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支援馬赫迪起義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黃帝曆4516年開始,庫施淪為米斯爾的屬地,直到五十多年後不列顛殖民勢力侵入米斯爾後向庫施滲透,不列顛殖民者戈登統治期間橫征暴斂、武力鎮壓,致使庫施經濟凋敝、人民逃離,米斯爾在庫施的統治機構癱瘓。
黃帝曆4578年6月,馬赫迪宣稱自己是救世主馬赫迪,號召恢複伊斯蘭教純樸和正統,提出“推翻異教徒”“不交一文稅”口號,贏得人民擁護 。
黃帝曆4578年8月,馬赫迪首戰擊敗討伐隊,後向西部卡迪爾山區轉移積蓄力量。黃帝曆4580年1月攻占烏拜伊德城,同年11月希甘之役殲滅不列顛軍隊主力,聲威大振,之後起義軍直逼喀土穆 。
黃帝曆4581年1月,不列顛派戈登固守喀土穆,馬赫迪拒絕其誘降。黃帝曆4582年1月26日,馬赫迪率軍攻下喀土穆,擊斃戈登,建立馬赫迪王國 。
黃帝曆4582年6月,馬赫迪逝世,阿卜杜拉繼位。
雖然馬赫迪王國多次擊敗了不列顛人,但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馬赫迪王國的損失遠在不列顛人之上,軍火、糧草等物資補給嚴重不足,威脅著馬赫迪軍隊的戰鬥力。
阿卜杜拉深知僅靠馬赫迪王國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戰勝不列顛殖民者,為此他決定尋求外人幫助,他秘密派人前往庫達西亞,向那裏的塞裏斯人求救。
李雲龍在收到來自庫施的求救消息後,覺得這是個打擊不列顛在黑大陸統治的機會,便向馬赫迪王國的使者表示會好好考慮,把此事報告給了帝都方麵。
李光在知道馬赫迪起義的消息後,也覺得這是個打擊不列顛在黑大陸統治的機會,便電令李雲龍配合軍情局秘密給馬赫迪王國提供武器彈藥以及其他軍需物資。
馬赫迪王國,喀土穆王宮。
“你們確定接受不列顛帝國的招安?”一個不列顛人說道,他是克羅默伯爵派來招安的使者。
馬赫迪王國成立後,不列顛政府意識到現在已經很難撲滅這次起義了,便有了招安的心思,不過不列顛政府的招安隻是一個幌子,等馬赫迪王國接受招安後,就把他們全部殲滅。
“大使先生,我們馬赫迪王國不會接受你們不列顛人的任何招安,你們不列顛人所要做的,就是滾出庫施,滾出米斯爾。”阿卜杜拉冷冷說道,“所以,你還是請迴吧。”
“可是,你難道不清楚你的政權狀況嗎?”不列顛使者說道,“我一路過來,發現當地的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這難道不是你連年發動戰爭的結果嗎?”
“大使先生,你不要把帽子扣在我頭上,這還不是因為你們不列顛人在庫施橫征暴斂,不給百姓們一條活路,不然的話百姓怎麽可能會是這樣子。”
“阿卜杜拉先生,你要知道,如果你接受我們的招安,我們就可以任命你為世襲的庫施總督,讓你的子孫後代世世代代都是庫施的主人。”使者提出了條件,“還有,我們會撥款對庫施進行大規模重建,以促進當地經濟的恢複和發展。”
“謝謝你們不列顛人的好意,不過我拒絕。”阿卜杜拉並沒有為此所動,他知道這隻是不列顛人的誘餌。
“那好吧。”使者聳聳肩,“那先生你就準備接受好不列顛帝國的怒火吧,希望你到時候不要後悔。”
“我永遠都不會後悔,請你離開吧。”阿卜杜拉並沒有被使者的武力威脅所震懾。
不列顛使者離開了王宮。
看著不列顛使者離開的背影,阿卜杜拉的眼睛眯成一條縫,他知道不列顛的實力很強大,但他知道,一旦屈從於不列顛人的武力,那他的家族以及庫施的老百姓世世代代都由遭受不列顛人的奴役,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現在塞裏斯人同意為我們提供武器彈藥了嗎?”阿卜杜拉對身邊的近臣問道。
“迴陛下,據在庫達西亞的人來報,塞裏斯人已經同意了,那裏的塞裏斯人會配合他們的情報機構為我們暗地裏輸送武器,而現在武器已經在路上了。”
“那這武器要怎麽運過來?”阿卜杜拉問道,他知道馬赫迪王國是一個內陸國家,沒有自己的海岸線,而不列顛的海軍可是一定會在海上封鎖馬赫迪王國的。
“陛下,您難道忘了安尼爾河上遊,塞裏斯人在修建水庫?”近臣說道,“現在安尼爾河上遊是由塞裏斯人的水庫公司暫為代管的,因此不列顛人對上遊隻是收取較高的賦稅,其他的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武器肯定是沿著安尼爾河運過來的。”
“那不列顛的海關不會查嗎?”
