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之微微皺眉,但也隻能點頭稱是:“既如此,那便有勞兄弟了,我等自當在此耐心等候。”
眾人聽聞,雖麵露些許失望,但也紛紛放下行囊,在營地邊緣尋地休息。
楊凱之望著宜君縣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著未來的局勢,不知投奔之路是否還會有其他變數,隻盼王二能早日歸來。
在焦急等待了兩日之後,遠方揚起一陣塵土,馬蹄聲漸近。
隻見王二率領著一隊騎兵風馳電掣般趕迴營地。王二身姿矯健地躍下馬背,他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眼神中透著一股豪邁之氣。徑直走向楊凱之等人所在之處。
大聲說道:“讓諸位久等了,我在宜君縣聽聞有義士前來投奔,便匆匆趕迴。你便是楊凱之?聽聞你殺了知府鄒銘禹?”
楊凱之昂首挺胸,迴道:“正是在下。鄒銘禹那廝在我家中為非作歹,強辱我族叔之妻,我怎能坐視不管!”
王二微微點頭,讚道:“好!有勇有謀,有膽有識!我王二最敬重的便是你這等有血性的漢子。既然你前來投奔,我王二自是歡迎!”
楊凱之聞言,心中大喜,忙率眾人跪地行禮:“多謝王首領收留!我等願效犬馬之勞,與起義軍同生死,共患難!”
王二上前扶起楊凱之,笑道:“不必多禮!從今日起,我們便是一家人,共同為推翻這腐朽的朝廷而努力!”
此時,邊境的軍戶們同樣遭受著苛捐雜稅與無盡勞役的雙重壓迫,生活的重負壓得他們幾近窒息。
而那些軍官們,卻整日花天酒地,奢靡無度,坐享軍戶們的血汗成果,如此鮮明的對比,恰是這亂世的一道刺目傷疤,也讓眾多有誌之士,如王二這般,決心改變這一切。
在陝北那片被貧困與荒蕪籠罩的土地上,有一個偏遠的衛所,仿佛是被朝廷遺忘的角落。這裏的茅草屋稀稀拉拉地錯落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似是不堪一擊的老人。
在衛所那搖搖欲墜的馬廄裏,幾縷微光艱難地透過縫隙灑落。
幾名軍戶蜷縮在角落裏,周圍彌漫著馬匹的汗臭與草料的腐氣,混合成一股刺鼻且令人沉悶的味道。
一名軍戶,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滿是補丁摞補丁的痕跡,臉上寫滿了生活的操勞與內心的悲苦,用帶著顫音的話語說道:“宜君被反賊攻破了,你們都聽說了沒?”
說話間,他那粗糙且布滿老繭的雙手不停地相互摩挲,試圖在這寒冷與不安中尋得一絲慰藉。
此時的王嘉胤,倚靠著那滿是蛀洞的馬廄圍欄,坐在一塊凹凸不平的石頭上,雙眸猶如深不見底的幽潭,凝重而冷峻。
聽聞這話,他微微抬起頭,眉頭輕輕皺起,緩緩說道:“嗯!前幾天剛聽人講過!”他的聲音低沉沙啞,卻有著一種讓人莫名安心的力量。
楊六接過話茬,滿臉漲紅,情緒激動地向圍坐的軍戶們傾訴:“咱們沒日沒夜地苦幹,在這衛所裏就像被奴役的牛馬。
那些軍官呢?他們整日花天酒地,啥正事兒不幹,就知道伸手要租子。這日子還有盼頭嗎?這簡直就是把咱們往絕路上逼!”
眾人聽到楊六這飽含憤懣的話語,心有戚戚,皆紛紛點頭。他們的眼神裏交織著對困苦生活的無奈和對軍官壓榨的怨憤,猶如一片壓抑的烏雲籠罩著。
而王嘉胤獨坐在一旁,眉頭緊鎖成深深的川字,雙唇緊閉,隻是沉默不語,似在心中謀劃著什麽。
楊六見王嘉胤未作聲,幾步走到他麵前,言辭懇切地說道:“嘉胤哥,你向來是個有主意、有膽識的人。咱兄弟們都敬重你。如今這世道,咱們不能再這樣忍氣吞聲了。
你看這周圍的兄弟,哪個不是被欺負得夠夠的?咱們要是再不反抗,就隻能被這群貪官汙吏榨幹最後一滴血。我知道這事兒風險大,可要是成功了,咱們就能過上好日子,不用再被人踩在腳下。嘉胤哥,你就站出來帶我們幹吧!”
