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洪武二十五年,大明王朝正處於一個風雲變幻的時期。此時,那位威震天下的大將軍藍玉尚未遭遇殺身之禍,但明太祖朱元璋已然在內心深處暗暗思忖是否要將其處決。(這個時候的朱標已經死了,朱元璋盤算著想要傳位給朱允炆)


    宏偉壯麗的大明宮,莊嚴肅穆地矗立在京城之中。這座宮殿見證了無數權力的更迭和曆史的變遷。此刻,在宮闕深處,年邁而蒼老的朱元璋端坐在那張象征著無上權威的龍椅之上,目光凝視著前方。


    他的視線緩緩移向被他特地從北平召迴的四兒子朱棣一家人。朱元璋的眼神顯得有些疲憊不堪,仿佛承載著整個帝國的重負。然而,在那深深的倦意背後,卻依然閃爍著一絲精明與思索之光。


    擺在朱元璋眼前的,是一份金光閃閃的金榜。上麵詳細記錄著其四子朱棣在邊疆所立下的赫赫戰功。每一行文字都仿佛訴說著戰場上的血腥廝殺、金戈鐵馬以及朱棣的智勇雙全。這些輝煌的戰績令朱元璋心中暗自點頭,對這個兒子的軍事才能不由得生出幾分讚賞之意。


    迴想起過往的歲月,朱元璋深知皇位傳承乃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而朱棣在疆場上展現出的卓越領導能力和果敢決斷力,更是讓他逐漸堅定了將皇位傳予此人的決心。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或許正是這位四子的功績,注定要在未來書寫一段新的傳奇篇章。


    然而,當目光落在金榜之上所提及的朱高熾的一係列舉措之時,朱元璋不禁眉頭微皺,緩緩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之中。


    眾所周知,朱高熾以其仁德和寬厚之名在朝中贏得了廣泛的讚譽。無論是對待臣子還是平民百姓,他都展現出了一顆仁慈之心,深得人心。但與此同時,他那一直以來不佳的身體狀況也始終成為了朱元璋心頭的一塊隱憂。畢竟,作為一國之君,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更需具備充足的精力與強健的體魄,方能從容應對來自各方各麵的重重挑戰。


    而此刻,金榜上所呈現的信息更是讓朱元璋心生疑慮。隻見上麵明明白白地記錄著朱高熾似乎對文官群體有所偏袒。這一發現令朱元璋不由自主地冷哼了兩聲,心中暗自思忖:“哼!還真是什麽招數都使得出來啊。在我和老四這邊討不著好果子吃,竟然轉頭打起了我孫子的主意。”


    想到此處,朱元璋緩緩從桌案之後站起身來。他手中緊握著象征皇權的大圭,由於年事已高,步伐顯得略微有些蹣跚。但他的眼神依舊犀利如炬,溫和地望向正站立在朱棣身旁的朱高熾,開口說道:“高熾啊……”


    聽到祖父唿喚自己,身材胖胖的朱高熾趕忙快步上前,伸手小心翼翼地攙扶住朱元璋。可就在這時,突然間,他感覺到自己的手臂上傳來了一陣輕微的痛感。朱高熾瞬間愣住了,一臉茫然地看向朱元璋,完全不明白為何爺爺會出手打他。一時間,他整個人都處於一種懵圈的狀態,滿心疑惑地尋思著其中緣由。


    “高熾啊!身為一國之君,需得將所有人都掌控於股掌之間,使其成為手中無堅不摧的利器。遙想曆史長河中的你,誠然因身體狀況有所掣肘,但你對文官們放權過大,如此一來,武將一方的勢力便相對削弱了不少。要知道,文武失衡可是極為嚴重的問題,難道宋朝的慘痛教訓還不足以讓我們警醒嗎?帝王之道,關鍵在於權衡各方勢力啊!”(朱元璋不僅殺武將,文官也殺,主打一個人人平等)


    盡管朱元璋出身低微,曾是一介乞丐,但曆經多年風風雨雨,終於穩穩地坐上了這至高無上的皇位。在此期間,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經驗,逐漸領悟出了一套獨特的治國方略。如今,他決定將這些寶貴的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選定的接班人——朱高熾。


    在朱元璋眼中,若欲傳位於朱棣,那麽朱高熾無疑是最合適的繼承者人選。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朱高熾雖具備諸多優點,但仍存在些許不足之處。此刻,朱元璋正想盡辦法幫助他糾正這些瑕疵,以便日後能夠更好地執掌天下、治理國家。


    隻見站在一旁的朱允炆滿臉青紫腫脹,狼狽不堪地聆聽著皇爺爺所說的每一句話。他那雙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眸此刻充滿了難以置信和震驚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一切。


    就在剛剛得知四叔朱棣造反之事後,朱允炆滿心以為皇爺爺會對這種忤逆之舉嚴懲不貸,並將皇位穩穩當當地傳給自己這個一直以來深受寵愛的孫子。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皇爺爺竟然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性,似乎更願意將這至高無上的皇位傳給那個一向與他不太對付的朱高熾!


