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清瘦俊逸老者的述說,盡皆默然。
各人心情都頗為沉重,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隻是相對無言飲著酒。
隨著時間推移,地上的空酒瓶也愈積愈多,這其中便數清瘦俊逸老者與那坐在地上的瘦小白發老者喝的最多。
適才瘦小白發老者三瓶酒喝完,那買來酒水的漢子心敬他的至情至性,又拿了幾瓶給他。
至於人群中的紫微大帝則是滴酒不沾,他從出生至今,在母親的嚴令下,卻是從未飲過一杯酒。
是以紫微大帝雖度過十餘年光陰,卻仍不知酒之滋味。
清瘦俊逸老者或許是酒喝多了,更或許是憶起羅叉國中百姓地獄般的黑暗生活。心境波動間,聊意更甚,大聲說道:“老夫當年在那羅叉國瀏覽自然風光以及探查消息,前前後後花了約六年時光,便覺此地不宜久留!若是呆得久了,搞不好哪天這‘摘取髒腑’的事落到自己頭上來,那可是大大的不妙!於是便啟動行程,奔東方而去。不意在羅叉國的邊境,竟遇到了一位奇異男子,他自稱‘柳泉居士’。”
“老夫當年遊曆天下,見識不可謂不少,對此平日裏也常感自豪。”
清瘦俊逸老者眼中忽露欽佩之色:“隻是交談之下方才發現,這位柳泉居士雖相貌清瘦,然目光深邃,談吐不俗,對於事物的剖析往往入骨三分!眼界才識比之老夫卻是廣闊淵深得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當真令人折服!”
“他說在羅叉國中呆了三年之久,頗為不慣,心中也生離去之念。得知老夫欲向東行,便說素聞東方有一國度,境內頗多奇人異士、神地仙境,心中仰慕已久,正好與我結伴同行。”
清瘦俊逸老者說到這裏,頗覺口幹,又仰頭大喝幾口酒。
這幾口喝得頗大,竟是喝了半瓶有餘。又道:“老夫與這位柳泉居士相談甚歡,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見他如此提議,心中也覺欣然。如此兩人便結伴東行,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路途雖頗為艱辛,兩人卻都有一種悠哉悠然、頗為暢快之感!這一日來到傳說中的東方神奇國度,境內人文超然、有著無與倫比的文化底蘊,當地百姓的生活方式與我以往所見更是大不相同!”
“他們擁有悠久的曆史,崇尚自然和諧共存之道。將自然萬物融入生活中。此國度中的建築物奇形異狀,各種建築構思令人歎為觀止。或為正方形、或為正三角形,也有正圓形,更有各種形體糅合一體。風趣各異,於奇思妙想中蘊含巧奪天工之妙!”
“我們也曾參觀過這個神奇國度的畫廊,畫廊中圖畫文字所含意境往往從至簡中見大道,令人實難置信。”
清瘦俊逸老者臉上不由浮現一絲景仰之情:“不論是寥寥數筆的高山峻嶺圖,還是湍急的河流潑墨圖,其中所蘊含的衝天氣概以及那一往無前之霸道氣勢皆直欲破紙而出,觀之心生震撼!其作畫者於繪畫一道的造詣,簡直匪夷所思。”
“除此之外,這國度的自然景觀,那如畫的山水,同樣讓人流連忘返。我和柳泉居士兄來到此地數日,便被其獨特文化、瑰麗景色深深吸引。兩人便在這片大地上悠然遊蕩,徐徐前行,時而更闖進崇山峻嶺,享那高山仰止之感。”
“有次我倆於山腹中闖蕩了一月有餘,這日來到一條狹小的山道上,山道之寬僅供一人通行,兩旁高山入雲,遮天蔽日。沿著山道走了約莫半日,便來到一個岔道口。岔道口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洞穴,洞穴上方皆龍飛鳳舞刻著一個字‘--緣’。字體粗獷強勁,其中所蘊含的犀利意境直是撲麵而來!”
清瘦俊逸老者陷入迴憶中:“我倆見此情形,不由停下腳步,麵麵相覷。過了半晌,還是柳泉居士兄打破了安靜。興奮說道,看來我倆一路跋涉、不辭辛勞,今日想是遇到了機緣。這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山洞,我兄如何抉擇?”
