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行動雖隱秘,又怎能逃過一直關注著女兒一舉一動的林如海的眼睛?
林如海見黛玉偷偷在他茶水裏加了滴什麽,還用身體有意遮擋住了紫鵑和雪雁,不由垂眸,眼裏多了抹沉思。
他並不以為女兒會害他。
所以接過茶,毫不猶豫就抿了一口。
茶入口甘甜,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味道。
他疑惑地抬眸,正對上女兒殷切的目光。
黛玉眼眸裏的光太直白,使得林如海一眼便明白了女兒的意思。
做為一個疼寵女兒的父親,又怎麽能讓女兒失望呢?
他展顏一笑,抬手,將手中的茶一飲而盡。
黛玉見父親飲完,又接過茶盞,續了一杯,還輕輕搖了搖,估摸著將杯壁上的藥泉全溶進水裏,又雙手奉給父親。
林如海見女兒如此鄭重,心中越發驚疑。
料定這茶水必有古怪,伸手接過,也不用黛玉再催,複又仰頭飲下。
黛玉接過空杯,放在桌子上,就站在父親跟前,眼巴巴地瞅著他。
林如海看得好笑,很想像小時候那樣將女兒攬在懷裏,再摸摸她的小腦袋,安撫一番。
然而,禮教不允許。
招手讓紫鵑搬過一把小圓凳來,讓黛玉坐下。
又揮手讓她們都退下去,準備與女兒好好地談一談。
見屋子裏沒人了,黛玉便眼睛亮晶晶地盯著父親麵容,著急地問道:“父親,你喝了茶,身體有沒有感覺好一點?”
林如海失笑:“不過一杯茶,又不是神水,怎麽會……”
話未說完,身體傳來的異樣讓他一下子閉了嘴。
十一月的天氣,到底有了幾分寒涼。
但林如海卻覺得身體突然有些發熱。
黛玉已指著他額頭,眼睛大亮,“父親,你出汗了!”
林如海抹了抹額頭,頷首道:“是啊,都快要入冬了,怎麽突然熱起來了?”
盡管剛剛才喝了兩盞茶,這會兒林如海仍覺得口幹舌燥。
他拎起桌上茶壺要倒水,一旁的黛玉忙伸手接過,殷勤的給他倒滿。
林如海一連喝了七八杯,直到一壺茶都喝完,才放下杯子。
他現在全身不停地出汗,身上還不時升騰起一股股熱意,懷疑自己是不是發燒了。
轉眼看向閨女,卻發現黛玉眼含欣喜,似乎是很開心?
想到閨女倒茶時加入的那一滴什麽,林如海驚疑不定的心一下子平穩下來。
黛玉拉起父親的手,學著大夫的樣子給他輪換著把脈。
前世她雖久病,可惜心思未用在這方麵上,雖也翻了幾本醫書,卻未能成醫。
隻約略能摸懂脈搏強弱與否。
林如海的脈搏時快時緩,但黛玉的確摸到,指腹下的搏動,一次比一次強勁起來。
不由自主的,黛玉的心情也跟著跳動的脈搏雀躍起來。
這藥泉,果然能治好父親的病!
它果真也是包治百病的神泉!
林如海後來想通了其中關竅,便一直注意著小閨女的神色。
見她小臉兒泛光,眼露欣喜。
便屈指敲了敲桌麵,漫聲喚道:“玉兒,為父感覺精神好多了,告訴為父,這是怎麽迴事兒?”
黛玉見父親就這一會兒工夫,身上的衣衫快要被汗水浸透了。
便俏皮地一笑,“不急,父親先去沐浴更衣,稍後女兒再與父親細說。”
林如海也覺得衣服貼在身上很不舒服,便待起身。
黛玉早揚聲吩咐外麵侍候的人,去取父親的披風來。
一時取來,黛玉親手給父親披了,又上下整理妥貼,才允許他出門。
林如海這才發現,自己捧在手心的小閨女,竟是不知不覺間長大了。
不止個頭快達到他肩頭高了,行事也處處妥貼,一舉一動,都像個小大人。
又想起她娘,一時間又悲又喜,竟是五味雜陳,滋味難辯。
……
待林如海洗漱過,再過來時,桌上已擺好了飯菜。
他這時精氣神已與先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整個人精神煥發,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若不是為女兒遮掩,他覺得自己能圍著院子跑十圈,都不帶累的。
但盡管他隻是腳步輕快的走過去,卻仍引起了府裏下人驚疑的目光。
老爺不是病得半個月都下不來床麽?
