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陝北,像是被老天爺狠狠詛咒過一般,災難的陰雲一層又一層地積壓。


    連續數年,滴雨未落的旱災把大地烤得幹裂,縱橫交錯的縫隙仿佛是大地絕望的唿號。


    緊接著,遮天蔽日的蝗群唿嘯而來,所過之處,僅存的莊稼瞬間被啃食精光。


    村落裏,家家戶戶的灶台冰冷,孩子們餓得哭聲微弱,老人們奄奄一息,眼神裏滿是對生的渴望和對苦難的麻木。


    可官府的稅吏依舊如惡狼般頻繁出沒,不管百姓死活,催繳著田賦、丁稅還有數不清的雜役賦稅。


    稍有遲緩,便是牢獄之災、皮鞭加身。鄉間的富戶也趁火打劫,放著驢打滾般的高利貸,多少窮人因還不上債,賣兒賣女、傾家蕩產。


    在這樣暗無天日的世道下,民憤已經積攢到了臨界點,隻需一個火星,就能將一切秩序焚燒殆盡。


    魚河川本是籍籍無名之地,卻在這個曆史節點上,成為了希望的火種點燃之處。


    一座城、薛紅旗,這兩位出身底層的豪傑,早就看不慣這世間的不公。


    一座城,家中兄弟姐妹餓死大半,自己為了給老母親討一口吃食,還被地主家丁毒打;


    薛紅旗,做過小販,貨物常被官兵強征,賴以生存的營生被生生截斷。


    他們心懷壯誌,又滿是悲憤,振臂高唿,要帶著鄉親們闖出一條活路。


    起初響應者寥寥,但他們奔走於各個村落,訴說著官府的惡行、富戶的貪婪,描繪著抗爭後的新生活。


    漸漸地,那些餓得皮包骨頭卻眼神滾燙的漢子,那些被苦難磨礪得堅毅無比的婦女,紛紛匯聚而來,一支三千多人的起義軍就此成型。


    他們沒有精良的武器,大多是些鋤頭、鐮刀綁上木棍,可人人胸膛裏都燃燒著複仇與求生的火焰。


    向著安定城進發的路上,這支隊伍愈發有了紀律。


    一座城深知,無規矩不成方圓,他們約法三章:不得搶奪窮人財物、不得傷害無辜百姓、一切繳獲要歸公分配。


    隊伍裏,有人教大家簡單的搏鬥技巧,有人分享著以往聽聞的攻城略地的法子。


    沿途,不斷有聽聞風聲的流民加入,這些流民蓬頭垢麵,腳步虛浮卻眼神狂熱,隊伍就像滾雪球般壯大起來。


    安定城,在當地算是一座大城,城牆用厚重的磚石壘砌,四周有護城河環繞。


    城內的富戶們聽聞義軍要來,一麵加固城防,一麵向官府求救,還囤聚糧食,妄圖熬過這場“風波”。


    而城中的貧民,平日裏被富戶壓榨,做著最苦最累的活,卻食不果腹。他們聽聞義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心中暗暗期待。


    義軍先鋒悄然抵近安定城時,天色已暗。


    幾個身形矯健的士卒,借著夜色掩護,偷偷遊過護城河,用簡易的攀爬工具開始登城。


    與此同時,城內貧民中有幾個膽大的,佯裝送夜食的雜役,接近城門守軍,趁其不備,奪下兵器,打開城門。刹那間,城外的義軍如洶湧潮水,呐喊著衝入城中。


    城內頓時殺聲四起,富戶家丁們負隅頑抗,但怎敵得過滿腔怒火的義軍。


    義軍很快控製住局麵,打開官倉、富戶糧倉,白花花的糧食堆積如山。


    饑民們從四麵八方湧來,他們捧著糧食,涕淚橫流,口中高唿著“義軍萬歲”。


    義軍將繳獲的錢財、衣物也分給窮人,整個安定城沉浸在劫後重生般的喜悅中。


    可這短暫的勝利,很快引來了明朝官軍的瘋狂反撲。


    明總兵王承恩,在安塞得知安定城淪陷,氣得暴跳如雷。


    他是明朝的鷹犬,一心維護搖搖欲墜的統治,視義軍為眼中釘肉中刺。


    他琢磨出一條毒計,派使者前往義軍營地,帶去招安的“誠意”,點名要譚雄等五人進城商談。


    譚雄這五人,本就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出身,被這突如其來的“招安”衝昏頭腦,想著能為兄弟們謀個安穩前程,便欣然前往。


