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殺夫正道嗎(58)
我在快穿遊戲裏玩兒嗨了 作者:朔方午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這個最大的敵人,沒親自報成仇,是不是很不爽?”
雲微弦身體不爭氣,又被雲微升和薑烏坎順水推舟推了一把,在無情拒絕陶華歸朝請求的那年便不甘咽氣了。
想來這就是報應吧。
陶華記得,那應該是她第二次大婚了,相比第一次的忐忑傷感,第二次遊刃有餘,無悲無喜。
卻在聽到東華皇帝駕崩的消息時,流下了眼淚。
溫熱的眼淚滴落在冰冷的指尖上,她才恍然意識到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那人了。
她以為,她該為這大快人心的好消息高興,這該是最好的新婚禮物的。
可不想啊,最後一遍遍在腦中重複出現的,不是前一日冷漠拒絕她的情意後一日就與其他女子定親的男人。
不是眼睜睜看著她跪地認錯,保證以後再也不喜歡他再也不來煩他也沒有一絲心軟,手起刀落就是她的血親性命的修羅索命鬼。
也不是明知此去便不複返,還要將她送往西辰的無情皇帝。
這些似乎都被她忘了。
隻留下了那個占據她少女時光全部記憶的人。
在一切傷害都還沒發生的時候,陶華毫無保留地喜歡著一個人。她喜歡一個人,便是一點兒也藏不住。
陶華公主愛慕雲太傅家的大公子,愛的滿城皆知,無人不曉。
都說女追男隔層紗,堂堂公主殿下如此高調示愛,雲大公子尚公主這事兒怕是板上釘釘,絕對跑不掉了,最多不過是假以時日而已。
看熱鬧的人不知內情,總覺得或許其中真有幾分權勢逼人的意味兒。
但事實恰恰出乎意料。
雲微弦並非迫不得已,陶華也並非一廂情願。
二人究竟具體如何,雲微升其實了解得並不夠多。那時,她在經曆了薑烏坎家覆滅一事而被迫接受了事與願違後,便灰心喪意有些消沉。
對於身邊的好友難免有所忽視。
但終歸最是交好,親眼看到的總比外麵聽說的強些。
雖說和雲微弦這個兄長的關係,比起別人家的兄妹,總有些雲母厚此薄彼讓她單方麵怨懟而疏離淡薄,不夠親近,但也不是毫無交集。
畢竟一母同胞,又自出生起便生活在同一屋簷下。
她不用費力便能分辨得出雲微弦的真心或是假意。
不論現如今一團亂麻般的孽緣仇怨,她隻知道,當年每每下人來傳陶華公主登臨雲府時,一桌人神色各異。
雲母的厭惡幾乎蓋過了君臣尊卑,明明好像沒有辱罵出聲,但也能叫旁人感受分明,而雲微升對此恰恰最能感同身受。
那種嫌惡得好像在看汙泥裏爬行的蠕蟲一樣的眼神,也落在她的身上過。
有迴,她與雲母入宮赴宴,在女席甫一坐下,便被陶華派宮女叫去與她說話。
兩人站一塊兒,一般的年歲,差不多的身姿,姣好的青春容貌,引得席間貴婦連連側目。
陶華依稀之間似乎聽到有人說她們長得有些像,還十分高興地貼過來說了句“勝似姐妹”的話。
她還未來得及迴應,便聽得不遠處筷箸落地的清脆聲,接著便是雲母以身體不適為由匆匆離席。
隻是雲微升了解雲母更深,恐以有何不妥便一直目光追隨,才會沒有錯過她望向她們這邊的一刹那。
真真是可抵千軍萬馬的殺傷力。
雲微升哪怕是天縱奇才,那會兒也想不出雲母為何會對著她和陶華二人露出那樣的眼神。
後來,知曉真相之時,她也不得不讚歎一聲雲母城府之絕。
那般厭惡,竟也隱忍得住。
還冷眼旁觀著陶華公主對雲府的接近,也不透露絲毫那背負著滔天罪惡和隱秘的真相。
可以確定的是,雲微弦與她一樣是不知道的,至少那時如此。
