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起來,李光感到一陣頭疼,昨晚喝多了, 神誌有些不清,他晃了晃腦袋,頭疼才好了一點。


    李光下了床,去到洗手間上廁所,隨後刷牙洗臉,然後吃了早餐。


    李光吃的是國內廚子做的粥和包子以及油條,不得不說還是國內的食物好吃,昨晚吃的那麽多咖喱,都快要把自己吃吐了。


    吃完早餐後,李光來到大廳,發現達費林伯爵不在,便問侍從他到哪去了,侍從迴答說總督大人有很多公事要處理,無法陪同,首相大人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李光於是便打算在加爾各答到處逛逛,他乘坐勞斯萊斯,出了總督府的大門,他先是來到了未建完的勞斯萊斯工廠。


    李光透過車窗,看著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場景,他不由想到前世他家開的食品加工廠,建造廠房時他就在邊上,看著工人們在幹活。當時他還小,不知道工人們是在幹什麽,也不理解為什麽工人們要聽從一個穿著白襯衫男人(包工頭)的話, 就算是受到他的打罵,工人們也不敢還手,隻能默默忍受,直到他上了中學,才明白為什麽。


    工地禁止閑人進入,因此李光叫司機去問問,看看自己能不能進入,不會妨礙施工的。


    司機是個英國人,不過他接收到了達費林伯爵的命令,說是無論李光提出什麽要求,自己都要答應下來,因此司機上前去問問,能不能進。


    在司機的一番解釋後,負責施工的經理同意了李光進入施工現場,不過不能把車開進來,隻能步行。


    李光下了車,進入了施工現場。經理知道李光的身份,恭恭敬敬的把他帶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辦公室十分簡陋,隻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還沒有窗戶,經理向李光說了聲抱歉,表示委屈了首相大人,李光表示不要緊,他不在乎。


    兩人談了一些工地上的事,隨後李光從辦公室出來,戴著一頂安全帽,去到工地現場上,看工人們施工,而經理也戴著安全帽,在他後麵陪同和保護。


    李光發現,施工的絕大部分都是黝黑的印度人,而膚白的英國人大部分則是監工,他們手中拿著一根鞭子,專門監督偷懶的工人。如果有人偷懶,就用鞭子抽打他的屁股,還要扣掉所有的工資,因此這些工人都十分賣力,不敢偷懶,生怕自己的屁股和工資不翼而飛。李光似乎從這看到了美國南方棉花種植園的影子。


    李光向經理問了問這些工人一天幹幾個小時,假期和工資有多少,經理說是十六個小時,沒有假期,每天工資為零點五個盧比。


    這和奴隸有什麽區別?李光內心有些同情這些工人,不過印度人天生逆來順受,他們的曆史就是一部被外族征服的曆史,就算英國人在變本加厲,印度人估計也不會反抗。


    李光還發現,這些工人裏不僅有成年人,還有兒童,這讓他很是震驚,因為他所在的後世,雇傭童工是犯法的,不過在這個時代,大部分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且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的工廠就大規模的雇傭童工,現在也還有。除此以外,在許多工業國家,大部分企業都在偷偷的雇傭童工,其中就有塞裏斯,不過塞裏斯的人口基數大,勞動力數量很多,因此雇傭童工的數量較少。


    李光想不明白,印度的勞動力資源這麽豐富,為何還會有童工,他向經理問了這件事,經理迴答說是那些童工的父母不要他們了,而工廠接收了他們,供他們吃,供他們穿,因此那些兒童要幹活來還債。


    不過,讓李光有些欣慰的是,那些童工的工作時間比成年人要短,而且還有半天的休息時間,監工也很少打罵他們。雖然工資比成年人要低,但兒童要那麽多錢幹嘛,這個階段有吃有喝不就行了,而這算是這工廠較為擬人的地方了。


    李光在工地現場轉了幾圈,發現沒什麽能吸引他的東西,就坐車離開了。


    李光乘車來到了當地的加爾各答大學。


    加爾各答大學是印度帝國建立後,威廉一世出資在加爾各答建立的大學,其主要目的是給印度人洗腦,要他們意識到誓死效忠大英帝國和印度帝國的必要性,因此大學學生基本上是印度人,他們基本上出身於當地的商人和王公家庭。


    加爾各答大學的占地麵積較大,比總督府要小一點,而這也能看出威廉一世對加爾各答大學的重視。


    大學校長是來自英國的貴族,他在知道李光來後,親自去校門口迎接。


    李光在校長的陪同和介紹下,參觀這所大學。學校的建築風格都是巴洛克和洛可可等歐洲風格,本地的印度風格是一點都沒有,李光認為這是想打消印度人對自己國家的認同。


    李光來到了校長辦公室,這裏的環境可比經理的辦公室環境要好多了,不僅有桌子椅子,還有真皮沙發和高大上的書櫃。他坐在沙發上,舒適感一下子湧入自己的身體裏,之前在工地上的疼痛一下子消失不見了。


    校長表示自己還有別的要事要處理,就不奉陪了,想喝什麽就和侍從說,想看什麽就讓侍從去拿。李光讓侍從去泡杯咖啡,找一本曆史書給他。


    過了一會兒後,李光邊喝咖啡,邊看著侍從拿來的曆史書,這是一本印度的曆史書,主要講述了從亞曆山大大帝征伐印度時期,一直到英國統治時期這段上千年的曆史。


    這書的作者是個英國人,因此這本書有著濃重的主觀色彩,為英國的殖民行徑洗地是少不了的,不過其他的曆史內容還是值得一讀的,裏麵還深度剖析了印度無法成為一個統一國家的原因,這和後世大部分學者的觀點差不多。


    校園鈴聲響起了,李光聽著這鈴聲有些歡快,應該是下課鈴聲,因此他放下書本,喝掉咖啡,離開了辦公室,來到了走廊上。


    李光沒猜錯,是下課鈴聲,不少學生從教學樓裏走出來,清一色的都是印度男人,他們之間有說有笑,像是多年的朋友。


    李光一看這景象,眼淚不自覺的流了出來。他前世因為被人拿刀捅死,再也無法上大學,他想到如果自己沒被捅死,自己說不定也會和他們一樣,上著大學,和同伴說說笑笑。


    世事無常,生死難料。李光有些看不得這樣的畫麵了,便離開了學校,走之前和辦公室的侍從說自己先離開了,等校長來時和他說一聲。


    李光坐著勞斯萊斯,又在街上閑逛,最後發現沒什麽好玩的,便迴到了總督府。


    李光在總督府住了四天,隨後在達費林伯爵的陪同下,坐上了開往德裏的火車,去見皇帝威廉一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並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