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淑芬嬸子帶著幾個婦女收拾出兩個屋,九戶人家上學的孩子有十個,還有78\/79年最後一批生下來的孩子。


    到了八零年代,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嚴格執行,一家隻讓生一胎。那時候大家還都是林場職工,為了這個鐵飯碗,誰也不敢觸碰政策的紅線。


    附近農村也有超生的家庭,可能是政策宣傳到位,不僅罰款,人在村子裏都抬不起頭來,一有個風吹草動,這家就是被嚴格審查的對象,絕了所有人超生的想法。


    賈夢兮這些沒上學的孩子聚在一屋,賈禛別出心裁,讓囡囡當老師,給學齡前孩子講課。


    剩下那些上學的孩子,賈禛讓淑芬嬸子監督孩子寫寒假作業,等到晚上,由他負責批改作業,然後在有的放矢的教導孩子的學習。


    賈禛則跑到楊樹河和洪爺他們商量如何製造冰燈。


    幾個成年男人跑到楊樹河邊上,對著冰冷的河水指指點點。


    “傳武叔,會做冰燈嗎?”賈禛問道。


    唐凱嘴快,他搭茬道:“這還不容易,找個大洗衣盆,撈一盆河水出來,就咱們村這氣溫,就是天然大冷窖,不一會就凍上了。然後在雪殼子上生火,烤一下大洗衣盆,裏麵凍的冰就出來的,這就是天然的冰塊。”


    賈禛一聽,差點暈倒,“這玩意也叫冰燈?你搞了一塊冰坨子,咋往裏麵放燈?”


    張傳武在一旁解釋道,“先凍冰塊,把冰塊堆積起來,想放冰燈的地方,提前放個模具進去,也用加熱的方法,把模具取出來,以後放上蠟燭就行了。”


    吳彬插嘴道:“我聽說最好用熱水,凍出的冰才透亮。冷水出冰,表皮都麻麻賴賴的。”


    賈禛有種不好的預感,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前世,他看過一則新聞,有個城市不會製作冰燈,便製作了很多冰塊,也通過模具留下放置蠟燭的地方。


    每天晚上點上蠟燭,網友們看了,都大唿鬼氣陰森,好像進了墳圈子。


    他隻好說道:“我們今年算是實驗,但絕不能往冰燈裏放蠟燭,搞得村子裏像是在招魂,我可不想玩鬼片,冰燈裏必須安裝燈。”


    “為什麽不能放蠟燭?”王大發在一旁問道。


    賈禛就把前世那則新聞說出來,隻不過換了時間地點,大家忍不住點頭,誰希望自己住在墳圈子裏,多不吉利。


    “誰會雕冰啊?我們總不能壘幾個冰坨子上去,這也太不美觀了。”賈禛又發現了問題。


    張傳武這才插上話,“洪爺就能幹,我年輕的時候來五隊,當時洪爺還帶著我們幾個年輕人做木雕,但沒持續幾年,伐木工作量大了起來,一天累的要死,誰也沒心思做那玩意了。”


    洪爺點點頭,“我帶他們做過,但好多年沒做了,手都有點生份了。”


    賈禛殷切的看著洪爺,像是發現了寶藏,他眼冒金星的說道:“古人誠不欺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洪爺,你的手藝得傳承下來,今年沒事就雕些玩意出來。沒人要,咱就先存著,以後都是寶貝。”


    洪爺就這點好,總怕自己老了,耽誤村子裏的工作,如果能發揮他的特長,他才高興。


    這就是一位老兵,總希望做出貢獻。


    “嗬嗬,好啊,這還是當年我一位戰友教給我的,除了訓練、戰鬥,閑暇時候他就教我木雕活。”洪爺搖搖頭,眼中帶著淚光,“可惜撩了,他沒看到新中國成立,犧牲在解放前。”


    “嗯,到時候你以解放戰爭為題材,可以製作一批木雕,讓我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以後,村子好了,專門搞個展廳,專門放這些東西。您老以後就是講解員,講述曾經戰鬥過的故事。”賈禛有感而發。


    於是,大家先迴家,把各種洗衣盆都拿了出來,賈禛穿著雨靴,他們跑到溫泉泉眼附近,這裏的水溫更高,按照吳彬的說法,凍出來的冰才更透明。


    唐凱還找人把他家的豬槽子搬了過來,村子裏好幾年都不養豬了,留下槽子隻是為了以防萬一。


    賣力氣的事由年紀最小的賈禛來,他用大桶打了溫泉水,倒入各種容器之中。


    洪爺計算著要雕什麽,過完年就是牛年,一頭老牛必不可少,唐凱提議雕些山裏的動物,像熊、猞猁、鹿、野豬等,賈禛提議再雕一些靈芝、棒槌等山林中的野草葉,放在每家門口,預示著今年大豐收。


    洪爺聽了大家的意見,開始著手畫了起來,很快雪地上就出現幾幅栩栩如生的圖案。


    賈禛看了一眼,洪爺真有些水平,這可是真人不露像啊!