    哪知道,一進城,就被王承恩的伏兵擒獲。


    王承恩毫不留情,當眾將五人斬首示眾,妄圖以此震懾義軍。隨後,他馬不停蹄,率大軍氣勢洶洶地殺向安定。


    此時的義軍,剛經曆一場大戰,士卒疲憊不堪,武器也多有損壞。


    麵對來勢洶洶的官軍,一座城、薛紅旗權衡利弊,果斷下令撤離。


    他們帶著能帶走的物資,掩護著新加入的百姓,往魚河川周邊的深山老林轉移。


    隊伍雖被迫撤退,但士氣並未消散,大家都憋著一股勁,等著來日再戰。


    與此同時,混天猴部在甘泉縣攪起了更大的風雲。


    混天猴,本名不詳,因行事機靈、飄忽如猴,得了這個諢名。


    他聽聞甘泉縣剛收齊一筆巨額餉銀,準備轉運至省城,便打起這筆銀子的主意。


    他精挑細選了一批身手矯健、膽識過人的士卒,扮作往來的商旅,趕著裝滿貨物的馬車,大搖大擺地朝甘泉縣城門走去。


    守城士兵見是商隊,例行檢查一番後便放行了。


    這些“商旅”進城後,尋了一處客棧住下,暗中觀察著城內動靜。


    待到夜深人靜,他們分成幾隊,一隊悄悄摸向縣衙庫房,解決掉守庫衛兵;


    另一隊則控製住主要街口,防止官軍增援。一番激戰下來,成功奪得餉銀十萬八千兩。


    那知縣郭永圖,正在縣衙內做著升官發財的美夢,被外麵的喊殺聲驚醒。


    他驚慌失措,還妄圖組織抵抗,可手底下的衙役早作鳥獸散。


    混天猴親自帶人衝入縣衙,郭永圖見大勢已去,還破口大罵,被義軍一刀斃命。


    河西兵備道張允登聽聞縣城有變,匆忙調集周邊兵力趕來救援,卻在半路上遭遇混天猴設下的埋伏,也被擊斃,甘泉縣徹底落入義軍之手。


    拿下甘泉後,混天猴部並未停歇,士氣高昂的他們目標直指葭州。


    葭州城依山傍水,城防堅固,兵備道郭景嵩也是個老狐狸,聽聞混天猴來襲,早早做了準備。


    他在城外設下多道防線,城內囤積糧草、箭矢,還招募了一批臨時兵勇。


    混天猴率部抵達葭州城外,先是圍著城轉了幾圈,觀察城防布局。


    他心生一計,派小股部隊佯裝主力,在西門外搖旗呐喊,做出一副要強攻的架勢,吸引城內官軍主力。


    自己則帶著精銳,趁夜色悄悄摸到東門。待到西門激戰正酣,東門守軍鬆懈之時,一聲令下,義軍猛攻東門。


    東門瞬間被攻破,後續部隊源源不斷湧入,郭景嵩倉促抵抗,最終斃命,葭州被攻克。


    陝西總督洪承疇,在省城得知陝北多地被義軍攻占,心急如焚。


    他深知若任由義軍發展,自己的烏紗帽不保,明朝在陝北的統治也會土崩瓦解。當下,他緊急檄調曹文詔、張全昌兩部合剿。


    曹文詔,這位在明軍中有“戰神”之稱的將領,麾下軍隊訓練嚴苛,作戰勇猛,擅長長途奔襲與山地作戰;張全昌部也是裝備精良,火器眾多。


    兩支官軍接到命令後,日夜兼程奔赴陝北。他們沿途燒殺搶掠,美其名曰“剿匪”,實則讓百姓苦不堪言。


    而義軍這邊,也得知了官軍合剿的消息,各部首領聚在一起商議對策。一座城主張化整為零,利用陝北複雜的地形與官軍周旋;


    混天猴則提議主動出擊,趁官軍立足未穩,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最終,大家決定雙管齊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就此拉開帷幕。


    崇禎五年正月,寒冬依舊牢牢掌控著陝北大地。


    混天猴部想出一條奇謀,派部卒偽裝成米商朝宜君縣進發。這些“米商”趕著滿載糧食的馬車,一路與守城士兵套近乎,順利進了城。


    進城後,他們暗中聯絡城內對官府不滿的百姓,摸清城防部署。夜裏,城外潛伏的義軍與城內接應者裏應外合,迅速控製住城門,宜君縣不費吹灰之力被拿下。


    拿下宜君後,混天猴乘勝追擊,義軍士氣如虹,又接連朝著保安、合水二縣進軍。


    保安、合水二縣的官兵聽聞混天猴威名,早已嚇得膽寒。義軍一到,城內守軍或望風而逃,或直接投降。


    義軍順利占領兩縣,開倉放糧,救濟百姓,隊伍愈發壯大,整個陝北地區的局勢愈發撲朔迷離,一場席卷天地的風暴,正在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上加速醞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幹無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幹無心並收藏明末風雲:亂世殤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