“請放心,陛下,不列顛的海關官員都奉行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們檢查貨物也隻是隨便看看,而且要是賄賂他們,那他們看都不會看貨物一眼,直接讓過,我想塞裏斯人一定會拿錢賄賂的。”近臣解釋道。
“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放心了。”阿卜杜拉原本擔心武器會運不過來,在聽了近臣的一番解釋後,他內心鬆了口氣。
半個月後,阿卜杜拉收到了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塞裏斯人的武器彈藥已經抵達了安尼爾河上遊,現在正儲放在他們的水庫公司,阿卜杜拉隻要派人去接收就行了;壞消息是,不列顛人和米斯爾人組成了三萬人的聯軍,正從福斯塔特趕來。
阿卜杜拉當即派人迅速接收武器,在看到那數不清的步槍和子彈後,他內心很是滿意,不過更讓阿卜杜拉驚喜的是,塞裏斯人還送來了馬克沁機槍(這馬克沁機槍是閹割過的,威力不如帝國軍隊裝備的馬克沁機槍)和迫擊炮,真是安拉降臨。
“哈哈,這樣一來,不列顛人就休想打敗我。”阿卜杜拉看著那滿滿的武器彈藥,他的心情十分大好。
阿卜杜拉把塞裏斯人支援的武器分發給了王國的軍隊,還派了自己的親兵管理馬克沁機槍和迫擊炮。
“陛下,這是我從機槍的縫裏發現的信件,請您過目。”一個親兵把信呈給了阿卜杜拉。
阿卜杜拉打開了信,裏麵是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文字,他看了一遍裏麵的內容,大致明白了信中的意思。
這封信是塞裏斯人寫的,裏麵說了不要因為得到了一批先進的武器就驕傲自大,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信中要求阿卜杜拉要廣泛發動人民的力量,將這場反侵略戰爭轉化為人民戰爭,讓不列顛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信中還說道,在敵我力量懸殊時,不要硬碰硬,要靈活應對,開展遊擊戰術,要最大的發揮“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個遊擊戰的核心。
阿卜杜拉將信中的內容了然於心,他認為塞裏斯人的想法是正確的,因此他決定按照塞裏斯人的想法做。
兩周後,不列顛—米斯爾聯軍抵達了安尼爾河上遊流域,他們在這接受了塞裏斯水庫公司提供的補給,在待了兩天後便朝著馬赫迪王國的都城喀土穆趕去。
聯軍司令是戈登的弟弟克裏斯托弗,他因為哥哥的死而對馬赫迪王國十分厭惡,發誓要為自己的哥哥報仇雪恨,他要求聯軍士兵們一看到有庫施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以告慰自己的哥哥在天之靈。
因此,聯軍在行軍的路上,一看到有庫施人的村落,就立馬去洗劫,並將村民全部殺死,完事後放火燒村。跟他們一比,帝國軍隊都算是文明之師,聯軍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就這麽一路霍霍,聯軍抵達了離喀土穆一公裏的地方,克裏斯托弗下令在這裏安營紮寨,並將這裏命名為“戈登”,以紀念自己的哥哥,當然這裏的人已經被聯軍分別去見上帝和真主了。
克裏斯托弗並沒有直接攻城,他先是派出一個使者去喀土穆勸降,如果使者被殺或是被趕出來,那他就直接派兵攻城,並在城破後將裏麵的百姓全部殺死,財產全部洗劫,當然火是不會放的,因為這還要作為不列顛帝國在庫施的首府。
阿卜杜拉在知道聯軍一路上所犯下的暴行後,內心十分憤怒,他窮盡了畢生的詞匯大罵不列顛人的祖宗十八代,在知道聯軍派使者過來後,他恨不得親自把這使者給剮了,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召見了這名使者。
