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灰白照片(10)
我在快穿遊戲裏玩兒嗨了 作者:朔方午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她都快忘了還有這麽一個隱藏外掛。
直到入學後,在課外選修中發現了此項技能。
京小是與國際接軌,主修課程包括基本的國文、算數、科學、禮儀等之外,還有選修的課程。
她發現,一個個小豆丁同學卻人不可貌相,個個都是一口流利的外語和超越年齡的體麵。
枉費她提前擔心小朋友太幼稚,她在這裏會無所適從。
結果是,絕對不會,她還甚至遭受碾壓。
沒有人是不付出就可以成功的。
天才之上還有天才。
她依靠外掛,與本土自然純天然的同學不相上下。
這就……
怪不得後世的民國影視劇裏,會塑造出那麽多驚才絕豔的“大佬”。
不是精通十三國語言,就是什麽算法什麽定理的第一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
原來,一切來源於真實。
但是呢,她也沒那麽受傷。安然處之簡直就是現代人必備技能,接受差距,接受不公平,接受平凡,任何一個現代牛馬都可以做到。
她可太深諳“躺平”之道了。
是以,對於她來說,不是不可以快樂學習,比如在選修課程的選擇上。
主課之外,選修就要根據學生自身素質、未來發展和家族要求來選擇。
孫父比較民主,隻給她挑了個法語和日語,叫她從中二選一,剩下的就讓她自行決定學習內容。
孫耀華那真是一秒都不帶猶豫的,二話沒說選了法語。
日語……學不了一點兒。
生理性基因甚至血脈的排斥,這沒有辦法。
而其他選課,她則是選了話劇和急救護理。一個是興趣一個是……
是她在這時代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卻無時無刻不影響她的擔憂。
猶如一顆定時炸彈橫亙在心裏。
戰爭,不可避免。
和平之下暗流湧動,這是她在選擇來到這個世界時體會不到的,而真正在這個世界相處過後才體會到的。
但她無力改變。
曆史不可逆轉篡改,她又算什麽。
隻能過好當下,一步一個腳印,在那天來臨之後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春去夏來,秋去冬迴,孫耀華也在努力與這個時代融合共生。
“張家姑爺來啦!”
大房家的丫鬟興衝衝地碎步跑來,向眾人匯報門外的消息。
“呀,新郎官來這麽快啊!”
調侃的婦人是周姨娘,這種情況下,大夫人要穩重端莊,主持大局,王姨娘嫁女兒喜憂參半,哭也不是笑也不得。
唯有周姨娘天性就灑脫愛熱鬧,她的話也稍稍衝淡了屋子裏隱隱要迸發的壓抑。
這兩年,二少爺越發出彩,展現出不俗的才智,大老爺也越發滿意。
二少爺出國的事也被提上了議程,隻等大小姐嫁出去後,騰出了精力再給他安置。
所以,周姨娘該是這院子裏最春風得意的一個了。
孫耀華是來陪大姐姐的。
她們不過相處了一年多的時光,可感情很好,大姐姐這樣的女子,沒有人會不喜歡。
孫耀華覺得,喜歡她的人裏一定會包括這個準大姐夫的。
雖然,據大姐姐說,她們隻見過兩麵。
一次是小時候的定親,一次是在半年前,家裏待客,三老爺自告奮勇,將自己養的戲班子湊上台助興。
客人裏也請了張家的人來,張二少爺自然也在。
隔著道屏風,大小姐孫耀楣終於再次見到了長大了的張二少爺,這個即將與她成婚,共度一生的年輕男人。
孫耀華也去瞧了,倒是個周正的。五官不差,身量高,膚色偏白,剛好穿了一身青衫。在戲台之下,跟著咿呀搖頭,那模樣真有幾分逍遙公子哥的派頭。
事後,孫耀華問她,“大姐姐,怎麽樣?”
孫耀楣不答,可耳邊漸漸漫上了紅暈。
孫耀華心裏了然,也替她高興,祝她找到良人相伴。
可大姐姐卻淡淡迴了句,“良人難遇,不過是順眼,往後日子過著不至於惡心。”
醜男人什麽的,看著就倒胃口。
以她姨娘那樣保守的性子,過不好還不能分。
她相信,若是要離婚的話,王姨娘一定是第一個自戕的。
所以,張二少爺的臉好看些,她或許在未來也能夠再寬容些。
醜的壞,好看的也壞。
那還不如盼望一個外形出眾的,也不至於對不起自己。
孫耀華再次驚歎於大姐姐超絕前衛的想法,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說出來的話。
不過也好。
這樣灑脫的性格,以後漫長歲月才能熬得過去。
孫耀華堅信,大姐姐有這樣的胸襟,絕對扛得住時代變遷,改天換地。
“新娘子出來了,新娘子!”
