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營區這片土地上,一場圍繞君子蘭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而馬江紅則成為了這場變革的記錄者與傳播者。


    馬江紅迴到報社後,憑借著自己在五營區深入的采訪與所見所聞,迅速撰寫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一經問世,便登上了省報第一版的重要位置。文章的焦點對準了五營區下崗職工再就業這一社會熱點話題,而君子蘭則成為了他們再就業道路上的希望之星。


    在五營區,許多下崗職工在麵臨生活困境時,敏銳地發現了君子蘭養殖背後的商機。這些職工並沒有被失業的陰霾所籠罩,而是積極地投入到君子蘭的養殖事業中。五隊,這個五營區的一個基層村落,成為了這一現象的典型代表。


    五隊的下崗職工們開始大規模養殖君子蘭,他們從最初的小範圍嚐試,逐漸發展成規模化的養殖。


    這些職工們精心照料君子蘭,學習專業的養殖技術,不斷探索提高君子蘭品質的方法。君子蘭的養殖將為他們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更重新點燃了他們對生活的希望。


    而且,他們的眼光並未局限於此。


    這些充滿智慧和創業精神的下崗職工們,進一步成立了園林綠化工程公司。這個公司以君子蘭為核心產品,將業務拓展到城市的園林綠化領域。


    他們利用君子蘭優美的姿態和良好的觀賞價值,為城市的綠化增添了一抹獨特的綠意。這一舉措不僅僅是下崗職工們的生產自救,更是他們在經濟轉型時期走出的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馬江紅的文章詳細地講述了五隊的故事,從最初下崗職工們的迷茫與無助,到發現君子蘭商機時的興奮與期待,再到如今在君子蘭養殖和園林綠化工程領域取得的成績,每一個細節都生動地展現了五隊下崗職工們堅韌不拔、勇於探索的精神風貌。


    這篇文章像是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了千層浪。


    說實話,賈禛看了這篇文章,他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吹得有點過頭了,這比爽文裏那些低層次的吹噓可高級多了。


    就問一下,“還有誰?”


    省君子蘭協會在會長韓良權的推動下,增發了特刊,而特刊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公布君子蘭評級製度。


    君子蘭評級製度的公布,對於整個君子蘭產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規範了君子蘭市場的標準,使得君子蘭的交易更加透明、公正。


    無論是君子蘭的種植者還是購買者,都能夠依據這一評級製度來衡量君子蘭的價值,這無疑促進了君子蘭市場的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省宣傳部也看到了五營區五隊事跡背後的宣傳價值。他們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大力宣傳五營區五隊的事跡。這一宣傳決策猶如一陣東風,吹向了省內的各個地市。


    省內諸多地市被五營區五隊的事跡所吸引,紛紛派人前來參觀學習。


    這些參觀團隊懷著好奇與求知的心態,來到五營區,尤其是深入到五隊進行實地感受。


    他們看到了五隊下崗職工們如何在困境中崛起,如何通過君子蘭養殖實現再就業並發展出多元化的產業。他們認真學習五隊在君子蘭養殖技術、園林綠化工程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麵的經驗。


    洪爺三天兩頭上新聞,題目就是《抗戰老兵再創輝煌》,張傳武都經常被采訪,就連唐凱那家夥還上過省內報紙。


    這麽好的機會,賈禛豈能放過,他抓住這個機會,加大了宣傳君子蘭交易中心的力度。


    他們的廣告開始在各地市的報紙、電台進行播報。


    這些廣告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君子蘭交易中心的位置和經營範圍,更是深入地宣傳了五營區君子蘭產業的特色和優勢。


    廣告中展示了五營區君子蘭的優良品質、豐富品種,以及五營區得天獨厚的養殖環境。這一波宣傳攻勢猶如推波助瀾,將君子蘭熱潮推向了更高的頂點,在省內形成了一股君子蘭風波。


    記者們從關注五營區,關注五隊村,到關注君子蘭交易中心,意外挖掘出三個工大大四學生,其中一個還是外國人,隻不過沒人注意到賈禛這個人的存在。


    在這場君子蘭風波中,韓良權協同君子蘭協會也積極行動起來。


    他們拜訪了五營君子蘭交易中心,目的在於進一步鼓吹君子蘭文化。君子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著獨特的地位,象征著高貴、典雅。


    在拜訪過程中,通過舉辦講座、展示君子蘭文化藝術品等形式,向五營區的君子蘭從業者以及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們,宣傳君子蘭的文化意義。


