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有毒的黃金(一)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來到了1889年8月,此時世博會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月,雖然廣場上的人沒有剛開始那麽多了,但仍然有上千萬人。
法蘭西銀行的門口十分熱鬧,因為有許多人前來這裏貸款。不過由於貸款的人太多,銀行的營麵資金不夠,故決定打開金庫,從裏麵拿錢出來補充。
金庫主管叫洛克,他在收到上麵的命令後,拿出鑰匙打開了金庫,並叫了幾個人,準備把需要的錢搬出去。
洛克看著金庫內滿滿的真金白銀,不禁流出了口水,誰要是把金庫裏的錢都偷走了,那他兩輩子都花不完啊。這還是洛克頭一迴打開金庫,看到那麽多的錢,因為他當上主管也沒幾天。
洛克清點了所需要的資金後,便讓人把錢搬了出去。銀行有了營麵資金後,貸款活動又得以繼續。
可好巧不巧的是,洛克讓人搬的錢當中,就包括來自英格蘭銀行的黃金,而前來貸款的人,有不少是來參加世博會的英國商人,他們在看到得到的金條有自己國家的標識後,大吃一驚,隨後十分憤怒,質問銀行的工作人員,為什麽他們的銀行有自己國家的黃金。
工作人員也大吃一驚,他們不明白為什麽英國的黃金會出現在法國的銀行,因此便把這事報告了行長。
行長叫富蘭克林,他在知道自己國家的銀行有來自英國的黃金後,又驚又恐,他聯想到了之前英格蘭銀行黃金被洗劫一事,感覺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便立馬召見了洛克。
“我問你,那些黃金是哪來的,為什麽會出現在我們的金庫裏?”富蘭克林對洛克嚴厲問道。
“我,我不知道,我就隻是清點了一下所需要的資金,然後就讓人把錢搬出,誰知道搬的錢有英國的黃金。”洛克支支吾吾的說道,他內心十分害怕。
“那你知道有誰靠近過金庫嗎?”
“我也不知道,我當主管也就幾天而已,我怎麽知道有誰靠近過金庫。”
“滾下去吧,從今以後,你就不再是金庫主管了。”富蘭克林厭惡的看著洛克,“不過我念在你初來乍到的份上,原本想把你直接踢出銀行,不過我網開一麵,把你貶為基層職員,你就從頭再來,聽明白沒有?”
“明,明白。”洛克硬著頭皮答道,心裏不由得暗暗叫苦,這才剛當上主管沒幾天啊,好不容易爬上的位置又給打迴來了。
富蘭克林把這事上報給了薩迪·卡諾。
愛麗舍宮的總統辦公室內。
“上帝啊,這到底是怎麽迴事?為什麽我們的銀行會出現英國的黃金?”此時薩迪·卡諾的腦袋一片空白,這簡直就是“罪犯竟是我自己”。
在富蘭克林上報之前,薩迪·卡諾就收到了外交部的消息,說是英國大使前來抗議,質問我們的銀行為什麽有他們國家的黃金。起初他還不相信,認為英國人純屬是想黃金想瘋了,但收到了富蘭克林的報告後,他就知道這事是真的了。
要是法蘭西銀行有英格蘭銀行的黃金,那之前英格蘭銀行被洗劫一事就說不通了,英國人一定會認為法國政府是在賊喊捉賊,自己表麵上派警察協助英國抓捕搶劫犯,但暗地裏自己才是洗劫黃金的罪犯,這對有所緩和的英法關係來說是很不利的。
為應對德國的崛起與挑戰,法國上下都奉行一條外交策略,就是在大部分時候緊緊依靠英國,借助英國的力量來對抗德國,因此法國政府想方設法和英國搞好關係,而英國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在歐陸一家獨大,因此也是樂見其成,兩國關係越來越好,可沒想到卻會發生這種事,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薩迪·卡諾想了想,覺得這是有人故意而為之,十有八九就是德國人幹的,他們肯定是暗中把洗劫來的黃金偷偷送到了法蘭西銀行裏,以此來表明是法國人洗劫了英格蘭銀行的黃金,真是可惡。
“該死的日耳曼人,真不是個東西。”薩迪·卡諾在內心暗罵道。
“總統先生,外交部來電,說是如何應對英國大使的質問。”秘書進來匯報道。
“讓他們和英國大使說,就說不是我們法國人幹的,而是外國人幹的,以此來誣陷我們。”薩迪·卡諾想好了說辭,“希望他們能明白,我們不會無緣無故破壞英法兩國的友好關係。”
“是。”
英國大使收到了法國外交部的答複,他把這事上報給了倫敦方麵。
索爾茲伯裏侯爵在知道法國政府的答複後,召集了一眾內閣成員,商量該怎麽看待這個答複。
“我認為法國政府說的沒錯,他們不會洗劫我們銀行的黃金的,因為他們需要借助我們的力量應對德國人,所以他們不會主動破壞和我們的關係。”外交大臣說道,“我認為這應該是外國人幹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德國人幹的。”
“此言差矣,德國和我們的關係也不差,他們的宰相俾斯麥更是對我們大英帝國馬首是瞻,絲毫不敢得罪大英帝國,怎麽會是德國人幹的呢?”財政大臣反駁道。
“可現在德國出現了不一樣的情況。”外交大臣說道,“現在的德皇威廉二世對海軍很是狂熱,他主張大力發展遠洋海軍,這跟俾斯麥的觀點發生了衝突,因此,兩人關係不是很好。我聽駐柏林的大使說,威廉二世很有可能罷免俾斯麥的宰相職位,到那時,我們和德國的關係就不會那麽好了。”
“就算是這樣,那德國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挑釁我們啊。”殖民大臣(原為印度事務大臣,印度帝國建立後改名為殖民大臣)這時插話道,“威廉二世不是傻子吧,他怎麽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做出洗劫銀行這事?”
