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坦克的第一次軍事運用(二)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包澤恩背叛帝國的消息傳到帝都後,議員們個個義憤填膺,強烈要求內閣出兵鎮壓叛亂,李光順勢而為,提出派出新成立的裝甲部隊開赴漠北,平定包澤恩的叛亂,獲得了議員們的一致認可。
北庭行省,庫倫首府,省長府邸。
包澤恩坐在沙發上,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成為了漠北大汗而感到興奮,畢竟他是被逼無奈的,他打心底裏根本就不想背叛帝國,可自己的家人和政治把柄在俄國人手上,他也沒有辦法。
除此以外,包澤恩宣布脫離帝國統治,建立漠北汗國後,隻有北海一帶宣誓效忠於他,而其他北庭地區的官員則表示不會追隨包澤恩,讓他趕緊懸崖勒馬,不然就要承受帝國的怒火,也就是說,起初漠北汗國的實控區域,隻有北海一帶加庫倫一帶。
不過,包澤恩手裏掌握著戰鬥力強悍的北庭騎兵,然而他並不想依靠這支騎兵去打自己人,最後在俄國人的逼迫下,他才不情不願的派出騎兵,去攻打不宣誓效忠他的地區。沒過一個月,北庭地區全掌控在包澤恩手裏。
裝甲部隊是02型坦克出現後在帝都成立的,一共有150輛01型坦克和70輛02型坦克,而這些坦克就是迄今為止帝國的全部家當,不過李光並沒有全部派出,而是隻派了三分之一,並以此組建坦克營,由史可法的後代史仲愷擔任營長,多鐸的後代金載桂擔任副營長。
不過光靠坦克也不行,畢竟很多操控坦克的士兵還是第一次參與實戰,論作戰經驗肯定不如北庭騎兵,所以中央要求漠北行省和東西伯利亞的省長和總督,分別派兵參與平定叛亂。
坦克營離開了帝都,北上去往漠北的省會歸綏,和當地的騎兵部隊匯合,至於東西伯利亞的軍隊,則是會南下直接攻擊北海,前後夾擊,直至拿下庫倫。
史仲愷和金載桂受邀來到了歸綏的省長府邸。
漠北行省的省長換人了,不再是王炳忠,而是譚章臨,他把二人迎到大廳後,便和他們談論具體的行動計劃。
“雖然我們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但還是頭一次實戰,作戰經驗是遠遠不如北庭騎兵的,所以不要驕傲自大,必須製定周密且合理的計劃。”史仲愷說道。
“我們省會派出騎兵協助你們,他們的戰鬥力一點不比北庭騎兵要差。不過,如何讓騎兵和坦克形成良好的配合,這是個問題。”譚章臨說道。
“是啊,這確實是個問題,曆史上都沒有類似的先例。”史仲愷揉了揉自己的腦袋,有些為難的說道。
金載桂沉默不語,他雖然是皇室成員,但屬於多鐸的旁係後代,地位不如直係後代,不然的話他也不至於當一個副營長,不過他很有軍事能力。
“我看,北庭草原視野開闊,坦克體積大,容易暴露位置,不如讓騎兵部隊肩負偵查工作,尋找敵人動向。作戰時,騎兵部隊作為坦克部隊的先鋒,大草原地形平坦開闊,比較適合騎兵快速衝擊,他們可以先和敵軍接觸,擾亂敵軍的部署,試探敵軍的火力強度和防線薄弱環節,為後麵跟進的坦克部隊創造更好的進攻條件。”金載桂想了許久後說道。
史仲愷和譚章臨一聽,仔細琢磨了許久,覺得這個想法不錯,於是都一致同意金載桂的戰術主張。
“可能也沒必要那麽麻煩。”譚章臨這時說道,“雖然整個北庭行省都在包澤恩的手裏,但他能控製的地區隻有庫倫和北海,其它地方都隻是表麵上服從,說不定我們隻要一進入北庭,那些地方都會望風而降。”
“你說的有理。”史仲愷點點頭,“那些地方都是包澤恩派騎兵打下來的,而且他並沒有囚禁那些地方官員,當地的百姓也不支持他,所以我認為,這次的平叛行動會更加容易。”
“報,軍情局來電。”一個侍衛進入了大廳,向三人報告道。
“念!”
“包澤恩把騎兵分散在了北庭各地,以便更好的控製地方,現在北庭各城市都在實行軍管,不許任何人進出。”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侍衛走後,譚章臨對史仲愷和金載桂說道:“北庭騎兵共有15萬,既然分散在了各地,能留在庫倫的應該不超過7萬,北海說不定隻有1萬,這樣下來還是很麻煩,要逐個擊破,還不如讓那15萬人全都待在庫倫。”
“北海我們就不管了,那是東西伯利亞總督該幹的事。”說到這裏,史仲愷對譚章臨問道,“常總督派了多少人?”
