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敬事房傳來消息,純妃娘娘的綠頭牌也被撤了。”
算上純妃娘娘,這大半月來已有三位嬪妃被撤了綠頭牌,其中還包括先前十分受寵的慎嬪。
皇後正翻閱著彤史,聞言也未改神色,蓮心見狀也不敢多說什麽,安靜立在一旁等候吩咐。
待將這一月的彤史翻閱完畢,皇後舒了口氣:“近來天氣幹旱,宮人的日子也不好過。趙一泰,去讓內務府每日熬製些綠豆湯分給宮人,不必熬的多濃稠,隻需每人一碗即可。”
“娘娘心善,奴才這就去辦。”
皇後將彤史合上,端起藥碗後用勺子攪動著藥湯,久久不曾喝下一口。
“娘娘,奴婢去將這湯藥熱一熱吧。”
“不必。”一飲而盡後,皇後用帕子拭了下唇角:“蓮心,永壽宮近來可有消息?”
蓮心仔細迴顧了一番,搖了搖頭:“奴婢隻聽說令貴妃近來正忙著五阿哥搬家入學之事,別的倒是沒有聽說。”
看到被放在一旁的彤史,蓮心低聲道:“娘娘,可要奴婢去打聽一番?”
這一月來各地幹旱不斷,弘曆的脾性也有些易怒不定,入後宮的次數銳減不說,連著撤了數位嬪妃的綠頭牌,其中不乏潛邸舊人。
而膝下隻有一女的皇後於此樂成其見,既然繼承大統的皇子不能是中宮嫡子,她的身子注定無法長壽,那她就不能讓那些與她們母女有嫌隙的皇子上位。
首當其衝的便是膝下有兩子一女又撫養著大阿哥的純妃。
大家都是自潛邸時便認識的,皇後對於純妃的性子了如指掌,除非走投無路,不然皇上是不會讓純妃協理六宮的;這不,她稍加算計便讓純妃失了聖心。
宮裏一向母憑子貴,可反過來也一樣。
如今純妃無權無寵,三阿哥永璋一向不得皇上喜愛,八阿哥永瑢年幼無知,但皇上卻還會有許多子嗣。
嘉嬪為玉族貴女,除非瀕臨絕境,不然皇上不會選擇擁有玉族血脈的皇子,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怕也是大清的氣運盡了。
至於令貴妃……
皇後揉捏了下眉心,罷了,再等一等吧。
看來宮裏也是時候進些新人了。
此時本該前往內務府的趙一泰匆匆返還,迴稟道:“皇後娘娘,恆娖長公主的夫君準噶爾首領多爾劄暴斃身亡了!”
準噶爾自聖祖一朝起便是大清的心腹大患,先帝時期更是不得不下嫁公主維護邊境安寧,太後也是因此記恨於高斌乃至高氏一族。
她不求與太後化幹戈為玉帛,但求為璟瑟結下一份善緣。
“恆娖長公主可有來信?慈寧宮可請了皇上過去?皇上又是何打----”
意識到自己言語出格,皇後壓抑住了內心的情緒波動:“趙一泰,仔細打聽打聽,看看還有沒有旁的消息;再去給富察家傳信,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趙一泰扶了把歪掉的帽子,匆匆領命而去。
因著準噶爾的特殊,多爾劄暴斃一事在前朝後宮都掀起不小的風浪。
朝臣們自禦書房魚貫而出,李玉將桌案上冷掉的茶水換掉,此時進忠開口稟報:“皇上,毓瑚姑姑在外頭等著呢。”
茶盞被摔在桌上,溫熱的茶水落在手背上惹得弘曆不快:“李玉,你近來辦差越發不當心了!這麽燙的茶你讓朕怎麽喝!”
