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兒,天然圖畫那兒未曾傳出消息。”
嘉貴人撫摸著肚子,同貞淑說道:“咱們這個貴妃可是越發沒用了,這麽好的機會都沒能除掉令嬪。”
貞淑將今日的安胎藥遞給嘉貴人:“是,令嬪也防範的周全。眼見令嬪就要生了,主兒您隻要安心看戲就好。”
嘉貴人喝完安胎藥後扶著額頭:“要是許太醫在,哪裏用的著浪費卜姥姥。”
好的接生姥姥用一個少一個,她倒是寧可犧牲掉一個太醫。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聽說令嬪肚子裏已有一個確定是男胎,咱們也隻能先下手為強。”
是啊,懷孕的事她就晚了令嬪一步,報喜也晚了一步,令嬪懷了雙胎都沒央著住在皇上身邊,她自然也不好開口。
若非嘉貴人仔細迴顧過,確認自己未曾得罪令嬪,不然都以為這人是專門同她對著幹了。
……
“胎位不正?卜姥姥可確定?”
“奴婢為不少婦人摸過胎位,雙胎的也有,所以奴婢確定娘娘腹中龍胎如今是頭腳顛倒,需得下大力氣才能翻轉過來。”卜姥姥胸有成竹地說道。
可事實並不如她所願,那穿著橘紅色貓撲蝴蝶紋錦袍的令嬪娘娘依舊坐的穩穩當當。
巴掌大的鏤空金絲匣中裝著好些瑩潤的珍珠,是皇上特意賞賜給嬿婉的,做首飾或者入藥都是極好,如今卻先成了嬿婉解悶的玩意兒。
珍珠一顆顆地擺放在盒底的繡帕上,又被隨手打亂,重組,再打亂,周而複始。
嬿婉將那繡著隻翩飛蝴蝶的繡帕抽出,扔給春嬋:“這帕子我不喜歡,一會兒燒了吧。對了,田姥姥,您覺得卜姥姥說的可對?”
自從她們來了這天然圖畫,雖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但令嬪娘娘鮮少讓她們靠近,大多隻是詢問,今個兒是第一次能上手感受胎位。
田姥姥的資曆或許沒卜姥姥多,但也是家學淵源,她敢說這令嬪娘娘的胎位再正不過,而且頂多半個月就要生了。可卜姥姥是皇後賞賜的接生姥姥啊。
要是她說了,令嬪娘娘會信任她嗎?
正當她猶豫不決時,聽到這位令嬪娘娘又說道:“按說本宮這才頭一胎,往後說不定還會遇喜,兩位姥姥若是處置得當,本宮願意奉養。”
田姥姥心動了,她的女兒芸兒有著家傳的頑疾,要是x想好好長大,需要請名醫醫治,這名醫的診費不菲,但後宮娘娘們有孕的少,接生姥姥卻多,她的月銀的確有些緊巴。
“奴婢…奴婢摸出龍胎已逐漸入盆,不出半月娘娘就會生產,至於胎位問題,奴婢並未覺察。”
嬿婉又問了幾句後就讓兩位接生姥姥下去了:“胎位問題本宮自會詢問太醫,屆時若有需要自然要麻煩兩位姥姥。”
待兩人離開後,嬿婉看著春蟬將那蝴蝶手帕燃燒殆盡:“給宮外傳話,讓她放手去做,隻要不觸犯律法,本宮會給她撐腰。另外,本宮會讓人尋幾位江南繡娘去,不為做活,隻為提升繡藝。”
“是,娘娘。”
嬿婉瞧著那囚困蝴蝶的牢籠於燭火中化為灰燼,心中甚是玩味,儀嬪的小阿哥雖然早夭,但也是入了排序的,那才是第一個貴子。
嘉貴人這又是腦補了什麽呢。
幾日後,太後身邊的成翰公公意外落水而亡,太後仁慈,賞了一副棺槨,不至於淪落到火葬場或亂葬崗裏;而天然圖畫裏,前頭久沒有動靜,卜姥姥有些慌了,遞出的家書沒個動靜,可她卻每日都還過的好好的。
但行動上卻受到了阻礙,去哪都有人隨時隨地跟著,多年的宮廷生活讓卜姥姥感到一絲不安,所以決定放手一搏。
可楊佳氏的好哄讓她越發不安。
“夫人,這…這直接就去嗎?”
楊佳氏美美地抽了口水煙:“你不是說能摸出她懷的是男是女,早點摸出來也早點能糾正過來。”
糾正?糾正什麽啊?
