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建立的舊羅素行省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帝曆4580年底,舊羅素,武起信市。
當地市民舉辦了歡慶活動,慶祝舊羅素行省的成立。
新世紀之初,帝國發現並占領了舊羅素,不過在占領過程中與當地的土著發生了不少衝突,最後演變成戰爭,不過在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壓迫下,舊羅素的土著最終臣服於帝國的統治,並在之後逐漸成為了帝國的公民。
舊羅素原為遠南總督轄區和後來的遠南行省的一個地方行政區,不過,由於舊羅素和遠南大陸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舊羅素逐漸成為了一個自治的地區。到了李光穿越的那一年(黃帝曆4571年),舊羅素已經成為了遠南行省的一個高度自治的地區。
五年前,李光在遠南視察時,就和遠南省長提到過要把舊羅素從遠南行省當中給劃出來,新成立一個舊羅素行省。在這之後,西尼政府和武起信政府開始籌備舊羅素行省建立的準備工作,如行政規劃、人事安排、法律與政策、經濟與財政以及基礎設施方麵的準備工作。
以上這些工作要是放在本土的話,花的時間肯定很長,不過幸好舊羅素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地區,原本自己就有獨立的、沒和遠南行省其他地區一樣的上麵那些東西,因此隻花了一年時間就搞定了準備工作。
然而,新行省的建立要經過議會的批準,而因為舊羅素是南洋資本的地盤,其它黨派的議員,尤其是南方黨的議員堅決不同意,害怕這會增強南洋資本的實力,而海外黨的議員也對此很是擔憂,因此建省一事並沒有在議會獲得通過。
就這麽過了四年,後來在綜合考慮下,議會終於批準了建立舊羅素行省一事,舊羅素行省正式建立。
舊羅素行省的最高行政長官為之前舊羅素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省會放在武起信市。
武起信市是一個港口城市,它的存在時間已有幾十年的曆史。帝國拿下舊羅素後,就開始在當地北島最南端一個背山麵水的海灣修建港口,並命名為武起信市,以紀念帝國曆史上的三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修建武起信市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作為貨物儲存和轉運的重要據點,其天然海港為貿易運輸提供了便利;二是作為移民定居點,吸引了大量塞裏斯移民來此居住和發展。因為武起信市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海港條件,它被選定為舊羅素行省的省會,以更好地發揮政治中心的職能。
現在武起信市有二十五萬人口,其中絕大部分是塞人。武起信市的金融服務業十分發達,在南洋僅次於淡馬錫和西尼,而有關食品和機械的製造業發展的也很快,總之武起信的工商業十分發達。
經過帝國政府幾十年的大力開發,舊羅素的農業變得十分發達。
畜牧業是舊羅素的經濟基礎,其產值占農業產值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其羊肉和奶製品出口量居全國第四位,羊毛出口量則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遠南,粗羊毛產量占全國產量的百分之四十。此外,舊羅素的奶牛存欄數量多,牛奶產量大,是全國第五大牛奶生產地。
