日裏除了念經,還是念經。


    對父王的每一個子女態度都很冷淡,包括他這個嫡親的兒子。


    從記事起,他就被父王帶在身邊教導。


    父王書房的休息室,從不讓別人進。


    就是他這個父王最看重的嫡子都不行。


    小孩子都好奇心重,大人越是不讓做的事,越想幹。


    他偷偷觀察了好久,終於在一日午後,趁父王午休的機會,偷溜進了休息室。


    休息室裏並沒有他以為的藏著什麽稀奇寶貝。


    隻有一張軟榻和一套桌椅,別無他物。


    那時的他疑惑不解,既然沒有寶物,為什麽父王寧願住在書房休息室,也不願迴後院安歇呢?


    在他疑惑間,父王翻了個身,一卷畫咕嚕嚕滾到了他的腳下。


    隨著畫卷滾動,畫裏的人物也鋪展在他麵前。


    那是一個在園子裏撲蝶的少女。


    她發髻上插著幾朵初綻的春花,與周圍的景致相得益彰,粉嫩的臉頰上洋溢著青春的歡笑。


    可惜,蝶飛了,她沒撲著。


    畫麵精準的捕捉到了這一瞬間,少女連臉上的表情都沒來得及變幻……


    好美!


    小小少年心如擂鼓。


    他,好像發現了父王不得了的秘密。


    他躡手躡腳的向外退去……


    後來,他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那畫上女子的身份。


    也知道父王有個從小玩到大的小青梅。


    隻是,在他奉命領兵出征時,小青梅嫁人了。


    彼時,父王以為他與小青梅心照不宣。


    他知道自己親事,不由自己做主。


    要考慮方方麵麵。


    也知道自己與小青梅父母,分屬不同的陣營。


    但他還想以軍功,求一個恩典,讓他能求娶意中人。


    年少的他,哪裏知道。


    世事變幻,萬般不由人。


    就在他率兵出征五個月後,邊境傳來他兵敗身亡的消息。


    卻不知,那隻是他的誘敵計劃。


    他隻是假裝受傷,以圖一舉殲滅敵人。


    等他第二年秋徹底打敗敵人,凱旋迴京,他心心念念的人,已然遠嫁。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空餘恨……


    三年前,父王收到一則南麵傳來的消息,突然吐血,一病不起。


    身上的沉屙舊傷,也一發不可收拾。


    沒過幾個月,就薨了。


    薨逝前,曾讓他發誓照看護佑那人唯一的女兒……


    所以,黛玉在賈府的情況,他其實是知曉的。


    隻是素未謀麵。


    北靜王收迴思緒。


    眼前靈動的少女,就是那個人的女兒麽?


    少女的眉眼,漸漸與記憶中畫裏撲蝶的女子相融合……


    閃神間,賈寶玉帶著賈芸上前見禮。


    北靜王與賈寶玉在京中曾有過一麵之緣,眼下見了,更加熱絡起來。


    權景瑤便趁機帶黛玉和小宇軒去船艙中安置。


    不出意外,接下來好長時間,他們要在船上度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黛玉清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韻並收藏重生黛玉清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