王嘉胤抬頭看著楊六,麵露猶豫之色:“六子,這造反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一旦踏上這條路,可就沒有迴頭的餘地了。”
楊六急道:“嘉胤哥,咱們現在過的這日子,和等死有啥區別?與其這樣窩囊地活著,不如放手一搏。兄弟們都不怕死,隻要你領頭,咱們齊心協力,未必就沒有勝算。”
就在此時,傳來一陣腳步聲。隔壁百戶所的張存孟,頭戴鬥笠,率領著四五十條精壯漢子匆匆趕來。
張存孟走到跟前,迅速揭開鬥笠,抱拳向王嘉胤行禮:“嘉胤哥,我聽聞了這邊的情況。如今這衛所的黑暗你我都清楚,我帶了些弟兄來,就是想跟著你幹一番大事。
你有勇有謀,隻要你肯領頭,我們定當全力追隨。先拿下千戶所,奪取兵器糧草,再圖府穀縣城,開創一片新天地。”
王嘉胤看著張存孟和一眾滿懷期待的兄弟,心中一熱,終於下定決心:“好!既然兄弟們如此信任我,那我就不再猶豫。但這事兒必須得謀劃周全,不能有絲毫大意。”
眾人聽聞,皆歡唿雀躍。隨後,王嘉胤與張存孟等人圍坐在幹草上,仔細商討攻打千戶所的每一個細節。
從如何悄悄接近而不被察覺,到兵力如何分配以形成最佳攻勢,從誰來負責搶奪武庫,到怎樣應對可能出現的援軍,事無巨細,一一商討定奪。
夜幕籠罩,烏雲蔽月,王嘉胤率領著這一百多號熱血漢子,如暗夜中的幽靈般悄悄向千戶所逼近。
當接近千戶所時,隻見王嘉胤大手一揮,眾人迅速散開,按照事先的部署,楊六帶著一隊人從側麵迂迴,準備截斷千戶所的退路;張存孟則率領主力,從正麵強攻。
隨著一聲嘹亮的號角聲劃破夜空,戰鬥瞬間打響。張存孟身先士卒,手持長刀,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千戶所的大門。
守門的衛兵大驚失色,匆忙抵抗,但在這股洶湧的攻勢下,很快便節節敗退。王嘉胤在後方指揮若定,眼睛緊緊盯著戰場局勢,不斷調整著作戰策略。
此時,千戶所內的官兵們紛紛從營帳中衝出,企圖組織反擊。楊六率領的迂迴部隊恰好趕到,從背後殺來,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
刀劍相交,火星四濺,鮮血在夜色中肆意飛濺。王嘉胤看準時機,帶領著一隊精銳,直撲武庫。他們一路衝破重重阻攔,成功殺進武庫,將裏麵的兵器糧草搶奪一空。
失去了武庫的支撐,千戶所的官兵們軍心大亂,漸漸抵擋不住這猛烈的進攻。經過一番慘烈的廝殺,王嘉胤等人終於成功拿下了千戶所。
眾人雖疲憊不堪,但眼中卻滿是勝利的喜悅與對未來的憧憬。
稍作休整後,他們便整理好兵器物資,王嘉胤率領著一眾軍戶,在崎嶇的山路上悄然向地主大院進發。
那地主大院坐落於險峻之處,三麵環山,山勢巍峨,仿若巨獸環伺,僅一麵狹窄道路與外界相通,仿若銅牆鐵壁橫亙眼前,進攻難度極大。
軍戶們神色冷峻,額上青筋微跳,緊握簡陋兵器,眼神中滿是決絕。臨近大院,王嘉胤派出幾個身手矯健的兄弟,借夜色與草木掩護,悄然探查。
地主大院的守衛警覺非常,巡邏隊火把閃爍,映照出他們警惕的麵容,手中武器寒光凜凜。
王嘉胤見狀,眉頭緊皺,旋即下令。一部分兄弟在大院正門外貓腰散開,大力撞擊大門,唿喊聲震天,佯裝強攻。
他則親率主力,沿荊棘叢生、怪石嶙峋的山腳,繞至後院防守薄弱處。
軍戶們迅速搭起簡易雲梯,於夜色掩護下攀爬。守衛察覺後,箭矢石塊如雨點般落下,軍戶們雖有傷亡,卻無人退縮,奮勇攀登。
關鍵時刻,王嘉胤身先士卒,長刀揮舞,撥開箭矢,怒吼一聲率先登上城牆,與守衛展開殊死拚殺。
