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月過去,即便已移駕圓明園,可這滿園的大小主子沒多少人有賞景的心,究其原因,還是開年時的那件大事。
九州清晏的殿門一關就是一整日,後頭無論是嬪妃還是皇嗣也都老老實實窩在自己院裏,讀書的讀書,打發時間的打發時間。
碧桐書院。
“二阿哥,奴才去找齊太醫來給您瞧瞧吧,您這幾日咳的越發嚴重了。”李胡安大字不識百個,可硬是靠著身板健壯加上一根筋的忠心在成了永璉貼身內侍。
李胡安不懂什麽大道理,所以他不明白阿哥爺是當今唯一嫡子,外家又是百年大族,為什麽非得苛責自己呢!
這生病了就該請太醫啊!
半月前剛量身做的單袍,布料還是繡工都是一等一的,可如今穿在其主人身上就跟個掛件似得,空蕩蕩的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跑。
“不準去。”
三個字,李胡安就跟腳下生了釘一般,哪怕都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永璉含了顆養生丸閉眸假寐,待胸腔中的悶痛消散些後方睜開眼,見李胡安還站在原地心中滿意:他這兒伺候的人除了皇阿瑪的人就是皇額娘的人,唯獨少了他自個兒的人,否則他也不會提拔這根木頭。
笨了點,直了點,可隻聽他一人的就夠了。
“皇阿瑪忙著天下大事。皇額娘又剛診出喜脈,我身為人子,怎能在這時候給長輩添亂。”永璉示意李胡安鋪開宣紙,他今日的課業還未做完:“這哮症又非第一迴發作,叫什麽太醫。”
何況齊太醫是皇阿瑪的人,一旦來了,他還能瞞得住誰。
李胡安喏喏道:“可您前幾迴最多就咳一盞茶的時間,這迴……”
“出去守著,不許外人進來。”
一個眼刀過來,李胡安再次閉嘴,乖乖走出書房,站在門口開始給主子當門神。
永璉拿下燭火上的燈罩,從裏衣的暗袋中取出兩塊沾了血跡的帕子放在火苗上燒燼,又將灰燼處理幹淨,瞧那熟練度,明顯不是第一迴了。
久病成醫,並非是沒有道理。
這一迴的哮症發作,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恢複速度減慢了許多,所以近些日隻讓李胡安貼身伺候,卻沒想到這根木頭也發覺了。
燭火中炸出一個火星,幾隻藏在何處的飛蛾正向死而生。
看著這一幕,永璉鬼使神差地伸出了手,指尖傳來灼痛感時才猛然縮迴,而那幾隻飛蛾早就沒了蹤影。
向死而生,與他何其相似啊……
他已活到十三歲了,比夢中的永璉多活了四年時光,很好了。
雖至今他仍不知這裏與記憶中發展並不相同,但永璉真心感謝永琮的提前到來。
他願死後不入輪迴,永墜阿鼻,隻求上天讓他的弟弟平安健康地來到世上,讓他的妹妹與額娘餘生祥樂。
……
“主兒,您今個兒已吃過冰碗了,不能再吃了。”
殿裏放著兩座冰山,又有著冰車,春嬋硬是出了滿頭的汗,都是躲嬿婉躲的。
見主兒不再伸手要吃冰碗了,春嬋心裏鬆了口氣,忙讓人上了消暑的綠豆湯來:“主兒,這湯溫溫的,最是解暑了。”
嬿婉伸手接了過來:“春嬋,你去請任牧過來一趟,我有事問他。”
“是,主兒。”
等春嬋走了後,嬿婉立刻挪到冰車旁坐著,陣陣涼風襲來,舒服的她半闔上眼。
沒想到啊,那道殘魂竟堅持了這麽久。
對於皇後,嬿婉一直持漠視態度,連帶著皇後的子嗣也一並漠視。
截然相反的兩世記憶,讓她難以對這一時空中的富察皇後保持平和心態,可這兩年來皇後的所作所為又如返璞歸真一般,所以嬿婉思索再三,決定不聞不問。
所以許多人的命運幾經周折還是迴到原點,比如永璉,雖早早發現,雖避開了海蘭的暗害,但這小少年的哮症還是幾經惡化。
去年木蘭秋獮時永璉的壽命本該就已走到盡頭,但那道殘魂卻因命格相同,將永璉的壽命延續至今。