“如果不是德國人幹的,那會是誰幹的?”外交大臣大聲說道,“英法兩國關係變差,對哪個國家有利,我看除了德國也沒有誰了。”
“會不會是塞裏斯人幹的?”索爾茲伯裏侯爵這時問道。
“這不太可能吧,首相大人。”外交大臣搖頭道,“雖然我們和塞裏斯人的關係不是很好,但他們和法國的關係卻不差,他們這麽做,會損害他們和法國的關係。”
“那德國人這麽做不也是會損害和我們的關係嗎?”財政大臣說道,語氣十分激烈,“同樣是國家,但你對德國和塞裏斯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真是雙標。”
“你在說什麽?你竟然說我雙標?”外交大臣十分憤怒。
眼看兩人要吵起來,索爾茲伯裏侯爵連忙製止:“好了好了,不要吵起來了,你們倆冷靜一下,現在就不管是誰幹的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法國政府把那批黃金還給我們。”
眾人一聽也沒錯,反正黃金又沒丟,讓法國政府把它還迴來就是了,至於是誰把黃金洗劫了,現在沒人關心。
外交大臣召見了法國大使,要他跟法國政府說,把那批黃金還給英國。
三天之後,唐寧街辦公室內。
“首相大人,不好了。”秘書進入了辦公室,對索爾茲伯裏侯爵急忙說道。
“怎麽了,什麽事情這麽大驚小怪,難道銀行的黃金又不見了?”索爾茲伯裏侯爵正在看文件,十分不耐煩的說道。
“不是,是法國政府拒絕歸還我們的黃金。”
“什麽?!”
法蘭西銀行的門口十分熱鬧,因為有許多人前來這裏貸款。不過由於貸款的人太多,銀行的營麵資金不夠,故決定打開金庫,從裏麵拿錢出來補充。
金庫主管叫洛克,他在收到上麵的命令後,拿出鑰匙打開了金庫,並叫了幾個人,準備把需要的錢搬出去。
洛克看著金庫內滿滿的真金白銀,不禁流出了口水,誰要是把金庫裏的錢都偷走了,那他兩輩子都花不完啊。這還是洛克頭一迴打開金庫,看到那麽多的錢,因為他當上主管也沒幾天。
洛克清點了所需要的資金後,便讓人把錢搬了出去。銀行有了營麵資金後,貸款活動又得以繼續。
可好巧不巧的是,洛克讓人搬的錢當中,就包括來自英格蘭銀行的黃金,而前來貸款的人,有不少是來參加世博會的英國商人,他們在看到得到的金條有自己國家的標識後,大吃一驚,隨後十分憤怒,質問銀行的工作人員,為什麽他們的銀行有自己國家的黃金。
工作人員也大吃一驚,他們不明白為什麽英國的黃金會出現在法國的銀行,因此便把這事報告了行長。
行長叫富蘭克林,他在知道自己國家的銀行有來自英國的黃金後,又驚又恐,他聯想到了之前英格蘭銀行黃金被洗劫一事,感覺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便立馬召見了洛克。
“我問你,那些黃金是哪來的,為什麽會出現在我們的金庫裏?”富蘭克林對洛克嚴厲問道。
“我,我不知道,我就隻是清點了一下所需要的資金,然後就讓人把錢搬出,誰知道搬的錢有英國的黃金。”洛克支支吾吾的說道,他內心十分害怕。
“那你知道有誰靠近過金庫嗎?”
“我也不知道,我當主管也就幾天而已,我怎麽知道有誰靠近過金庫。”
“滾下去吧,從今以後,你就不再是金庫主管了。”富蘭克林厭惡的看著洛克,“不過我念在你初來乍到的份上,原本想把你直接踢出銀行,不過我網開一麵,把你貶為基層職員,你就從頭再來,聽明白沒有?”
