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東海王,劉疆
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 作者:花枝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榜盤點名將篇至此已然落下帷幕,接下來即將登場的乃是曆史長河之中那些未能榮登皇位的太子們。
此次盤點並無固定的先後順序,亦不會依據朝代來逐一羅列。而本期盤點的,則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首位太子——東海王劉疆!”
金榜那沉穩而舒緩的聲音悠悠傳來,仿佛帶著歲月的滄桑與曆史的厚重。
聽聞此言,曆朝曆代穩坐於儲君之位的太子們皆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寒意自脊梁升起,渾身的汗毛都根根豎立起來。
他們深知這金榜的威力,每一次的盤點都可能揭示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辛或殘酷現實,讓他們這些身處高位、看似風光無限之人也不禁心生忐忑。
至於那些在此前的金榜盤點中曾被順口提及卻最終未能登上皇位的太子們,此刻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原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段遺憾的過往已漸漸被淡忘,但如今這金榜再度將其提起,猶如一把利劍再次刺穿他們本就脆弱的心房,令他們那好不容易平複下來的心情瞬間又變得波瀾起伏。
【劉疆的人生軌跡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他原本並非東海王,而是光武帝劉秀的長子,其母親乃是光武帝的首任皇後郭聖通。
在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時,郭聖通登上皇後寶座,劉疆也順理成章地被冊封為皇太子。
自小生長於皇室之中,劉疆受到了最為優質的教育和精心的培養。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流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端莊氣質,盡顯皇家風範。
然而,時光流轉,世事無常。劉秀對於郭聖通的情感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終於,在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這一年,郭聖通遭到廢棄,皇後之位易主,被陰麗華所取代。
正所謂“母以子貴”,反過來亦是如此——當母親失勢之時,兒子的地位自然也會隨之動搖。
劉疆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局勢的劇變,內心深處不由得湧起陣陣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那曾經看似穩固無比的太子之位如今已經變得搖搖欲墜、岌岌可危。
經過深思熟慮,劉疆決定采取主動行動。一次又一次,他鼓起勇氣向父親劉秀表明心跡,表示願意主動放棄太子之位,心甘情願去當個遠離權力中心的藩王。
這種抉擇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但劉疆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道路。
話說當年,劉秀對於是否要廢掉劉疆的太子之位一直猶豫不決。
畢竟,劉疆作為長子,且一直以來表現也算可圈可點。然而,劉疆深知自己的地位已岌岌可危,加之母親郭聖通被廢後位,他明白若繼續僵持下去,恐怕會引發更多的宮廷紛爭和兄弟間的嫌隙。
於是,劉疆一次又一次地向父親劉秀表明心跡,表示願意主動讓賢。
終於,在建武十九年(公元 43 年)這一年,劉秀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下定決心頒布詔書,廢除了劉疆的太子之位,並改封其為東海王。
與此同時,劉秀冊立了陰麗華所生之子劉莊為新的太子。
自此以後,劉疆告別了那曾經充滿著權力爭奪與明爭暗鬥的宮廷生活,遠離了政治的核心地帶,來到了屬於自己的封地,開始了平靜的藩王生涯。
盡管這一身份的驟然轉變猶如從雲端跌落穀底一般,但劉疆卻沒有絲毫的怨恨或不滿。
相反,他以一種超乎常人想象的謙遜和平和心態去接受並適應這種全新的生活。
劉秀對於這個主動退讓、恭順有加的兒子始終心存愧疚之情。
因此,當劉疆啟程前往封國就藩之時,劉秀給予了他極其優厚的待遇和豐厚無比的賞賜。
這些賞賜包括大量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以及肥沃的土地等等。
除此之外,劉秀更是特別恩準劉疆可以同時享用魯郡的稅收和資源,從而使得東海國一躍成為東漢初期地域最為遼闊、物產最為富饒的封國之一。
劉疆自從被分封到封國之後,便一直兢兢業業地恪守著身為藩王的本分。
他深知卷入朝廷紛爭隻會給自己和封國帶來無盡的麻煩,於是刻意與那些勾心鬥角之事保持距離。
不僅如此,劉疆對待他人總是彬彬有禮、謙遜有加,無論是對待封國內的官員還是普通百姓,皆一視同仁,從不擺架子。