想通後卜姥姥倒吸一口涼氣,不會是想轉變胎兒性別吧,她就是個想使點壞的接生姥姥,不是有實力的神婆啊!
但好像也不是,莫非……
嘶!她是不是不用出手了,這當人親娘的都打算動手了,還用得著她嘛!
卜姥姥心生喜悅,看來她隻需要稍加引導就夠了。
******
議事結束後,弘曆又批了會兒奏折,等最後一本奏折放下,天邊已見落霞。
“李玉,皇額娘那兒可安置好了?”
這迴他打算在圓明園住到十月寒露再迴去,但重陽時需得太後在場,所以他又請太後移居圓明園。
李玉將泡好的茶盞放在弘曆手邊:“奴才已去問過,福珈姑姑說齊太醫已給太後請過脈,一切都好,就是累著了,所以太後早早地便歇下了;但太後囑咐過福珈姑姑,說明日想請您去慈雲普護用午膳。”
“朕知道了。”弘曆喝完茶後捏了捏眉心,閉目假寐道:“令嬪那兒如何了?朕記得任牧說令嬪的預產期就是八月初。”
進忠:“迴皇上話,令嬪娘娘一切都好,就是說先前送去的書看完了,但批注時覺得自個兒的字有些不雅,所以想要再與皇上討要幾本字帖練字。”
弘曆放下手,因為上一季江南糧食歉收而煩擾的心情放鬆了些:“她這個性子啊,新學了什麽就得憋著勁學通。李玉你去將《快雪時晴帖》拿來,朕要去天然圖畫瞧瞧她。”
“是,皇上。”
李玉心中微驚,要是能借一下這位令嬪的勢,說不定懿主兒能早些出來。
弘曆沒有讓人提前通傳,進了天然圖畫後卻發覺貼身伺候嬿婉的幾人竟然都在外麵候著,起了好奇心,不讓這些人請安。
“你們主子做什麽呢?身邊有人守著嗎?”
春嬋迴話道:“先前主子午睡剛醒,夫人和卜姥姥就來了,說是有話要單獨說,主子就讓奴婢們都出來了。”
弘曆對於楊佳氏實在沒什麽好印象,抬腿便要往裏麵走,未成想還沒剛進去就聽得一聲尖叫。
嘉貴人撫摸著肚子,同貞淑說道:“咱們這個貴妃可是越發沒用了,這麽好的機會都沒能除掉令嬪。”
貞淑將今日的安胎藥遞給嘉貴人:“是,令嬪也防範的周全。眼見令嬪就要生了,主兒您隻要安心看戲就好。”
嘉貴人喝完安胎藥後扶著額頭:“要是許太醫在,哪裏用的著浪費卜姥姥。”
好的接生姥姥用一個少一個,她倒是寧可犧牲掉一個太醫。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聽說令嬪肚子裏已有一個確定是男胎,咱們也隻能先下手為強。”
是啊,懷孕的事她就晚了令嬪一步,報喜也晚了一步,令嬪懷了雙胎都沒央著住在皇上身邊,她自然也不好開口。
若非嘉貴人仔細迴顧過,確認自己未曾得罪令嬪,不然都以為這人是專門同她對著幹了。
……
“胎位不正?卜姥姥可確定?”
“奴婢為不少婦人摸過胎位,雙胎的也有,所以奴婢確定娘娘腹中龍胎如今是頭腳顛倒,需得下大力氣才能翻轉過來。”卜姥姥胸有成竹地說道。
可事實並不如她所願,那穿著橘紅色貓撲蝴蝶紋錦袍的令嬪娘娘依舊坐的穩穩當當。
巴掌大的鏤空金絲匣中裝著好些瑩潤的珍珠,是皇上特意賞賜給嬿婉的,做首飾或者入藥都是極好,如今卻先成了嬿婉解悶的玩意兒。
珍珠一顆顆地擺放在盒底的繡帕上,又被隨手打亂,重組,再打亂,周而複始。
嬿婉將那繡著隻翩飛蝴蝶的繡帕抽出,扔給春嬋:“這帕子我不喜歡,一會兒燒了吧。對了,田姥姥,您覺得卜姥姥說的可對?”
自從她們來了這天然圖畫,雖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但令嬪娘娘鮮少讓她們靠近,大多隻是詢問,今個兒是第一次能上手感受胎位。
田姥姥的資曆或許沒卜姥姥多,但也是家學淵源,她敢說這令嬪娘娘的胎位再正不過,而且頂多半個月就要生了。可卜姥姥是皇後賞賜的接生姥姥啊。
要是她說了,令嬪娘娘會信任她嗎?
