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乘坐輪船,穿越蘇伊士運河,先是到達開羅,受到了陶菲克帕夏和克羅默伯爵的熱烈歡迎,兩人為船隊提供了一些補給,而後船隊離開開羅,向北航行,最後抵達了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已經攜一眾官員在金角灣邊上的港口等候,船隊一進入港口,蘇丹的禦用樂隊就奏響了歡快的音樂,歡迎東方的客人到來。


    李光下了輪船,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就上前和他握手,說道:


    “首相先生,感謝您能來我國進行國事訪問。”


    “蘇丹陛下,我也感謝您能親自迎接。”


    “請吧。”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伸出了手。


    大部分人上了馬車,隻有李光和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兩人坐上了奔馳,這是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唯一一輛汽車,屬於蘇丹的私人財產,而蘇丹為買到這一輛車花了不少的財政預算。


    車隊去到了蘇丹最喜歡住的道爾瑪巴赫切宮。


    李光看著這美輪美奐的宮殿,向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表示這座宮殿很好看,但心裏卻有些鄙夷,花那麽多錢去建宮殿,還不如把錢投到軍事和民生上,怪不得近代以來奧斯曼帝國隻有挨打的份。


    阿卜杜拉?哈米德笑著接受了李光的稱讚,隨後向李光介紹這座宮殿的曆史與構造。李光邊聽邊在思考著什麽,當然主要是思考。


    眾人來到了餐廳,這裏既擺滿了桌椅,還擺有一座大型月台,應該是在吃飯期間為眾人表演的。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請李光坐在了最顯眼的位置,自己則坐在他的旁邊。


    兩人使用英語交流,因為他們認為翻譯的話太麻煩了,直接交流還更親近點,也更能凸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友好關係。


    沒過多久,一道道精美的菜品被端到餐桌上,李光看了看,法國菜居多,而後是土耳其菜,平常吃的素菜都有,而葷菜除了豬肉外,牛羊肉一應俱全。雖然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私底下並不遵守伊斯蘭教規,吃的豬肉和美酒不比非伊斯蘭教徒要少,但表麵上還是要做做樣子,不要給宗教人士落下口實。


    李光前世知道土耳其菜,據說它和法餐、中餐並列為“世界三大菜係”,而他也在網上看過那些去到土耳其旅遊的博主,他們在當地吃的菜品種類不比國內要少。


    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向李光詳細介紹了桌上的菜肴,比如它們的曆史,它們的食材,等等,李光仔細的在聽。隨後,侍從們給眾人的酒杯裏倒滿了整整一杯發酵葡萄汁。


    李光知道這發酵葡萄汁的來曆,據說是伊斯蘭世界的統治者為不觸犯教規,同時也為能喝上酒,就發明出了一款酒精濃度較高的飲料,其中以發酵葡萄汁最為有名,它是曆任奧斯曼蘇丹最喜歡的飲品。


    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從座位上站起來向李光祝酒,再次感謝他的到來,李光也迴敬了一杯,表示兩國的友誼會天長地久。


    隨後,眾人開始吃菜。李光用小刀割下一塊牛肉,用叉子拿起後放到了自己的嘴裏。


    “不錯,這牛肉多汁多嫩,比我前世吃的那些牛排不知道好到哪去了。”李光吃下去後內心評價道。


    吃飯期間,李光和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兩人並沒有跟對方提什麽有關政治方麵的事,怕影響食欲,而是互相嘮嘮家常,如雙方的家庭情況以及各自的身體狀況,等等。


    在眾人吃的盡興時,月台上響起了音樂,是莫紮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裏麵歡快的音調給了眾人無限的遐想。


    “我還以為是蘿馬雅樂呢。”李光內心自言自語道,不過他也很喜歡聽古典音樂,就邊吃邊聽。


    《土耳其進行曲》演奏完後,台上的樂隊又演奏了幾首古典音樂,全是李光愛聽的。


    音樂全都演奏完後,宴會又持續了一個小時,最後在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的演講下宣告結束。


