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孟站在自己那已是千瘡百孔的營帳前,聽到手下來報,洪承疇的大軍已經攻破葭州的大門,明軍向大帳這邊襲來。
張存孟望著遠處明軍飄揚的旗幟,心中被絕望與掙紮填滿。
他深知自己已陷入絕境,部隊傷亡慘重,士氣低落,糧草也即將耗盡,繼續抵抗唯有死路一條。
此時,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王左掛的遭遇,那慘烈的死狀仿佛就在眼前。
王左掛,曾經也是一方豪傑,率部與明軍周旋,可最終還是兵敗被擒,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那血腥的場景,那高懸的首級,如同噩夢一般纏繞著他。
他害怕,害怕自己也會步其後塵,成為洪承疇的刀下亡魂,害怕自己辛苦積攢起來的勢力就此灰飛煙滅,害怕自己在史書上留下的隻是一個失敗者、一個被輕易剿滅的草寇之名。
這種恐懼如同一把銳利的劍,一點點地削減著他僅存的鬥誌。而求生的本能卻又在心底呐喊,為了活下去,似乎唯有投降一途。
可這投降之路,又充滿了未知與恥辱,他的內心在忠誠與背叛、尊嚴與苟活之間激烈地撕扯著。
張存孟轉身走進營帳,臉色陰沉地對親信說道:“如今大勢已去,洪承疇兵強馬壯,我們若想活命,唯有降了他。”
親信麵露猶豫之色:“將軍,此舉恐遭人唾棄啊。想我等兄弟,當初也是懷著一腔熱血,欲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番名堂,如今卻要投降,實在於心不甘。”
張存孟冷哼一聲:“顧不得那麽多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雙翅虎一向剛正,恐不會同意投降,去把他叫來。”
不多時,雙翅虎步入營帳,他身材魁梧,步伐沉穩,雖曆經苦戰,卻依舊透著一股英氣。抱拳道:“將軍,找我何事?”
張存孟避開他那堅定而正直的目光,低聲道:“兄弟,如今這戰局你也看到了,我們已無勝算。洪承疇大人寬宏大量,我欲率部投降,你可願隨我?”
雙翅虎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張存孟:“將軍,我們怎能投降?寧死不屈才是好漢!想我等在這沙場上拚搏,為的是心中的忠義與信念,若降了,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兄弟,如何麵對天下人的唾棄?”
張存孟心中惱怒,嗬斥道:“你懂什麽!這是唯一的出路。如今這局勢,再打下去隻有全軍覆沒。”
雙翅虎堅決地搖頭:“我絕不投降,將軍若要降,莫要算我一份。”
張存孟臉色一沉,突然抽出腰間佩劍,趁雙翅虎不備,猛地刺向他。
雙翅虎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張存孟,緩緩倒下,鮮血在營帳內蔓延開來,仿佛是他那未竟的忠義與壯誌的寫照。
解決了雙翅虎,張存孟又對親信下令:“去把紫金龍給我綁了,他在軍中頗有威望,將他獻給洪承疇,定能表我誠意。”
親信雖不情願,但也隻能照辦。紫金龍被押進營帳時,怒目圓睜,大罵道:“張存孟,你這無恥小人,賣友求榮,必不得好死!”
張存孟卻不為所動,隻命人將紫金龍嚴加看管。
營帳內,洪承疇聽聞張存孟求降,心中暗自思索。
一旁的將領羅明說道:“大人,張存孟此人反複無常,且手段殘忍,不可輕信。他今日能殺了自己的部將雙翅虎來向大人示好,明日難保不會背叛大人。”
洪承疇微微搖頭:“如今雖收複鐵城,但我軍亦有損傷,若能招安他的部眾,可擴充我軍實力,且能減少殺戮。況且,若能將他收服,也可向其他叛軍昭示我朝的寬仁。”
另一位將領俞閔擔憂道:“可他剛殺了自己的部將,如此之人,怎能保證他真心歸降?大人不可不防啊。”
洪承疇踱步片刻,說道:“我自會派人嚴加監視,若他有二心,再處置不遲。當下先穩定局勢,收服人心才是。如今這天下大亂,各方勢力紛爭不斷,我們若能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勝算。”
營帳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洪承疇神色冷峻,端坐在帥位之上,猶如一座沉默的大山,不怒自威。
諸將垂手恭立兩旁,皆不敢先出聲。
他們深知洪承疇的脾性與謀略,在這位統帥未表態之前,誰也不敢肆意妄言,以免觸怒龍顏。
此時,帳外傳來一陣嘈雜,張存孟手提雙翅虎那還滴著鮮血的人頭,另一隻手拽著被繩索緊綁的紫金龍,闊步邁入營帳。
他徑直走到營帳中央,“撲通”一聲單膝跪地,朗聲道:“洪大人,張某今日特來歸降。張某久仰大人英名,深知大人乃忠義之士,如今這天下大亂,張某願率部眾追隨大人,共扶大明。此雙翅虎首級與紫金龍,便是張某投誠之信物。”