加之其造反野心還未養大,圖謀也才開始,那顆後日被陰謀算計層層包裹的狠心似乎還未成型。
以至於雲微升掠過雲母不屑神態而挪開目光後,竟不想也能看到她兄長臉上出現的稀奇景兒。
大概是宮裏皇後娘娘聽到了些市井傳言,覺得有損皇家顏麵,便將公主拘在身邊限製她出宮。
因此,就連雲微升也都一個月沒見過陶華了,更別提其他人。
所以那日算是久違的再見了。
雲家上下,都是一等一的好容貌,雲微弦既有雲父作為男子的硬朗輪廓,又中和了雲母神仙一般的五官,氣質又偏清冷,絕不輕易與人言笑。
可這樣一個人,卻悄悄柔和了眉眼,猶如曇花一現,叫雲微升都險些晃了眼。
雖說這一笑後又迅速乍暖還寒,可到底鬆懈了真心,讓她察覺了幾分。
聯想起還有一次,三人一道。
約莫是追太久仍無進展而難免灰心的緣故,陶華負氣放下狠話再也不理雲微弦後,便轉身就走。
雲微升想去追,卻被雲微弦拉住。
破天荒地沒有擺他那套標準冷漠臉,而是一臉勢在必得,很是欠揍地看著她數道,“三,二,一——”
當“一”落下的同時,陶華去而複返的“微弦哥哥……”響起時,雲微弦的眼裏綻放出了他此生最善良的笑容。
是連眼尾的弧彎都會覺得他此時很高興的笑容。
眼睜睜看著最好的朋友撒嬌認輸,儼然一副被拿捏的樣子,雲微升該說幾句的。
可就這麽看著,看著。
她卻怎麽也無法在那時,言辭鑿鑿地對陶華說出她兄長其實無意的話來。
假亦真,真亦假。
不光雲微升看到了一個正在搖搖欲墜的脆弱防禦,怕是雲微弦也能感知他愈陷愈深的情境。
假戲真做還是一開始就投了真心。
誰又知道呢。
“升兒,我可能上輩子真是欠他的,”陶華從那段甜中泛淚的迴憶裏醒來,“你問我沒親自手刃了他,是不是很不爽,我捫心自問,卻連一個是字都說不出來。”
“已經這個歲數了,沒必要騙自己。”
陶華如是說道,“恨由愛生,終歸是為了那個人,但人都不在了,恨也就隨之而去了。”
“但是。”
雲微升側耳,聽她道,“好像也不愛了。”
雲微弦身體不爭氣,又被雲微升和薑烏坎順水推舟推了一把,在無情拒絕陶華歸朝請求的那年便不甘咽氣了。
想來這就是報應吧。
陶華記得,那應該是她第二次大婚了,相比第一次的忐忑傷感,第二次遊刃有餘,無悲無喜。
卻在聽到東華皇帝駕崩的消息時,流下了眼淚。
溫熱的眼淚滴落在冰冷的指尖上,她才恍然意識到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那人了。
她以為,她該為這大快人心的好消息高興,這該是最好的新婚禮物的。
可不想啊,最後一遍遍在腦中重複出現的,不是前一日冷漠拒絕她的情意後一日就與其他女子定親的男人。
不是眼睜睜看著她跪地認錯,保證以後再也不喜歡他再也不來煩他也沒有一絲心軟,手起刀落就是她的血親性命的修羅索命鬼。
也不是明知此去便不複返,還要將她送往西辰的無情皇帝。
這些似乎都被她忘了。
隻留下了那個占據她少女時光全部記憶的人。
在一切傷害都還沒發生的時候,陶華毫無保留地喜歡著一個人。她喜歡一個人,便是一點兒也藏不住。
陶華公主愛慕雲太傅家的大公子,愛的滿城皆知,無人不曉。
都說女追男隔層紗,堂堂公主殿下如此高調示愛,雲大公子尚公主這事兒怕是板上釘釘,絕對跑不掉了,最多不過是假以時日而已。
看熱鬧的人不知內情,總覺得或許其中真有幾分權勢逼人的意味兒。
但事實恰恰出乎意料。
雲微弦並非迫不得已,陶華也並非一廂情願。
二人究竟具體如何,雲微升其實了解得並不夠多。那時,她在經曆了薑烏坎家覆滅一事而被迫接受了事與願違後,便灰心喪意有些消沉。
對於身邊的好友難免有所忽視。