其勇猛之姿鼓舞眾人,兄弟們呐喊著湧上城牆,短兵相接,金屬碰撞聲劃破夜空。
戰鬥膠著之際,吳延貴率幾十人匆匆趕來。此時,夜風中血腥與硝煙交織彌漫,火把光影飄搖不定,映照著緊張慌亂的場景。
吳延貴滿臉悲憤,額頭青筋暴突,雙眼似要滴血,他疾步穿過混亂人群,單膝跪地,抱拳高唿:“王大哥,我吳延貴特來投靠。”
“那地主老財,於暴雨傾盆之夜,率惡奴血洗我家,此仇不共戴天。我見大哥在此英勇奮戰,仿若暗夜星辰。我願率這幾十兄弟追隨,共破此大院,討迴血債。”
王嘉胤望著吳延貴,周圍喊殺聲震耳欲聾,他眼神堅定,動容之色一閃而過,趕忙扶起吳延貴,大聲道:“兄弟速起,既有此誌,今日你我並肩,定讓那惡賊付出代價。此大院雖險,亦難阻吾等正義之師,必踏破之!”
吳延貴眾人如旋風卷入戰團,與王嘉胤隊伍緊密配合,或在前排禦敵,或從側翼包抄。王嘉胤率眾且戰且進,逐步逼向地主大院的內院。
眾人剛踏入內院,便遭遇地主武裝的強烈抵抗,巷戰一觸即發。內院的巷道狹窄幽深,宛如迷宮。地主的家丁們憑借熟悉地形,在拐角處、門窗後不斷偷襲。
王嘉胤冷靜指揮,軍戶們兩兩一組,背靠背前行,相互掩護。吳延貴則帶領手下,尋找敵人火力薄弱之處,試圖突破防線。
突然,前方岔路口湧出一群家丁,手持長刀,兇神惡煞地撲來。王嘉胤大喝一聲,迎上前去,長刀與敵人兵器瞬間碰撞出火花。
軍戶們也不甘示弱,與敵人在巷道中展開激烈搏鬥。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在巷道內迴蕩,鮮血染紅了石板路。
麵對敵人的瘋狂反擊,王嘉胤心生一計。他一麵佯裝敗退,引敵人追擊,一麵安排吳延貴帶人繞到敵人後方。
追擊中,地主家丁們逐漸陣形散亂。此時,吳延貴率領的隊伍如神兵天降,截斷了敵人退路。
王嘉胤見狀,轉身殺迴,兩麵夾擊之下,地主家丁們陣腳大亂,紛紛潰敗。
就在戰鬥接近尾聲之時,地主的管家見大勢已去,心中權衡利弊後,帶著一群殘兵從角落裏緩緩走出,雙手高舉表示投降。
管家顫聲道:“大王饒命,小的願為各位好漢效勞。小的深知這大院的布局,糧倉與銀庫所在,小的都能告知。”
王嘉胤審視著管家,目光如炬,片刻後說道:“若你所言屬實,可饒你等性命。”
於是,在管家的帶領下,起義軍順利找到了隱藏在大院深處的糧倉。糧倉內,糧食堆積如山,軍戶們望著滿倉的糧食,眼中滿是欣喜與希望。
隨後,又找到了銀庫,庫中的金銀財寶在火把的映照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這些物資的獲取,無疑為起義軍的後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經過一番苦戰,王嘉胤等人終於殺到地主大院正廳,衝破最後防線,成功攻占大院。地主爪牙或被斬殺,或狼狽逃竄。
眾人聽聞,雖麵露些許失望,但也紛紛放下行囊,在營地邊緣尋地休息。
楊凱之望著宜君縣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著未來的局勢,不知投奔之路是否還會有其他變數,隻盼王二能早日歸來。
在焦急等待了兩日之後,遠方揚起一陣塵土,馬蹄聲漸近。
隻見王二率領著一隊騎兵風馳電掣般趕迴營地。王二身姿矯健地躍下馬背,他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眼神中透著一股豪邁之氣。徑直走向楊凱之等人所在之處。
大聲說道:“讓諸位久等了,我在宜君縣聽聞有義士前來投奔,便匆匆趕迴。你便是楊凱之?聽聞你殺了知府鄒銘禹?”