大少爺不在,大姐姐便是被二少爺背出來的。
還是舊式的婚禮,要坐花轎。
二少爺把大姐姐背進轎子裏,就算是把大姐姐送出門了。
如此往後,孫耀楣的人生之前,都要再加一個“張”字了。
“起轎——”
鞭炮隆咚,響徹城西巷。
紅綢彩雕浮金如意的花轎,穩穩地被越抬越遠,後頭跟著的,是十裏紅妝。
紅木箱子從孫府抬出來,一箱箱連貫而後,逐漸占滿整個街道。
吸引的街上百姓紛紛嘖舌,人群攢動,伸頭探腦,好一睹這百年紅妝的盛景。
孫耀華站在府裏沒有去前頭,隻看著府中張燈結彩,紅綢鋪滿房簷廊角。
戲樓上紗幔飄飄,傳來一陣陣吟唱。
“君愛一時歡,烽煙做良辰——”
“這可是……《戰宛城》?”
孫耀華靜靜聽著,她好像經常聽到戲樓裏排這段兒,久而久之便也聽了個耳熟。
“是,今兒是樓師兄登台。”
銅官還沒有登台的資格,這種時候一般都給師兄們忙活瑣事,隻有等他們上台了,才能偷得浮生一會兒閑。
才從後台出來,就看見站於眾人之後的二小姐。
她靜靜立著,明明與眾人一齊看著前麵的師兄們,可周身卻自有一股遊離在外的漂泊感。
本以為她沒有發現他的。
孫耀華當然看見了他,可真是有一段時間沒見著了,“你又長個子了?”
兩人隔了點兒距離,不算遠,但也不近。
可她一眼就看出了他好像又抽條了不少,現在妥妥一小白楊了。
“嗯……”
銅官懊惱迴應。
他本來是演旦角的,他是天生的好嗓,唱起來可魅可甜,眉眼也勾人。可若是再這麽長下去,就沒合適的角兒可配了。
畢竟,哪裏見過比曹操再高一個頭的鄒氏呢?這還怎麽演出苦悶少婦的思春伶仃。
底下的戲迷都不買賬的。
直到入學後,在課外選修中發現了此項技能。
京小是與國際接軌,主修課程包括基本的國文、算數、科學、禮儀等之外,還有選修的課程。
她發現,一個個小豆丁同學卻人不可貌相,個個都是一口流利的外語和超越年齡的體麵。
枉費她提前擔心小朋友太幼稚,她在這裏會無所適從。
結果是,絕對不會,她還甚至遭受碾壓。
沒有人是不付出就可以成功的。
天才之上還有天才。
她依靠外掛,與本土自然純天然的同學不相上下。
這就……
怪不得後世的民國影視劇裏,會塑造出那麽多驚才絕豔的“大佬”。
不是精通十三國語言,就是什麽算法什麽定理的第一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
原來,一切來源於真實。
但是呢,她也沒那麽受傷。安然處之簡直就是現代人必備技能,接受差距,接受不公平,接受平凡,任何一個現代牛馬都可以做到。
她可太深諳“躺平”之道了。
是以,對於她來說,不是不可以快樂學習,比如在選修課程的選擇上。
主課之外,選修就要根據學生自身素質、未來發展和家族要求來選擇。
孫父比較民主,隻給她挑了個法語和日語,叫她從中二選一,剩下的就讓她自行決定學習內容。
孫耀華那真是一秒都不帶猶豫的,二話沒說選了法語。
日語……學不了一點兒。
生理性基因甚至血脈的排斥,這沒有辦法。
而其他選課,她則是選了話劇和急救護理。一個是興趣一個是……
是她在這時代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卻無時無刻不影響她的擔憂。
猶如一顆定時炸彈橫亙在心裏。
戰爭,不可避免。
和平之下暗流湧動,這是她在選擇來到這個世界時體會不到的,而真正在這個世界相處過後才體會到的。
但她無力改變。
曆史不可逆轉篡改,她又算什麽。
隻能過好當下,一步一個腳印,在那天來臨之後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春去夏來,秋去冬迴,孫耀華也在努力與這個時代融合共生。
“張家姑爺來啦!”
大房家的丫鬟興衝衝地碎步跑來,向眾人匯報門外的消息。
“呀,新郎官來這麽快啊!”