結合近日來偶爾得見永璉時的觀察,嬿婉不難猜出這道殘魂是原本乾隆三年早夭的端慧太子,同如今十三歲的永璉融合為一。
可惜殘魂隻是殘魂,一年陽壽已是極限。
而遇喜剛兩月的皇後……嬿婉想到先前請安時皇後腹部那團微弱的生氣,她不看好皇後這一胎。
提早三年,又未經喪子之痛,可皇後這幾年心有鬱結,事事要做到最好,耗費心血過多;嬿婉估計,這一胎的脈象頂多比上一世強上三分,不能再多。
當真是成於此,也敗於此。
“微臣給令妃娘娘請安。”
嬿婉遠了冰車幾寸,權當沒瞧見春嬋那滿臉寫著“我要嘮叨”的表情:“起來吧。給任太醫搬個凳子來。”
任牧卻沒立刻坐下,而是打開了藥箱:“微臣還是先給您請個平安脈吧。”
即使他觀麵都知道這位玉體康健,但為了有個交代,還是把把脈吧,來都來了。
一盞茶後,任牧將脈枕收迴到藥箱中:“娘娘與小公主皆安康無恙,夏日炎熱,令妃娘娘需得納涼有度。”
春嬋與瀾翠認真地點了點頭,就是就是。
而在場幾人都未對任牧診出胎兒性別表示詫異,上迴雙胎時,任牧都能診出一個,沒道理這迴不成;何況還有江與彬呢。
“是嗎?可是本宮覺得有些身體不適,夜裏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任牧收拾藥箱的手頓了頓,鬥膽抬頭看了眼:“以您的麵色,的確需要診脈才能瞧出病症。”
望、聞、問、切,準也不準,有診治的法子,自然也有偽裝的法子。
“任太醫不是剛診了脈?”
任牧做永壽宮的差事也不是一兩年了,多少知道些這位令主兒的性子,能讓這位令妃娘娘主動避開的事情……
“是,但礙於娘娘腹中龍胎已有八個多月,微臣開些足浴的方子,令妃娘娘靜心修養半”任牧觀察了下這位主兒的臉色,改口道:“一月足矣。”
嬿婉滿意了,正好可以避開後麵的中秋、重陽;這次她的預產期在九月上旬,連萬壽節都能躲開。
真是她的小福包。
這些個節日舉辦的慶典不是吃吃喝喝,就是看歌賞舞,有時還得破財一番,這還不提需得裝扮一個時辰,慶典上也不能隨意走動呢。
嬿婉寧可留在自個兒院裏,隨心自在,躺上一天都是可以的。
“既如此,那就請任太醫開方吧。”
任牧老老實實地領了銀子離開,老老實實地將脈案寫好,老老實實地開藥。
做太醫嘛,不就講求一個穩字。
不過三日,任牧就被傳召去了九州清晏,措辭早就準備好了,連哽都不打一個。
“……加之令妃娘娘先前就有不適症狀,為了龍胎穩固,微臣建議令妃娘娘臥床休養一月。”
弘曆不耐地敲了敲桌案,殿內立即寂若無人。
自打去年立冬起,他就沒順過!
前朝就不提了,河工上的汙糟到現在都沒處理完,又逢黃河汛期,他不得不重用高斌,連各部來朝的儀典都是尋常了事;後宮上也是波折不斷,海常在的胎保到四月裏就沒了,純妃還算安穩地生下了八阿哥永瑢。
中宮有孕,本該是高興的事,但齊汝報上來的脈案實在不容樂觀;現在一向安穩的令妃瀕臨產期時又出了事。
弘曆本就忙的腳不沾地,聽了任牧的稟報後摸出鼻煙壺來吸了一口:“李玉,去慈雲普護與太後說一聲,朕晚膳時過去;進忠,你帶著任牧去皇後那兒說一聲,再去天然圖畫,之後的慶典讓令妃都不必出席了。”
李玉、進忠:“奴才遵命。”
吸了口鼻煙後弘曆覺得方才被大臣們吵的嗡嗡的腦袋清爽了些,需得尋人分擔下皇後手中的宮務了。
隻是這個人選,不好找啊。
九州清晏的殿門一關就是一整日,後頭無論是嬪妃還是皇嗣也都老老實實窩在自己院裏,讀書的讀書,打發時間的打發時間。
碧桐書院。
“二阿哥,奴才去找齊太醫來給您瞧瞧吧,您這幾日咳的越發嚴重了。”李胡安大字不識百個,可硬是靠著身板健壯加上一根筋的忠心在成了永璉貼身內侍。
李胡安不懂什麽大道理,所以他不明白阿哥爺是當今唯一嫡子,外家又是百年大族,為什麽非得苛責自己呢!