楊凱之昂首挺胸,迴道:“正是在下。鄒銘禹那廝在我家中為非作歹,強辱我族叔之妻,我怎能坐視不管!”
王二微微點頭,讚道:“好!有勇有謀,有膽有識!我王二最敬重的便是你這等有血性的漢子。既然你前來投奔,我王二自是歡迎!”
楊凱之聞言,心中大喜,忙率眾人跪地行禮:“多謝王首領收留!我等願效犬馬之勞,與起義軍同生死,共患難!”
王二上前扶起楊凱之,笑道:“不必多禮!從今日起,我們便是一家人,共同為推翻這腐朽的朝廷而努力!”
此時,邊境的軍戶們同樣遭受著苛捐雜稅與無盡勞役的雙重壓迫,生活的重負壓得他們幾近窒息。
而那些軍官們,卻整日花天酒地,奢靡無度,坐享軍戶們的血汗成果,如此鮮明的對比,恰是這亂世的一道刺目傷疤,也讓眾多有誌之士,如王二這般,決心改變這一切。
在陝北那片被貧困與荒蕪籠罩的土地上,有一個偏遠的衛所,仿佛是被朝廷遺忘的角落。這裏的茅草屋稀稀拉拉地錯落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似是不堪一擊的老人。
在衛所那搖搖欲墜的馬廄裏,幾縷微光艱難地透過縫隙灑落。
幾名軍戶蜷縮在角落裏,周圍彌漫著馬匹的汗臭與草料的腐氣,混合成一股刺鼻且令人沉悶的味道。
一名軍戶,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滿是補丁摞補丁的痕跡,臉上寫滿了生活的操勞與內心的悲苦,用帶著顫音的話語說道:“宜君被反賊攻破了,你們都聽說了沒?”
說話間,他那粗糙且布滿老繭的雙手不停地相互摩挲,試圖在這寒冷與不安中尋得一絲慰藉。
此時的王嘉胤,倚靠著那滿是蛀洞的馬廄圍欄,坐在一塊凹凸不平的石頭上,雙眸猶如深不見底的幽潭,凝重而冷峻。
聽聞這話,他微微抬起頭,眉頭輕輕皺起,緩緩說道:“嗯!前幾天剛聽人講過!”他的聲音低沉沙啞,卻有著一種讓人莫名安心的力量。
楊六接過話茬,滿臉漲紅,情緒激動地向圍坐的軍戶們傾訴:“咱們沒日沒夜地苦幹,在這衛所裏就像被奴役的牛馬。
那些軍官呢?他們整日花天酒地,啥正事兒不幹,就知道伸手要租子。這日子還有盼頭嗎?這簡直就是把咱們往絕路上逼!”
眾人聽到楊六這飽含憤懣的話語,心有戚戚,皆紛紛點頭。他們的眼神裏交織著對困苦生活的無奈和對軍官壓榨的怨憤,猶如一片壓抑的烏雲籠罩著。
而王嘉胤獨坐在一旁,眉頭緊鎖成深深的川字,雙唇緊閉,隻是沉默不語,似在心中謀劃著什麽。
楊六見王嘉胤未作聲,幾步走到他麵前,言辭懇切地說道:“嘉胤哥,你向來是個有主意、有膽識的人。咱兄弟們都敬重你。如今這世道,咱們不能再這樣忍氣吞聲了。
你看這周圍的兄弟,哪個不是被欺負得夠夠的?咱們要是再不反抗,就隻能被這群貪官汙吏榨幹最後一滴血。我知道這事兒風險大,可要是成功了,咱們就能過上好日子,不用再被人踩在腳下。嘉胤哥,你就站出來帶我們幹吧!”