“皇上恕罪!奴才馬上去換一盞。”
弘曆仍是心煩,與當下的旱災相較,準噶爾並不是多麻煩的事。
若是恆娖有個孩子,他大可派人前去扶持,不知能省下多少人力物力。
好在多爾劄雖然廢物,卻陰差陽錯地誤殺了準噶爾新貴達瓦齊,這可是個狼子野心之輩。
“進忠,你去同毓瑚說,朕已打算讓傅恆領兵前往接迴恆娖,讓太後不必憂心。”
“是,皇上。”
弘曆抬手遮住雙眼,若非如今邊境安寧,大小和卓也老實,他斷然不會輕易派兵前往準噶爾,以免引發戰亂。
但這次準噶爾之亂也給他提了個醒,準噶爾後繼無人才讓大清有機可乘,那他這個天子呢。
永璉養到十歲上卻還是去了,現存的六個阿哥除卻病弱的永珹,年幼的永琛、永璿和永瑢,剩下的永璜和永璋,他都不看好。
李玉端了盞新茶過來,碰巧聽到皇上喃喃自語道:“朕的江山……早做打算才好。”
心中掀起驚天濤浪,但未有一分一毫顯露在臉上,而弘曆喝到冷熱適度的茶水後也是平複了心緒,仿佛先前的話從未說過一般。
換值後,李玉沒有迴圍房,而是借著看病的名頭去了太醫院。
任牧今個兒下值,待注意到庭院中的某道紅色身影時,收拾藥箱的動作加快了些。
李玉在藥房裏尋到江與彬時,江與彬正在稱量藥材。
“江太醫。”
江與彬轉身見到李玉,忙放下藥秤,拱手問好:“李公公。”
“都說了不用這般客氣,咱們是同鄉,又同在宮裏當差,理應互相照顧才是。”
江與彬笑容不改,但也不敢開口應下。
或許是他想多了,但無論於公於私他都不願與這位李玉公公走的過近。
隨後李玉問了幾句惢心的近況,江與彬避重就輕地答了,李玉仍有些不滿足,但也沒有繼續問下去。
“江太醫,你近來為嫻妃娘娘調養身子,可有成效?”
因著蓮花鐲之害,加之如懿在冷宮時便是江與彬照料,故而弘曆便指了江與彬繼續為如懿調理身體。
幾年過去,翊坤宮的牌子也沒少翻,但就是沒個喜訊。
江與彬四下張望了番,確認無人後低語道:“李玉公公,嫻妃娘娘的身體當初在冷宮時傷了根基,又被藥物侵染多年,微臣已是換了幾次方子,但效用皆是尋常。”
“若是想要起色,微臣也沒有更好的法子。”
李玉心道不妙,又提起另一人:“那海貴人呢?”
果然被令主兒料中了。
江與彬亦是搖了搖頭:“海貴人當初因受重擊而險些小產,又下了重藥保胎,想要再次遇喜怕也是不易。”
也不知是怎麽了,這後宮中病弱的主子是越來越多,得虧是在帝王家,才能用各種珍稀藥材保著命,否則這宮裏不知要多做多少白事。
李玉麵色隱憂,又扯了些閑篇後領了幾丸安眠的藥丸走了。
江與彬如往常一般將藥材配好,交給小太監們送去相應的宮殿,忙碌半日後正要吃午飯呢,儀嬪宮裏急宣太醫,他這個資曆淺的自然被推了出去。
如此忙碌一日,待出宮後江與彬去了趟首飾鋪將自己訂做的首飾取出,迴到家時已是夜幕降臨。
惢心正倚著飯桌打盹,忽然聽見開門聲便驚醒過來,清秀的麵龐上揚起笑容:“你可算迴來了。”
江與彬洗淨了手,從袖袋中掏出一狹長木匣:“繞了點路,打開看看。”
木匣中放著的是一對黃花梨木簪,簪身被雕刻成木藤式樣,纏繞至頂則是兩朵栩栩如生的忍冬花。
“這不便宜吧,你怎麽花錢買這個啊。”
惢心雖然出了宮,但眼力仍在,上手一摸就知這簪子材質甚佳,而她素來不喜那些金銀琺琅,這些木料玉石更得她心。
所以哪怕心中喜愛,她也是有些心疼江與彬的辛勞。
“過幾日你不是要過生辰了,一年就過這一迴,不打緊。”
而且那首飾鋪背後是誰撐著他再清楚不過,這簪子也算他俸祿裏的一種吧,江與彬樂天般地想著。
算上純妃娘娘,這大半月來已有三位嬪妃被撤了綠頭牌,其中還包括先前十分受寵的慎嬪。
皇後正翻閱著彤史,聞言也未改神色,蓮心見狀也不敢多說什麽,安靜立在一旁等候吩咐。
待將這一月的彤史翻閱完畢,皇後舒了口氣:“近來天氣幹旱,宮人的日子也不好過。趙一泰,去讓內務府每日熬製些綠豆湯分給宮人,不必熬的多濃稠,隻需每人一碗即可。”
“娘娘心善,奴才這就去辦。”
皇後將彤史合上,端起藥碗後用勺子攪動著藥湯,久久不曾喝下一口。
“娘娘,奴婢去將這湯藥熱一熱吧。”
“不必。”一飲而盡後,皇後用帕子拭了下唇角:“蓮心,永壽宮近來可有消息?”