“你是來勸降的吧?”阿卜杜拉在看到聯軍使者後,不耐煩地說道,“我都說了,我是不會投降的,你還是請迴吧。”
“阿卜杜拉先生,我們這次可是帶了重型火炮,就憑借喀土穆那弱小的城防,是根本抗不了一發炮彈的。”使者說道,“塞裏斯人有句古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你還是接受投降為好,不然的話,一旦城破,城裏的百姓都要遭殃。”
“你和我同為阿拉伯人,為什麽要為不列顛人服務,充當他們的走狗?”阿卜杜拉實在忍受不了使者的威脅,便指著他的鼻子罵道。
使者不是不列顛人,而是米斯爾人。克裏斯托弗不想讓自己人送命,就派出了米斯爾人,反正他又不關心米斯爾人的死活。
“阿卜杜拉先生,請不要拿民族大義指責我。”使者淡淡說道,他並沒有被阿卜杜拉的話所打動,“我這隻是混口飯吃,起碼我在米斯爾過的比你好。”
“在哪不能混口飯吃,非得給不列顛人當走狗嗎?”阿卜杜拉被使者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激怒了,“你要知道,好多米斯爾人可是每時每刻都在遭受著不列顛人的壓迫。”
“好了,阿卜杜拉先生,既然你不接受我們的勸降,那就在戰場上相見吧。”使者絲毫沒有理會阿卜杜拉說的話,說完便離開了王宮。
阿卜杜拉並沒有阻止使者離開,其他大臣紛紛表示不解,詢問為什麽不把那使者處死,阿卜杜拉搖搖頭,解釋說要堂堂正正打敗不列顛人,一旦把那使者俘虜了,就要他接受庫施人民的審判。
使者完好無損的走出了城門,克裏斯托弗覺得有些驚奇,沒想到阿卜杜拉居然能忍住,不動使者一根毫毛,不過他還是找到使者,問下阿卜杜拉對他說了什麽。
“司令官閣下,阿卜杜拉把您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還說如果您不撤軍,就把您哥哥的屍體大卸八塊。”使者說道。
“什麽?”克裏斯托弗大怒道,“阿卜杜拉膽子也太大了!”
馬赫迪在擊斃戈登後,就把他的屍體裝到了一個麻袋裏,放在王宮的地下室,除沒有給他一口棺材外,基本上對他的屍體沒怎麽樣。
克裏斯托弗攻打喀土穆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遵從上級的命令,二是要奪迴哥哥的屍體,運迴不列顛好好安葬,為其舉行隆重的葬禮。如果阿卜杜拉真的要把戈登的屍體大卸八塊,那克裏斯托弗不介意徹底把喀土穆夷為平地,大不了重新建一座城便是。
“那阿卜杜拉還和你說什麽了嗎?”克裏斯托弗又問道。
“他說要戰便戰,自己不怕任何人的威脅,絲毫沒把您放在眼裏。”
“哼,笑話。”克裏斯托弗不屑的說道,“我看他假酒喝多了,完全不知道雙方的實力差距有多大。既然這樣,那我就成全他,你先下去吧。”
“是。”
喀土穆王宮內。
“陛下,現在軍隊已經休整完畢,隨時為您而戰,請您發布命令吧。”一位將領說道。
“好。”阿卜杜拉從自己的王座上站起來,麵對著眾人,“現在我宣布,城內守軍做好防禦準備,把步槍都上好膛,機槍和火炮也要做好開火準備,要讓喀土穆成為不列顛人的葬身之地。”
“是!”眾人喊道。
“你去和百姓們說說,請求他們加入我們的隊伍,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後方生產物資,青壯年協助我們的軍隊守城。”阿卜杜拉對治安官交代道。
“是,屬下明白。”
喀土穆攻城戰,一觸即發。
黃帝曆4578年6月,馬赫迪宣稱自己是救世主馬赫迪,號召恢複伊斯蘭教純樸和正統,提出“推翻異教徒”“不交一文稅”口號,贏得人民擁護 。