舊羅素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雖然糧食不能自給,但水果等農產品出口量相當可觀,比如獼猴桃、蘋果等。此外,舊羅素的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產業也較為出色,從北島的海灣到南島的海堡,葡萄酒產區遍布行省各地,其葡萄酒以純淨、清新的風格和卓越的品質,贏得全球葡萄酒愛好者的青睞。
舊羅素的農業生產效率很高。舊羅素是全國最早使用化肥的地區之一,而化肥生產技術在皇家科學院的不斷改進下,產量有所提高,對糧食的增幅大有幫助。近些年來,隨著國內先進農業機械的出現,舊羅素成為了少數使用以內燃機作為動力的農業機械的地區之一。
舊羅素的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經營規模較大,三百公頃的牧場一般需要十個勞動力。而且還要注意的是,農場主基本上都是塞人,而勞動力大部分都是當地土著,少部分是塞人。
舊羅素相比鄰邊的遠南,人口還是較少,生產的農產品除少量滿足省內消費外,多數出口到全國乃至世界市場,其羊毛、羔羊出口量占產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牛奶及其製品出口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六,因此受外麵市場影響較大。
舊羅素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金、銀、鐵等,這是帝國政府派遣專家勘探後發現的。不過在綜合考慮下,帝國政府並沒有開發這裏的礦產資源,不過卻在發現的地方駐紮軍隊,嚴防任何人進入。
舊羅素因為麵積小,大城市相比農村(一個大農場相當於一個村)也沒那麽多,所以鐵路很少,隻有武起信市有鐵路,而且這條鐵路的職能主要是把農產品運輸到港口,便於輪船能快速裝貨。
不過,舊羅素建省後,有多個農場主上書省政府,請求在自己的農場旁修建鐵路,直通武起信市。因為這些農場主有選票,省政府的人不敢不重視,把此事上報給了帝都方麵。
李光在收到來自舊羅素行省的消息後,和內閣成員商量了一會兒,決定同意農場主的請求,而絕大部分議員對此也是十分讚成。舊羅素行省政府在獲知帝都方麵的態度後,開始主持修建鐵路的工作,並花錢邀請外地的鐵路公司派人過來修建鐵路。
帝都,首相辦公室內。
李光看著牆上的掛著的世界地圖,眼睛一直注視著遠西和舊羅素邊上的一眾大南洋島嶼,若有所思。
本來李光在五年前就和遠南省長提過有時間就出兵占領邊上的大南洋島嶼,不過因為要準備舊羅素建省一事,而這要花費很多精力,因此這有關出兵占領島嶼一事最後就不了了之。
舊羅素行省建立後,李光想在舊羅素建立一個軍港,和西尼一起作為進軍大南洋南部島嶼的橋頭堡,不過他還沒想好軍港要建在哪裏。
“從頭建立一個軍港,這肯定要花費不少金錢和時間,而且我又不是軍事戰略方麵的專家,我怎麽知道在哪建軍港最好,還是找個專家過來看看吧。”李光拿起桌上的煙鬥,美美的吸了一口,看著牆上的大南洋南部島嶼和舊羅素地圖,自言自語道。
“西尼造船廠現在的承載能力有些不足,看來要好好轉移一下。”李光說道,“等把軍港建立起來,就把西尼造船廠的一部分生產能力轉移到這。”
李光讓楊德邦找了個國內頂尖的軍事戰略專家,和他商談要把軍港建在舊羅素行省的哪個地方。
“劉先生,哪個地方適合建軍港呢?”李光對過來的劉專家問道。
“首相大人,我覺得這裏最為適合。”劉專家說著指了指舊羅素行省西北部尖尖的地方。
“說說你的理由。”
“首相大人,這裏離西尼較近,便於接收西尼造船廠輸送過來的生產能力。還有就是,這裏更容易對那些南部島嶼進行大範圍的軍事輻射,可以更好地監視和控製它們。”
“說的有理。”李光點點頭,“不過這軍港的規模大小該如何?”
