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兒,皇上還是記掛您呢。您看這綠梅,開的多好啊。”阿箬恭維道。
殿裏因更換匾額而帶進來的寒氣在紅螺炭的烘燒下消散的無影無蹤,顯得方桌上兩盆盛開的綠梅有些不合時宜。
如懿伸手摸了摸那綻放的花瓣,心裏又思念起她的少年郎:“這盆景雖難得,卻比不得蘇杭的綠梅脫俗高雅,有些匠氣了。”
也不知太後是否放她去參加除夕年宴。
惢心脊背一涼,這禦前的人還沒走呢,趕緊給如懿找補道:“人生貴在兩心知,年下事忙,皇上還惦記著主兒您的喜好,這份心意最難得了。”
如懿想了想也是,皇上囑咐她要溫良恭儉,估計是不想讓太後再抓住她的錯處,阻礙她參加除夕年宴:“阿箬,將這兩盆綠梅放在我的寢間,讓人好生照管,不準再出去張揚。”
“是,奴才謹記。”
安置好少年郎的心意後,如懿便搭著惢心的手朝著小佛堂走去,繼續她的祈福事業。
姑母一人躺在那冷冰冰的妃陵中,烏拉那拉家又自顧不暇,她若不為姑母祈福,還有誰會惦記姑母呢。
走出翊坤宮後,進忠拍了拍空蕩蕩的袖袋,這一趟倒也沒白來。
又一次映證了他的猜測:嫻貴人是個沒腦子的。
還知道了一件事,太後罰嫻貴人抄寫宮規,她倒是都拿去為景仁宮祈福了,連他都有點心疼皇上呢,又白做了。
寢殿一向是最熱的,即便蘇杭的冬日再暖,這綠梅也是開在冬日裏的;這一搬,真真是浪費了。
“迴去了都管好自個兒的嘴,少出去說閑話。”
太監們紛紛應是,但嫻貴人又不是隻當著他們的麵說的,迴頭傳出去了也怪不著他們。
更何況,不出去說,在養心殿裏跟幾個兄弟們說說也是可以的。
一點辛苦銀子都沒有,翊坤宮的差事可真苦!
而領頭的進忠已開始琢磨起了另一件小事,這都說吃人嘴軟,喝人也嘴鬆,正巧今日剛喝了人一杯茶,迴頭給趙順福提個醒吧。
萬一皇上要是怪罪下來,他這個總管也撇不清幹係。
……
紫禁城的冬日一向是嚴寒的,主子們都願意窩在自個兒殿裏貓冬,奴才們也除了本職工作鮮少出去走動,就是可憐了花草房的某位總管領了皇上的口信,開始了在翊坤宮和花草房間奔波的辛苦之旅。
“這綠梅的花怎麽謝的這般快?莫非是因做了盆景,敗了花氣?”
趙總管的小眼睛中蹦出大寫兩個冤字,不做盆景,難道還要為了移栽梅樹特地搭個暖房不成!位份不高,口氣還怪大嘞!
但敗了花氣是說對了,寢殿裏三四個火盆,不敗才怪了。
趙順福心累極了,每日都說換個地方擺放,每日來都還從寢殿裏搬出來,非得逼著他直說:“嫻主兒容稟,這寢殿裏實在不適合擺放綠梅,不如移放後院,保管能開到年後。”
“那樣就看不到皇上的心意了。”如懿嘟了嘟唇,皇上還能借《牆頭馬上》和她的帕子睹物思人,可她隻有這兩盆綠梅了。
趙順福眼觀鼻,鼻觀心,這他可沒辦法,聽說嫻貴人的宮規還沒送到慈寧宮去呢。
正當如懿又一次艱難抉擇時,三寶匆匆從外麵跑了進來,麵色焦急;趙順福順勢提出告退,得了兩句主子親口說的‘費心’後,成功地帶著一顆滿是滄桑的內心,兩手空空地走了出來。
但還沒等他走遠,身後宮道上響起大片雜亂的腳步聲。
迴頭一瞧,嫻貴人竟然出了翊坤宮的宮門,還帶著老些人!
趙順福給自己掬了把心酸的眼淚,先前嫻貴人沒出來都能攪的後宮起浪,且每次都有不少宮人受累受罰,現在出來了還能得了!
漫天神佛啊,讓嫻貴人消停些吧,他還想活著呢!
當趙順福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花草房時,即便看到麵帶微笑的進忠公公,他也提不起巴結的心了。
太難了,他真的太難了。
他管的是花草房,不是珍寶房,更不是藥房!
