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風暖,整個張家鎮開始步入穩定。


    登記造冊的已有千餘戶。除了屯兵和馬東遺留的老弱,其中還有崖縣的民戶前來投奔。


    隻是這些戶民中家中基本沒有輕壯,除了死了一部分的大都被王成選中加入兵丁


    王成這些日子也沒有閑著,時不時的和兵丁們一起訓練。雖說日子過的枯燥乏味,還很是充實。


    通過幾次的實戰,王成覺得之前兵丁的編製還是顯得太臃腫。這裏沒有大平原,通常都是山地作戰,小旗之間也不能很好的配合,大隊人馬上去又顯得過於累贅。


    在同劉放幾人商議之後,決定對兵丁重新進行編製。


    3人為一組,平時3人一起訓練,平時訓練默契配合。組長就由經過實戰的老兵擔任,確保了終於王成、張家鎮的骨幹力量。


    3組為一個小隊,設小隊長一人,統一指揮小組之間的相互配合,由幾次作戰表現優秀的兵丁擔任。


    3小隊為一個中隊,設中隊長一人,外加一個機動小組。共計兵員30人,3個小隊長,1個中隊長。機動小組,王成打算是配備一門小虎蹲炮的,當然這也隻是一個構想。


    3個中隊為一個大隊,設大隊長1人,直轄一個勤務小隊。勤務小隊平時負責生活,戰時負責後勤工作。加上一個負責協助大隊長的勤務兵,一個大隊有兵員100人。


    在進一步剔除老弱後,共計編練了6個大隊,大隊長分別為:劉放、胡博、王鬆、徐盛、李柱、虎子。徐盛依然負責海上事宜,虎子的大隊算是王成的親衛隊了……


    又到了兵丁到野外拉練的日子,王成左右無事也是跟著兵丁到了涯縣城外進行操練。


    一兩個月的訓練,新編練的兵丁在陣型、配合也有一定的默契。一日三餐加上每日的訓練,這些兵丁也有那麽點氣勢。隻是眾人的鴛鴦戰袍是破破爛爛,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總有點那麽不倫不類的感覺。


    這也沒有辦法的事情,王成也想給這些兵丁換上統一兵器服裝,隻是條件不允許。


    張家鎮產鹽加上其他收入也有一千多兩,已經比瓊州幾個縣的總收入還多。隻是兵丁的餉銀吃食就占了大半,每月還要拿出三百兩上下打點,著實是拿不出多的銀子弄這些東西。


    畢竟現在還是起步階,銀子也該花在刀刃上……


    王成站在一個小土包上,身後的劉放不停地講解著。


    先是以小隊為單位進行隊列訓練,自是由每個小隊長指揮。半個時辰之後,就是中隊長開始指揮幾個小隊聯合訓練。


    最後就是劉放、王鬆這兩個大隊長,通過傳口令不斷地讓幾個中隊變換攻守陣型……


    兩個大隊相互較勁式訓練,劉放、王鬆兩個大隊長也是用力的吆喝著,生怕讓對方給比下去了。


    底下的兵丁看大隊長都如此了更是賣力,不能上前廝打一番,隻得將力氣發泄在聲音上,倒是喊出了幾百人的氣勢。


    王成這邊倒是輕鬆,涯縣城裏可是全員戒備。


    李勇做了什麽他自己可是知道的,沒想到報應來的這麽快。年前還想洗劫張家村,現在卻被張家村的兵丁堵在了家門口。李勇也是進退兩難,要說他沒有參加洗劫張家村,說了他自己都不信。


    出去和王成等人講和,就變相承認自己有參與洗劫張家村。任其到門口練兵不管!臉麵上又過不去。


    張家鎮兵丁來這裏練兵也有好幾次,縣城上下也是人心惶惶。


    劉放都拿下了衛所,不僅沒有獲罪還升了千戶官,按品級李勇還在劉放之下。隻是在這個文貴武輕的年代,李勇還沒有將劉放放在眼裏。


    隻是劉放連崖縣千戶所都說滅就滅,誰知道劉放在抽個瘋占領他的崖縣,他也沒出說理去。在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實力還是能解決一切的。有些消息到了京城黑的就是白的了,何況又是這個被稱為流放之地的瓊州。