黃帝曆4578年8月,馬赫迪首戰擊敗討伐隊,後向西部卡迪爾山區轉移積蓄力量。黃帝曆4580年1月攻占烏拜伊德城,同年11月希甘之役殲滅不列顛軍隊主力,聲威大振,之後起義軍直逼喀土穆 。
黃帝曆4581年1月,不列顛派戈登固守喀土穆,馬赫迪拒絕其誘降。黃帝曆4582年1月26日,馬赫迪率軍攻下喀土穆,擊斃戈登,建立馬赫迪王國 。
黃帝曆4582年6月,馬赫迪逝世,阿卜杜拉繼位。
雖然馬赫迪王國多次擊敗了不列顛人,但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馬赫迪王國的損失遠在不列顛人之上,軍火、糧草等物資補給嚴重不足,威脅著馬赫迪軍隊的戰鬥力。
阿卜杜拉深知僅靠馬赫迪王國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戰勝不列顛殖民者,為此他決定尋求外人幫助,他秘密派人前往庫達西亞,向那裏的塞裏斯人求救。
李雲龍在收到來自庫施的求救消息後,覺得這是個打擊不列顛在黑大陸統治的機會,便向馬赫迪王國的使者表示會好好考慮,把此事報告給了帝都方麵。
李光在知道馬赫迪起義的消息後,也覺得這是個打擊不列顛在黑大陸統治的機會,便電令李雲龍配合軍情局秘密給馬赫迪王國提供武器彈藥以及其他軍需物資。
馬赫迪王國,喀土穆王宮。
“你們確定接受不列顛帝國的招安?”一個不列顛人說道,他是克羅默伯爵派來招安的使者。
馬赫迪王國成立後,不列顛政府意識到現在已經很難撲滅這次起義了,便有了招安的心思,不過不列顛政府的招安隻是一個幌子,等馬赫迪王國接受招安後,就把他們全部殲滅。
“大使先生,我們馬赫迪王國不會接受你們不列顛人的任何招安,你們不列顛人所要做的,就是滾出庫施,滾出米斯爾。”阿卜杜拉冷冷說道,“所以,你還是請迴吧。”
“可是,你難道不清楚你的政權狀況嗎?”不列顛使者說道,“我一路過來,發現當地的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這難道不是你連年發動戰爭的結果嗎?”
“大使先生,你不要把帽子扣在我頭上,這還不是因為你們不列顛人在庫施橫征暴斂,不給百姓們一條活路,不然的話百姓怎麽可能會是這樣子。”
“阿卜杜拉先生,你要知道,如果你接受我們的招安,我們就可以任命你為世襲的庫施總督,讓你的子孫後代世世代代都是庫施的主人。”使者提出了條件,“還有,我們會撥款對庫施進行大規模重建,以促進當地經濟的恢複和發展。”
“謝謝你們不列顛人的好意,不過我拒絕。”阿卜杜拉並沒有為此所動,他知道這隻是不列顛人的誘餌。
“那好吧。”使者聳聳肩,“那先生你就準備接受好不列顛帝國的怒火吧,希望你到時候不要後悔。”
“我永遠都不會後悔,請你離開吧。”阿卜杜拉並沒有被使者的武力威脅所震懾。
不列顛使者離開了王宮。
看著不列顛使者離開的背影,阿卜杜拉的眼睛眯成一條縫,他知道不列顛的實力很強大,但他知道,一旦屈從於不列顛人的武力,那他的家族以及庫施的老百姓世世代代都由遭受不列顛人的奴役,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現在塞裏斯人同意為我們提供武器彈藥了嗎?”阿卜杜拉對身邊的近臣問道。
“迴陛下,據在庫達西亞的人來報,塞裏斯人已經同意了,那裏的塞裏斯人會配合他們的情報機構為我們暗地裏輸送武器,而現在武器已經在路上了。”
“那這武器要怎麽運過來?”阿卜杜拉問道,他知道馬赫迪王國是一個內陸國家,沒有自己的海岸線,而不列顛的海軍可是一定會在海上封鎖馬赫迪王國的。
“陛下,您難道忘了安尼爾河上遊,塞裏斯人在修建水庫?”近臣說道,“現在安尼爾河上遊是由塞裏斯人的水庫公司暫為代管的,因此不列顛人對上遊隻是收取較高的賦稅,其他的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武器肯定是沿著安尼爾河運過來的。”
“那不列顛的海關不會查嗎?”