這個要綠梅樹,那個要白花丹的,他太難了。
嬿婉剛將白花丹種植的諸多要點寫好,一出門就看到趙順福遊魂似的走遠。
看來今日又被折磨的不輕,沒想到如懿在開始時就有這麽大的殺傷力了。
“寫好了?”
嬿婉將幾張黃麻紙雙手奉上:“關於白花丹奴婢知曉的不多,都在這兒了。”
進忠打量了番紙上還算端正的字跡,疊好後揣進懷裏:“沒想到你還會寫字兒,在花草房倒有些屈就了。”
“公公說笑了。在哪都是做活,奴婢在花草房能吃飽穿暖,這已然強上許多。”
進忠不著急走,他來時皇上剛被素練請去了長春宮,王欽和李玉偎的牢牢的,連根針都插不進去;不過進寶被李玉提溜去了,那小子是個記性好的,他放心。
“本公公從不說笑。估計以後在哪又見到你,本公公都不會驚訝了。”
或者說,又會給他什麽驚喜,他對她可是越發好奇,也越來越……
“嬿婉,外麵有淩侍……人尋你。”春嬋見嬿婉身邊還站著那位禦前的公公,嚇了一跳,這麽長時間還沒走嘛,早知道就先問問瀾翠了!
會讓春嬋幫忙傳信的,也就隻有那一個吧,倒是比她計劃的來的更快。
“進忠公公,您若沒旁的事,那奴婢就先行告退了。”
進忠盯著眼前烏黑的發旋兒,袖袋裏的藥膏擱的有點疼:“既然有急事,那就去吧。”
話是心氣不順地說了,嬿婉低頭的視野裏那雙棉短靴也是半點移步的動作沒有,可快刀斬亂麻,這甩不掉的鼻涕蟲也需要。
烏黑的發旋消失,進忠撞進一雙隻盛著他的眼睛中,比那日雨幕中的還漂亮。
“那進忠公公自便,多謝公公體諒。”
嬿婉把茶壺放在進忠手邊,扭頭就同春嬋走了,絲毫不拖泥帶水。
進忠:……
運氣,運氣,再運氣。
多年的養氣功夫占了上風,喝完了一整壺茶後進忠才不緊不慢地離開。
至於茶壺旁不知何時多了幾滴濺出的茶水,熱氣熏陶了會兒,便化為空氣散了。
殿裏因更換匾額而帶進來的寒氣在紅螺炭的烘燒下消散的無影無蹤,顯得方桌上兩盆盛開的綠梅有些不合時宜。
如懿伸手摸了摸那綻放的花瓣,心裏又思念起她的少年郎:“這盆景雖難得,卻比不得蘇杭的綠梅脫俗高雅,有些匠氣了。”
也不知太後是否放她去參加除夕年宴。
惢心脊背一涼,這禦前的人還沒走呢,趕緊給如懿找補道:“人生貴在兩心知,年下事忙,皇上還惦記著主兒您的喜好,這份心意最難得了。”
如懿想了想也是,皇上囑咐她要溫良恭儉,估計是不想讓太後再抓住她的錯處,阻礙她參加除夕年宴:“阿箬,將這兩盆綠梅放在我的寢間,讓人好生照管,不準再出去張揚。”
“是,奴才謹記。”
安置好少年郎的心意後,如懿便搭著惢心的手朝著小佛堂走去,繼續她的祈福事業。
姑母一人躺在那冷冰冰的妃陵中,烏拉那拉家又自顧不暇,她若不為姑母祈福,還有誰會惦記姑母呢。
走出翊坤宮後,進忠拍了拍空蕩蕩的袖袋,這一趟倒也沒白來。
又一次映證了他的猜測:嫻貴人是個沒腦子的。
還知道了一件事,太後罰嫻貴人抄寫宮規,她倒是都拿去為景仁宮祈福了,連他都有點心疼皇上呢,又白做了。
寢殿一向是最熱的,即便蘇杭的冬日再暖,這綠梅也是開在冬日裏的;這一搬,真真是浪費了。
“迴去了都管好自個兒的嘴,少出去說閑話。”
太監們紛紛應是,但嫻貴人又不是隻當著他們的麵說的,迴頭傳出去了也怪不著他們。
更何況,不出去說,在養心殿裏跟幾個兄弟們說說也是可以的。
一點辛苦銀子都沒有,翊坤宮的差事可真苦!