也就是姑娘迴來了,才勉強支撐著下床來,怎麽這會兒竟像沒事人似的。
難道這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麽?
身體上的變化,沒有人比林如海自己更清楚。
說實在的,他心裏跟貓抓似的,滿腦袋問號,恨不得立時讓女兒給他解惑呢。
在他滿含期待的目光中,黛玉將一個小白玉瓶推到了他麵前。
“這是什麽?”林如海揭開看了看,還湊近鼻端聞了聞,無色無味,便含笑問道。
“藥泉,能治百病。”黛玉不欲繞彎子,直白地迴答。
林如海眼中迸發出強烈的驚喜,情不自禁地上前,兩手抓住黛玉的肩頭,狂喜道:“這麽說,玉兒,你的病……你的病……好了?”
黛玉點動小腦袋。
林如海眼裏的淚一下子湧了出來。
他沒有懷疑女兒的話。
活生生的例子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自己身上。
沒有誰比他更深刻地體會到這種神奇的改變。
從女兒出生後,他就一直為女兒的體弱憂心。
這麽多年來,心心念念的,就是期盼一家人健健康康。
可惜,天不遂人願。
小兒子和妻子先後離他們而去,玉兒的身體也一直不見好。
為了玉兒以後著想,無奈送她到她外祖母家。
他這次風寒後,預感很不好。
聽說,玉兒在賈府,與她那個銜玉而生的表哥最是要好。
本想接來見她最後一麵,再細細替她謀劃一番。
哪想到柳暗花明……
想到這裏,他抹去眼淚,拉黛玉在他麵前的圓凳上坐了,細細打量起來。
見女兒麵色紅潤,肌膚瑩白透亮,與以前在病中的情形全然不同。
心中又是一喜,道:“玉兒,你老實說,你這病,是不是在你外祖母家好的?還有,這藥泉,又是哪裏得來的?是你外祖母或你表哥替你從何處求來的麽?”
黛玉心中重重一歎。
她明白,是到她揭開那層遮羞布的時候了。
盡管真相撕裂開來,會留下血淋淋的傷口。
但唯有麵對,割去腐肉,才能找到真正的療愈之路,讓生命重新煥發生機。
林如海見黛玉偷偷在他茶水裏加了滴什麽,還用身體有意遮擋住了紫鵑和雪雁,不由垂眸,眼裏多了抹沉思。
他並不以為女兒會害他。
所以接過茶,毫不猶豫就抿了一口。
茶入口甘甜,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味道。
他疑惑地抬眸,正對上女兒殷切的目光。
黛玉眼眸裏的光太直白,使得林如海一眼便明白了女兒的意思。
做為一個疼寵女兒的父親,又怎麽能讓女兒失望呢?
他展顏一笑,抬手,將手中的茶一飲而盡。
黛玉見父親飲完,又接過茶盞,續了一杯,還輕輕搖了搖,估摸著將杯壁上的藥泉全溶進水裏,又雙手奉給父親。
林如海見女兒如此鄭重,心中越發驚疑。
料定這茶水必有古怪,伸手接過,也不用黛玉再催,複又仰頭飲下。
黛玉接過空杯,放在桌子上,就站在父親跟前,眼巴巴地瞅著他。
林如海看得好笑,很想像小時候那樣將女兒攬在懷裏,再摸摸她的小腦袋,安撫一番。
然而,禮教不允許。
招手讓紫鵑搬過一把小圓凳來,讓黛玉坐下。
又揮手讓她們都退下去,準備與女兒好好地談一談。
見屋子裏沒人了,黛玉便眼睛亮晶晶地盯著父親麵容,著急地問道:“父親,你喝了茶,身體有沒有感覺好一點?”
林如海失笑:“不過一杯茶,又不是神水,怎麽會……”
話未說完,身體傳來的異樣讓他一下子閉了嘴。
十一月的天氣,到底有了幾分寒涼。
但林如海卻覺得身體突然有些發熱。
黛玉已指著他額頭,眼睛大亮,“父親,你出汗了!”
林如海抹了抹額頭,頷首道:“是啊,都快要入冬了,怎麽突然熱起來了?”
