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這支由兩輛馬車以及隨行馬隊組成的隊伍緩緩前行。由於徐光啟出行時攜帶了象征權威的淨街牌,所以當他們所經之路,無論是軍隊還是平民百姓,都紛紛主動避讓開來,為這支隊伍讓出一條寬敞的道路。整個場景看上去真是浩浩蕩蕩。


    一行人來到了莊重肅穆的文廟前,隻見那朱紅色的大門敞開著,仿佛在歡迎他們的到來。就在這時,禮部大人吳宗達滿麵笑容地快步迎了出來。原來,此次前來合婚的並非他人,正是這位德高望重的吳大人!而這一切竟然都是徐光啟特意安排的,這份情誼和麵子可真是大得超乎想象。


    張好古望著眼前的情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老師為了自己的這件事情可謂是煞費苦心、操勞不已。這份恩情,他定會銘記在心,日後定當加倍報答。


    眾人懷著崇敬之情踏入文廟,虔誠地祭拜了至聖先師孔子。隨後,他們在廟內尋得了一間寬敞明亮且安靜的空屋子,準備在此舉行合婚儀式。吳宗達作為媒人,此刻身負重任,不僅要主持合婚事宜,還要親自查驗雙方的生辰八字。


    隻見他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兩張泛黃的紙箋,上麵分別書寫著男女雙方的生辰信息。他凝視著那些字跡,口中念念有詞,神情專注而嚴肅。片刻之後,他緩緩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高聲宣布道:“陰陽相合 此乃上上之婚!”


    聽聞此言,在場之人皆麵露喜色。尤其是張老財夫婦倆,更是笑得嘴巴都快合攏不上了。畢竟他們的兒子年紀已然不小,如今方才定下親事,怎能不讓他們喜出望外呢?而且夫妻倆年事已高,屬於老來得子,看到別人家的孫輩都快要成家立業了,自家兒子卻還未娶妻生子,心中難免焦急萬分。如今總算盼來了這樁美滿姻緣,自然是欣喜若狂。


    一旁的徐光啟見此情形,也是滿心歡喜。他微笑著向吳宗達拱手施禮,誠摯地說道:“如此一來,便有勞吳大人費心了。您不辭辛勞,為此事奔波忙碌,實在令徐某感激不盡呐。”


    吳宗達麵帶笑容地說道:“嘿,這小子呀,還真是有些能耐呢!能為這樣出色的後生操心費力,我心甘情願呐!如此一來,咱們也總算是後繼有人啦,哈哈哈!既然如此,那便讓這小子好好籌備一下聘禮吧!等一切都備齊了,我也好親自跑一趟葉家。”


    張好古站在一旁,對於所謂的八字命理可謂是一竅不通,那些晦澀難懂的話語從吳宗達口中說出,他根本無法領會其中深意。然而,盡管聽得雲裏霧裏,但他卻清楚記得自己乃是辛亥年生人。就在吳宗達不停地念叨時,一個詞突然鑽進了他的耳朵——丙辰。想來這應當便是女方的出生年份了。雖說對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不甚了解,但關於十二天幹地支,張好古多少還是知曉一些的。於是,他在心中默默念道:“亥、子、醜、寅、卯、辰……”這般推算下來,也就是說女方屬相為龍,且年齡比自己要小上整整五歲。想到此處,張好古不禁心生疑惑:“葉紈紈怎會如此年輕?這似乎不太可能啊!”盡管此刻滿心狐疑,但礙於對結親之事知之甚少,他也不好貿然發問,隻能暫且將疑問深埋心底,打定主意隻需依照老師所言照辦即可。


    沒過多久,葉家那邊也有消息傳了過來,令人驚喜的是,得到的結論竟然與之前如出一轍——陰陽相合,乃是上上之婚!這個喜訊讓整個張家都沉浸在了歡樂和期待之中。


    然而,此時的張好古卻是一臉茫然,他對於這種婚姻之事可謂是一竅不通。究竟該準備什麽樣的禮物才合適呢?毫無頭緒的他隻能去向自己的父母請教。可是,張老財和張老太麵對兒子的問題時,也是一臉迷糊,他們雖然經曆過一些事情,但對於這樣的禮數細節卻並不是十分清楚。夫妻倆麵麵相覷,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迴答兒子。