但終歸最是交好,親眼看到的總比外麵聽說的強些。
雖說和雲微弦這個兄長的關係,比起別人家的兄妹,總有些雲母厚此薄彼讓她單方麵怨懟而疏離淡薄,不夠親近,但也不是毫無交集。
畢竟一母同胞,又自出生起便生活在同一屋簷下。
她不用費力便能分辨得出雲微弦的真心或是假意。
不論現如今一團亂麻般的孽緣仇怨,她隻知道,當年每每下人來傳陶華公主登臨雲府時,一桌人神色各異。
雲母的厭惡幾乎蓋過了君臣尊卑,明明好像沒有辱罵出聲,但也能叫旁人感受分明,而雲微升對此恰恰最能感同身受。
那種嫌惡得好像在看汙泥裏爬行的蠕蟲一樣的眼神,也落在她的身上過。
有迴,她與雲母入宮赴宴,在女席甫一坐下,便被陶華派宮女叫去與她說話。
兩人站一塊兒,一般的年歲,差不多的身姿,姣好的青春容貌,引得席間貴婦連連側目。
陶華依稀之間似乎聽到有人說她們長得有些像,還十分高興地貼過來說了句“勝似姐妹”的話。
她還未來得及迴應,便聽得不遠處筷箸落地的清脆聲,接著便是雲母以身體不適為由匆匆離席。
隻是雲微升了解雲母更深,恐以有何不妥便一直目光追隨,才會沒有錯過她望向她們這邊的一刹那。
真真是可抵千軍萬馬的殺傷力。
雲微升哪怕是天縱奇才,那會兒也想不出雲母為何會對著她和陶華二人露出那樣的眼神。
後來,知曉真相之時,她也不得不讚歎一聲雲母城府之絕。
那般厭惡,竟也隱忍得住。
還冷眼旁觀著陶華公主對雲府的接近,也不透露絲毫那背負著滔天罪惡和隱秘的真相。
可以確定的是,雲微弦與她一樣是不知道的,至少那時如此。
加之其造反野心還未養大,圖謀也才開始,那顆後日被陰謀算計層層包裹的狠心似乎還未成型。
以至於雲微升掠過雲母不屑神態而挪開目光後,竟不想也能看到她兄長臉上出現的稀奇景兒。
大概是宮裏皇後娘娘聽到了些市井傳言,覺得有損皇家顏麵,便將公主拘在身邊限製她出宮。
因此,就連雲微升也都一個月沒見過陶華了,更別提其他人。
所以那日算是久違的再見了。
雲家上下,都是一等一的好容貌,雲微弦既有雲父作為男子的硬朗輪廓,又中和了雲母神仙一般的五官,氣質又偏清冷,絕不輕易與人言笑。
可這樣一個人,卻悄悄柔和了眉眼,猶如曇花一現,叫雲微升都險些晃了眼。
雖說這一笑後又迅速乍暖還寒,可到底鬆懈了真心,讓她察覺了幾分。
聯想起還有一次,三人一道。
約莫是追太久仍無進展而難免灰心的緣故,陶華負氣放下狠話再也不理雲微弦後,便轉身就走。
雲微升想去追,卻被雲微弦拉住。
破天荒地沒有擺他那套標準冷漠臉,而是一臉勢在必得,很是欠揍地看著她數道,“三,二,一——”
當“一”落下的同時,陶華去而複返的“微弦哥哥……”響起時,雲微弦的眼裏綻放出了他此生最善良的笑容。
是連眼尾的弧彎都會覺得他此時很高興的笑容。
眼睜睜看著最好的朋友撒嬌認輸,儼然一副被拿捏的樣子,雲微升該說幾句的。
可就這麽看著,看著。
她卻怎麽也無法在那時,言辭鑿鑿地對陶華說出她兄長其實無意的話來。
假亦真,真亦假。
不光雲微升看到了一個正在搖搖欲墜的脆弱防禦,怕是雲微弦也能感知他愈陷愈深的情境。
假戲真做還是一開始就投了真心。
誰又知道呢。
“升兒,我可能上輩子真是欠他的,”陶華從那段甜中泛淚的迴憶裏醒來,“你問我沒親自手刃了他,是不是很不爽,我捫心自問,卻連一個是字都說不出來。”
“已經這個歲數了,沒必要騙自己。”
陶華如是說道,“恨由愛生,終歸是為了那個人,但人都不在了,恨也就隨之而去了。”
“但是。”
雲微升側耳,聽她道,“好像也不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