張存孟言罷,營帳內寂靜無聲,唯有那風聲在帳外唿嘯而過。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洪承疇身上,等待著他的抉擇。洪承疇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張存孟,眼神中透著審視與思索,卻仍未開口。
張存孟見狀,又道:“大人,張某此前雖在江湖漂泊,行跡不定,但如今真心渴望為大明效力。張某部眾雖出身草莽,卻也不乏忠義之人,若能得大人收留,必能在大人麾下改過自新,奮勇殺敵。
“張某願將部眾安置於延綏,且時刻在大人身邊聽令,若有半分差池,大人可隨意處置張某與部眾,絕無怨言。”他言辭懇切,態度謙卑,試圖打消洪承疇的疑慮。
又過了許久,洪承疇才微微點頭,沉聲道:“既如此,本帥且信你一迴。你及部眾即日起歸我麾下,駐紮延綏,務必嚴守軍紀,不得有絲毫懈怠。”
洪承疇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勝算,雖有風險,但值得一賭。
張存孟大喜過望,連忙拜倒謝恩:“多謝大人成全!張某定當以死相報,不負大人厚望。”
自此,張存孟及其部眾被收編,而後依令駐紮在延綏一帶。洪承疇將他們安排在自己身邊,名為便於指揮調度,實則暗含監視之意
在混亂之中,李自成卻不甘心投降。
他望著周圍的一切,心中燃起一股怒火與鬥誌。
他悄悄召集自己的心腹,低聲道:“我李自成絕不向明軍低頭,這天下大勢尚未可知,我們不能在此坐以待斃。想我等本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起義,如今若投降,一切都將化為泡影。趁現在局麵混亂,我們找機會突圍出去。”
心腹們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堅定。
趁著夜色,李自成率領一眾親信,巧妙地避開明軍的巡邏隊伍,向著城外奔去。
馬蹄聲在夜色中迴蕩,他們的身影逐漸消失在黑暗之中,隻留下一路塵土飛揚,仿佛在訴說著不甘與抗爭。
而張存孟在延綏駐地,開始了在明軍監視下的新生。他每日在營帳中,望著明軍的旗幟,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周圍的明軍將士對他雖表麵客氣,實則充滿警惕。他時常想起雙翅虎臨死前的眼神,那是對他的失望與鄙夷,讓他夜不能寐。
洪承疇也並未放鬆對張存孟的警惕,他派了自己的心腹將領王勇負責監視。
王勇時常在張存孟的營地附近巡視,與張存孟的部眾也時有接觸,試圖從中發現任何一絲不尋常的跡象。
一日,張存孟在營地中踱步,心中思索著自己的未來。他的親信李福湊上前道:“將軍,我們如今雖降了明軍,但處處受限,這樣下去何時是個頭啊?”
張存孟歎口氣道:“我又何嚐不知,隻是如今已無他法,隻能先隱忍,再尋機會。”
李福欲言又止,他深知張存孟此舉已讓他們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而在另一邊,李自成率領著他的殘部一路奔逃,他們在山林中穿梭,躲避著明軍的追捕。
李自成激勵著眾人:“兄弟們,我們雖暫時失利,但隻要我們還活著,就還有希望。這天下之大,總有我們的立足之地。”眾人在他的鼓舞下,士氣漸漸恢複。
洪承疇在鐵城則開始著手整頓軍隊,他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也明白未來的路還很長。
他召集眾將領商議道:“如今雖收服了張存孟部,但不可掉以輕心。我們要加強訓練,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各方叛軍的動向。”將領們紛紛領命。
張存孟為了表忠心,主動向洪承疇請纓,希望能參與一些軍事行動。洪承疇思索片刻後,決定讓他率部去剿滅一股在附近流竄的小股叛軍。
張存孟領命而去,他深知這是洪承疇對他的一次考驗,若能成功,或許能稍稍減輕周圍人對他的疑慮。
在戰場上,張存孟身先士卒,他的部眾也奮力拚殺,終於成功剿滅了這股叛軍。
迴到營地後,他向洪承疇複命。
洪承疇看著他,微微點頭道:“此次你做得不錯,但切不可驕傲自滿,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張存孟連忙稱是。
然而,他心中的不安卻並未消散。他知道,自己在這明軍之中,始終是一個異類,未來的命運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性。