在治理封國方麵,劉疆更是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
他深入了解當地民情,製定出一係列符合實際情況的政策法規,使得封國上下秩序井然,經濟繁榮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正因如此,封國的百姓們無不對這位仁慈而又賢明的藩王心懷敬愛之情。
然而,盡管身處遠離京城的封國,但劉疆的一生仍不可避免地見證了宮廷鬥爭那殘酷且變幻無常的一麵。
看著一個個曾經顯赫一時的人物在權力的旋渦中沉淪乃至覆滅,他感慨萬分。但劉疆並未因此而心生怨恨或恐懼,反而以一種豁達大度的心態去坦然接受命運所給予的種種改變。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此時的劉疆已重病纏身,身體每況愈下。即便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心中掛念的依然是朝廷和皇上。
在病榻之上,劉疆強撐著虛弱的身軀,親自上疏向皇帝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誠之意。同時,對於自己的身後事,劉疆也做出了極為節儉的安排。
他囑咐家人一切從簡,切勿因喪葬之事鋪張浪費,以免給國家和百姓增添負擔。這種克己奉公的精神令人動容不已。】
東漢後宮
郭聖通靜靜地凝視著史書上所記載的關於兒子辭去太子之位後的點點滴滴,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最終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此時此刻,她不得不暗自承認,曆史上的兒子毅然決然地放棄太子之尊這一決定,實乃明智之舉。
遙想當年,陛下的老祖宗漢景帝為了給自己年幼的愛子漢武帝鋪平道路,竟然不惜痛下殺手,將原本的栗太子劉榮置於死地。
有如此慘痛的先例在前,劉疆的所作所為實在無可厚非。
然而,讓郭聖通感到困惑的是,陛下近來的舉動卻愈發讓人難以揣測。曾經,他似乎對廢除自己的皇後之位態度決絕,但如今,那股堅定的決心卻仿佛有所動搖。
郭聖通眉頭微皺,陷入沉思之中。經過一番細細思量,她隱約察覺到其中的端倪:
或許陛下之所以不再急於廢掉自己的後位,無非是想要利用她與陰麗華之間的明爭暗鬥,以此來削弱她們各自背後家族的勢力罷了。
想到此處,郭聖通嘴角泛起一絲苦笑。既然自己都能夠洞悉這其中的玄機,又怎能相信那位聰慧過人的陰麗華會毫無察覺呢?想必她也早已看透了陛下的心思吧。
然而,置身於這座宮廷權謀的巨大漩渦之中,每一個人皆如浮萍般身不由己。他們宛如被命運那洶湧澎湃的洪流無情地卷挾著,不由自主地向前漂流。
但是,究竟為何會如此呢?郭聖通每每思及此,腦海中便不禁浮現出曆史長河中東漢皇後們的種種行徑。
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此時燃燒著憤怒的火苗。她的家族為了支持當今聖上,已然付出了太多太多,可為何卻要這般輕而易舉地被陛下舍棄呢?難道所有的努力與犧牲就這樣付諸東流嗎?
既然陛下存心要看她與陰麗華相互爭鬥,那麽好吧,她索性就順從陛下的旨意,放手一搏便是!不過,最終的結局恐怕未必會如陛下所期望的那般發展。
一想到此處,郭聖通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戲謔之色。想必陛下做夢也未曾料到,那個他自以為是水火不容、互相憎恨到極致的兩個女人,竟然能夠暗中聯手起來。
當陰麗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後代子孫們一個個都呈現出短命早逝之象時,她那顆原本溫柔似水的心瞬間沉入了無底深淵,無盡的痛楚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陛下啊陛下,您可真是算無遺策呀!竟妄圖利用我們兩個女人,分別去削弱陰家與郭家的龐大勢力。陰麗華呆呆地坐在那裏,久久不語,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
待到夜幕深沉,萬籟俱寂之時,她緩緩起身,輕輕披上一件黑色的長袍,腳步輕盈而又堅定地朝著郭聖通所在的宮殿走去。
郭聖通斜睨著眼前的陰麗華,隻見那原本清麗脫俗的麵龐此刻卻籠罩著一層陰霾,尤其是那雙美麗的眼眸,猶如深不見底的幽潭一般黑沉沉的,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郭聖通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輕聲說道:“怎麽,如今你這腦子裏的水總算是倒幹淨了不成?”話音剛落,她便舉起手中的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然後將空杯重重地放在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響。緊接著,她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桌麵另一旁放置的酒杯,眼神似有若無地瞟向陰麗華,示意對方與自己一同暢飲美酒。
然而,陰麗華隻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緊緊盯著那隻酒杯,臉上流露出一絲遲疑之色。看到陰麗華這般猶豫不決的模樣,郭聖通忍不住輕嗤一聲,冷冷地道:“哼!我若真想取你性命,又怎會使用如此淺顯易察、容易落下把柄的手段呢?”