而領頭的進忠已開始琢磨起了另一件小事,這都說吃人嘴軟,喝人也嘴鬆,正巧今日剛喝了人一杯茶,迴頭給趙順福提個醒吧。
萬一皇上要是怪罪下來,他這個總管也撇不清幹係。
……
紫禁城的冬日一向是嚴寒的,主子們都願意窩在自個兒殿裏貓冬,奴才們也除了本職工作鮮少出去走動,就是可憐了花草房的某位總管領了皇上的口信,開始了在翊坤宮和花草房間奔波的辛苦之旅。
“這綠梅的花怎麽謝的這般快?莫非是因做了盆景,敗了花氣?”
趙總管的小眼睛中蹦出大寫兩個冤字,不做盆景,難道還要為了移栽梅樹特地搭個暖房不成!位份不高,口氣還怪大嘞!
但敗了花氣是說對了,寢殿裏三四個火盆,不敗才怪了。
趙順福心累極了,每日都說換個地方擺放,每日來都還從寢殿裏搬出來,非得逼著他直說:“嫻主兒容稟,這寢殿裏實在不適合擺放綠梅,不如移放後院,保管能開到年後。”
“那樣就看不到皇上的心意了。”如懿嘟了嘟唇,皇上還能借《牆頭馬上》和她的帕子睹物思人,可她隻有這兩盆綠梅了。
趙順福眼觀鼻,鼻觀心,這他可沒辦法,聽說嫻貴人的宮規還沒送到慈寧宮去呢。
正當如懿又一次艱難抉擇時,三寶匆匆從外麵跑了進來,麵色焦急;趙順福順勢提出告退,得了兩句主子親口說的‘費心’後,成功地帶著一顆滿是滄桑的內心,兩手空空地走了出來。
但還沒等他走遠,身後宮道上響起大片雜亂的腳步聲。
迴頭一瞧,嫻貴人竟然出了翊坤宮的宮門,還帶著老些人!
趙順福給自己掬了把心酸的眼淚,先前嫻貴人沒出來都能攪的後宮起浪,且每次都有不少宮人受累受罰,現在出來了還能得了!
漫天神佛啊,讓嫻貴人消停些吧,他還想活著呢!
當趙順福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花草房時,即便看到麵帶微笑的進忠公公,他也提不起巴結的心了。
太難了,他真的太難了。
他管的是花草房,不是珍寶房,更不是藥房!
這個要綠梅樹,那個要白花丹的,他太難了。
嬿婉剛將白花丹種植的諸多要點寫好,一出門就看到趙順福遊魂似的走遠。
看來今日又被折磨的不輕,沒想到如懿在開始時就有這麽大的殺傷力了。
“寫好了?”
嬿婉將幾張黃麻紙雙手奉上:“關於白花丹奴婢知曉的不多,都在這兒了。”
進忠打量了番紙上還算端正的字跡,疊好後揣進懷裏:“沒想到你還會寫字兒,在花草房倒有些屈就了。”
“公公說笑了。在哪都是做活,奴婢在花草房能吃飽穿暖,這已然強上許多。”
進忠不著急走,他來時皇上剛被素練請去了長春宮,王欽和李玉偎的牢牢的,連根針都插不進去;不過進寶被李玉提溜去了,那小子是個記性好的,他放心。
“本公公從不說笑。估計以後在哪又見到你,本公公都不會驚訝了。”
或者說,又會給他什麽驚喜,他對她可是越發好奇,也越來越……
“嬿婉,外麵有淩侍……人尋你。”春嬋見嬿婉身邊還站著那位禦前的公公,嚇了一跳,這麽長時間還沒走嘛,早知道就先問問瀾翠了!
會讓春嬋幫忙傳信的,也就隻有那一個吧,倒是比她計劃的來的更快。
“進忠公公,您若沒旁的事,那奴婢就先行告退了。”
進忠盯著眼前烏黑的發旋兒,袖袋裏的藥膏擱的有點疼:“既然有急事,那就去吧。”
話是心氣不順地說了,嬿婉低頭的視野裏那雙棉短靴也是半點移步的動作沒有,可快刀斬亂麻,這甩不掉的鼻涕蟲也需要。
烏黑的發旋消失,進忠撞進一雙隻盛著他的眼睛中,比那日雨幕中的還漂亮。
“那進忠公公自便,多謝公公體諒。”
嬿婉把茶壺放在進忠手邊,扭頭就同春嬋走了,絲毫不拖泥帶水。
進忠:……
運氣,運氣,再運氣。
多年的養氣功夫占了上風,喝完了一整壺茶後進忠才不緊不慢地離開。
至於茶壺旁不知何時多了幾滴濺出的茶水,熱氣熏陶了會兒,便化為空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