“明,明白。”洛克硬著頭皮答道,心裏不由得暗暗叫苦,這才剛當上主管沒幾天啊,好不容易爬上的位置又給打迴來了。
富蘭克林把這事上報給了薩迪·卡諾。
愛麗舍宮的總統辦公室內。
“上帝啊,這到底是怎麽迴事?為什麽我們的銀行會出現英國的黃金?”此時薩迪·卡諾的腦袋一片空白,這簡直就是“罪犯竟是我自己”。
在富蘭克林上報之前,薩迪·卡諾就收到了外交部的消息,說是英國大使前來抗議,質問我們的銀行為什麽有他們國家的黃金。起初他還不相信,認為英國人純屬是想黃金想瘋了,但收到了富蘭克林的報告後,他就知道這事是真的了。
要是法蘭西銀行有英格蘭銀行的黃金,那之前英格蘭銀行被洗劫一事就說不通了,英國人一定會認為法國政府是在賊喊捉賊,自己表麵上派警察協助英國抓捕搶劫犯,但暗地裏自己才是洗劫黃金的罪犯,這對有所緩和的英法關係來說是很不利的。
為應對德國的崛起與挑戰,法國上下都奉行一條外交策略,就是在大部分時候緊緊依靠英國,借助英國的力量來對抗德國,因此法國政府想方設法和英國搞好關係,而英國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在歐陸一家獨大,因此也是樂見其成,兩國關係越來越好,可沒想到卻會發生這種事,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薩迪·卡諾想了想,覺得這是有人故意而為之,十有八九就是德國人幹的,他們肯定是暗中把洗劫來的黃金偷偷送到了法蘭西銀行裏,以此來表明是法國人洗劫了英格蘭銀行的黃金,真是可惡。
“該死的日耳曼人,真不是個東西。”薩迪·卡諾在內心暗罵道。
“總統先生,外交部來電,說是如何應對英國大使的質問。”秘書進來匯報道。
“讓他們和英國大使說,就說不是我們法國人幹的,而是外國人幹的,以此來誣陷我們。”薩迪·卡諾想好了說辭,“希望他們能明白,我們不會無緣無故破壞英法兩國的友好關係。”
“是。”
英國大使收到了法國外交部的答複,他把這事上報給了倫敦方麵。
索爾茲伯裏侯爵在知道法國政府的答複後,召集了一眾內閣成員,商量該怎麽看待這個答複。
“我認為法國政府說的沒錯,他們不會洗劫我們銀行的黃金的,因為他們需要借助我們的力量應對德國人,所以他們不會主動破壞和我們的關係。”外交大臣說道,“我認為這應該是外國人幹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德國人幹的。”
“此言差矣,德國和我們的關係也不差,他們的宰相俾斯麥更是對我們大英帝國馬首是瞻,絲毫不敢得罪大英帝國,怎麽會是德國人幹的呢?”財政大臣反駁道。
“可現在德國出現了不一樣的情況。”外交大臣說道,“現在的德皇威廉二世對海軍很是狂熱,他主張大力發展遠洋海軍,這跟俾斯麥的觀點發生了衝突,因此,兩人關係不是很好。我聽駐柏林的大使說,威廉二世很有可能罷免俾斯麥的宰相職位,到那時,我們和德國的關係就不會那麽好了。”
“就算是這樣,那德國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挑釁我們啊。”殖民大臣(原為印度事務大臣,印度帝國建立後改名為殖民大臣)這時插話道,“威廉二世不是傻子吧,他怎麽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做出洗劫銀行這事?”
“如果不是德國人幹的,那會是誰幹的?”外交大臣大聲說道,“英法兩國關係變差,對哪個國家有利,我看除了德國也沒有誰了。”
“會不會是塞裏斯人幹的?”索爾茲伯裏侯爵這時問道。
“這不太可能吧,首相大人。”外交大臣搖頭道,“雖然我們和塞裏斯人的關係不是很好,但他們和法國的關係卻不差,他們這麽做,會損害他們和法國的關係。”
“那德國人這麽做不也是會損害和我們的關係嗎?”財政大臣說道,語氣十分激烈,“同樣是國家,但你對德國和塞裏斯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真是雙標。”
“你在說什麽?你竟然說我雙標?”外交大臣十分憤怒。
眼看兩人要吵起來,索爾茲伯裏侯爵連忙製止:“好了好了,不要吵起來了,你們倆冷靜一下,現在就不管是誰幹的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法國政府把那批黃金還給我們。”
眾人一聽也沒錯,反正黃金又沒丟,讓法國政府把它還迴來就是了,至於是誰把黃金洗劫了,現在沒人關心。
外交大臣召見了法國大使,要他跟法國政府說,把那批黃金還給英國。
三天之後,唐寧街辦公室內。
“首相大人,不好了。”秘書進入了辦公室,對索爾茲伯裏侯爵急忙說道。
“怎麽了,什麽事情這麽大驚小怪,難道銀行的黃金又不見了?”索爾茲伯裏侯爵正在看文件,十分不耐煩的說道。
“不是,是法國政府拒絕歸還我們的黃金。”
“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