“你消息滯後了吧,常冷鋒早就不是東西伯利亞總督了,他一年前卸任了,現在的總督是首相大人的親戚,叫李立軍。”譚章臨說道,“李總督派了一萬人,其中有兩千騎兵。”
“一萬人也夠了,足以拿下北海。”金載桂這時說道,“我們還有軍情局,我相信軍情局會有所行動的。”
軍情局擅長組織敵占區的人發動暴動,所以應該會裏應外合,這樣一來平定叛亂就容易多了。最後,三人決定,以騎兵部隊為先鋒,先去探探敵人的動向,並為坦克部隊提供掩護。
東西伯利亞,冰城首府,總督府內。
李立軍坐在沙發上,點了根煙,心裏在想著什麽。
一萬人的部隊已經出發,去收複北海。剛才軍情局的人向他匯報,說是北海有1.1萬北庭騎兵,而自己雖然派出的人數和對方的差不多,但大部分都是步兵,騎兵反而沒多少。不過幸運的是,北庭部隊裏沒多少火炮,而自己派出去的部隊卻帶了不少火炮,還有幾挺機槍。
李立軍沒打算等收複北海後,一鼓作氣收複庫倫,一是兵力不夠,二是他想見識見識坦克的威力如何,他打算等收複北海後,就去前線看看坦克的實戰情況。
這一萬人的部隊裏大部分都是楚科奇人,但他們都能征善戰,忠誠度高,李立軍並不擔心他們會倒戈。
抽完煙後,李立軍靠在沙發上,思考著今年的大選。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光還是會連任,雖然李立軍和李光是親戚,但關係較遠,兩人也沒有什麽往來,不過李立軍並不熱衷首相位置,一是他的才能比不過李光,二是比起中央官職,他更喜歡地方官職。
“我還能說什麽呢?”李立軍又點了一根煙,自言自語道。
在庫倫的包澤恩得知帝國派坦克部隊過來後,十分憂心忡忡,他實在是不想和帝國對抗,可惜家人和政治把柄在俄國人手上,自己也沒有辦法。
包澤恩宣布成立漠北汗國後,俄國人並沒有遵守約定,把他的家人放了,這令包澤恩很是生氣,但他也沒有辦法,有時候他在想,為什麽自己沒有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氣概呢?
漠北汗國雖然成立了,但汗國的事務包澤恩一概不管,全交由俄國人管理,或許他這樣做是想讓帝國把自己當成是俄國人的傀儡,好讓自己能擺脫罪責。就算不能擺脫,減輕罪責也是可以的吧。
與此同時,俄國某城市監獄內。
關押包澤恩家人的監獄已經空無一人,而監獄外麵的兩個俄國兵早就斷了氣,誰也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麽。
北庭行省,庫倫首府,省長府邸。
包澤恩坐在沙發上,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成為了漠北大汗而感到興奮,畢竟他是被逼無奈的,他打心底裏根本就不想背叛帝國,可自己的家人和政治把柄在俄國人手上,他也沒有辦法。
除此以外,包澤恩宣布脫離帝國統治,建立漠北汗國後,隻有北海一帶宣誓效忠於他,而其他北庭地區的官員則表示不會追隨包澤恩,讓他趕緊懸崖勒馬,不然就要承受帝國的怒火,也就是說,起初漠北汗國的實控區域,隻有北海一帶加庫倫一帶。
不過,包澤恩手裏掌握著戰鬥力強悍的北庭騎兵,然而他並不想依靠這支騎兵去打自己人,最後在俄國人的逼迫下,他才不情不願的派出騎兵,去攻打不宣誓效忠他的地區。沒過一個月,北庭地區全掌控在包澤恩手裏。
裝甲部隊是02型坦克出現後在帝都成立的,一共有150輛01型坦克和70輛02型坦克,而這些坦克就是迄今為止帝國的全部家當,不過李光並沒有全部派出,而是隻派了三分之一,並以此組建坦克營,由史可法的後代史仲愷擔任營長,多鐸的後代金載桂擔任副營長。
不過光靠坦克也不行,畢竟很多操控坦克的士兵還是第一次參與實戰,論作戰經驗肯定不如北庭騎兵,所以中央要求漠北行省和東西伯利亞的省長和總督,分別派兵參與平定叛亂。
坦克營離開了帝都,北上去往漠北的省會歸綏,和當地的騎兵部隊匯合,至於東西伯利亞的軍隊,則是會南下直接攻擊北海,前後夾擊,直至拿下庫倫。
史仲愷和金載桂受邀來到了歸綏的省長府邸。
漠北行省的省長換人了,不再是王炳忠,而是譚章臨,他把二人迎到大廳後,便和他們談論具體的行動計劃。
“雖然我們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但還是頭一次實戰,作戰經驗是遠遠不如北庭騎兵的,所以不要驕傲自大,必須製定周密且合理的計劃。”史仲愷說道。
