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蛟南坡南部的一處偏僻的村子內,一位少女眼含滔天的恨意,雙拳緊緊握著,用恨入骨髓的眼神看著跪在地上的蒼老男子。
“你還是自己動手吧!”沈卿安將手中的匕首丟到少女邊上的桌子上後,站在一旁淡淡的說道。
恨之入骨,霸氣無比。
少女廢話不說,沒有拿旁邊的匕首,而是從背後掏出來了一把菜刀後,揮向地上跪著的親生父親。
刀刀見血,剜心剔骨。
“多謝成全!心願已了!”滿身鮮血的少女單手擦了一下臉上的血漬後滿臉微笑的對沈卿安說。
最後少女隨沈卿安迴了小城內的針灸館,配合沈卿安完成了一整套的針灸後,當天晚上臉上帶著笑容離世,沈卿安還去祭奠了。
在葬禮上,一位鄰居的一句話引起了沈卿安的注意,那句話是:歐珠泉下有知,也該欣慰了,母子二人終於相見了!唯一的孩子在多年後替她報仇了。
沈卿安的心裏突然五雷轟頂,仿佛被一座大山壓住了,喘不過氣來。
歐珠是女孩的母親。
唯一的孩子!
母子相見!
不是生了個雙胞胎嗎?
不應該是母女三人相見?
怎麽是唯一的孩子?
怎麽迴事?
可是那姑娘所說的確實不像是假的,那眼神中的恨意做不得假。
難道是。。。。
夜晚,在破舊的針灸館內,沈卿安靜靜地坐在窗邊,紋絲不動。
臉上的表情呆滯,眼神裏彌漫著一片迷茫。仿佛思維的航船停下了擺動的雙槳,被濃霧環繞,心靈遊走在無盡的寂靜之中。
桃木的聲音不合時宜的在腦海內想起:“原來治療臆症最管用的就是大仇得報呀。”
沈卿安歎了一口氣後說到:“臆症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結為引,吸引其他界麵的生命體,心結解開了,就治愈了,當然這個解開也分很多種方式,手刃仇敵是個人覺得是最痛快的一種。心病還須心藥醫啊。”
“這個女孩和她口中的哥哥,應該是哥哥和其他界麵的生命體達成某種協議,附身到女孩的身上,但礙於本界麵的天地法則之力,被我的針法誤打誤撞觸發,這才得以和裏麵的生命體溝通。至於為什麽周圍鄰居是那個反應,就不清楚了。”沈卿安皺著眉頭說道。
那鬼枕順治針法果然不簡單,其中有一個圖譜上明明白白的寫著:此針法專治中惡鬼祟、男婦癲狂怪症,言盡狂止,乃宜退針,此係真人鬼穴秘訣。
施醫者,一定不要隻片麵的看到生者痛苦,也應體悟到報冤者的痛苦,保持中立,進行調節。
如果實在不能調節,萬萬不可強行用針法逼迫無形眾生,更不能將其至於死地。
施醫者,仁術也。隻是單純施行此針,而不問來由,不了因果,對患者、無形眾生及施醫者都是不利的。
因為癔病無形生命附體之類病症,必有一定因果,患者能有今天的症狀,必定是和其過去的經曆亦或者周圍的事情有關係,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事件起因永遠比結果重要。
作為醫者,首先要尊重天地間自然法則,了解並知道無形生命的苦處與附體原因,盡力協調,解開怨仇兩家,最好是能化孽緣為善緣。
而不能盲目偏向患者一方施行此針。
通常無形生命狀態是極其痛苦,身無安身之地才來尋仇附體,醫者應告知並勸導患者盡人道,超度償還自己的業力。
這個恩怨分明,沈卿安也沒想著化孽緣為善緣,化不了,她也不想化不想調解,不想跟個聖母一樣在那裏讓胸口插著刀子的人諒解仇人,然後標榜自己是個善人,這種事情她做不了也做不來,直接幫助無形生命體報仇雪恨。
“道友還真是俠義心腸!”桃木不陰不陽的說道。
“倒也不是,我自己就是個人,人本身是個多麵體,有善也有惡,人是複雜的,我既然有思想有意識那麽做事自然不會隻有一種方式和準則。
不會隻知道殺,也不會隻知道諒解。畢竟我不是傀儡,不是永遠隻有一個方式處理事情,”沈卿安簡單的迴複。