“首相大人,我認為保持一個中等規模就足矣,因為那些島嶼基本上要麽沒人,要麽都是未開化的野人,不用大動幹戈,不過島嶼數量太多,需要的軍艦也要多,而軍港太小的話無法承受,因此維持中等規模即可。”
“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幾天後,李光在議會上提議在舊羅素北部建立一個軍港。眾議員在長時間的討論後,同意了李光的提議。
舊羅素行省政府在得到了帝都方麵發來的有關在當地北部建立軍港的電報後,組織調動了大量勞動力去那裏建設,並要鐵路公司的人在那裏修鐵路,同時還從遠南購進了一批用於修建軍港的材料。
修鐵路、建軍港,這讓原本財政有些盈餘的舊羅素行省政府有些喘不過氣,為此舊羅素行省政府上報帝都方麵,請求在修建期間暫停向舊羅素征稅,而這得到了帝都方麵的批準。
建軍港一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軍港建成後,帝國政府將其命名為俯瞰,意思是俯瞰大南洋南部的一眾島嶼。
當地市民舉辦了歡慶活動,慶祝舊羅素行省的成立。
新世紀之初,帝國發現並占領了舊羅素,不過在占領過程中與當地的土著發生了不少衝突,最後演變成戰爭,不過在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壓迫下,舊羅素的土著最終臣服於帝國的統治,並在之後逐漸成為了帝國的公民。
舊羅素原為遠南總督轄區和後來的遠南行省的一個地方行政區,不過,由於舊羅素和遠南大陸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舊羅素逐漸成為了一個自治的地區。到了李光穿越的那一年(黃帝曆4571年),舊羅素已經成為了遠南行省的一個高度自治的地區。
五年前,李光在遠南視察時,就和遠南省長提到過要把舊羅素從遠南行省當中給劃出來,新成立一個舊羅素行省。在這之後,西尼政府和武起信政府開始籌備舊羅素行省建立的準備工作,如行政規劃、人事安排、法律與政策、經濟與財政以及基礎設施方麵的準備工作。
以上這些工作要是放在本土的話,花的時間肯定很長,不過幸好舊羅素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地區,原本自己就有獨立的、沒和遠南行省其他地區一樣的上麵那些東西,因此隻花了一年時間就搞定了準備工作。
然而,新行省的建立要經過議會的批準,而因為舊羅素是南洋資本的地盤,其它黨派的議員,尤其是南方黨的議員堅決不同意,害怕這會增強南洋資本的實力,而海外黨的議員也對此很是擔憂,因此建省一事並沒有在議會獲得通過。
就這麽過了四年,後來在綜合考慮下,議會終於批準了建立舊羅素行省一事,舊羅素行省正式建立。
舊羅素行省的最高行政長官為之前舊羅素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省會放在武起信市。
武起信市是一個港口城市,它的存在時間已有幾十年的曆史。帝國拿下舊羅素後,就開始在當地北島最南端一個背山麵水的海灣修建港口,並命名為武起信市,以紀念帝國曆史上的三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修建武起信市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作為貨物儲存和轉運的重要據點,其天然海港為貿易運輸提供了便利;二是作為移民定居點,吸引了大量塞裏斯移民來此居住和發展。因為武起信市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海港條件,它被選定為舊羅素行省的省會,以更好地發揮政治中心的職能。
現在武起信市有二十五萬人口,其中絕大部分是塞人。武起信市的金融服務業十分發達,在南洋僅次於淡馬錫和西尼,而有關食品和機械的製造業發展的也很快,總之武起信的工商業十分發達。
經過帝國政府幾十年的大力開發,舊羅素的農業變得十分發達。
畜牧業是舊羅素的經濟基礎,其產值占農業產值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其羊肉和奶製品出口量居全國第四位,羊毛出口量則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遠南,粗羊毛產量占全國產量的百分之四十。此外,舊羅素的奶牛存欄數量多,牛奶產量大,是全國第五大牛奶生產地。
舊羅素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雖然糧食不能自給,但水果等農產品出口量相當可觀,比如獼猴桃、蘋果等。此外,舊羅素的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產業也較為出色,從北島的海灣到南島的海堡,葡萄酒產區遍布行省各地,其葡萄酒以純淨、清新的風格和卓越的品質,贏得全球葡萄酒愛好者的青睞。