    “為什麽?”朱允炆在心中憤怒地質問著,“我才是皇爺爺最疼愛的孫子啊!從小到大,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皇爺爺都對我關愛有加、悉心教導。而朱高熾呢?他到底有何德何能,可以得到皇爺爺如此的青睞?”


    此時此刻,整個宮殿大門緊閉,寂靜無聲。朱元璋教育孫兒的這場私密談話並未被任何朱家以外的人聽見。空曠的大殿內隻有朱家人,氣氛凝重得讓人幾乎窒息。


    永樂年間


    經過徐皇後精心教導後的朱高熾如今已徹底變了個樣兒,活脫脫就是一顆外表白淨、內心腹黑的芝麻湯圓。


    那張臉看上去依舊如往常般溫和寬厚,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他迷惑眾人的表象罷了。那些曾經被他算計過的文官們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這位太子殿下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讓他們這些老油條都有些應接不暇。


    想當初,這些文官們滿心歡喜地找到太子,希望能借助他的力量辦成一些事情。然而事與願違,不僅事情沒能辦妥,反倒被朱高熾一頂又一頂的高帽子給壓得喘不過氣來。


    他先是用各種溢美之詞將這些文官捧到天上去,然後再巧妙地利用他們的虛榮心和自尊心,迫使他們不得不一步步退讓,最終讓出自己的利益。而麵對這樣的局麵,這些文官們卻隻能強顏歡笑,違心地誇讚著太子的種種好處,心裏別提有多憋屈了。


    唯一的好處便是那高高在上、權傾朝野的太子殿下並不會將他們逼迫到絕境。畢竟,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高熾啊,你可得小心點,莫要玩兒得太過火了!”朱棣凝視著眼前這個逐漸顯露出如同曆史上李治般氣質的長子,語重心長地提醒道。


    金榜出現後,他們父子三人曾圍坐在一起,推心置腹地交談過一番。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推舉老大朱高熾作為明麵上那些文官求情的代言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看似憨厚老實的大兒子竟然有著如此高深莫測的心機和手段,竟能將那幫文官玩弄於股掌之間,甚至令他們即使吃了大虧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還不得不違心地稱讚其英明神武。這等本事,著實令人驚歎不已。


    朱高熾微微頷首,表示明白父親的擔憂。其實,就連他的母親徐皇後得知此事後,都暗中悄悄地安排了兩名醫術精湛的宮人侍奉在他左右,以防萬一。至於那些文官是否會狗急跳牆,對他痛下殺手?朱高熾心中自然早已有數。


    他深知目前局勢尚不明朗,這些文官暫時還不敢輕舉妄動,但隨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可能性必然會與日俱增。不過,如今的他已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隻待對方先出手,屆時便可趁機反擊,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一網打盡,絕不姑息手軟!


    至於那些真心實意為百姓謀福祉、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官員們,朝廷自然會有一整套完善且合理的獎勵製度去激勵與表彰他們的功績。而他自己以及父親朱棣,那可是青史留名的帝王!如此赫赫威名之下,必然會像磁石吸引鐵屑一樣,引來如汪洋大海般無窮無盡渴望青史留名的優秀人才競相投奔。


    想到此處,朱高熾那雙深邃的眼眸愈發顯得漆黑如墨,宛如深夜裏最濃重的黑暗。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清楚得很,金榜絕不會無緣無故地去做那種費力又不討好的事兒。既然此次對於文官的詳細盤查如此之多,那就意味著在這之後的大明朝廷必定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


    朱棣靜靜地凝視著眼前的大兒子朱高熾,眼神之中流露出深深的懷念之情。此時此刻,朱高熾那溫厚而沉穩的模樣,竟與當年的大哥朱標有幾分相似之處。望著兒子熟悉的麵容,朱棣不禁迴想起往昔歲月裏與大哥相處的點點滴滴,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


    他默默地祈禱著,希望此次金榜的橫空出世,真的能夠如他所願,讓在他們這個時空已經逝去多年的大哥朱標,可以在另外的時空之中得以活下來。然而,朱棣卻渾然不知,在另一個時空裏,朱標竟然懷著將帝脈相讓於他的心思。若是朱棣知曉此事,又該作何感想呢?


    與此同時,後宮中的女人們如今終於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了。自從上次盤點完朱元璋的人殉之事後不久,徐皇後便與朱棣經過一番深入交談,最終下定決心廢除殉葬製度。


    畢竟,他們夫婦二人一路走來,早已做出了許多離經叛道之舉,再多這麽一樁事也算不得什麽了。從此刻起,這些女子無需再整日憂心忡忡地擔憂著皇上百年之後自己是否會被迫陪葬,可以相對安心地度過餘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枝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枝瘦並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