蓮心仔細迴顧了一番,搖了搖頭:“奴婢隻聽說令貴妃近來正忙著五阿哥搬家入學之事,別的倒是沒有聽說。”
看到被放在一旁的彤史,蓮心低聲道:“娘娘,可要奴婢去打聽一番?”
這一月來各地幹旱不斷,弘曆的脾性也有些易怒不定,入後宮的次數銳減不說,連著撤了數位嬪妃的綠頭牌,其中不乏潛邸舊人。
而膝下隻有一女的皇後於此樂成其見,既然繼承大統的皇子不能是中宮嫡子,她的身子注定無法長壽,那她就不能讓那些與她們母女有嫌隙的皇子上位。
首當其衝的便是膝下有兩子一女又撫養著大阿哥的純妃。
大家都是自潛邸時便認識的,皇後對於純妃的性子了如指掌,除非走投無路,不然皇上是不會讓純妃協理六宮的;這不,她稍加算計便讓純妃失了聖心。
宮裏一向母憑子貴,可反過來也一樣。
如今純妃無權無寵,三阿哥永璋一向不得皇上喜愛,八阿哥永瑢年幼無知,但皇上卻還會有許多子嗣。
嘉嬪為玉族貴女,除非瀕臨絕境,不然皇上不會選擇擁有玉族血脈的皇子,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怕也是大清的氣運盡了。
至於令貴妃……
皇後揉捏了下眉心,罷了,再等一等吧。
看來宮裏也是時候進些新人了。
此時本該前往內務府的趙一泰匆匆返還,迴稟道:“皇後娘娘,恆娖長公主的夫君準噶爾首領多爾劄暴斃身亡了!”
準噶爾自聖祖一朝起便是大清的心腹大患,先帝時期更是不得不下嫁公主維護邊境安寧,太後也是因此記恨於高斌乃至高氏一族。
她不求與太後化幹戈為玉帛,但求為璟瑟結下一份善緣。
“恆娖長公主可有來信?慈寧宮可請了皇上過去?皇上又是何打----”
意識到自己言語出格,皇後壓抑住了內心的情緒波動:“趙一泰,仔細打聽打聽,看看還有沒有旁的消息;再去給富察家傳信,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趙一泰扶了把歪掉的帽子,匆匆領命而去。
因著準噶爾的特殊,多爾劄暴斃一事在前朝後宮都掀起不小的風浪。
朝臣們自禦書房魚貫而出,李玉將桌案上冷掉的茶水換掉,此時進忠開口稟報:“皇上,毓瑚姑姑在外頭等著呢。”
茶盞被摔在桌上,溫熱的茶水落在手背上惹得弘曆不快:“李玉,你近來辦差越發不當心了!這麽燙的茶你讓朕怎麽喝!”