“請放心,陛下,不列顛的海關官員都奉行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們檢查貨物也隻是隨便看看,而且要是賄賂他們,那他們看都不會看貨物一眼,直接讓過,我想塞裏斯人一定會拿錢賄賂的。”近臣解釋道。
“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放心了。”阿卜杜拉原本擔心武器會運不過來,在聽了近臣的一番解釋後,他內心鬆了口氣。
半個月後,阿卜杜拉收到了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塞裏斯人的武器彈藥已經抵達了安尼爾河上遊,現在正儲放在他們的水庫公司,阿卜杜拉隻要派人去接收就行了;壞消息是,不列顛人和米斯爾人組成了三萬人的聯軍,正從福斯塔特趕來。
阿卜杜拉當即派人迅速接收武器,在看到那數不清的步槍和子彈後,他內心很是滿意,不過更讓阿卜杜拉驚喜的是,塞裏斯人還送來了馬克沁機槍(這馬克沁機槍是閹割過的,威力不如帝國軍隊裝備的馬克沁機槍)和迫擊炮,真是安拉降臨。
“哈哈,這樣一來,不列顛人就休想打敗我。”阿卜杜拉看著那滿滿的武器彈藥,他的心情十分大好。
阿卜杜拉把塞裏斯人支援的武器分發給了王國的軍隊,還派了自己的親兵管理馬克沁機槍和迫擊炮。
“陛下,這是我從機槍的縫裏發現的信件,請您過目。”一個親兵把信呈給了阿卜杜拉。
阿卜杜拉打開了信,裏麵是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文字,他看了一遍裏麵的內容,大致明白了信中的意思。
這封信是塞裏斯人寫的,裏麵說了不要因為得到了一批先進的武器就驕傲自大,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信中要求阿卜杜拉要廣泛發動人民的力量,將這場反侵略戰爭轉化為人民戰爭,讓不列顛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信中還說道,在敵我力量懸殊時,不要硬碰硬,要靈活應對,開展遊擊戰術,要最大的發揮“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個遊擊戰的核心。
阿卜杜拉將信中的內容了然於心,他認為塞裏斯人的想法是正確的,因此他決定按照塞裏斯人的想法做。
兩周後,不列顛—米斯爾聯軍抵達了安尼爾河上遊流域,他們在這接受了塞裏斯水庫公司提供的補給,在待了兩天後便朝著馬赫迪王國的都城喀土穆趕去。
聯軍司令是戈登的弟弟克裏斯托弗,他因為哥哥的死而對馬赫迪王國十分厭惡,發誓要為自己的哥哥報仇雪恨,他要求聯軍士兵們一看到有庫施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以告慰自己的哥哥在天之靈。
因此,聯軍在行軍的路上,一看到有庫施人的村落,就立馬去洗劫,並將村民全部殺死,完事後放火燒村。跟他們一比,帝國軍隊都算是文明之師,聯軍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就這麽一路霍霍,聯軍抵達了離喀土穆一公裏的地方,克裏斯托弗下令在這裏安營紮寨,並將這裏命名為“戈登”,以紀念自己的哥哥,當然這裏的人已經被聯軍分別去見上帝和真主了。
克裏斯托弗並沒有直接攻城,他先是派出一個使者去喀土穆勸降,如果使者被殺或是被趕出來,那他就直接派兵攻城,並在城破後將裏麵的百姓全部殺死,財產全部洗劫,當然火是不會放的,因為這還要作為不列顛帝國在庫施的首府。