王嘉胤抬頭看著楊六,麵露猶豫之色:“六子,這造反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一旦踏上這條路,可就沒有迴頭的餘地了。”
楊六急道:“嘉胤哥,咱們現在過的這日子,和等死有啥區別?與其這樣窩囊地活著,不如放手一搏。兄弟們都不怕死,隻要你領頭,咱們齊心協力,未必就沒有勝算。”
就在此時,傳來一陣腳步聲。隔壁百戶所的張存孟,頭戴鬥笠,率領著四五十條精壯漢子匆匆趕來。
張存孟走到跟前,迅速揭開鬥笠,抱拳向王嘉胤行禮:“嘉胤哥,我聽聞了這邊的情況。如今這衛所的黑暗你我都清楚,我帶了些弟兄來,就是想跟著你幹一番大事。
你有勇有謀,隻要你肯領頭,我們定當全力追隨。先拿下千戶所,奪取兵器糧草,再圖府穀縣城,開創一片新天地。”
王嘉胤看著張存孟和一眾滿懷期待的兄弟,心中一熱,終於下定決心:“好!既然兄弟們如此信任我,那我就不再猶豫。但這事兒必須得謀劃周全,不能有絲毫大意。”
眾人聽聞,皆歡唿雀躍。隨後,王嘉胤與張存孟等人圍坐在幹草上,仔細商討攻打千戶所的每一個細節。
從如何悄悄接近而不被察覺,到兵力如何分配以形成最佳攻勢,從誰來負責搶奪武庫,到怎樣應對可能出現的援軍,事無巨細,一一商討定奪。
夜幕籠罩,烏雲蔽月,王嘉胤率領著這一百多號熱血漢子,如暗夜中的幽靈般悄悄向千戶所逼近。
當接近千戶所時,隻見王嘉胤大手一揮,眾人迅速散開,按照事先的部署,楊六帶著一隊人從側麵迂迴,準備截斷千戶所的退路;張存孟則率領主力,從正麵強攻。
隨著一聲嘹亮的號角聲劃破夜空,戰鬥瞬間打響。張存孟身先士卒,手持長刀,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千戶所的大門。
守門的衛兵大驚失色,匆忙抵抗,但在這股洶湧的攻勢下,很快便節節敗退。王嘉胤在後方指揮若定,眼睛緊緊盯著戰場局勢,不斷調整著作戰策略。
此時,千戶所內的官兵們紛紛從營帳中衝出,企圖組織反擊。楊六率領的迂迴部隊恰好趕到,從背後殺來,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
刀劍相交,火星四濺,鮮血在夜色中肆意飛濺。王嘉胤看準時機,帶領著一隊精銳,直撲武庫。他們一路衝破重重阻攔,成功殺進武庫,將裏麵的兵器糧草搶奪一空。
失去了武庫的支撐,千戶所的官兵們軍心大亂,漸漸抵擋不住這猛烈的進攻。經過一番慘烈的廝殺,王嘉胤等人終於成功拿下了千戶所。
眾人雖疲憊不堪,但眼中卻滿是勝利的喜悅與對未來的憧憬。
稍作休整後,他們便整理好兵器物資,王嘉胤率領著一眾軍戶,在崎嶇的山路上悄然向地主大院進發。
那地主大院坐落於險峻之處,三麵環山,山勢巍峨,仿若巨獸環伺,僅一麵狹窄道路與外界相通,仿若銅牆鐵壁橫亙眼前,進攻難度極大。
軍戶們神色冷峻,額上青筋微跳,緊握簡陋兵器,眼神中滿是決絕。臨近大院,王嘉胤派出幾個身手矯健的兄弟,借夜色與草木掩護,悄然探查。
地主大院的守衛警覺非常,巡邏隊火把閃爍,映照出他們警惕的麵容,手中武器寒光凜凜。
王嘉胤見狀,眉頭緊皺,旋即下令。一部分兄弟在大院正門外貓腰散開,大力撞擊大門,唿喊聲震天,佯裝強攻。