“不瞞各位說,當時一見到這兩個山洞,我的心便大跳起來。聽到柳泉居士兄發問,老夫當時便沉吟了半晌,對柳泉居士兄說道,我曾見過一本古書,書中對於各個方位頗有種種玄奇說法。其中有一段文字曾描述道--若論‘左右’兩個方位,素來便尊‘左’為大,以‘右’為小。當麵臨‘左右’兩方位不知如何抉擇時,當首選‘左’方位。因其蘊意更多機緣、更大生機!”
“說了這番話,我便問他,依弟之見,咱兄弟便進這左側的山洞如何?不料柳泉居士兄聽到老夫所言,竟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有勞兄弟好意,不過我倒是看這右側的山洞更為順眼,如此兄弟便進這左側山洞,我則入這右側山洞。出來時便相比一番,看誰得到的機緣更多!”
“我知他雖生性灑脫、不拘小節,但所下決斷卻是不會輕易改變,當下也不加相勸。同時心中對於左側洞穴中的機緣愈加殷切,便囑咐他一切小心為上,凡大機緣者必伴隨大危機。並約定先出來者在此岔道口等候對方一個月,若是一個月後對方尚未出來,則代表山洞中或有巨大危機!屆時是進入對方山洞探訪還是自行離去,則在於個人抉擇。”
“定下約定,我便點燃火把,在洞口熏了一陣。”
清瘦俊逸老者一雙老眼中夾雜著迷離:“見洞中並無野獸衝出,火把也未熄滅,知道洞中頗為安全。便與柳泉居士兄道了別,邁進山洞。進得洞中,倒是頗為清涼,與外麵的炎熱大為不同。順著山洞朝裏走,一路倒也暢通無阻。如此走了數日,幸得山洞中樹木斷枝甚多,也不知道燒掉了多少根火把,仍是一無所獲。途中卻是經過兩條地下河流與一片瀑布,甚為壯觀,卻不知其源頭在何處。”
“難得遇到如此機緣,老夫可不會輕易放棄,便一股勁地往裏闖。又走了半個時辰,見山洞中仍無神奇顯眼之物,不由心生失望,便在一旁地上坐了下來,欲待歇息一番。說也巧合,這一屁股坐下去,便感到坐到了什麽堅硬異物!忙跳起身來,持著火把朝異物照將過去。火光照亮之下,發現那異物乃是一塊古樸的木板,木板為深褐色,也不知道是何種樹木的材質,木板上遊雲驚龍刻著兩百餘字。”
清瘦俊逸老者又仰頭喝了幾口酒:“木板上方刻劃著四個大字--許願高維!中間則寫著兩百來個小字--本帝研通神學多年,經無數實踐,斷定絕大多數世人皆有元神於高維(更高維度)空間,屬此列者皆有連通高維元神以許願之機緣。此法說來玄妙,卻是簡明淺易。今刻於木板上,予有緣者得之。”
清瘦俊逸老者目光逐漸變得飄渺:“老夫當日見到古樸深褐色木板上的前半段字,一顆心登時‘噗通噗通’狂跳起來,心想‘許願高維’?連通高維元神?這可是從未聽聞,不過想來應當非同小可,這可是闖蕩天下多年,迄今為止最大的機緣!”
“當下忍住狂喜繼續讀將下去---‘當身處逆境,或欲改變某件事情之結局時。須尋一清淨之地,朝東跪拜,磕頭九九八十一下。須知九九歸真,唯有歸真,方能生變。再配以純粹至誠之心力,兩者結合方能衝破阻礙,叩開天門,溝通高維元神,許下心願。然此法所許願望僅限順天正願,切不可許那邪惡陰險之願,做那逆天之行,否則必遭反噬。切記!’木板下方則是一行矯若驚龍的小字,乃是--望天下蒼生,永沐正道之光!”
“當讀完古樸深褐色木板上的所有文字,老夫不禁激動萬分,渾身微微顫抖。心想得此機緣,實在不枉此行!激動之餘不由跳起身來,隻覺有了這木板的指引,往後的人生路必當順暢得多。若是遭遇挫折或身陷絕境,憑此法門自當逢兇化吉、絕處逢生,那可比得到什麽寶物都珍貴!須知寶物乃是身外之物,自家生命才是一等一的要緊!”