    李光和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兩人進入了休息室,開始了政治談話。


    “首相先生,貴國有和我們奧斯曼帝國結盟的意願嗎?”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上來就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奧斯曼帝國和俄國的關係一直不好,俄土戰爭斷斷續續的打了兩百多年,奧斯曼帝國在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下風,在歐洲的領土不斷被蠶食,到現在隻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帶了。


    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為抵禦俄國人的入侵,迫切的需要尋找一個盟友,而有著強大國力且和俄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就是塞裏斯帝國了。


    “暫時還沒有。”李光思考了一會兒說道,他現在並不想和奧斯曼帝國結盟,時機還不成熟。


    “好吧。”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有些失落,“不過貴國能不能為我們提供武器彈藥呢,並且能派遣教官過來幫我們訓練軍隊,這樣的話,以後在麵對俄國人時,我們才有能力反擊。”


    得了吧,就算把帝國所有先進的武器都給你們,你們也隻是運輸大隊長,不要到時候帝國和俄國發生戰爭時,對麵拿的武器都比帝國的要先進,李光暗自腹誹道。


    有個搞笑的事情,就是美國曾在解放戰爭時期給光頭大量的美式裝備,而有的武器比美國軍隊的裝備還先進,結果這些武器最後大部分都被我軍繳獲,到了抗美援朝時,一部分誌願軍的武器裝備甚至比美國軍隊的裝備還要先進。


    但表麵上,李光還是同意道:“我們願為貴國提供武器彈藥,並且還會派遣教官幫貴國訓練軍隊,不過這是要錢的。”


    “我們沒有那麽多錢,不知道貴國能不能為我們提供一筆貸款?”


    沒錢,誰信啊,這座宮殿的造價就足夠組建一支七八千人的近代軍隊了,還能買不少的軍艦,你有錢造宮殿,沒錢加強軍隊戰鬥力,你直接說我的錢要拿去建新的宮殿就是,用不著這樣子,李光內心對這個蘇丹十分鄙夷。


    “可以提供,不過貴國有能力償還嗎?”


    “我們可以拿海關做抵押。”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說道,“如果還不夠的話,我們可以租給貴國中東地區任何一塊地方。”


    把海關拿來做抵押,虧他說的出口,看來這個蘇丹還不知道海關的重要性,一直讓外人把控海關的話,本國的工商業肯定會遭受巨大的破壞,要不然近代史上中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這麽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列強把控了中國的海關。


    李光懷疑這個蘇丹是不是外國情報機構派來的間諜,不過這樣也好,帝國主義就喜歡這樣的統治者,因此他說道:“既然蘇丹陛下這麽說,那我們可以為貴國提供大量先進的武器,還會派出我國最好的教官幫助貴國訓練軍隊。”


    “那就多謝首相先生了。”


    “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貴國如果答應的話,那我們可以出兵幫貴國收複被俄國人侵占的領土。”李光又說道。


    “什麽條件?”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十分興奮,連忙問道。


    “就是我們和貴國聯合成立一個石油公司,共同開采當地的石油,收益的話,我們七,你們三。”


    雖說是兩國共同開發,但李光心裏清楚,隻有帝國擁有石油的開采技術,因此對石油的開采肯定是以帝國為主導,到時候可以把從中東地區開采出來的石油,源源不斷的運迴國內去。


    “就這?我還以為多大呢。”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絲毫沒有意識到石油的重要性有多大,他對石油的認知除照明潤滑外,還多了個“液化的草料”,意思就是把汽車當成是馬車的替代品,而石油便是汽車的“草料”,在他看來,草料多的是,隨便找都能找到。


    “所以蘇丹陛下是答應了?”


    “那當然,我肯定答應。”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爽快的說道,“隻要能狠狠痛擊那些該死的俄國人,收複失去的領土,怎麽樣都行。”


    就這樣,兩國高層達成了一份協議,協議內容主要是有關石油和俄國人,即“采石油,打大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並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