聽到這話,陰麗華心中略微放鬆了一些,但對於麵前的酒水仍心存顧慮,並未輕易舉杯。郭聖通見狀,也不勉強,再次端起酒杯自顧自地抿了一口,隨後放下杯子,悠然自得地靠坐在椅背上,一雙美目饒有興致地看著陰麗華,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沉默片刻之後,陰麗華終於打破了這份寂靜。她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直視著郭聖通的眼睛,直截了當地開口問道:“殿下,不知您是否願意與我兩方聯手合作?”
嗯?郭聖通原本正端著酒杯送往唇邊,聽到這話後,她喝酒的動作猛地一頓,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詫異。這陰麗華竟然如此直截了當地找上門來,提出要雙方聯手!這可大大出乎了郭聖通的意料。
一直以來,在郭聖通的印象裏,陰麗華就是那種溫柔似水、毫無主見的菟絲草一般的女子。她原以為自己隻需略施手段,便能輕易地將其掌控於股掌之間。
然而此刻,麵對眼前這個目光堅定且執著的陰麗華,郭聖通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對這位對手了解得太過膚淺了。
郭聖通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抬起頭直視著陰麗華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略帶自嘲的笑容說道:
“陰貴人怕是高看我了,如今我這皇後之位已然是搖搖欲墜,朝不保夕啊。而您可是陛下心尖兒上的人,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我這般落魄之人,又哪有資格與陰貴人您談什麽合作之事呢?”
就算內心深處極其渴望能找到一個合作夥伴,郭聖通也絕不會將目光投向陰麗華。畢竟人心難測,誰又能保證這個看似溫婉柔順的女子不會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給自己致命的一擊呢?
“心尖尖?”聽到這三個字從郭聖通口中說出,陰麗華不禁嘲諷地笑出聲來。她那美麗的眼眸冷冷地掃過眼前的人,心中滿是悲涼和無奈。
眼看著自己的子孫們一個個如流星般短暫而逝,生命之火過早熄滅,那種切膚之痛早已深深地淹沒了對陛下的感情。如今,麵對郭聖通提出事成之後皇權的歸屬問題。
陰麗華隻是微微抬起頭,用她那雙溫柔如水卻又堅定無比的眼睛直視著對方,輕聲說道:
“殿下,妾身自知才疏學淺,既無東漢女君那般卓越的才能,亦從未有過掌控皇權的野心。”此刻,她的眼中閃爍著真誠之光,每一句話都發自肺腑,毫無半點虛假之意。
待二人結束這場談話後,郭聖通默默地坐在原地,目送著陰麗華離去的背影。許久之後,她緩緩起身,走到陰麗華方才所坐之處,拿起桌上屬於她的酒杯。
輕輕一揚手,杯中的美酒便盡數傾灑在了殿內盛開的花草之上。晶瑩剔透的酒液如同珍珠落玉盤一般,濺落在嬌嫩的花瓣和翠綠的葉片之間。
刹那間,一股奇異的香氣彌漫開來,那是酒香與花香交織而成的美妙氣息,悠悠地飄散在空氣中,仿佛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陰麗華,真是個聰明人啊”殿裏悠悠的傳來這樣一句話。
至此東漢不再是三方鬥法了,而是兩方和劉秀的爭鬥,隻是在劉秀那裏看來也是兩方爭鬥,皇後和貴人的兩方,全然不知是他一個人對上了聯合在一起的皇後貴人組合。
隻是,真的不知嗎?
————————
“皇後和貴人竟然走到一起了?”劉秀端起酒杯輕抿一口,那醇香的美酒滑過喉嚨,但他的眼眸卻顯得愈發幽深起來。
他修長的手指輕輕地敲擊著桌麵,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了人的心上,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聲響。這細微的動作,無疑透露出此刻他那不平靜的內心世界。
思緒如潮水般翻湧,劉秀不禁想起了金榜上的那位明朝末年的忠貞侯秦良玉。她以女子之身,馳騁沙場,保家衛國,其英勇無畏令人敬仰。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深深地明白,永遠不要小瞧女人所蘊含的力量。這種力量或許平時並不顯山露水,但一旦爆發出來,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就讓朕拭目以待,看看你們究竟能夠走到何種地步吧……”劉秀仰頭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然後緩緩放下杯子,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的語氣悠悠然地響起,仿佛帶著一種洞察一切的自信與從容。然而,在這看似輕鬆的表象之下,誰又能真正猜透這位帝王心中所想呢?