而李自成在逃亡途中,不斷地招兵買馬,他的勢力也在逐漸壯大,他時刻關注著局勢的發展,等待著一個重新崛起的機會。
張存孟望著遠處明軍飄揚的旗幟,心中被絕望與掙紮填滿。
他深知自己已陷入絕境,部隊傷亡慘重,士氣低落,糧草也即將耗盡,繼續抵抗唯有死路一條。
此時,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王左掛的遭遇,那慘烈的死狀仿佛就在眼前。
王左掛,曾經也是一方豪傑,率部與明軍周旋,可最終還是兵敗被擒,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那血腥的場景,那高懸的首級,如同噩夢一般纏繞著他。
他害怕,害怕自己也會步其後塵,成為洪承疇的刀下亡魂,害怕自己辛苦積攢起來的勢力就此灰飛煙滅,害怕自己在史書上留下的隻是一個失敗者、一個被輕易剿滅的草寇之名。
這種恐懼如同一把銳利的劍,一點點地削減著他僅存的鬥誌。而求生的本能卻又在心底呐喊,為了活下去,似乎唯有投降一途。
可這投降之路,又充滿了未知與恥辱,他的內心在忠誠與背叛、尊嚴與苟活之間激烈地撕扯著。
張存孟轉身走進營帳,臉色陰沉地對親信說道:“如今大勢已去,洪承疇兵強馬壯,我們若想活命,唯有降了他。”
親信麵露猶豫之色:“將軍,此舉恐遭人唾棄啊。想我等兄弟,當初也是懷著一腔熱血,欲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番名堂,如今卻要投降,實在於心不甘。”
張存孟冷哼一聲:“顧不得那麽多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雙翅虎一向剛正,恐不會同意投降,去把他叫來。”
不多時,雙翅虎步入營帳,他身材魁梧,步伐沉穩,雖曆經苦戰,卻依舊透著一股英氣。抱拳道:“將軍,找我何事?”
張存孟避開他那堅定而正直的目光,低聲道:“兄弟,如今這戰局你也看到了,我們已無勝算。洪承疇大人寬宏大量,我欲率部投降,你可願隨我?”
雙翅虎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張存孟:“將軍,我們怎能投降?寧死不屈才是好漢!想我等在這沙場上拚搏,為的是心中的忠義與信念,若降了,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兄弟,如何麵對天下人的唾棄?”
張存孟心中惱怒,嗬斥道:“你懂什麽!這是唯一的出路。如今這局勢,再打下去隻有全軍覆沒。”
雙翅虎堅決地搖頭:“我絕不投降,將軍若要降,莫要算我一份。”
張存孟臉色一沉,突然抽出腰間佩劍,趁雙翅虎不備,猛地刺向他。
雙翅虎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張存孟,緩緩倒下,鮮血在營帳內蔓延開來,仿佛是他那未竟的忠義與壯誌的寫照。
解決了雙翅虎,張存孟又對親信下令:“去把紫金龍給我綁了,他在軍中頗有威望,將他獻給洪承疇,定能表我誠意。”
親信雖不情願,但也隻能照辦。紫金龍被押進營帳時,怒目圓睜,大罵道:“張存孟,你這無恥小人,賣友求榮,必不得好死!”
張存孟卻不為所動,隻命人將紫金龍嚴加看管。
營帳內,洪承疇聽聞張存孟求降,心中暗自思索。
一旁的將領羅明說道:“大人,張存孟此人反複無常,且手段殘忍,不可輕信。他今日能殺了自己的部將雙翅虎來向大人示好,明日難保不會背叛大人。”
洪承疇微微搖頭:“如今雖收複鐵城,但我軍亦有損傷,若能招安他的部眾,可擴充我軍實力,且能減少殺戮。況且,若能將他收服,也可向其他叛軍昭示我朝的寬仁。”
另一位將領俞閔擔憂道:“可他剛殺了自己的部將,如此之人,怎能保證他真心歸降?大人不可不防啊。”
洪承疇踱步片刻,說道:“我自會派人嚴加監視,若他有二心,再處置不遲。當下先穩定局勢,收服人心才是。如今這天下大亂,各方勢力紛爭不斷,我們若能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勝算。”
營帳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洪承疇神色冷峻,端坐在帥位之上,猶如一座沉默的大山,不怒自威。
諸將垂手恭立兩旁,皆不敢先出聲。
他們深知洪承疇的脾性與謀略,在這位統帥未表態之前,誰也不敢肆意妄言,以免觸怒龍顏。
此時,帳外傳來一陣嘈雜,張存孟手提雙翅虎那還滴著鮮血的人頭,另一隻手拽著被繩索緊綁的紫金龍,闊步邁入營帳。
他徑直走到營帳中央,“撲通”一聲單膝跪地,朗聲道:“洪大人,張某今日特來歸降。張某久仰大人英名,深知大人乃忠義之士,如今這天下大亂,張某願率部眾追隨大人,共扶大明。此雙翅虎首級與紫金龍,便是張某投誠之信物。”
