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安南,已過去五月有餘。


    白虎一師從太平島出兵,攻破海陽、新安,以掃除障礙屯兵海陽,堵住安南兵出海的退路。


    玄武一師經廣西覆滅莫氏,兵破涼山、太原兩城,現已屯兵太原,隻等命令南下。


    白虎二師繞道雲南,兵不血刃拿下老街、嘉興兩城,進入紅河平原,兵圍升龍西方。紅河平原本無險可守,好在武家投降,多了三萬生力軍,也彌補兵力的不足。


    以瓊州兵的戰力,攻占這幾城,用時不到兩個月。隻是安南兵好打,安南百姓不好對付,又花費三個月,才將民間勢力平定。


    在出兵安南以來,王成就有收複安南的目的。對於安南百姓,自是采用懷柔政策。


    隻是安南位於窮鄉僻壤,使得安南民風彪悍。安南兵敗走,安南的百姓,對瓊州兵極為敵視。不僅到處挖陷阱,還不時的騷擾瓊州兵。對於瓊州的輜重隊,也是不時的襲擊。


    讓人防不勝防的是,安南的孩子和婦女。這些人看似無害,做的事最是惡毒。有的送上含有劇毒的水和食物;有的趁瓊州兵不備,直接露出兇器……


    攻破安南幾城,大破安南將近十萬守軍,瓊州兵死傷也不到三千人。麵對安南百姓的襲擾,瓊州兵就死傷一千餘人。王成得知消息,也是大怒。


    瓊州兵無往不利,除了兵丁日常的訓練,還有就是強大火器的優勢。與之而來的後勤補給,也是極為驚人。畢竟兵馬吃食,還可以就地取材。槍支彈藥,就需要從瓊州等地運輸。


    安南地形複雜,又有安南百姓的襲擾,運送物資更是難上加難。考慮到此,隻得暫緩總攻升龍的計劃。


    王成也不是,當初的毛頭小子。見此情形,果斷下令:強勢鎮壓安南民間反抗勢力。


    經過幾個師團的努力,安南民間反抗勢力,才得以消停。幾個師團又在險要據點,派兵駐守。幾個新占城池,也得以平定。


    參謀部擬定,三路出擊的計劃,幾個師團到達指定位置。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大量殺傷安南兵,但也是瑕不掩瑜。


    參謀部本來是想讓,麒麟一師在最後總攻時,再進入安南。隻是王成力排眾議,讓其偷襲南方的廣平。


    偷襲廣平,無疑是成功的,是否有價值還有待商榷。盧生是極力反對過,隻是拗不過王成,隻得作罷。


    盧生覺得,應該集中優勢兵力,將安南兵往南方驅趕,達到步步為營的目的。王成覺得,要防著南方阮主的介入。以麒麟一師牽製阮主,也是極為劃算。


    ……


    安南太原


    攻擊安南的幾個師長,此時匯聚一堂。幾個師團誰打主攻,一直爭論不休。


    這也得益於瓊州兵,特殊的管理體係。參謀長負責,日常訓練等瑣碎事務,戰時則替主官出謀劃策、行軍、紮營等。


    師長則是有指揮和決策權,師長不在,則由副師長代替行使職權。


    這也是幾個師長,放心丟下部隊的原因。


    劉放有給胡博報仇的心思,又在自己的地盤,有王鬆、常泰幫襯,聲音自是大了許多。


    潘必正、常威兩個師長,也隻是帶著親兵前來,可謂勢單力薄。常威又有常泰的壓製,也隻得跟在潘必正後麵助攻。


    與潘必正同來的武陽,則是好奇的看著這一幕。心中不免感歎:都說安南人彪悍,這明人也不差。明人高級武官,都是文人的傳言,也不盡屬實。


    最終還是王成發話,眾人才停止爭吵。


    在安南幾城平定,王成也帶著親衛團到達安南。考慮幾個師團同時作戰,王成也將盧生帶來。


    在盧生的示意下,參謀部一個屬員,將安南地圖展開。盧生這才起身,講解敵我雙方局勢。


    現在升龍有五萬禦林軍、從廣平迴防的五萬邊軍、海陽等地敗退的四萬逃軍、南方阮主派來的一萬阮兵。


    十五萬安南兵,駐紮在升龍附近,也沒有反攻的意思。盧生覺得,安南兵是想等著我們進攻。


    反觀瓊州兵,幾個師團,原本四萬五千兵丁。攻城掠地死傷將近五千,又有一萬把手各處城防要地,實際動用兵丁也就三萬。


    武家投降,有三萬降兵,其他降兵也有一萬。這四萬降兵,打順風戰可用,逆風戰就……說到這盧生看著武陽,也不再說話。


    武陽也知道該自己表態了,直接起身道:“既然選擇跟隨大帥,隻要大帥不負我,我定不棄大帥。”


    說完武陽又走到中央,跪在地上。武陽投降了明人,已經不是什麽秘密。就算他現在反悔,等到戰後不管哪方勝利,都會清算他。他也隻有把寶押在王成身上。


    王成起身走下帥案,扶起武陽毅然道:“我定不負汝。”


    武陽一咬牙,先是招來自己的兒子,隨即道:“我想讓犬子跟隨大帥,隻要學習大帥萬一本事,我就心滿意足。”


    明眼人都看出來,武陽要讓自己的兒子為質,向王成表忠心。


    秦飛雪看到,武陽帶來的兒子,長得又很是可愛,忍不住讚道:“好漂亮的娃娃!你叫什麽名字。”


    娃娃隻有五六歲,麵對一眾人也不怵,大方迴應道:“我叫武炎!”隨即又望向王成道:“我願跟隨大帥,還請大帥教我。”


    小小年紀,有這等見識,王成越看越喜歡。蹲下身對著武炎道:“我收你為義子如何。”說完王成又望向武陽。


    “義父!”


    武炎反應極快,倒是武陽一時錯愕。少時,武陽也反應過來,又慌忙對武炎道:“趕緊叫義父!”


    “哈哈!”


    武陽此舉,引起一眾人哄笑,武陽也隻得跟著訕訕笑著。


    王成一把抱起武炎,對著武陽道:“這孩子我喜歡,隻是孩子還小,離不開父母。等長大些,再到瓊州,我親自教導。”


    武陽把武炎送來,一是向王成表忠心,還有讓王成放心的意思。王成雖收武炎為義子,卻讓武陽把武炎帶迴去。武陽也是為難起來,一時也不知如何迴答。


    王成也不以為意,反問道:“你是對我不信任?還是對瓊州兵不信任?還是怕我打不贏鄭華小兒?”


    聽聞王成的問話,武陽也陷入沉思。少時,武陽道:“我定追隨大帥不棄!”


    與先前相比,武陽這句話更多了許多真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我若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軒大元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軒大元帥並收藏明末之我若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