正當她猶豫不決時,聽到這位令嬪娘娘又說道:“按說本宮這才頭一胎,往後說不定還會遇喜,兩位姥姥若是處置得當,本宮願意奉養。”
田姥姥心動了,她的女兒芸兒有著家傳的頑疾,要是x想好好長大,需要請名醫醫治,這名醫的診費不菲,但後宮娘娘們有孕的少,接生姥姥卻多,她的月銀的確有些緊巴。
“奴婢…奴婢摸出龍胎已逐漸入盆,不出半月娘娘就會生產,至於胎位問題,奴婢並未覺察。”
嬿婉又問了幾句後就讓兩位接生姥姥下去了:“胎位問題本宮自會詢問太醫,屆時若有需要自然要麻煩兩位姥姥。”
待兩人離開後,嬿婉看著春蟬將那蝴蝶手帕燃燒殆盡:“給宮外傳話,讓她放手去做,隻要不觸犯律法,本宮會給她撐腰。另外,本宮會讓人尋幾位江南繡娘去,不為做活,隻為提升繡藝。”
“是,娘娘。”
嬿婉瞧著那囚困蝴蝶的牢籠於燭火中化為灰燼,心中甚是玩味,儀嬪的小阿哥雖然早夭,但也是入了排序的,那才是第一個貴子。
嘉貴人這又是腦補了什麽呢。
幾日後,太後身邊的成翰公公意外落水而亡,太後仁慈,賞了一副棺槨,不至於淪落到火葬場或亂葬崗裏;而天然圖畫裏,前頭久沒有動靜,卜姥姥有些慌了,遞出的家書沒個動靜,可她卻每日都還過的好好的。
但行動上卻受到了阻礙,去哪都有人隨時隨地跟著,多年的宮廷生活讓卜姥姥感到一絲不安,所以決定放手一搏。
可楊佳氏的好哄讓她越發不安。
“夫人,這…這直接就去嗎?”
楊佳氏美美地抽了口水煙:“你不是說能摸出她懷的是男是女,早點摸出來也早點能糾正過來。”
糾正?糾正什麽啊?
想通後卜姥姥倒吸一口涼氣,不會是想轉變胎兒性別吧,她就是個想使點壞的接生姥姥,不是有實力的神婆啊!
但好像也不是,莫非……
嘶!她是不是不用出手了,這當人親娘的都打算動手了,還用得著她嘛!
卜姥姥心生喜悅,看來她隻需要稍加引導就夠了。
******
議事結束後,弘曆又批了會兒奏折,等最後一本奏折放下,天邊已見落霞。
“李玉,皇額娘那兒可安置好了?”
這迴他打算在圓明園住到十月寒露再迴去,但重陽時需得太後在場,所以他又請太後移居圓明園。
李玉將泡好的茶盞放在弘曆手邊:“奴才已去問過,福珈姑姑說齊太醫已給太後請過脈,一切都好,就是累著了,所以太後早早地便歇下了;但太後囑咐過福珈姑姑,說明日想請您去慈雲普護用午膳。”
“朕知道了。”弘曆喝完茶後捏了捏眉心,閉目假寐道:“令嬪那兒如何了?朕記得任牧說令嬪的預產期就是八月初。”
進忠:“迴皇上話,令嬪娘娘一切都好,就是說先前送去的書看完了,但批注時覺得自個兒的字有些不雅,所以想要再與皇上討要幾本字帖練字。”
弘曆放下手,因為上一季江南糧食歉收而煩擾的心情放鬆了些:“她這個性子啊,新學了什麽就得憋著勁學通。李玉你去將《快雪時晴帖》拿來,朕要去天然圖畫瞧瞧她。”
“是,皇上。”
李玉心中微驚,要是能借一下這位令嬪的勢,說不定懿主兒能早些出來。
弘曆沒有讓人提前通傳,進了天然圖畫後卻發覺貼身伺候嬿婉的幾人竟然都在外麵候著,起了好奇心,不讓這些人請安。
“你們主子做什麽呢?身邊有人守著嗎?”
春嬋迴話道:“先前主子午睡剛醒,夫人和卜姥姥就來了,說是有話要單獨說,主子就讓奴婢們都出來了。”
弘曆對於楊佳氏實在沒什麽好印象,抬腿便要往裏麵走,未成想還沒剛進去就聽得一聲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