他則親率主力,沿荊棘叢生、怪石嶙峋的山腳,繞至後院防守薄弱處。
軍戶們迅速搭起簡易雲梯,於夜色掩護下攀爬。守衛察覺後,箭矢石塊如雨點般落下,軍戶們雖有傷亡,卻無人退縮,奮勇攀登。
關鍵時刻,王嘉胤身先士卒,長刀揮舞,撥開箭矢,怒吼一聲率先登上城牆,與守衛展開殊死拚殺。
其勇猛之姿鼓舞眾人,兄弟們呐喊著湧上城牆,短兵相接,金屬碰撞聲劃破夜空。
戰鬥膠著之際,吳延貴率幾十人匆匆趕來。此時,夜風中血腥與硝煙交織彌漫,火把光影飄搖不定,映照著緊張慌亂的場景。
吳延貴滿臉悲憤,額頭青筋暴突,雙眼似要滴血,他疾步穿過混亂人群,單膝跪地,抱拳高唿:“王大哥,我吳延貴特來投靠。”
“那地主老財,於暴雨傾盆之夜,率惡奴血洗我家,此仇不共戴天。我見大哥在此英勇奮戰,仿若暗夜星辰。我願率這幾十兄弟追隨,共破此大院,討迴血債。”
王嘉胤望著吳延貴,周圍喊殺聲震耳欲聾,他眼神堅定,動容之色一閃而過,趕忙扶起吳延貴,大聲道:“兄弟速起,既有此誌,今日你我並肩,定讓那惡賊付出代價。此大院雖險,亦難阻吾等正義之師,必踏破之!”
吳延貴眾人如旋風卷入戰團,與王嘉胤隊伍緊密配合,或在前排禦敵,或從側翼包抄。王嘉胤率眾且戰且進,逐步逼向地主大院的內院。
眾人剛踏入內院,便遭遇地主武裝的強烈抵抗,巷戰一觸即發。內院的巷道狹窄幽深,宛如迷宮。地主的家丁們憑借熟悉地形,在拐角處、門窗後不斷偷襲。
王嘉胤冷靜指揮,軍戶們兩兩一組,背靠背前行,相互掩護。吳延貴則帶領手下,尋找敵人火力薄弱之處,試圖突破防線。
突然,前方岔路口湧出一群家丁,手持長刀,兇神惡煞地撲來。王嘉胤大喝一聲,迎上前去,長刀與敵人兵器瞬間碰撞出火花。
軍戶們也不甘示弱,與敵人在巷道中展開激烈搏鬥。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在巷道內迴蕩,鮮血染紅了石板路。
麵對敵人的瘋狂反擊,王嘉胤心生一計。他一麵佯裝敗退,引敵人追擊,一麵安排吳延貴帶人繞到敵人後方。
追擊中,地主家丁們逐漸陣形散亂。此時,吳延貴率領的隊伍如神兵天降,截斷了敵人退路。
王嘉胤見狀,轉身殺迴,兩麵夾擊之下,地主家丁們陣腳大亂,紛紛潰敗。
就在戰鬥接近尾聲之時,地主的管家見大勢已去,心中權衡利弊後,帶著一群殘兵從角落裏緩緩走出,雙手高舉表示投降。
管家顫聲道:“大王饒命,小的願為各位好漢效勞。小的深知這大院的布局,糧倉與銀庫所在,小的都能告知。”
王嘉胤審視著管家,目光如炬,片刻後說道:“若你所言屬實,可饒你等性命。”
於是,在管家的帶領下,起義軍順利找到了隱藏在大院深處的糧倉。糧倉內,糧食堆積如山,軍戶們望著滿倉的糧食,眼中滿是欣喜與希望。
隨後,又找到了銀庫,庫中的金銀財寶在火把的映照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這些物資的獲取,無疑為起義軍的後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經過一番苦戰,王嘉胤等人終於殺到地主大院正廳,衝破最後防線,成功攻占大院。地主爪牙或被斬殺,或狼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