“惡人自有惡人磨,讓他們父子溝通,能化解恩怨便好,化解不了也不關道友的事情,道友又何必給自己找麻煩?”桃木對沈卿安這次的做法頗有微詞,他倒不是不滿,隻是擔心牽扯到別的界麵惡生命體,會讓沈卿安的陽壽折盡,這麽多年跟在沈卿安身邊他也算過了一段還算安穩的日子,可不想再到處逃命。
沈卿安想了想後說道:“嗯,怎麽說呢,沈某的想法和道友不一樣,沈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釋。
從能力角度,人隻有在有能力反抗的時候,做出來的以德報怨的做法,才是真的高尚。
其他不過是自己沒有能力反擊,說出來的安慰自己的話語而已。
不能等著人賤自有天收,能靠自己就自己收。
也別等惡人自有惡人磨,自己能做惡人趕緊就做了,恩怨當場消了還世間一個清淨,給地府判官減少點工作壓力。
從政治管理的角度,一個組織長期運行下去的關鍵是人員、財政、軍事。如果組織內的人員各個好戰鬥勇,恩怨分明,敢打敢拚,那麽將會加速組織內階層的流動,提高行政管理的負擔和軍事行動的頻次。
如此下去,財政負擔必將加重,財政崩盤組織解散。
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結果,上層階層就要宣揚以德報怨的好處。
讓恩怨不得解,戰鬥不得起。
從因果的角度,沈某沒修行的時候,一直覺得得惡人自有惡人磨,人賤自有天收。
所以遇到什麽不對,不公平的事情,都是選擇忍讓,以德報怨,不想去爭。
可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如果將“德”和“怨”人格化,那以德報怨的做法就對不起“德”,且助長了“怨”,“德”會有種被全世界背刺的感覺。
如此下去“德”在世間也將不複存在,那麽最後剩下的隻有“怨”。
全是“怨”的世間才是煉獄,地府十八層地獄都得靠邊站。
如果人人受到委屈都不反抗,卻指望“天”指望“惡人”來幫自己。
那“天”是不是也太閑著沒事幹了點?“天”也會累,“天”也會打盹兒!“天”也會煩沒有能力隻知道索取的人!
最後結果,天道自會離去。
吃香喝辣享受美好的時候自己上,收拾“惡”和“怨”的時候,卻指望“天”和“德”,若我是“天”,我也會棄之不顧,這樣的信徒這樣的隊友活該被欺負。我大不了換個地方換一批新的信徒重新開始。”
“想不到沈道友年紀輕輕,卻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個修煉的天才!”桃木一開始跟在沈卿安的身邊隻是覺得她做事情有點小聰明,能有現在的成就不過是謹慎外加運氣罷了,平時過於深入的也沒有聊過,但是今天這一聊發現,這個沈卿安看問題的角度還真的是多,且每一個角度都刁鑽無比,直擊要害,不禁對這個晚輩高看了幾分。
蛟南坡南部的一處偏僻的村子內,一位少女眼含滔天的恨意,雙拳緊緊握著,用恨入骨髓的眼神看著跪在地上的蒼老男子。
“你還是自己動手吧!”沈卿安將手中的匕首丟到少女邊上的桌子上後,站在一旁淡淡的說道。
恨之入骨,霸氣無比。
少女廢話不說,沒有拿旁邊的匕首,而是從背後掏出來了一把菜刀後,揮向地上跪著的親生父親。
刀刀見血,剜心剔骨。
“多謝成全!心願已了!”滿身鮮血的少女單手擦了一下臉上的血漬後滿臉微笑的對沈卿安說。
最後少女隨沈卿安迴了小城內的針灸館,配合沈卿安完成了一整套的針灸後,當天晚上臉上帶著笑容離世,沈卿安還去祭奠了。
在葬禮上,一位鄰居的一句話引起了沈卿安的注意,那句話是:歐珠泉下有知,也該欣慰了,母子二人終於相見了!唯一的孩子在多年後替她報仇了。
沈卿安的心裏突然五雷轟頂,仿佛被一座大山壓住了,喘不過氣來。
歐珠是女孩的母親。
唯一的孩子!
母子相見!
不是生了個雙胞胎嗎?
不應該是母女三人相見?
怎麽是唯一的孩子?
怎麽迴事?