盡管剛剛才喝了兩盞茶,這會兒林如海仍覺得口幹舌燥。
他拎起桌上茶壺要倒水,一旁的黛玉忙伸手接過,殷勤的給他倒滿。
林如海一連喝了七八杯,直到一壺茶都喝完,才放下杯子。
他現在全身不停地出汗,身上還不時升騰起一股股熱意,懷疑自己是不是發燒了。
轉眼看向閨女,卻發現黛玉眼含欣喜,似乎是很開心?
想到閨女倒茶時加入的那一滴什麽,林如海驚疑不定的心一下子平穩下來。
黛玉拉起父親的手,學著大夫的樣子給他輪換著把脈。
前世她雖久病,可惜心思未用在這方麵上,雖也翻了幾本醫書,卻未能成醫。
隻約略能摸懂脈搏強弱與否。
林如海的脈搏時快時緩,但黛玉的確摸到,指腹下的搏動,一次比一次強勁起來。
不由自主的,黛玉的心情也跟著跳動的脈搏雀躍起來。
這藥泉,果然能治好父親的病!
它果真也是包治百病的神泉!
林如海後來想通了其中關竅,便一直注意著小閨女的神色。
見她小臉兒泛光,眼露欣喜。
便屈指敲了敲桌麵,漫聲喚道:“玉兒,為父感覺精神好多了,告訴為父,這是怎麽迴事兒?”
黛玉見父親就這一會兒工夫,身上的衣衫快要被汗水浸透了。
便俏皮地一笑,“不急,父親先去沐浴更衣,稍後女兒再與父親細說。”
林如海也覺得衣服貼在身上很不舒服,便待起身。
黛玉早揚聲吩咐外麵侍候的人,去取父親的披風來。
一時取來,黛玉親手給父親披了,又上下整理妥貼,才允許他出門。
林如海這才發現,自己捧在手心的小閨女,竟是不知不覺間長大了。
不止個頭快達到他肩頭高了,行事也處處妥貼,一舉一動,都像個小大人。
又想起她娘,一時間又悲又喜,竟是五味雜陳,滋味難辯。
……
待林如海洗漱過,再過來時,桌上已擺好了飯菜。
他這時精氣神已與先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整個人精神煥發,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若不是為女兒遮掩,他覺得自己能圍著院子跑十圈,都不帶累的。
但盡管他隻是腳步輕快的走過去,卻仍引起了府裏下人驚疑的目光。
老爺不是病得半個月都下不來床麽?
也就是姑娘迴來了,才勉強支撐著下床來,怎麽這會兒竟像沒事人似的。
難道這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麽?
身體上的變化,沒有人比林如海自己更清楚。
說實在的,他心裏跟貓抓似的,滿腦袋問號,恨不得立時讓女兒給他解惑呢。
在他滿含期待的目光中,黛玉將一個小白玉瓶推到了他麵前。
“這是什麽?”林如海揭開看了看,還湊近鼻端聞了聞,無色無味,便含笑問道。
“藥泉,能治百病。”黛玉不欲繞彎子,直白地迴答。
林如海眼中迸發出強烈的驚喜,情不自禁地上前,兩手抓住黛玉的肩頭,狂喜道:“這麽說,玉兒,你的病……你的病……好了?”
黛玉點動小腦袋。
林如海眼裏的淚一下子湧了出來。
他沒有懷疑女兒的話。
活生生的例子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自己身上。
沒有誰比他更深刻地體會到這種神奇的改變。
從女兒出生後,他就一直為女兒的體弱憂心。
這麽多年來,心心念念的,就是期盼一家人健健康康。
可惜,天不遂人願。
小兒子和妻子先後離他們而去,玉兒的身體也一直不見好。
為了玉兒以後著想,無奈送她到她外祖母家。
他這次風寒後,預感很不好。
聽說,玉兒在賈府,與她那個銜玉而生的表哥最是要好。
本想接來見她最後一麵,再細細替她謀劃一番。
哪想到柳暗花明……
想到這裏,他抹去眼淚,拉黛玉在他麵前的圓凳上坐了,細細打量起來。
見女兒麵色紅潤,肌膚瑩白透亮,與以前在病中的情形全然不同。
心中又是一喜,道:“玉兒,你老實說,你這病,是不是在你外祖母家好的?還有,這藥泉,又是哪裏得來的?是你外祖母或你表哥替你從何處求來的麽?”
黛玉心中重重一歎。
她明白,是到她揭開那層遮羞布的時候了。
盡管真相撕裂開來,會留下血淋淋的傷口。
但唯有麵對,割去腐肉,才能找到真正的療愈之路,讓生命重新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