“我們省會派出騎兵協助你們,他們的戰鬥力一點不比北庭騎兵要差。不過,如何讓騎兵和坦克形成良好的配合,這是個問題。”譚章臨說道。
“是啊,這確實是個問題,曆史上都沒有類似的先例。”史仲愷揉了揉自己的腦袋,有些為難的說道。
金載桂沉默不語,他雖然是皇室成員,但屬於多鐸的旁係後代,地位不如直係後代,不然的話他也不至於當一個副營長,不過他很有軍事能力。
“我看,北庭草原視野開闊,坦克體積大,容易暴露位置,不如讓騎兵部隊肩負偵查工作,尋找敵人動向。作戰時,騎兵部隊作為坦克部隊的先鋒,大草原地形平坦開闊,比較適合騎兵快速衝擊,他們可以先和敵軍接觸,擾亂敵軍的部署,試探敵軍的火力強度和防線薄弱環節,為後麵跟進的坦克部隊創造更好的進攻條件。”金載桂想了許久後說道。
史仲愷和譚章臨一聽,仔細琢磨了許久,覺得這個想法不錯,於是都一致同意金載桂的戰術主張。
“可能也沒必要那麽麻煩。”譚章臨這時說道,“雖然整個北庭行省都在包澤恩的手裏,但他能控製的地區隻有庫倫和北海,其它地方都隻是表麵上服從,說不定我們隻要一進入北庭,那些地方都會望風而降。”
“你說的有理。”史仲愷點點頭,“那些地方都是包澤恩派騎兵打下來的,而且他並沒有囚禁那些地方官員,當地的百姓也不支持他,所以我認為,這次的平叛行動會更加容易。”
“報,軍情局來電。”一個侍衛進入了大廳,向三人報告道。
“念!”
“包澤恩把騎兵分散在了北庭各地,以便更好的控製地方,現在北庭各城市都在實行軍管,不許任何人進出。”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侍衛走後,譚章臨對史仲愷和金載桂說道:“北庭騎兵共有15萬,既然分散在了各地,能留在庫倫的應該不超過7萬,北海說不定隻有1萬,這樣下來還是很麻煩,要逐個擊破,還不如讓那15萬人全都待在庫倫。”
“北海我們就不管了,那是東西伯利亞總督該幹的事。”說到這裏,史仲愷對譚章臨問道,“常總督派了多少人?”
“你消息滯後了吧,常冷鋒早就不是東西伯利亞總督了,他一年前卸任了,現在的總督是首相大人的親戚,叫李立軍。”譚章臨說道,“李總督派了一萬人,其中有兩千騎兵。”
“一萬人也夠了,足以拿下北海。”金載桂這時說道,“我們還有軍情局,我相信軍情局會有所行動的。”
軍情局擅長組織敵占區的人發動暴動,所以應該會裏應外合,這樣一來平定叛亂就容易多了。最後,三人決定,以騎兵部隊為先鋒,先去探探敵人的動向,並為坦克部隊提供掩護。
東西伯利亞,冰城首府,總督府內。
李立軍坐在沙發上,點了根煙,心裏在想著什麽。
一萬人的部隊已經出發,去收複北海。剛才軍情局的人向他匯報,說是北海有1.1萬北庭騎兵,而自己雖然派出的人數和對方的差不多,但大部分都是步兵,騎兵反而沒多少。不過幸運的是,北庭部隊裏沒多少火炮,而自己派出去的部隊卻帶了不少火炮,還有幾挺機槍。
李立軍沒打算等收複北海後,一鼓作氣收複庫倫,一是兵力不夠,二是他想見識見識坦克的威力如何,他打算等收複北海後,就去前線看看坦克的實戰情況。
這一萬人的部隊裏大部分都是楚科奇人,但他們都能征善戰,忠誠度高,李立軍並不擔心他們會倒戈。
抽完煙後,李立軍靠在沙發上,思考著今年的大選。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光還是會連任,雖然李立軍和李光是親戚,但關係較遠,兩人也沒有什麽往來,不過李立軍並不熱衷首相位置,一是他的才能比不過李光,二是比起中央官職,他更喜歡地方官職。
“我還能說什麽呢?”李立軍又點了一根煙,自言自語道。
在庫倫的包澤恩得知帝國派坦克部隊過來後,十分憂心忡忡,他實在是不想和帝國對抗,可惜家人和政治把柄在俄國人手上,自己也沒有辦法。
包澤恩宣布成立漠北汗國後,俄國人並沒有遵守約定,把他的家人放了,這令包澤恩很是生氣,但他也沒有辦法,有時候他在想,為什麽自己沒有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氣概呢?
漠北汗國雖然成立了,但汗國的事務包澤恩一概不管,全交由俄國人管理,或許他這樣做是想讓帝國把自己當成是俄國人的傀儡,好讓自己能擺脫罪責。就算不能擺脫,減輕罪責也是可以的吧。
與此同時,俄國某城市監獄內。
關押包澤恩家人的監獄已經空無一人,而監獄外麵的兩個俄國兵早就斷了氣,誰也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