可是那姑娘所說的確實不像是假的,那眼神中的恨意做不得假。
難道是。。。。
夜晚,在破舊的針灸館內,沈卿安靜靜地坐在窗邊,紋絲不動。
臉上的表情呆滯,眼神裏彌漫著一片迷茫。仿佛思維的航船停下了擺動的雙槳,被濃霧環繞,心靈遊走在無盡的寂靜之中。
桃木的聲音不合時宜的在腦海內想起:“原來治療臆症最管用的就是大仇得報呀。”
沈卿安歎了一口氣後說到:“臆症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結為引,吸引其他界麵的生命體,心結解開了,就治愈了,當然這個解開也分很多種方式,手刃仇敵是個人覺得是最痛快的一種。心病還須心藥醫啊。”
“這個女孩和她口中的哥哥,應該是哥哥和其他界麵的生命體達成某種協議,附身到女孩的身上,但礙於本界麵的天地法則之力,被我的針法誤打誤撞觸發,這才得以和裏麵的生命體溝通。至於為什麽周圍鄰居是那個反應,就不清楚了。”沈卿安皺著眉頭說道。
那鬼枕順治針法果然不簡單,其中有一個圖譜上明明白白的寫著:此針法專治中惡鬼祟、男婦癲狂怪症,言盡狂止,乃宜退針,此係真人鬼穴秘訣。
施醫者,一定不要隻片麵的看到生者痛苦,也應體悟到報冤者的痛苦,保持中立,進行調節。
如果實在不能調節,萬萬不可強行用針法逼迫無形眾生,更不能將其至於死地。
施醫者,仁術也。隻是單純施行此針,而不問來由,不了因果,對患者、無形眾生及施醫者都是不利的。
因為癔病無形生命附體之類病症,必有一定因果,患者能有今天的症狀,必定是和其過去的經曆亦或者周圍的事情有關係,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事件起因永遠比結果重要。
作為醫者,首先要尊重天地間自然法則,了解並知道無形生命的苦處與附體原因,盡力協調,解開怨仇兩家,最好是能化孽緣為善緣。
而不能盲目偏向患者一方施行此針。
通常無形生命狀態是極其痛苦,身無安身之地才來尋仇附體,醫者應告知並勸導患者盡人道,超度償還自己的業力。
這個恩怨分明,沈卿安也沒想著化孽緣為善緣,化不了,她也不想化不想調解,不想跟個聖母一樣在那裏讓胸口插著刀子的人諒解仇人,然後標榜自己是個善人,這種事情她做不了也做不來,直接幫助無形生命體報仇雪恨。
“道友還真是俠義心腸!”桃木不陰不陽的說道。
“倒也不是,我自己就是個人,人本身是個多麵體,有善也有惡,人是複雜的,我既然有思想有意識那麽做事自然不會隻有一種方式和準則。
不會隻知道殺,也不會隻知道諒解。畢竟我不是傀儡,不是永遠隻有一個方式處理事情,”沈卿安簡單的迴複。
“惡人自有惡人磨,讓他們父子溝通,能化解恩怨便好,化解不了也不關道友的事情,道友又何必給自己找麻煩?”桃木對沈卿安這次的做法頗有微詞,他倒不是不滿,隻是擔心牽扯到別的界麵惡生命體,會讓沈卿安的陽壽折盡,這麽多年跟在沈卿安身邊他也算過了一段還算安穩的日子,可不想再到處逃命。
沈卿安想了想後說道:“嗯,怎麽說呢,沈某的想法和道友不一樣,沈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釋。
從能力角度,人隻有在有能力反抗的時候,做出來的以德報怨的做法,才是真的高尚。
其他不過是自己沒有能力反擊,說出來的安慰自己的話語而已。
不能等著人賤自有天收,能靠自己就自己收。
也別等惡人自有惡人磨,自己能做惡人趕緊就做了,恩怨當場消了還世間一個清淨,給地府判官減少點工作壓力。
從政治管理的角度,一個組織長期運行下去的關鍵是人員、財政、軍事。如果組織內的人員各個好戰鬥勇,恩怨分明,敢打敢拚,那麽將會加速組織內階層的流動,提高行政管理的負擔和軍事行動的頻次。
如此下去,財政負擔必將加重,財政崩盤組織解散。
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結果,上層階層就要宣揚以德報怨的好處。
讓恩怨不得解,戰鬥不得起。
從因果的角度,沈某沒修行的時候,一直覺得得惡人自有惡人磨,人賤自有天收。
所以遇到什麽不對,不公平的事情,都是選擇忍讓,以德報怨,不想去爭。
可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如果將“德”和“怨”人格化,那以德報怨的做法就對不起“德”,且助長了“怨”,“德”會有種被全世界背刺的感覺。
如此下去“德”在世間也將不複存在,那麽最後剩下的隻有“怨”。
全是“怨”的世間才是煉獄,地府十八層地獄都得靠邊站。
如果人人受到委屈都不反抗,卻指望“天”指望“惡人”來幫自己。
那“天”是不是也太閑著沒事幹了點?“天”也會累,“天”也會打盹兒!“天”也會煩沒有能力隻知道索取的人!
最後結果,天道自會離去。
吃香喝辣享受美好的時候自己上,收拾“惡”和“怨”的時候,卻指望“天”和“德”,若我是“天”,我也會棄之不顧,這樣的信徒這樣的隊友活該被欺負。我大不了換個地方換一批新的信徒重新開始。”
“想不到沈道友年紀輕輕,卻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個修煉的天才!”桃木一開始跟在沈卿安的身邊隻是覺得她做事情有點小聰明,能有現在的成就不過是謹慎外加運氣罷了,平時過於深入的也沒有聊過,但是今天這一聊發現,這個沈卿安看問題的角度還真的是多,且每一個角度都刁鑽無比,直擊要害,不禁對這個晚輩高看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