“不料狂喜之下跳起身時竟撞到山洞中突出的石塊,這一下撞擊衝擊力道好生巨大,竟不由自主朝旁邊地上一個隱蔽的洞穴掉落下去!這一來可將老夫嚇得魂飛魄散,身在半空時也不知道此番是否尚能活命,心中又記掛著那遺留在山洞中的隨身物品,其中更有那古樸深褐色木板。方才撞到山洞石塊時手一鬆,那木板可還掉落在山洞之中!”
清瘦俊逸老者舒出一口氣,似乎當時場景雖過去多年,然當憶起時仍覺心有餘悸。定了定神,又說道:“往下跌了約莫十餘丈,隻聽得‘噗通’一聲,竟深深跌入一個巨大湖泊之中,一時隻覺身上好生疼痛、幾欲暈去!待得浮出水麵,順著水流徐徐遊動,許久之後方才遊到岸邊。費了好大功夫爬上湖岸,仰頭看著上方洞穴,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當時我踏足之地離那洞穴足有十餘丈高,湖岸四周又都是光溜溜的山石。這下來容易上去難,想要在岸邊攀緣而上,那是萬萬不能!”
清瘦俊逸老者又仰頭喝光一瓶酒:“眼見四下無路,隻得坐在湖岸邊上歇息半晌。待得精力稍複,又跳入湖泊中,順著水流慢慢朝前遊去。如此遊了許久,前方出現一片山石,眼見左方一塊山石露出水麵部分頗低,忙緊緊抓住,手腳並用,慢慢攀緣而上。待得登上山石,驚喜發現這山石的另一端竟連通著一條山道。上得山道,已是筋疲力盡、疲憊不堪。當下不管三十二十一躺了下來,立即沉沉睡去。”
“這一覺睡得好長,醒來時已是次日晌午。環顧四周,卻是不知身在何處,更無法原路折返,與柳泉居士兄相會。隻得在山道間亂闖,如此闖了兩月有餘,終於走出了那片巍峨蜿蜒的山脈。也不知柳泉居士兄進了那右側的山洞之後,是怎生一番光景。我倆進山時隨意闖蕩,並無作下記號,是以老夫也不認得去時的路徑,更無法尋到與柳泉居士兄分別的山洞口!”
清瘦俊逸老者一臉黯然:“唉,每每憶起這段往事,想到終生未能再與柳泉居士兄相會,心中常自鬱鬱不已!”
各人心情都頗為沉重,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隻是相對無言飲著酒。
隨著時間推移,地上的空酒瓶也愈積愈多,這其中便數清瘦俊逸老者與那坐在地上的瘦小白發老者喝的最多。
適才瘦小白發老者三瓶酒喝完,那買來酒水的漢子心敬他的至情至性,又拿了幾瓶給他。
至於人群中的紫微大帝則是滴酒不沾,他從出生至今,在母親的嚴令下,卻是從未飲過一杯酒。
是以紫微大帝雖度過十餘年光陰,卻仍不知酒之滋味。
清瘦俊逸老者或許是酒喝多了,更或許是憶起羅叉國中百姓地獄般的黑暗生活。心境波動間,聊意更甚,大聲說道:“老夫當年在那羅叉國瀏覽自然風光以及探查消息,前前後後花了約六年時光,便覺此地不宜久留!若是呆得久了,搞不好哪天這‘摘取髒腑’的事落到自己頭上來,那可是大大的不妙!於是便啟動行程,奔東方而去。不意在羅叉國的邊境,竟遇到了一位奇異男子,他自稱‘柳泉居士’。”
“老夫當年遊曆天下,見識不可謂不少,對此平日裏也常感自豪。”
清瘦俊逸老者眼中忽露欽佩之色:“隻是交談之下方才發現,這位柳泉居士雖相貌清瘦,然目光深邃,談吐不俗,對於事物的剖析往往入骨三分!眼界才識比之老夫卻是廣闊淵深得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當真令人折服!”
“他說在羅叉國中呆了三年之久,頗為不慣,心中也生離去之念。得知老夫欲向東行,便說素聞東方有一國度,境內頗多奇人異士、神地仙境,心中仰慕已久,正好與我結伴同行。”
清瘦俊逸老者說到這裏,頗覺口幹,又仰頭大喝幾口酒。
這幾口喝得頗大,竟是喝了半瓶有餘。又道:“老夫與這位柳泉居士相談甚歡,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見他如此提議,心中也覺欣然。如此兩人便結伴東行,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路途雖頗為艱辛,兩人卻都有一種悠哉悠然、頗為暢快之感!這一日來到傳說中的東方神奇國度,境內人文超然、有著無與倫比的文化底蘊,當地百姓的生活方式與我以往所見更是大不相同!”