此次盤點並無固定的先後順序,亦不會依據朝代來逐一羅列。而本期盤點的,則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首位太子——東海王劉疆!”
金榜那沉穩而舒緩的聲音悠悠傳來,仿佛帶著歲月的滄桑與曆史的厚重。
聽聞此言,曆朝曆代穩坐於儲君之位的太子們皆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寒意自脊梁升起,渾身的汗毛都根根豎立起來。
他們深知這金榜的威力,每一次的盤點都可能揭示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辛或殘酷現實,讓他們這些身處高位、看似風光無限之人也不禁心生忐忑。
至於那些在此前的金榜盤點中曾被順口提及卻最終未能登上皇位的太子們,此刻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原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段遺憾的過往已漸漸被淡忘,但如今這金榜再度將其提起,猶如一把利劍再次刺穿他們本就脆弱的心房,令他們那好不容易平複下來的心情瞬間又變得波瀾起伏。
【劉疆的人生軌跡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他原本並非東海王,而是光武帝劉秀的長子,其母親乃是光武帝的首任皇後郭聖通。
在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時,郭聖通登上皇後寶座,劉疆也順理成章地被冊封為皇太子。
自小生長於皇室之中,劉疆受到了最為優質的教育和精心的培養。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流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端莊氣質,盡顯皇家風範。
然而,時光流轉,世事無常。劉秀對於郭聖通的情感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終於,在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這一年,郭聖通遭到廢棄,皇後之位易主,被陰麗華所取代。
正所謂“母以子貴”,反過來亦是如此——當母親失勢之時,兒子的地位自然也會隨之動搖。
劉疆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局勢的劇變,內心深處不由得湧起陣陣不安。
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那曾經看似穩固無比的太子之位如今已經變得搖搖欲墜、岌岌可危。
經過深思熟慮,劉疆決定采取主動行動。一次又一次,他鼓起勇氣向父親劉秀表明心跡,表示願意主動放棄太子之位,心甘情願去當個遠離權力中心的藩王。
這種抉擇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但劉疆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道路。
話說當年,劉秀對於是否要廢掉劉疆的太子之位一直猶豫不決。
畢竟,劉疆作為長子,且一直以來表現也算可圈可點。然而,劉疆深知自己的地位已岌岌可危,加之母親郭聖通被廢後位,他明白若繼續僵持下去,恐怕會引發更多的宮廷紛爭和兄弟間的嫌隙。
於是,劉疆一次又一次地向父親劉秀表明心跡,表示願意主動讓賢。
終於,在建武十九年(公元 43 年)這一年,劉秀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下定決心頒布詔書,廢除了劉疆的太子之位,並改封其為東海王。
與此同時,劉秀冊立了陰麗華所生之子劉莊為新的太子。
自此以後,劉疆告別了那曾經充滿著權力爭奪與明爭暗鬥的宮廷生活,遠離了政治的核心地帶,來到了屬於自己的封地,開始了平靜的藩王生涯。
盡管這一身份的驟然轉變猶如從雲端跌落穀底一般,但劉疆卻沒有絲毫的怨恨或不滿。
相反,他以一種超乎常人想象的謙遜和平和心態去接受並適應這種全新的生活。
劉秀對於這個主動退讓、恭順有加的兒子始終心存愧疚之情。
因此,當劉疆啟程前往封國就藩之時,劉秀給予了他極其優厚的待遇和豐厚無比的賞賜。
這些賞賜包括大量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以及肥沃的土地等等。
除此之外,劉秀更是特別恩準劉疆可以同時享用魯郡的稅收和資源,從而使得東海國一躍成為東漢初期地域最為遼闊、物產最為富饒的封國之一。
劉疆自從被分封到封國之後,便一直兢兢業業地恪守著身為藩王的本分。
他深知卷入朝廷紛爭隻會給自己和封國帶來無盡的麻煩,於是刻意與那些勾心鬥角之事保持距離。
不僅如此,劉疆對待他人總是彬彬有禮、謙遜有加,無論是對待封國內的官員還是普通百姓,皆一視同仁,從不擺架子。
在治理封國方麵,劉疆更是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
他深入了解當地民情,製定出一係列符合實際情況的政策法規,使得封國上下秩序井然,經濟繁榮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正因如此,封國的百姓們無不對這位仁慈而又賢明的藩王心懷敬愛之情。
