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攏各方勢力,更是一場攻心硬仗。紫金梁派出的使者,皆是能言善辯、膽識過人之輩。


    去往擅長山地遊擊的“飛鷹營”,使者翻山越嶺,在其隱秘營地外苦等半日才得入內。


    麵對首領疑慮,使者拱手陳情:“如今官軍合圍,如鐵桶一般,各營獨自為戰,遲早被逐個擊破。


    王自用將軍心懷大義,願與諸位攜手,共享戰果,共抗強敵,還望成全!”


    言辭懇切,說得首領動容,終達成聯盟。火器營那兒,使者許下戰後優先補充硝石、鐵料的承諾,換取其火器助力,一步步編織起龐大聯盟。


    數月過去,大軍仿若浴火重生。深山幽穀間,營寨星羅棋布,軍旗迎著山風烈烈作響。清晨曙光初照,校場已是熱氣騰騰,士卒操練,吼聲震天。


    斥候們身負情報,穿梭山林如敏捷猿猴;糧草囤積處,一袋袋糧食堆積如山。


    紫金梁登上了望高台,望著這番景象,心中謀算愈發清晰。與官軍長期對峙,唯有主動出擊、攻其不備才是上策。


    戰術規劃的營帳內,眾人圍坐,氣氛凝重。謀士提出強攻大城,奪其軍備輜重,紫金梁卻搖頭否決:“官軍在大城設防嚴密,強攻隻會損兵折將。”


    他目光如炬,手指在地圖上蜿蜒山路、河穀劃動,“截斷他們的糧道,襲擾驛站,讓其後方大亂,前線軍心不穩,此乃良策。”眾人恍然大悟,依計籌備。


    首戰劍指通往平陽府的運糧要道。此地兩山高聳,穀中道路狹窄,草木蔥蘢。紫金梁派精銳提前數日潛伏,偽裝成獵戶、樵夫,不露絲毫破綻。


    運糧隊大搖大擺入穀,領頭官軍還哼著小曲。


    突然,山上滾木礌石裹挾著塵土唿嘯而下,官軍瞬間人仰馬翻。


    緊接著,伏兵仿若猛虎出山,喊殺聲震得山穀顫抖。


    官軍慌亂抵抗,卻被地形所困,不消半個時辰,便潰敗逃竄,糧草物資皆被收入囊中。


    平陽官軍吃了癟,洪承疇雷霆震怒,即刻調遣大軍圍剿。


    紫金梁早有預料,利用晉地山川湖澤巧妙周旋。在沁水山區,官軍貿然追入,卻如入迷宮。


    山間小徑似有若無,起義軍隱於山林,時不時冷箭射出。


    官軍小心翼翼前行,卻不知何時已陷入重重包圍。


    待想迴撤,後路已被巨石、樹木截斷。被困山穀後,官軍士氣低落,缺糧少水,不消幾日,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經此數役,紫金梁威名遠揚,起義軍士氣大振。


    百姓聽聞,暗中相助,孩童在村口望風,一旦發現官軍動向,便飛跑報信;農婦們把節省下的幹糧,趁著夜色藏在指定山洞,供起義軍取用;


    還有些懂醫術的老者,冒險進入營地,為傷員療傷。紫金梁的隊伍在晉地徹底站穩腳跟,與官軍攻守交替,戰況愈發激烈。


    為提升軍備,紫金梁可是煞費苦心。他在深山密林中尋得一處隱蔽山穀,招來四方工匠,開爐鑄劍。


    爐火燒得通紅,工匠們揮汗如雨,反複錘煉鐵塊,打造出鋒利堅韌的長刀、寶劍。


    改良火器更是艱難,從一次次失敗的爆炸中摸索經驗,一點點調試火藥比例,終讓土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還研製出簡易火銃,雖不及官軍精良,卻也增添不少戰力。


    給士卒配備加厚藤甲,亦是妙招。一次遭遇戰,官軍箭如雨下,起義軍有藤甲護體,毫發無損,穩步推進,反把官軍衝得陣腳大亂,丟盔棄甲而逃。


    情報網建設,更是滴水不漏。城鎮酒館裏,那些看似醉醺醺的酒客,實則豎著耳朵收集官軍酒後吐真言;


    鄉村私塾先生,表麵教著孩童讀書識字,暗地將往來公文消息記下,傳遞出去。憑借敏銳情報,總能料敵機先。


    一次,洪承疇精心策劃突襲,大軍還未開拔,紫金梁已獲詳細情報,將計就計,在預設戰場設下天羅地網,把官軍引入絕地,殺得官軍屍橫遍野,狼狽不堪。


    在這風雲詭譎的晉地,紫金梁宛如一顆璀璨又倔強的星辰,引領起義軍一次次絕地反擊。


    麵對官軍花樣百出的圍剿戰術,他見招拆招。有時官軍佯裝敗退,設下埋伏,他派小股先鋒試探,看破後迂迴包抄;有時遭遇官軍多路合圍,他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後再聚首。


    每一場戰鬥,都是智慧與勇氣的碰撞,生死瞬間,他總能沉著應對,帶著隊伍浴火蛻變,晉地烽火在他催化下,熊熊燃燒,燒出一個全新又激蕩的局勢,讓遠在朝堂的崇禎君臣,談及“紫金梁”三字,無不咬牙切齒又滿心忌憚。


    與周邊勢力相處,紫金梁也長袖善舞。對那些搖擺不定的地方豪紳,恩威並施。


    先派小股部隊威懾,展示實力,再差使者許以合作共贏,保護其田產商業,換取錢糧資助;


    對於江湖幫派,以義氣相邀,共同對抗官軍欺壓,吸納其好手擴充隊伍。


    他還注重隊伍文化建設,讓軍中識字之人,給大家講古往今來起義抗爭故事,提升凝聚力與信念感。


    閑暇時,營地裏也有簡易文娛,士卒們摔跤、比箭,歡聲笑語中,情誼愈加深厚,成鐵板一塊,無懼任何風浪侵襲。


    隨著隊伍壯大,管理也更精細。設立軍需官統籌物資分配,杜絕浪費貪汙;軍法官維持軍紀,賞罰分明;參謀團日夜謀劃戰略,為每場戰鬥出謀劃策。


    紫金梁時常巡查各營,與士卒同甘共苦,士卒受傷,他親至榻前慰問;


    缺糧時,他與大家一同節食,這份情,讓眾人死心塌地追隨,願為他衝鋒陷陣、赴湯蹈火,書寫著這場農民起義波瀾壯闊又扣人心弦的傳奇,改寫著晉地乃至整個大明王朝的風雲走向。


    後續作戰裏,紫金梁愈發大膽創新。雨夜突襲官軍水師營地,趁官軍在營帳躲雨打盹,劃船悄無聲息靠近,點火燒船,一時間江麵火光衝天,官軍水師大亂;


    還組織敢死隊攀越懸崖,奇襲山頂官軍哨所,為大部隊開辟新進軍路線。


    他用行動告訴所有人,即便身處絕境,隻要心懷熱血與智謀,就能在這亂世闖出一片天,讓起義軍的名號,威震四方,令官軍聞風喪膽,持續在晉地掀起一場場驚心動魄的風雲激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幹無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幹無心並收藏明末風雲:亂世殤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