“他們擁有悠久的曆史,崇尚自然和諧共存之道。將自然萬物融入生活中。此國度中的建築物奇形異狀,各種建築構思令人歎為觀止。或為正方形、或為正三角形,也有正圓形,更有各種形體糅合一體。風趣各異,於奇思妙想中蘊含巧奪天工之妙!”
“我們也曾參觀過這個神奇國度的畫廊,畫廊中圖畫文字所含意境往往從至簡中見大道,令人實難置信。”
清瘦俊逸老者臉上不由浮現一絲景仰之情:“不論是寥寥數筆的高山峻嶺圖,還是湍急的河流潑墨圖,其中所蘊含的衝天氣概以及那一往無前之霸道氣勢皆直欲破紙而出,觀之心生震撼!其作畫者於繪畫一道的造詣,簡直匪夷所思。”
“除此之外,這國度的自然景觀,那如畫的山水,同樣讓人流連忘返。我和柳泉居士兄來到此地數日,便被其獨特文化、瑰麗景色深深吸引。兩人便在這片大地上悠然遊蕩,徐徐前行,時而更闖進崇山峻嶺,享那高山仰止之感。”
“有次我倆於山腹中闖蕩了一月有餘,這日來到一條狹小的山道上,山道之寬僅供一人通行,兩旁高山入雲,遮天蔽日。沿著山道走了約莫半日,便來到一個岔道口。岔道口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洞穴,洞穴上方皆龍飛鳳舞刻著一個字‘--緣’。字體粗獷強勁,其中所蘊含的犀利意境直是撲麵而來!”
清瘦俊逸老者陷入迴憶中:“我倆見此情形,不由停下腳步,麵麵相覷。過了半晌,還是柳泉居士兄打破了安靜。興奮說道,看來我倆一路跋涉、不辭辛勞,今日想是遇到了機緣。這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山洞,我兄如何抉擇?”
“不瞞各位說,當時一見到這兩個山洞,我的心便大跳起來。聽到柳泉居士兄發問,老夫當時便沉吟了半晌,對柳泉居士兄說道,我曾見過一本古書,書中對於各個方位頗有種種玄奇說法。其中有一段文字曾描述道--若論‘左右’兩個方位,素來便尊‘左’為大,以‘右’為小。當麵臨‘左右’兩方位不知如何抉擇時,當首選‘左’方位。因其蘊意更多機緣、更大生機!”
“說了這番話,我便問他,依弟之見,咱兄弟便進這左側的山洞如何?不料柳泉居士兄聽到老夫所言,竟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有勞兄弟好意,不過我倒是看這右側的山洞更為順眼,如此兄弟便進這左側山洞,我則入這右側山洞。出來時便相比一番,看誰得到的機緣更多!”
“我知他雖生性灑脫、不拘小節,但所下決斷卻是不會輕易改變,當下也不加相勸。同時心中對於左側洞穴中的機緣愈加殷切,便囑咐他一切小心為上,凡大機緣者必伴隨大危機。並約定先出來者在此岔道口等候對方一個月,若是一個月後對方尚未出來,則代表山洞中或有巨大危機!屆時是進入對方山洞探訪還是自行離去,則在於個人抉擇。”
“定下約定,我便點燃火把,在洞口熏了一陣。”
清瘦俊逸老者一雙老眼中夾雜著迷離:“見洞中並無野獸衝出,火把也未熄滅,知道洞中頗為安全。便與柳泉居士兄道了別,邁進山洞。進得洞中,倒是頗為清涼,與外麵的炎熱大為不同。順著山洞朝裏走,一路倒也暢通無阻。如此走了數日,幸得山洞中樹木斷枝甚多,也不知道燒掉了多少根火把,仍是一無所獲。途中卻是經過兩條地下河流與一片瀑布,甚為壯觀,卻不知其源頭在何處。”
“難得遇到如此機緣,老夫可不會輕易放棄,便一股勁地往裏闖。又走了半個時辰,見山洞中仍無神奇顯眼之物,不由心生失望,便在一旁地上坐了下來,欲待歇息一番。說也巧合,這一屁股坐下去,便感到坐到了什麽堅硬異物!忙跳起身來,持著火把朝異物照將過去。火光照亮之下,發現那異物乃是一塊古樸的木板,木板為深褐色,也不知道是何種樹木的材質,木板上遊雲驚龍刻著兩百餘字。”
清瘦俊逸老者又仰頭喝了幾口酒:“木板上方刻劃著四個大字--許願高維!中間則寫著兩百來個小字--本帝研通神學多年,經無數實踐,斷定絕大多數世人皆有元神於高維(更高維度)空間,屬此列者皆有連通高維元神以許願之機緣。此法說來玄妙,卻是簡明淺易。今刻於木板上,予有緣者得之。”
清瘦俊逸老者目光逐漸變得飄渺:“老夫當日見到古樸深褐色木板上的前半段字,一顆心登時‘噗通噗通’狂跳起來,心想‘許願高維’?連通高維元神?這可是從未聽聞,不過想來應當非同小可,這可是闖蕩天下多年,迄今為止最大的機緣!”