這生病了就該請太醫啊!
半月前剛量身做的單袍,布料還是繡工都是一等一的,可如今穿在其主人身上就跟個掛件似得,空蕩蕩的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跑。
“不準去。”
三個字,李胡安就跟腳下生了釘一般,哪怕都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永璉含了顆養生丸閉眸假寐,待胸腔中的悶痛消散些後方睜開眼,見李胡安還站在原地心中滿意:他這兒伺候的人除了皇阿瑪的人就是皇額娘的人,唯獨少了他自個兒的人,否則他也不會提拔這根木頭。
笨了點,直了點,可隻聽他一人的就夠了。
“皇阿瑪忙著天下大事。皇額娘又剛診出喜脈,我身為人子,怎能在這時候給長輩添亂。”永璉示意李胡安鋪開宣紙,他今日的課業還未做完:“這哮症又非第一迴發作,叫什麽太醫。”
何況齊太醫是皇阿瑪的人,一旦來了,他還能瞞得住誰。
李胡安喏喏道:“可您前幾迴最多就咳一盞茶的時間,這迴……”
“出去守著,不許外人進來。”
一個眼刀過來,李胡安再次閉嘴,乖乖走出書房,站在門口開始給主子當門神。
永璉拿下燭火上的燈罩,從裏衣的暗袋中取出兩塊沾了血跡的帕子放在火苗上燒燼,又將灰燼處理幹淨,瞧那熟練度,明顯不是第一迴了。
久病成醫,並非是沒有道理。
這一迴的哮症發作,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恢複速度減慢了許多,所以近些日隻讓李胡安貼身伺候,卻沒想到這根木頭也發覺了。
燭火中炸出一個火星,幾隻藏在何處的飛蛾正向死而生。
看著這一幕,永璉鬼使神差地伸出了手,指尖傳來灼痛感時才猛然縮迴,而那幾隻飛蛾早就沒了蹤影。
向死而生,與他何其相似啊……
他已活到十三歲了,比夢中的永璉多活了四年時光,很好了。
雖至今他仍不知這裏與記憶中發展並不相同,但永璉真心感謝永琮的提前到來。
他願死後不入輪迴,永墜阿鼻,隻求上天讓他的弟弟平安健康地來到世上,讓他的妹妹與額娘餘生祥樂。
……
“主兒,您今個兒已吃過冰碗了,不能再吃了。”
殿裏放著兩座冰山,又有著冰車,春嬋硬是出了滿頭的汗,都是躲嬿婉躲的。
見主兒不再伸手要吃冰碗了,春嬋心裏鬆了口氣,忙讓人上了消暑的綠豆湯來:“主兒,這湯溫溫的,最是解暑了。”
嬿婉伸手接了過來:“春嬋,你去請任牧過來一趟,我有事問他。”
“是,主兒。”
等春嬋走了後,嬿婉立刻挪到冰車旁坐著,陣陣涼風襲來,舒服的她半闔上眼。
沒想到啊,那道殘魂竟堅持了這麽久。
對於皇後,嬿婉一直持漠視態度,連帶著皇後的子嗣也一並漠視。
截然相反的兩世記憶,讓她難以對這一時空中的富察皇後保持平和心態,可這兩年來皇後的所作所為又如返璞歸真一般,所以嬿婉思索再三,決定不聞不問。
所以許多人的命運幾經周折還是迴到原點,比如永璉,雖早早發現,雖避開了海蘭的暗害,但這小少年的哮症還是幾經惡化。
去年木蘭秋獮時永璉的壽命本該就已走到盡頭,但那道殘魂卻因命格相同,將永璉的壽命延續至今。
結合近日來偶爾得見永璉時的觀察,嬿婉不難猜出這道殘魂是原本乾隆三年早夭的端慧太子,同如今十三歲的永璉融合為一。