張存孟言罷,營帳內寂靜無聲,唯有那風聲在帳外唿嘯而過。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洪承疇身上,等待著他的抉擇。洪承疇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張存孟,眼神中透著審視與思索,卻仍未開口。
張存孟見狀,又道:“大人,張某此前雖在江湖漂泊,行跡不定,但如今真心渴望為大明效力。張某部眾雖出身草莽,卻也不乏忠義之人,若能得大人收留,必能在大人麾下改過自新,奮勇殺敵。
“張某願將部眾安置於延綏,且時刻在大人身邊聽令,若有半分差池,大人可隨意處置張某與部眾,絕無怨言。”他言辭懇切,態度謙卑,試圖打消洪承疇的疑慮。
又過了許久,洪承疇才微微點頭,沉聲道:“既如此,本帥且信你一迴。你及部眾即日起歸我麾下,駐紮延綏,務必嚴守軍紀,不得有絲毫懈怠。”
洪承疇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勝算,雖有風險,但值得一賭。
張存孟大喜過望,連忙拜倒謝恩:“多謝大人成全!張某定當以死相報,不負大人厚望。”
自此,張存孟及其部眾被收編,而後依令駐紮在延綏一帶。洪承疇將他們安排在自己身邊,名為便於指揮調度,實則暗含監視之意
在混亂之中,李自成卻不甘心投降。
他望著周圍的一切,心中燃起一股怒火與鬥誌。
他悄悄召集自己的心腹,低聲道:“我李自成絕不向明軍低頭,這天下大勢尚未可知,我們不能在此坐以待斃。想我等本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起義,如今若投降,一切都將化為泡影。趁現在局麵混亂,我們找機會突圍出去。”
心腹們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堅定。
趁著夜色,李自成率領一眾親信,巧妙地避開明軍的巡邏隊伍,向著城外奔去。
馬蹄聲在夜色中迴蕩,他們的身影逐漸消失在黑暗之中,隻留下一路塵土飛揚,仿佛在訴說著不甘與抗爭。
而張存孟在延綏駐地,開始了在明軍監視下的新生。他每日在營帳中,望著明軍的旗幟,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周圍的明軍將士對他雖表麵客氣,實則充滿警惕。他時常想起雙翅虎臨死前的眼神,那是對他的失望與鄙夷,讓他夜不能寐。
洪承疇也並未放鬆對張存孟的警惕,他派了自己的心腹將領王勇負責監視。
王勇時常在張存孟的營地附近巡視,與張存孟的部眾也時有接觸,試圖從中發現任何一絲不尋常的跡象。
一日,張存孟在營地中踱步,心中思索著自己的未來。他的親信李福湊上前道:“將軍,我們如今雖降了明軍,但處處受限,這樣下去何時是個頭啊?”
張存孟歎口氣道:“我又何嚐不知,隻是如今已無他法,隻能先隱忍,再尋機會。”
李福欲言又止,他深知張存孟此舉已讓他們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而在另一邊,李自成率領著他的殘部一路奔逃,他們在山林中穿梭,躲避著明軍的追捕。
李自成激勵著眾人:“兄弟們,我們雖暫時失利,但隻要我們還活著,就還有希望。這天下之大,總有我們的立足之地。”眾人在他的鼓舞下,士氣漸漸恢複。
洪承疇在鐵城則開始著手整頓軍隊,他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也明白未來的路還很長。
他召集眾將領商議道:“如今雖收服了張存孟部,但不可掉以輕心。我們要加強訓練,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各方叛軍的動向。”將領們紛紛領命。
張存孟為了表忠心,主動向洪承疇請纓,希望能參與一些軍事行動。洪承疇思索片刻後,決定讓他率部去剿滅一股在附近流竄的小股叛軍。
張存孟領命而去,他深知這是洪承疇對他的一次考驗,若能成功,或許能稍稍減輕周圍人對他的疑慮。
在戰場上,張存孟身先士卒,他的部眾也奮力拚殺,終於成功剿滅了這股叛軍。
迴到營地後,他向洪承疇複命。
洪承疇看著他,微微點頭道:“此次你做得不錯,但切不可驕傲自滿,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張存孟連忙稱是。
然而,他心中的不安卻並未消散。他知道,自己在這明軍之中,始終是一個異類,未來的命運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性。
而李自成在逃亡途中,不斷地招兵買馬,他的勢力也在逐漸壯大,他時刻關注著局勢的發展,等待著一個重新崛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