    李勇自知涯縣的情況,說是縣城不如說是一個大一點的村子。除去衛所的屯戶涯縣總人口不足七千人,縣城更是不足千人。


    去年在偷襲張家村損失百人,現在縣城的的衙役也隻有幾十人。不到一丈的小土牆,要是能防住城外的兵丁他自己都不相信。


    麵對劉放的咄咄逼人,李勇也去瓊州知府衙門上報過,希望可以通過上官施壓讓劉放有所收斂。


    隻是在收到利益的瓊州知府卻言:現在大明是多事之秋,不宜動亂一切以靜為好,同時也警告李勇不得造次。


    李勇現在是坐立難安,到了這瓊州做官更確切的說是流放。已經是被排擠到了海島,要是再丟官不做,恐怕在這個大明也再無立足之地。


    “老爺該用午飯了。”一個婦人進到客廳道。


    李勇現在哪還有心思吃飯,有段時間沒有開衙了,天天守著後院。想讓自己的家眷搬到他處去,又是囊中羞澀。到這裏待著又如甕中之鱉,著實讓人憋屈。


    “哎!又到了午時,這何時是個頭。”李勇不由感歎道。


    看著一蹶不振的李勇,婦人道:“我們到這來還有什麽盼頭,隻要孩子沒事平安長大我也無怨了。”說完還招唿兩個孩子入座。


    一時間氣氛有些壓抑……


    “李大人,到了用餐時間也不叫上我等!”


    李勇愕然,循聲望去隻見一少年被三個大漢擁護著,正向他的客廳走來。三個魁梧大漢中劉放自是認識,其他幾人倒是眼熟,被劉放等人擁護的少年也是眼生。


    少年被幾人擁護,認定少年是主事之人,這點眼力勁李勇還是有的。李勇暗道:麽不是哪家犯了事的少爺,收買了劉放等人為護衛。


    “李大人不請我入內一敘?”


    看著這個少年老成的少年,李勇收斂了心神道:“請”


    “我是白身,還是大人請。”少年倒是反客為主道。


    身為讀書人的傲氣使得李勇不再做作,倒是直接走進大廳,同時對於這個謙遜的少年好感度加了不少。


    眾人進入客廳分賓主而坐。


    李勇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道:“恕在下眼拙,不知公子是哪大戶人家子弟?”李勇不知少年底細,怕再得罪哪個達官貴人,那就不是流放這麽簡單了,也是小心的問道。


    “我不是什麽公子,也不是什麽大戶人家的子弟,隻是從平民之間來的一少年而已。”少年坦然道。


    “那公子此次前來是何意?”李勇再次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你做了什麽事,少裝糊塗,現在我們可是有幾十個人證的。攻擊大明衛所屯兵如同造反,李大人非讓我說明白。”坐在少年下首的劉放怒氣道。


    在李勇旁邊的婦人,被嚇得臉色慘白。


    李勇心中一驚,心中愕然暗道:該來的總是來了。


    但轉念一想他們要是問罪,就不會如此這般,想到此處心中坦然不少:“我想劉千戶此次前來不是為這事而來吧!還請明說。我要有過錯,自有朝廷處置,劉千戶雖是上官但也無權過問縣衙之事吧!”


    隨即想了想又道:“但劉千戶要行匪徒之事,我唯有待命爾。”說完雙眼一閉,不再理會。


    劉放性格耿直也直接說明的來意。


    李勇還是安心當他的知縣,但也隻是名義上的要聽從衛所的指令,誰說白了就是一個傀儡知縣。


    李勇氣結:“要我賣國求榮贖難從命,唯一死而已。”


    “你我同為朝廷官員,何來賣國一說,李大人言過了。”說完劉放也是哈哈笑了起來。


    王成覺得李勇倒有些讀書人的骨氣,李勇的好感多了不少。補充道:“有害大明的事李大人可以拒絕,我們隻想讓崖縣百姓安居樂業而已。”


    不待李勇反應,王成接著又道:“李大人還領朝廷的俸祿,還是大明的縣令。隻要大人以縣令的身份頒布一些法令即可,我們要的也是一個縣令的身份而已,我們每月給李大人20兩作為大人的酬勞。”


    聽聞劉放等人不是來報複的,還有每月有20兩銀子可以拿,李勇旁邊的婦人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小聲道:“老爺!”


    看著自己夫人的提醒,李勇怎麽不知自己夫人的意思。當時貪心聽信胡毅的讒言,導致自己做了泯滅人性的事後悔晚了。


    如此違背良心的事,何嚐不是想讓自己的妻兒過上好的生活。


    想到自己寒窗十年終於做官了,哪曾想他融入不了官場的圈子,被排擠到這個海島上來。


    又看到李氏殷切的眼神,想到這個陪伴自己不離不棄的妻子。


    李勇動搖了自己的堅持與信念,長舒一口氣道:“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我若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軒大元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軒大元帥並收藏明末之我若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