    孩子們課間休息,都跑過來觀看,他們對凍冰這件事不太在意,卻喜歡上洪爺在雪地裏畫的圖案。


    “洪爺,你有時間,教這幫孩子們畫畫吧,讓他們平時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賈禛建議道。


    “好啊,但我不懂怎麽教,隻會畫。”洪爺麵露難色。


    “你就隻管教,孩子們就是玩,喜歡畫畫的孩子自然就學會了,那些學不會的孩子,隻能證明他們沒有天分,天賦這事強求不來。”賈禛說道。


    “那我教孩子們怎麽照管梅花鹿吧!”唐凱在一旁說道。


    “行,這算體育課,讓他們勞逸結合。有些孩子適合學習,有些孩子適合幹活,不要一味讓孩子學習。學習是一條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們應該多挖掘孩子們的特長,根據他的特長進行培養,這就叫做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今天賈禛感慨特別多,他好久沒這麽接地氣了。


    “另外,我準備找人給我們村設計一下,我們先確定村子的布局風格,不可能一次到位,慢慢建設,先把一些重要設施建造出來,然後挨家挨戶都蓋成二層小樓。”他開始設想未來。“還有一部分作為民俗,專門招待外來的旅客。”


    “另外,村子裏的地不多,我們隻能發展養殖業與種植業。最好能承包下山頭,劃撥幾塊區域,一部分用於種植中草藥,一部分攔上,飼養動物。這件事,我迴頭找人問問。”


    “我還想引進外資,前段時間去了香江,認識點香江人,讓他們投資我們這個村子,但還以我們村子為主導,引來資金,把村子建設好。”


    賈禛可沒說所謂外資其實就是他自己的公司,有些事不要透露出來。


    “香江人能看中我們的村子?”王大發不太信。


    “那些都是馬丁的朋友,對了,馬丁過年要來,還帶著他的一個大漂亮國朋友,把那位朋友哄高興了,說不定就會投資我們五隊。”


    賈禛直接把路易斯·恩裏克給賣了,反正他聽不懂國語。


    一天幹完了,大家迴去休息,至少二十四小時以上,冰才能凍的結實,等明天再凍一批,反正第一次做冰燈,村子裏的人先打個樣。


    第二天一早,男人們又聚集起來,有人點火,有人抬洗衣盆和槽子,加熱一番,把冰從容器中倒出來。


    洪爺把馬車趕了過來,眾人把冰塊子放在馬車上,運迴村子裏。


    組織人手抬冰塊,用熱水澆一下冰麵,再把兩塊冰粘合在一起,冰塊逐漸壘高。


    洪爺從家裏找來伐木工具,在冰塊上不停敲打。


    小朋友們一到課間,就像瘋子一樣跑出來,看洪爺忙碌的雕刻,眼睛裏充滿了羨慕。


    “哇,這是翠花!”賈夢兮讚歎道。


    “翠花身下沒雕的地方,是不是還有它兩個孩子?”狗剩子抽著大鼻涕問道。


    一個較大的孩子從地上拿起冰碴子,又撿起工具,在冰碴子上修飾了幾下,才拿給大家看,“你們說這像不像一隻小老鼠?”


    孩子們都伸長了脖子,看了過去。


    “好像老鼠啊!”


    “真的很像。”


    賈禛正路過,伸頭看了看,的確很像,他看了一眼孩子,好像是吳彬家的老二,叫做吳陸。


    他找到淑芬嬸子,問道:“吳家老二多大了?”


    淑芬嬸子可是村子裏的萬事通加上大喇叭,張家長李家短,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她可門清。


    “你說吳老二啊,他哥哥叫吳海,吳彬想生三個男孩,分別取名海陸空,結果老三是個丫頭,就叫吳麗了。這小子是我看著長大的,今年十六歲,上初三。他學習不咋地,就喜歡捅咕那些嘎咕玩意,被他爸揍了好幾迴,正愁他初中畢業幹啥呢?”幾句話,淑芬嬸子就把吳陸介紹清楚。


    賈禛點點頭,“我看這孩子手挺巧,幹脆初中畢業就迴村子,跟著洪爺學習雕刻。林子裏不少老樹根,埋在地裏還占地方,又不長樹。以後他玩玩根雕啥的,也是一門手藝。”


    “行,我一會跟吳彬說說,他不見得能同意。”淑芬嬸子點點頭。


    “你知道我跟吳彬的關係,這事別提我,你就說將來村子發展,缺少不了手藝人,讓他眼光放長遠,越往後越吃香。”賈禛囑咐道。


    “就憑你這句話,我得好好跟吳彬說說,讓他別總這山望著那山高,自己沒多大能耐,隻知道眼紅。”淑芬嬸子就是個急性子,按東北話叫做虎超超。


    很快,春節臨近,洪爺與張傳武特意跑了趟五營區,買了不少大紅燈籠,給各家各戶安裝在門前,又做好了冰燈。


    夜晚的村子裏顯得格外明亮,預示著今年有個好兆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八十年代,地主瘋狂玩轉金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七道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七道長並收藏重迴八十年代,地主瘋狂玩轉金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