“皇上恕罪!奴才馬上去換一盞。”
弘曆仍是心煩,與當下的旱災相較,準噶爾並不是多麻煩的事。
若是恆娖有個孩子,他大可派人前去扶持,不知能省下多少人力物力。
好在多爾劄雖然廢物,卻陰差陽錯地誤殺了準噶爾新貴達瓦齊,這可是個狼子野心之輩。
“進忠,你去同毓瑚說,朕已打算讓傅恆領兵前往接迴恆娖,讓太後不必憂心。”
“是,皇上。”
弘曆抬手遮住雙眼,若非如今邊境安寧,大小和卓也老實,他斷然不會輕易派兵前往準噶爾,以免引發戰亂。
但這次準噶爾之亂也給他提了個醒,準噶爾後繼無人才讓大清有機可乘,那他這個天子呢。
永璉養到十歲上卻還是去了,現存的六個阿哥除卻病弱的永珹,年幼的永琛、永璿和永瑢,剩下的永璜和永璋,他都不看好。
李玉端了盞新茶過來,碰巧聽到皇上喃喃自語道:“朕的江山……早做打算才好。”
心中掀起驚天濤浪,但未有一分一毫顯露在臉上,而弘曆喝到冷熱適度的茶水後也是平複了心緒,仿佛先前的話從未說過一般。
換值後,李玉沒有迴圍房,而是借著看病的名頭去了太醫院。
任牧今個兒下值,待注意到庭院中的某道紅色身影時,收拾藥箱的動作加快了些。
李玉在藥房裏尋到江與彬時,江與彬正在稱量藥材。
“江太醫。”
江與彬轉身見到李玉,忙放下藥秤,拱手問好:“李公公。”
“都說了不用這般客氣,咱們是同鄉,又同在宮裏當差,理應互相照顧才是。”
江與彬笑容不改,但也不敢開口應下。
或許是他想多了,但無論於公於私他都不願與這位李玉公公走的過近。
隨後李玉問了幾句惢心的近況,江與彬避重就輕地答了,李玉仍有些不滿足,但也沒有繼續問下去。
“江太醫,你近來為嫻妃娘娘調養身子,可有成效?”
因著蓮花鐲之害,加之如懿在冷宮時便是江與彬照料,故而弘曆便指了江與彬繼續為如懿調理身體。
幾年過去,翊坤宮的牌子也沒少翻,但就是沒個喜訊。
江與彬四下張望了番,確認無人後低語道:“李玉公公,嫻妃娘娘的身體當初在冷宮時傷了根基,又被藥物侵染多年,微臣已是換了幾次方子,但效用皆是尋常。”
“若是想要起色,微臣也沒有更好的法子。”
李玉心道不妙,又提起另一人:“那海貴人呢?”
果然被令主兒料中了。
江與彬亦是搖了搖頭:“海貴人當初因受重擊而險些小產,又下了重藥保胎,想要再次遇喜怕也是不易。”
也不知是怎麽了,這後宮中病弱的主子是越來越多,得虧是在帝王家,才能用各種珍稀藥材保著命,否則這宮裏不知要多做多少白事。
李玉麵色隱憂,又扯了些閑篇後領了幾丸安眠的藥丸走了。
江與彬如往常一般將藥材配好,交給小太監們送去相應的宮殿,忙碌半日後正要吃午飯呢,儀嬪宮裏急宣太醫,他這個資曆淺的自然被推了出去。
如此忙碌一日,待出宮後江與彬去了趟首飾鋪將自己訂做的首飾取出,迴到家時已是夜幕降臨。
惢心正倚著飯桌打盹,忽然聽見開門聲便驚醒過來,清秀的麵龐上揚起笑容:“你可算迴來了。”
江與彬洗淨了手,從袖袋中掏出一狹長木匣:“繞了點路,打開看看。”
木匣中放著的是一對黃花梨木簪,簪身被雕刻成木藤式樣,纏繞至頂則是兩朵栩栩如生的忍冬花。
“這不便宜吧,你怎麽花錢買這個啊。”
惢心雖然出了宮,但眼力仍在,上手一摸就知這簪子材質甚佳,而她素來不喜那些金銀琺琅,這些木料玉石更得她心。
所以哪怕心中喜愛,她也是有些心疼江與彬的辛勞。
“過幾日你不是要過生辰了,一年就過這一迴,不打緊。”
而且那首飾鋪背後是誰撐著他再清楚不過,這簪子也算他俸祿裏的一種吧,江與彬樂天般地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