然而,盡管身處遠離京城的封國,但劉疆的一生仍不可避免地見證了宮廷鬥爭那殘酷且變幻無常的一麵。
看著一個個曾經顯赫一時的人物在權力的旋渦中沉淪乃至覆滅,他感慨萬分。但劉疆並未因此而心生怨恨或恐懼,反而以一種豁達大度的心態去坦然接受命運所給予的種種改變。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此時的劉疆已重病纏身,身體每況愈下。即便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心中掛念的依然是朝廷和皇上。
在病榻之上,劉疆強撐著虛弱的身軀,親自上疏向皇帝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誠之意。同時,對於自己的身後事,劉疆也做出了極為節儉的安排。
他囑咐家人一切從簡,切勿因喪葬之事鋪張浪費,以免給國家和百姓增添負擔。這種克己奉公的精神令人動容不已。】
東漢後宮
郭聖通靜靜地凝視著史書上所記載的關於兒子辭去太子之位後的點點滴滴,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最終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此時此刻,她不得不暗自承認,曆史上的兒子毅然決然地放棄太子之尊這一決定,實乃明智之舉。
遙想當年,陛下的老祖宗漢景帝為了給自己年幼的愛子漢武帝鋪平道路,竟然不惜痛下殺手,將原本的栗太子劉榮置於死地。
有如此慘痛的先例在前,劉疆的所作所為實在無可厚非。
然而,讓郭聖通感到困惑的是,陛下近來的舉動卻愈發讓人難以揣測。曾經,他似乎對廢除自己的皇後之位態度決絕,但如今,那股堅定的決心卻仿佛有所動搖。
郭聖通眉頭微皺,陷入沉思之中。經過一番細細思量,她隱約察覺到其中的端倪:
或許陛下之所以不再急於廢掉自己的後位,無非是想要利用她與陰麗華之間的明爭暗鬥,以此來削弱她們各自背後家族的勢力罷了。
想到此處,郭聖通嘴角泛起一絲苦笑。既然自己都能夠洞悉這其中的玄機,又怎能相信那位聰慧過人的陰麗華會毫無察覺呢?想必她也早已看透了陛下的心思吧。
然而,置身於這座宮廷權謀的巨大漩渦之中,每一個人皆如浮萍般身不由己。他們宛如被命運那洶湧澎湃的洪流無情地卷挾著,不由自主地向前漂流。
但是,究竟為何會如此呢?郭聖通每每思及此,腦海中便不禁浮現出曆史長河中東漢皇後們的種種行徑。
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此時燃燒著憤怒的火苗。她的家族為了支持當今聖上,已然付出了太多太多,可為何卻要這般輕而易舉地被陛下舍棄呢?難道所有的努力與犧牲就這樣付諸東流嗎?
既然陛下存心要看她與陰麗華相互爭鬥,那麽好吧,她索性就順從陛下的旨意,放手一搏便是!不過,最終的結局恐怕未必會如陛下所期望的那般發展。
一想到此處,郭聖通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戲謔之色。想必陛下做夢也未曾料到,那個他自以為是水火不容、互相憎恨到極致的兩個女人,竟然能夠暗中聯手起來。
當陰麗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後代子孫們一個個都呈現出短命早逝之象時,她那顆原本溫柔似水的心瞬間沉入了無底深淵,無盡的痛楚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陛下啊陛下,您可真是算無遺策呀!竟妄圖利用我們兩個女人,分別去削弱陰家與郭家的龐大勢力。陰麗華呆呆地坐在那裏,久久不語,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
待到夜幕深沉,萬籟俱寂之時,她緩緩起身,輕輕披上一件黑色的長袍,腳步輕盈而又堅定地朝著郭聖通所在的宮殿走去。
郭聖通斜睨著眼前的陰麗華,隻見那原本清麗脫俗的麵龐此刻卻籠罩著一層陰霾,尤其是那雙美麗的眼眸,猶如深不見底的幽潭一般黑沉沉的,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郭聖通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輕聲說道:“怎麽,如今你這腦子裏的水總算是倒幹淨了不成?”話音剛落,她便舉起手中的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然後將空杯重重地放在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響。緊接著,她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桌麵另一旁放置的酒杯,眼神似有若無地瞟向陰麗華,示意對方與自己一同暢飲美酒。
然而,陰麗華隻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緊緊盯著那隻酒杯,臉上流露出一絲遲疑之色。看到陰麗華這般猶豫不決的模樣,郭聖通忍不住輕嗤一聲,冷冷地道:“哼!我若真想取你性命,又怎會使用如此淺顯易察、容易落下把柄的手段呢?”