    就在這時,張老財突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方以智。或許他能給些有用的建議呢?於是,張老財趕忙開口問道:“兒啊,要不你去問問方以智,看看他知不知道?”張好古聽後覺得有理,立刻馬不停蹄地去找方以智。


    見到方以智後,張好古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困惑說了出來。方以智略作思索,然後笑著告訴他:“你可以去問問我的姑母呀,她肯定知道這些門道。”張好古聞言大喜,二話不說便吩咐下人備好馬車,親自前往邀請方維儀前來相助。


    不多時,方維儀坐著馬車趕到了張家。當她聽聞事情的緣由後,不禁微微一笑,心想:這下可算找對人啦!原來,方維儀對這套婚姻禮儀非常熟悉,處理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隻見她毫不猶豫地接過了籌備禮物的重任,並胸有成竹地告訴張好古:“別擔心,你隻需準備足夠的銀子就行,其他的交給我來操辦。”


    緊接著,方維儀開始有條不紊地點撥人手。她對張好古家中的每個人都了如指掌,根據各自的特點和能力分配任務。比如,張三負責購買糕點,李四則被指派去挑選布匹,王五得去選購首飾……而且,所有的禮物都必須要成雙成對,寓意著新人百年好合、幸福美滿。


    在方維儀的精心安排下,一切都進行得井井有條。每一份禮物都經過精挑細選,不僅品質上乘,而且包裝精美。從吃穿用度到珠寶玉器,無一不是恰到好處,完美無缺。最終,所有的禮物都整整齊齊地擺放著,等待著送往葉家,這場婚禮的籌備工作也因為有方維儀的參與而變得格外順利。


    話說這一日,吳宗達得知了相關消息之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張好古所在之處。帶著滿滿當當、豐厚無比的聘禮。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著葉家進發。


    待到抵達葉家之時,葉家上下自是欣喜不已,毫不猶豫地收下了這份重禮,表示對這樁親事的認可與接納。


    且說葉家之中,兩位小姐的反應卻是大相徑庭。那葉小鸞聽聞此事後,可謂是心花怒放,喜不自禁。隻見她眉梢眼角盡是笑意,那彎彎的眉毛宛如月牙兒一般,煞是好看。平日裏走路都輕快了許多,仿佛腳下生風似的。更有甚者,當周圍無人之際,她竟會興奮得一蹦三尺高,活脫脫像一隻歡快的小鹿。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葉紈紈。盡管表麵上她亦是擠出一絲笑容,但內心實則如刀絞般疼痛,鮮血正一滴一滴地流淌。她真心實意地為妹妹感到高興並送上誠摯的祝福,可與此同時,對張好古那份深沉而真摯的愛意亦未曾減少半分。每當獨自一人時,那種痛楚便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鋪天蓋地般席卷而來。那股劇痛令她幾乎喘不過氣來,甚至產生一種令人窒息的感覺。不過,每當看到妹妹那興高采烈的模樣,葉紈紈也是真心的為妹妹高興,她也告誡著自己,堅持著也堅強著。


    另一邊廂,徐光啟力主應當趁著年關之前,把婚期的確切日期敲定下來。這一提議得到了葉紹袁夫婦的熱烈響應與由衷讚成。畢竟,婚姻大事乃是人生中的重要節點,早做安排方能有條不紊地籌備各項事宜。


    再看那張老財夫婦,他們心心念念的唯有一件事——盼望自家兒子可以盡快完婚,早日成就家業,為張氏家族延續香火、開枝散葉。故而,對於張好古的這樁婚事,所有環節皆進展得超乎尋常地順遂。就好似一輛風馳電掣般疾馳於寬闊大道之上的華麗馬車,速度迅猛且行駛平穩,毫無阻滯地一路向著幸福的彼岸狂奔而去。