“當下忍住狂喜繼續讀將下去---‘當身處逆境,或欲改變某件事情之結局時。須尋一清淨之地,朝東跪拜,磕頭九九八十一下。須知九九歸真,唯有歸真,方能生變。再配以純粹至誠之心力,兩者結合方能衝破阻礙,叩開天門,溝通高維元神,許下心願。然此法所許願望僅限順天正願,切不可許那邪惡陰險之願,做那逆天之行,否則必遭反噬。切記!’木板下方則是一行矯若驚龍的小字,乃是--望天下蒼生,永沐正道之光!”
“當讀完古樸深褐色木板上的所有文字,老夫不禁激動萬分,渾身微微顫抖。心想得此機緣,實在不枉此行!激動之餘不由跳起身來,隻覺有了這木板的指引,往後的人生路必當順暢得多。若是遭遇挫折或身陷絕境,憑此法門自當逢兇化吉、絕處逢生,那可比得到什麽寶物都珍貴!須知寶物乃是身外之物,自家生命才是一等一的要緊!”
“不料狂喜之下跳起身時竟撞到山洞中突出的石塊,這一下撞擊衝擊力道好生巨大,竟不由自主朝旁邊地上一個隱蔽的洞穴掉落下去!這一來可將老夫嚇得魂飛魄散,身在半空時也不知道此番是否尚能活命,心中又記掛著那遺留在山洞中的隨身物品,其中更有那古樸深褐色木板。方才撞到山洞石塊時手一鬆,那木板可還掉落在山洞之中!”
清瘦俊逸老者舒出一口氣,似乎當時場景雖過去多年,然當憶起時仍覺心有餘悸。定了定神,又說道:“往下跌了約莫十餘丈,隻聽得‘噗通’一聲,竟深深跌入一個巨大湖泊之中,一時隻覺身上好生疼痛、幾欲暈去!待得浮出水麵,順著水流徐徐遊動,許久之後方才遊到岸邊。費了好大功夫爬上湖岸,仰頭看著上方洞穴,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當時我踏足之地離那洞穴足有十餘丈高,湖岸四周又都是光溜溜的山石。這下來容易上去難,想要在岸邊攀緣而上,那是萬萬不能!”
清瘦俊逸老者又仰頭喝光一瓶酒:“眼見四下無路,隻得坐在湖岸邊上歇息半晌。待得精力稍複,又跳入湖泊中,順著水流慢慢朝前遊去。如此遊了許久,前方出現一片山石,眼見左方一塊山石露出水麵部分頗低,忙緊緊抓住,手腳並用,慢慢攀緣而上。待得登上山石,驚喜發現這山石的另一端竟連通著一條山道。上得山道,已是筋疲力盡、疲憊不堪。當下不管三十二十一躺了下來,立即沉沉睡去。”
“這一覺睡得好長,醒來時已是次日晌午。環顧四周,卻是不知身在何處,更無法原路折返,與柳泉居士兄相會。隻得在山道間亂闖,如此闖了兩月有餘,終於走出了那片巍峨蜿蜒的山脈。也不知柳泉居士兄進了那右側的山洞之後,是怎生一番光景。我倆進山時隨意闖蕩,並無作下記號,是以老夫也不認得去時的路徑,更無法尋到與柳泉居士兄分別的山洞口!”
清瘦俊逸老者一臉黯然:“唉,每每憶起這段往事,想到終生未能再與柳泉居士兄相會,心中常自鬱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