可惜殘魂隻是殘魂,一年陽壽已是極限。
而遇喜剛兩月的皇後……嬿婉想到先前請安時皇後腹部那團微弱的生氣,她不看好皇後這一胎。
提早三年,又未經喪子之痛,可皇後這幾年心有鬱結,事事要做到最好,耗費心血過多;嬿婉估計,這一胎的脈象頂多比上一世強上三分,不能再多。
當真是成於此,也敗於此。
“微臣給令妃娘娘請安。”
嬿婉遠了冰車幾寸,權當沒瞧見春嬋那滿臉寫著“我要嘮叨”的表情:“起來吧。給任太醫搬個凳子來。”
任牧卻沒立刻坐下,而是打開了藥箱:“微臣還是先給您請個平安脈吧。”
即使他觀麵都知道這位玉體康健,但為了有個交代,還是把把脈吧,來都來了。
一盞茶後,任牧將脈枕收迴到藥箱中:“娘娘與小公主皆安康無恙,夏日炎熱,令妃娘娘需得納涼有度。”
春嬋與瀾翠認真地點了點頭,就是就是。
而在場幾人都未對任牧診出胎兒性別表示詫異,上迴雙胎時,任牧都能診出一個,沒道理這迴不成;何況還有江與彬呢。
“是嗎?可是本宮覺得有些身體不適,夜裏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任牧收拾藥箱的手頓了頓,鬥膽抬頭看了眼:“以您的麵色,的確需要診脈才能瞧出病症。”
望、聞、問、切,準也不準,有診治的法子,自然也有偽裝的法子。
“任太醫不是剛診了脈?”
任牧做永壽宮的差事也不是一兩年了,多少知道些這位令主兒的性子,能讓這位令妃娘娘主動避開的事情……
“是,但礙於娘娘腹中龍胎已有八個多月,微臣開些足浴的方子,令妃娘娘靜心修養半”任牧觀察了下這位主兒的臉色,改口道:“一月足矣。”
嬿婉滿意了,正好可以避開後麵的中秋、重陽;這次她的預產期在九月上旬,連萬壽節都能躲開。
真是她的小福包。
這些個節日舉辦的慶典不是吃吃喝喝,就是看歌賞舞,有時還得破財一番,這還不提需得裝扮一個時辰,慶典上也不能隨意走動呢。
嬿婉寧可留在自個兒院裏,隨心自在,躺上一天都是可以的。
“既如此,那就請任太醫開方吧。”
任牧老老實實地領了銀子離開,老老實實地將脈案寫好,老老實實地開藥。
做太醫嘛,不就講求一個穩字。
不過三日,任牧就被傳召去了九州清晏,措辭早就準備好了,連哽都不打一個。
“……加之令妃娘娘先前就有不適症狀,為了龍胎穩固,微臣建議令妃娘娘臥床休養一月。”
弘曆不耐地敲了敲桌案,殿內立即寂若無人。
自打去年立冬起,他就沒順過!
前朝就不提了,河工上的汙糟到現在都沒處理完,又逢黃河汛期,他不得不重用高斌,連各部來朝的儀典都是尋常了事;後宮上也是波折不斷,海常在的胎保到四月裏就沒了,純妃還算安穩地生下了八阿哥永瑢。
中宮有孕,本該是高興的事,但齊汝報上來的脈案實在不容樂觀;現在一向安穩的令妃瀕臨產期時又出了事。
弘曆本就忙的腳不沾地,聽了任牧的稟報後摸出鼻煙壺來吸了一口:“李玉,去慈雲普護與太後說一聲,朕晚膳時過去;進忠,你帶著任牧去皇後那兒說一聲,再去天然圖畫,之後的慶典讓令妃都不必出席了。”
李玉、進忠:“奴才遵命。”
吸了口鼻煙後弘曆覺得方才被大臣們吵的嗡嗡的腦袋清爽了些,需得尋人分擔下皇後手中的宮務了。
隻是這個人選,不好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