調侃的婦人是周姨娘,這種情況下,大夫人要穩重端莊,主持大局,王姨娘嫁女兒喜憂參半,哭也不是笑也不得。
唯有周姨娘天性就灑脫愛熱鬧,她的話也稍稍衝淡了屋子裏隱隱要迸發的壓抑。
這兩年,二少爺越發出彩,展現出不俗的才智,大老爺也越發滿意。
二少爺出國的事也被提上了議程,隻等大小姐嫁出去後,騰出了精力再給他安置。
所以,周姨娘該是這院子裏最春風得意的一個了。
孫耀華是來陪大姐姐的。
她們不過相處了一年多的時光,可感情很好,大姐姐這樣的女子,沒有人會不喜歡。
孫耀華覺得,喜歡她的人裏一定會包括這個準大姐夫的。
雖然,據大姐姐說,她們隻見過兩麵。
一次是小時候的定親,一次是在半年前,家裏待客,三老爺自告奮勇,將自己養的戲班子湊上台助興。
客人裏也請了張家的人來,張二少爺自然也在。
隔著道屏風,大小姐孫耀楣終於再次見到了長大了的張二少爺,這個即將與她成婚,共度一生的年輕男人。
孫耀華也去瞧了,倒是個周正的。五官不差,身量高,膚色偏白,剛好穿了一身青衫。在戲台之下,跟著咿呀搖頭,那模樣真有幾分逍遙公子哥的派頭。
事後,孫耀華問她,“大姐姐,怎麽樣?”
孫耀楣不答,可耳邊漸漸漫上了紅暈。
孫耀華心裏了然,也替她高興,祝她找到良人相伴。
可大姐姐卻淡淡迴了句,“良人難遇,不過是順眼,往後日子過著不至於惡心。”
醜男人什麽的,看著就倒胃口。
以她姨娘那樣保守的性子,過不好還不能分。
她相信,若是要離婚的話,王姨娘一定是第一個自戕的。
所以,張二少爺的臉好看些,她或許在未來也能夠再寬容些。
醜的壞,好看的也壞。
那還不如盼望一個外形出眾的,也不至於對不起自己。
孫耀華再次驚歎於大姐姐超絕前衛的想法,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說出來的話。
不過也好。
這樣灑脫的性格,以後漫長歲月才能熬得過去。
孫耀華堅信,大姐姐有這樣的胸襟,絕對扛得住時代變遷,改天換地。
“新娘子出來了,新娘子!”
大少爺不在,大姐姐便是被二少爺背出來的。
還是舊式的婚禮,要坐花轎。
二少爺把大姐姐背進轎子裏,就算是把大姐姐送出門了。
如此往後,孫耀楣的人生之前,都要再加一個“張”字了。
“起轎——”
鞭炮隆咚,響徹城西巷。
紅綢彩雕浮金如意的花轎,穩穩地被越抬越遠,後頭跟著的,是十裏紅妝。
紅木箱子從孫府抬出來,一箱箱連貫而後,逐漸占滿整個街道。
吸引的街上百姓紛紛嘖舌,人群攢動,伸頭探腦,好一睹這百年紅妝的盛景。
孫耀華站在府裏沒有去前頭,隻看著府中張燈結彩,紅綢鋪滿房簷廊角。
戲樓上紗幔飄飄,傳來一陣陣吟唱。
“君愛一時歡,烽煙做良辰——”
“這可是……《戰宛城》?”
孫耀華靜靜聽著,她好像經常聽到戲樓裏排這段兒,久而久之便也聽了個耳熟。
“是,今兒是樓師兄登台。”
銅官還沒有登台的資格,這種時候一般都給師兄們忙活瑣事,隻有等他們上台了,才能偷得浮生一會兒閑。
才從後台出來,就看見站於眾人之後的二小姐。
她靜靜立著,明明與眾人一齊看著前麵的師兄們,可周身卻自有一股遊離在外的漂泊感。
本以為她沒有發現他的。
孫耀華當然看見了他,可真是有一段時間沒見著了,“你又長個子了?”
兩人隔了點兒距離,不算遠,但也不近。
可她一眼就看出了他好像又抽條了不少,現在妥妥一小白楊了。
“嗯……”
銅官懊惱迴應。
他本來是演旦角的,他是天生的好嗓,唱起來可魅可甜,眉眼也勾人。可若是再這麽長下去,就沒合適的角兒可配了。
畢竟,哪裏見過比曹操再高一個頭的鄒氏呢?這還怎麽演出苦悶少婦的思春伶仃。
底下的戲迷都不買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