    然而,身處其中的張好古內心深處卻始終隱隱覺著有什麽地方不太對勁,但一時之間又難以確切地道出究竟何處不妥。若說是不高興吧,那自然並非如此,能迎娶媳婦本就是件令人歡喜之事,更何況所娶之人還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女子,心中的喜悅之情自是不言而喻。可即便如此,那種異樣的感覺仍舊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葉家作為大戶人家,對於這門親事自然也不會怠慢,早早地便備好了迴禮。緊接著,便是納征定盟之禮的籌備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所有需要采購的禮物,在方維儀這位賢內助的精心操持下,逐一落實到位。


    然而,唯有在彩禮這件事情上,張好古卻表現出了少有的固執。他堅決要求將彩禮定為一萬零一兩,並解釋說這樣的數字蘊含著“萬裏挑一”之意,代表著對女方的珍視和認可。麵對張好古的堅持,方維儀並沒有過多地爭執,隻是微笑著應允道:“既然是你的心意,那就隨你吧。反正是用你的銀子,你想送多少都由得你。”


    實際上,徐光啟之所以如此急切地為張好古定下這門親事,背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原來,自己的大弟子此刻正被困於登州,生死未卜。而目前這個消息仍處於嚴格保密狀態,僅有寥寥數人知曉此事。得知此訊後,皇上龍顏大怒,責令相關官員盡快解決問題。在此情形之下,徐光啟希望通過為張好古舉辦婚事來稍稍緩解他內心的焦慮與擔憂。同時,這場婚禮或許也能為當前緊張的局勢帶來一絲喜慶之氣,衝淡些許陰霾。


    說起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誰能想到如此重大之事的起因,僅僅隻是因為一隻微不足道的雞呢?那還是八月份的時候,辮子軍氣勢洶洶地攻打大淩河。當時,孫元化當機立斷,下令讓孔有德率領軍隊通過海路前去增援身處錦州的祖大壽。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他們即將出發之際,卻不巧遭遇了狂風大作,船隻根本無法出海航行。可眼下戰事十萬火急,容不得半分拖延啊!


    在這進退兩難之時,孫元化經過深思熟慮,不得不改變策略,再次下達命令,要求孔有德帶領八百精銳騎兵改走陸路火速馳援。由於事發突然,部隊走得匆忙,所攜帶的糧草嚴重不足。沒辦法,他們隻好選擇在沿途就近尋找食物補給。


    話說迴來,那些地方官員本就打心眼裏瞧不起前來投靠的孔有德等人,所以對於他的求援也是百般刁難,極不配合。這孔有德本就因為受到孫元化的斥責而憋了一肚子火氣,心裏直叫屈:“明明不是我救援不力,而是老天爺不開眼,海上風浪太大沒法走船,迫不得已才改為走陸路。如今這些地方官員不僅不施以援手,還故意設置重重障礙,簡直太可惡了!”要知道,時間就是生命,救兵如救火,每提前一天到達錦州支援祖大壽,就能多一分勝算,多給守城將士們帶來一線生機呀!


    當他們艱難地走到吳橋時,天空突然飄起了鵝毛大雪。寒風凜冽,雪花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很快便覆蓋了大地,使得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孔有德無奈之下,隻得下令讓整個隊伍暫時停下來休整。


    孔有德深知此刻軍中糧草已經所剩無幾,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後果將不堪設想。他立刻派遣手下前去與當地官府接洽,希望能夠得到一些糧草支援。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些地方官員竟然以未接到上級命令為由,拒絕向他們提供任何糧食和草料。


    此時的軍士們早已疲憊不堪,加之嚴寒的天氣,更是讓他們饑寒交迫。每個人都凍得瑟瑟發抖,肚子也餓得咕咕直叫。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實在忍受不了饑餓的折磨,偷偷溜出營地,跑到附近的一戶大戶人家偷了一隻雞。不巧的是,這名士兵的行為恰好被這戶人家的家仆發現了。那家仆氣勢洶洶地找上門來,直接闖進了軍營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名張好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溪聽水夜半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溪聽水夜半更並收藏學名張好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