    這一係列的活動,無論是馬江紅的文章宣傳,還是省君子蘭協會的特刊增發,省宣傳部的事跡推廣,各地市的參觀學習,以及五營區君子蘭交易中心的廣告播報和君子蘭協會的文化鼓吹,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構建了五營區君子蘭產業發展的繁榮景象。


    在交易環節,五營區君子蘭交易中心發揮了核心的作用。隨著廣告在各地市的播報,越來越多的買家和賣家被吸引到這裏。


    交易中心內,君子蘭的交易活動日益頻繁。不同品種、不同等級的君子蘭在這裏找到了合適的市場價格,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


    同時,君子蘭評級製度的存在,使得交易過程更加規範,減少了交易糾紛,提高了交易效率。


    這些日子,賈禛偶爾會去孫國權那裏匯報工作,區長大人嘴角一直上揚,每天有不完的接待任務,都是前來參觀學習的人。


    而五營區的人員往來更加頻繁,不再像以前那樣死氣沉沉,每天商賈匯聚於此,有來賣君子蘭的,有來買君子蘭的,更多的是尋求機會的。


    在中心會議室內,有幾個辦公室,這裏有賈禛等人的辦公室。


    “我接到家裏的電話,說工大想請我們迴去做個報告。”汪小敏意氣風發走進賈禛的辦公室。


    “工大都知道這件事了嗎?”賈禛一驚。


    “全省好像沒人不知道,我導師還托我給他帶迴一盆君子蘭呢,他說錢不是問題。”朱東惠也跑了進來。


    “這好辦,這次忙完了,你們每人帶迴去一盆,錢就不要了。對了,我會從交易中抽一些,作為我們的獎金,活不能白幹。”賈禛說道。


    “嗯,我表哥打電話過來,說我姑姑這幾天就迴國,開業那天肯定到。”朱東惠說道。


    “我爸也說了,派幾個人過來學習經驗,看能不能在東夷也搞一個交易中心。”汪小敏表示道。


    這時,孫寶慶走了進來,“大哥,唐小燕讓我把最近收支賬目送過來。”


    賈禛接過賬本翻了翻,“告訴你以後別叫大哥,要叫老板,我們這是買賣,不是混社會。”


    “是,大哥。”孫寶慶改不掉江湖氣息。


    “怎麽樣,老老實實賺錢,比起混什麽社會強多了吧?以後,你沒錢,誰跟你混,跟兄弟喝西北風嗎?”賈禛不忘打擊一下孫寶慶。


    孫寶慶撓撓頭,“我原來沒往這方麵想啊!”


    “你沒事跟唐小燕學著點,看看她也是初中畢業,現在已經會做賬了。多學點知識,對你沒有壞處。”


    “我這不是學不來嗎?”接觸時間長了,孫寶慶也敢貧嘴了。


    “行了,等後天正式開業,做完第一筆生意,就把交易中心全權交給五營區管理,我們也該全身而退了。”賈禛把賬本扔到桌子上。


    “你為什麽選擇二十一號開業呢?”朱東惠好奇的問道。


    “因為這是我閨女的生日,當爹的沒什麽好給她的,就把這一天當做她的生日慶典。”賈禛臉上帶著笑容。


    “嫂子還沒消息?”汪小敏突然問道。


    “嫂子?哦,你說她啊?”賈禛搖搖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既然選擇了,就別後悔。”


    他莫名其妙的一句話,讓聽者麵麵相覷,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麽。


    其實,賈禛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既然選擇了穿越,就別後悔,他現在過得很好。


    馬丁走了進來,“哎呦,都在呢?老板,晚上迴五隊一趟唄,我又想泡溫泉了。”


    他埋怨道:“這幾天,沒事就被一群記者抓著接受采訪,我有點受不了了,想靜一靜。”


    “那好,我一會給五隊打個電話,讓洪爺做點吃的,這幾天沒看到囡囡,怪想她的。”賈禛說道。


    最近,他一直很忙,沒時間照顧囡囡,就把她扔到了五隊。


    這是穿越以來,父女最長時間的分離。


    天黑了之後,賈禛開車帶著汪小敏、朱東惠和馬丁,孫寶慶帶著唐小燕、尿泡和大牙,一起驅車前往五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八十年代,地主瘋狂玩轉金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七道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七道長並收藏重迴八十年代,地主瘋狂玩轉金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