舊羅素的農業生產效率很高。舊羅素是全國最早使用化肥的地區之一,而化肥生產技術在皇家科學院的不斷改進下,產量有所提高,對糧食的增幅大有幫助。近些年來,隨著國內先進農業機械的出現,舊羅素成為了少數使用以內燃機作為動力的農業機械的地區之一。
舊羅素的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經營規模較大,三百公頃的牧場一般需要十個勞動力。而且還要注意的是,農場主基本上都是塞人,而勞動力大部分都是當地土著,少部分是塞人。
舊羅素相比鄰邊的遠南,人口還是較少,生產的農產品除少量滿足省內消費外,多數出口到全國乃至世界市場,其羊毛、羔羊出口量占產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牛奶及其製品出口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六,因此受外麵市場影響較大。
舊羅素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金、銀、鐵等,這是帝國政府派遣專家勘探後發現的。不過在綜合考慮下,帝國政府並沒有開發這裏的礦產資源,不過卻在發現的地方駐紮軍隊,嚴防任何人進入。
舊羅素因為麵積小,大城市相比農村(一個大農場相當於一個村)也沒那麽多,所以鐵路很少,隻有武起信市有鐵路,而且這條鐵路的職能主要是把農產品運輸到港口,便於輪船能快速裝貨。
不過,舊羅素建省後,有多個農場主上書省政府,請求在自己的農場旁修建鐵路,直通武起信市。因為這些農場主有選票,省政府的人不敢不重視,把此事上報給了帝都方麵。
李光在收到來自舊羅素行省的消息後,和內閣成員商量了一會兒,決定同意農場主的請求,而絕大部分議員對此也是十分讚成。舊羅素行省政府在獲知帝都方麵的態度後,開始主持修建鐵路的工作,並花錢邀請外地的鐵路公司派人過來修建鐵路。
帝都,首相辦公室內。
李光看著牆上的掛著的世界地圖,眼睛一直注視著遠西和舊羅素邊上的一眾大南洋島嶼,若有所思。
本來李光在五年前就和遠南省長提過有時間就出兵占領邊上的大南洋島嶼,不過因為要準備舊羅素建省一事,而這要花費很多精力,因此這有關出兵占領島嶼一事最後就不了了之。
舊羅素行省建立後,李光想在舊羅素建立一個軍港,和西尼一起作為進軍大南洋南部島嶼的橋頭堡,不過他還沒想好軍港要建在哪裏。
“從頭建立一個軍港,這肯定要花費不少金錢和時間,而且我又不是軍事戰略方麵的專家,我怎麽知道在哪建軍港最好,還是找個專家過來看看吧。”李光拿起桌上的煙鬥,美美的吸了一口,看著牆上的大南洋南部島嶼和舊羅素地圖,自言自語道。
“西尼造船廠現在的承載能力有些不足,看來要好好轉移一下。”李光說道,“等把軍港建立起來,就把西尼造船廠的一部分生產能力轉移到這。”
李光讓楊德邦找了個國內頂尖的軍事戰略專家,和他商談要把軍港建在舊羅素行省的哪個地方。
“劉先生,哪個地方適合建軍港呢?”李光對過來的劉專家問道。
“首相大人,我覺得這裏最為適合。”劉專家說著指了指舊羅素行省西北部尖尖的地方。
“說說你的理由。”
“首相大人,這裏離西尼較近,便於接收西尼造船廠輸送過來的生產能力。還有就是,這裏更容易對那些南部島嶼進行大範圍的軍事輻射,可以更好地監視和控製它們。”
“說的有理。”李光點點頭,“不過這軍港的規模大小該如何?”
“首相大人,我認為保持一個中等規模就足矣,因為那些島嶼基本上要麽沒人,要麽都是未開化的野人,不用大動幹戈,不過島嶼數量太多,需要的軍艦也要多,而軍港太小的話無法承受,因此維持中等規模即可。”
“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幾天後,李光在議會上提議在舊羅素北部建立一個軍港。眾議員在長時間的討論後,同意了李光的提議。
舊羅素行省政府在得到了帝都方麵發來的有關在當地北部建立軍港的電報後,組織調動了大量勞動力去那裏建設,並要鐵路公司的人在那裏修鐵路,同時還從遠南購進了一批用於修建軍港的材料。
修鐵路、建軍港,這讓原本財政有些盈餘的舊羅素行省政府有些喘不過氣,為此舊羅素行省政府上報帝都方麵,請求在修建期間暫停向舊羅素征稅,而這得到了帝都方麵的批準。
建軍港一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軍港建成後,帝國政府將其命名為俯瞰,意思是俯瞰大南洋南部的一眾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