聽到這話,陰麗華心中略微放鬆了一些,但對於麵前的酒水仍心存顧慮,並未輕易舉杯。郭聖通見狀,也不勉強,再次端起酒杯自顧自地抿了一口,隨後放下杯子,悠然自得地靠坐在椅背上,一雙美目饒有興致地看著陰麗華,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沉默片刻之後,陰麗華終於打破了這份寂靜。她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直視著郭聖通的眼睛,直截了當地開口問道:“殿下,不知您是否願意與我兩方聯手合作?”
嗯?郭聖通原本正端著酒杯送往唇邊,聽到這話後,她喝酒的動作猛地一頓,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詫異。這陰麗華竟然如此直截了當地找上門來,提出要雙方聯手!這可大大出乎了郭聖通的意料。
一直以來,在郭聖通的印象裏,陰麗華就是那種溫柔似水、毫無主見的菟絲草一般的女子。她原以為自己隻需略施手段,便能輕易地將其掌控於股掌之間。
然而此刻,麵對眼前這個目光堅定且執著的陰麗華,郭聖通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對這位對手了解得太過膚淺了。
郭聖通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抬起頭直視著陰麗華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略帶自嘲的笑容說道:
“陰貴人怕是高看我了,如今我這皇後之位已然是搖搖欲墜,朝不保夕啊。而您可是陛下心尖兒上的人,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我這般落魄之人,又哪有資格與陰貴人您談什麽合作之事呢?”
就算內心深處極其渴望能找到一個合作夥伴,郭聖通也絕不會將目光投向陰麗華。畢竟人心難測,誰又能保證這個看似溫婉柔順的女子不會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給自己致命的一擊呢?
“心尖尖?”聽到這三個字從郭聖通口中說出,陰麗華不禁嘲諷地笑出聲來。她那美麗的眼眸冷冷地掃過眼前的人,心中滿是悲涼和無奈。
眼看著自己的子孫們一個個如流星般短暫而逝,生命之火過早熄滅,那種切膚之痛早已深深地淹沒了對陛下的感情。如今,麵對郭聖通提出事成之後皇權的歸屬問題。
陰麗華隻是微微抬起頭,用她那雙溫柔如水卻又堅定無比的眼睛直視著對方,輕聲說道:
“殿下,妾身自知才疏學淺,既無東漢女君那般卓越的才能,亦從未有過掌控皇權的野心。”此刻,她的眼中閃爍著真誠之光,每一句話都發自肺腑,毫無半點虛假之意。
待二人結束這場談話後,郭聖通默默地坐在原地,目送著陰麗華離去的背影。許久之後,她緩緩起身,走到陰麗華方才所坐之處,拿起桌上屬於她的酒杯。
輕輕一揚手,杯中的美酒便盡數傾灑在了殿內盛開的花草之上。晶瑩剔透的酒液如同珍珠落玉盤一般,濺落在嬌嫩的花瓣和翠綠的葉片之間。
刹那間,一股奇異的香氣彌漫開來,那是酒香與花香交織而成的美妙氣息,悠悠地飄散在空氣中,仿佛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陰麗華,真是個聰明人啊”殿裏悠悠的傳來這樣一句話。
至此東漢不再是三方鬥法了,而是兩方和劉秀的爭鬥,隻是在劉秀那裏看來也是兩方爭鬥,皇後和貴人的兩方,全然不知是他一個人對上了聯合在一起的皇後貴人組合。
隻是,真的不知嗎?
————————
“皇後和貴人竟然走到一起了?”劉秀端起酒杯輕抿一口,那醇香的美酒滑過喉嚨,但他的眼眸卻顯得愈發幽深起來。
他修長的手指輕輕地敲擊著桌麵,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了人的心上,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聲響。這細微的動作,無疑透露出此刻他那不平靜的內心世界。
思緒如潮水般翻湧,劉秀不禁想起了金榜上的那位明朝末年的忠貞侯秦良玉。她以女子之身,馳騁沙場,保家衛國,其英勇無畏令人敬仰。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深深地明白,永遠不要小瞧女人所蘊含的力量。這種力量或許平時並不顯山露水,但一旦爆發出來,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就讓朕拭目以待,看看你們究竟能夠走到何種地步吧……”劉秀仰頭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然後緩緩放下杯子,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的語氣悠悠然地響起,仿佛帶著一種洞察一切的自信與從容。然而,在這看似輕鬆的表象之下,誰又能真正猜透這位帝王心中所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