阿卜杜拉在知道聯軍一路上所犯下的暴行後,內心十分憤怒,他窮盡了畢生的詞匯大罵不列顛人的祖宗十八代,在知道聯軍派使者過來後,他恨不得親自把這使者給剮了,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召見了這名使者。
“你是來勸降的吧?”阿卜杜拉在看到聯軍使者後,不耐煩地說道,“我都說了,我是不會投降的,你還是請迴吧。”
“阿卜杜拉先生,我們這次可是帶了重型火炮,就憑借喀土穆那弱小的城防,是根本抗不了一發炮彈的。”使者說道,“塞裏斯人有句古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你還是接受投降為好,不然的話,一旦城破,城裏的百姓都要遭殃。”
“你和我同為阿拉伯人,為什麽要為不列顛人服務,充當他們的走狗?”阿卜杜拉實在忍受不了使者的威脅,便指著他的鼻子罵道。
使者不是不列顛人,而是米斯爾人。克裏斯托弗不想讓自己人送命,就派出了米斯爾人,反正他又不關心米斯爾人的死活。
“阿卜杜拉先生,請不要拿民族大義指責我。”使者淡淡說道,他並沒有被阿卜杜拉的話所打動,“我這隻是混口飯吃,起碼我在米斯爾過的比你好。”
“在哪不能混口飯吃,非得給不列顛人當走狗嗎?”阿卜杜拉被使者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激怒了,“你要知道,好多米斯爾人可是每時每刻都在遭受著不列顛人的壓迫。”
“好了,阿卜杜拉先生,既然你不接受我們的勸降,那就在戰場上相見吧。”使者絲毫沒有理會阿卜杜拉說的話,說完便離開了王宮。
阿卜杜拉並沒有阻止使者離開,其他大臣紛紛表示不解,詢問為什麽不把那使者處死,阿卜杜拉搖搖頭,解釋說要堂堂正正打敗不列顛人,一旦把那使者俘虜了,就要他接受庫施人民的審判。
使者完好無損的走出了城門,克裏斯托弗覺得有些驚奇,沒想到阿卜杜拉居然能忍住,不動使者一根毫毛,不過他還是找到使者,問下阿卜杜拉對他說了什麽。
“司令官閣下,阿卜杜拉把您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還說如果您不撤軍,就把您哥哥的屍體大卸八塊。”使者說道。
“什麽?”克裏斯托弗大怒道,“阿卜杜拉膽子也太大了!”
馬赫迪在擊斃戈登後,就把他的屍體裝到了一個麻袋裏,放在王宮的地下室,除沒有給他一口棺材外,基本上對他的屍體沒怎麽樣。
克裏斯托弗攻打喀土穆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遵從上級的命令,二是要奪迴哥哥的屍體,運迴不列顛好好安葬,為其舉行隆重的葬禮。如果阿卜杜拉真的要把戈登的屍體大卸八塊,那克裏斯托弗不介意徹底把喀土穆夷為平地,大不了重新建一座城便是。
“那阿卜杜拉還和你說什麽了嗎?”克裏斯托弗又問道。
“他說要戰便戰,自己不怕任何人的威脅,絲毫沒把您放在眼裏。”
“哼,笑話。”克裏斯托弗不屑的說道,“我看他假酒喝多了,完全不知道雙方的實力差距有多大。既然這樣,那我就成全他,你先下去吧。”
“是。”
喀土穆王宮內。
“陛下,現在軍隊已經休整完畢,隨時為您而戰,請您發布命令吧。”一位將領說道。
“好。”阿卜杜拉從自己的王座上站起來,麵對著眾人,“現在我宣布,城內守軍做好防禦準備,把步槍都上好膛,機槍和火炮也要做好開火準備,要讓喀土穆成為不列顛人的葬身之地。”
“是!”眾人喊道。
“你去和百姓們說說,請求他們加入我們的隊伍,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後方生產物資,青壯年協助我們的軍隊守城。”阿卜杜拉對治安官交代道。
“是,屬下明白。”
喀土穆攻城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