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村的發展是幾何式的增長,吞並三倍以上的人口,還是令整個張家村難以消化。


    王成先是從千戶所中選中兩百餘輕壯,和自己的兵丁進行混編。


    共計編練450兵丁,第一百戶官胡博擔任,第二百戶官則有王鬆擔任,第三百戶官則有李柱擔任。第四個百戶官則有徐盛擔任,依然執行海防任務。


    虎子的總旗沒有變化,隻是剔除老弱加入些許輕壯。


    又是強製將土匪窩的幾百老弱,一同遷入衛所登記造冊。以兩股勢力相互牽製的同時,也相互監督。


    王成並不覺得增加兵力會有有什麽戰鬥力,隻是將他們集中起來便於管理。同時許以利益,瓦解屯兵的反抗之心,也可以穩定住衛所眾人之心。


    在敲定一些細節之後,留王鬆駐紮在衛所。自己則帶著劉放、虎子等人迴到張家村,畢竟現在還是張家村是自己的大本營。


    在年三十王成一行人迴到張家村,衛所的一眾小旗官、總旗官、百戶,也被王成裹挾而來。充實的張家村力量的同時,也算是削弱了衛所的潛在威脅。


    隨著王成的歸來,整個張家村也去掉了之前的陰霾,開始有了絲絲年味。幾百人湧入張家村,也使得張家村熱鬧起來。


    張家村村民先是在村外自發的迎接王成,王成到了村部村民又是久久不退,淳樸的村民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王成的敬意。


    王成來到這裏半年時間,先讓他們從吃不飽飯的日子,變得什麽都有了,對王成自是感激。


    麵對海盜馬東的劫掠,本以為就算是保住財富,也會死很多人。哪曾想這次隻傷了十幾個人,還解決了涯縣的匪患。張家村村民對王成,也是格外的信服。


    傍晚時分。


    在村部外的小廣場上,一個臨時搭建的舞台,圍著舞台則擺放了幾排桌椅。每桌座無虛席,在一起喝著茶水吃著果盤,不時傳來哄笑聲引人側目。


    與半年前的白米飯相比,這一次的茶水、果盤可顯得奢侈多了,有銀子了哪個不想過的好點。何況這又是村部出資購買,自是無人反對。


    細心的人會發現,在坐的眾人雖看似雜亂,但還是有講究的。


    第一排坐的是張家村的以劉放為首的一眾軍事主官,和一些參加張家村保衛戰的有功人員。


    第二排則是以張三為首的一眾甲長、保長,還有在此次保衛戰中積極主動的村民,也在受邀之列。


    第三排則是王成帶迴來的衛所幾個百戶、一眾總旗官、小旗官、等衛所主要人物,當然現在大部分人員也加入了王成新編練的兵馬中。


    在桌椅之後就是兵丁,還有前來看熱鬧的村民了。聽聞在村部的小廣場上晚上有著節目表演,每戶也是早早的在家團了年,就來到小廣場上等待著。幾個圍在一起,小聲的說笑著。


    前兩排大家都是相熟,一起有說有笑很是熱鬧。


    後一排大都顯得很是拘束,都隻是吃著自己桌前的果盤,有那麽幾人在一起小聲嘀咕著,與前麵兩排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休息小半日的王成,此時的精神也是格外的好。嘴角翹起略帶一絲痞氣,龍行虎步向眾人走來更顯得神采奕奕。


    眾人見王成到來,紛紛起身問好。


    王成也是一一迴應,見眾人起身,將雙手向下壓一壓:“今天大家都不必多禮,這一年一度的除夕,大家應當盡興才是。”說完還向張三瞥了一眼。


    張三會意,略微平複一下緊張的心情,走向台前開始說起這半年來張家村各方麵的成果。


    說的什麽大家都沒怎麽在意聽,倒是他那因緊張雙腿明顯的抖動,說話也是結結巴巴的滑稽。還是讓大家是忍俊不禁。隻是礙於王成也在這裏坐著,大家也是忍著大笑的衝動。


    “老張,你這是怕了?之前咱兄弟們上戰場也沒見你這麽怕過啊!”待張三說完,與張三關係要好的劉放打趣道。


    張三沒好氣的白了劉放一眼,看著眾人都在看著自己也不好當場發作。擦了擦額頭的汗珠,來掩飾尷尬道:“現在大家欣賞我們村部準備多時的節目……”


    接著又有每個甲準備的節目,最後就是個人報名準備的節目。當中是有歌有舞,雖不是精彩,但還是不時的引來喝彩聲……


    最後有虎子帶著一個總旗表演的隊形演練,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威武的氣勢。不時的引來叫好聲,更是讓氣氛烘托到高潮……


    晚會一直持續了兩個時辰,隨著張三宣布此次晚會圓滿結束,大家還是久久不願退去。不知哪個說出讓王成也表演一個,更是引起大家的共鳴。


    “上位來一個……上位來一個!”喊聲更是此起彼伏。


    王成也是大方的走向台前,雙手微壓見眾人不再言語大聲道:“既然大家這麽有興致,那我就獻醜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王成唱的是秦風《無衣》,眾人雖不很明白王成唱的什麽意思,但從那深沉的曲調還是深深的感染了眾人。


    “我願用我手中的劍讓爾等不再如螻蟻一樣苟且的活著;我願拿起我手中劍保護爾等;我願用我手中劍讓爾等安享太平富貴;路漫漫任重道遠,爾等可願與我同行否?”說完王成抽出腰中的寶劍,高高舉起矗立在舞台中央。


    “願意!願意!願意……”隨著一人驀然的迴應,整個張家村更是不斷地重複的願意二字。聲音此起彼伏,眾人異口同聲,聲音更是震徹天際……


    看著站在台中央的王成,不自覺間讓眾人覺得:王成那不是很高大的身軀,卻猶如一個巨人般矗立在那裏……


    張三也總算明白,為什麽王成一心要搞這個聯歡晚會了,這是不僅團結了整個張家村的人心!還深深的震懾住了新附的衛所一眾人員。不知不覺也讓這些人融入當中,或許這就是一種歸屬感……


    過完了難忘的除夕,緊接著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按照習俗就是互相拜年,王成則帶著劉放、張三等人去了十幾個因公受傷的兵丁家裏探望,還有就是近半年來表現積極的民戶……


    崇禎八年正月十六。


    張三也號召起村民加入製鹽的工作之中。在王成的授意下,從衛所的屯戶和土匪遺留的老弱中遷出600戶,打算在張家村旁新建兩個村莊。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一次更是得心應手。


    有償的勞動也讓這些老弱是格外的賣力,聽著張三描繪的藍圖又有張家村珠玉在前,老老少少也是幹的格外的賣力。


    張三升為鎮長,留徐盛的一駐守張家村。徐盛負責海上事宜,以及貨船的護衛工作。張三負責徐盛的日常供給,也算是軍事基地積累經驗。


    張三負責一切民務事宜,徐盛負責張家村安全問題。二者各司其職、互不統屬。用現在的話就是軍政分離。


    見張家村已步入正軌,王成等人也開始決定入駐衛所的一些事宜。


    涯縣衛所在建設之初就是依軍事堡壘性質建造,本就是一個小土城防禦也不言而喻。當初要不是把胡毅誆騙出衛所,殺胡毅恐怕也不是那麽容易。


    涯縣衛所南北500米,東西400米,有夯實的土牆。內部校場等設施雖已荒廢,加以修繕也是練兵的好駐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我若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軒大元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軒大元帥並收藏明末之我若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