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張好古憂心忡忡之際,忽然看見王成恩帶著兩名小太監快步走了出來。見此情景,張好古心頭的重擔瞬間落了下來,整個人都感覺輕鬆了許多。隻見王成恩在前頭引路,而身後的兩名小太監則穩穩地拎著那些裝著禮品的木盒,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著宮內走去。一路上雖然遇到了層層關卡和嚴密的盤查,但由於有王成恩的帶領以及各種手續齊全,倒也沒有遭遇太多阻礙。就這樣,經過一番周折,張好古終於再次來到了文華殿外。


    經過通傳之後,終於得以進入那莊嚴肅穆的殿內。再次見到這位主宰著大明江山社稷的至高無上之人——崇禎帝時,心中難免湧起一陣敬畏之情。


    隻見一旁的太監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精致的銀盒,裏麵放置著一塊令人矚目的香皂。崇禎帝饒有興致地凝視著這塊香皂,它宛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晶瑩剔透、色彩豔麗,散發著陣陣迷人的芬芳。崇禎帝不禁微笑著調侃道:“這便是那位周大人咬了一口的香皂啊!真不知其味道究竟如何?瞧著這般模樣,的確誘人非常,也怪不得周大人會忍不住咬上一口呢。”


    站在一旁的張好古趕忙上前答道:“此香皂雖味道好聞、顏色好看,但實在難以入口,不過用來洗手倒是極其好用的。”聽聞此言,崇禎帝的好奇心愈發被勾了起來,他親自拿起那塊香皂,移步至盆架之前,按照張好古所教之法開始清洗雙手。


    隨著手中動作不斷,細膩的泡沫逐漸湧現出來,崇禎帝新奇地注視著這些泡泡,隻覺得趣味橫生。待將雙手洗淨之後,他頓感神清氣爽,與以往相比,這次的清潔效果顯然更為出色,不僅如此,雙手之上還殘留著淡雅的香氣。這種前所未有的體驗讓崇禎帝滿心歡喜,臉上露出了愉悅的笑容。


    張好古看到崇禎帝麵露滿意之色,臉上不禁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微微躬身,恭恭敬敬地說道:“啟奏陛下,這香皂一共研製出了十種之多,每一種都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香氣。原本呢,微臣計劃將其中那擁有龍涎香味的香皂專門供給皇上您使用。隻是這龍涎香實在是太過稀有珍貴,微臣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好不容易買到那麽一點點兒。所以呀,這款帶有龍涎香的香皂,微臣就不打算對外售賣啦,隻供皇上您一人享用。”


    崇禎帝聽完張好古的話,略作思考後,擺了擺手,緩緩開口道:“罷了罷了,既然這龍涎香如此難得,此款香皂便不必再製作了,過於奢靡。朕覺得九種款式已然足夠。另外,宮中若要采購這些香皂,費用嘛,就直接從相關款項裏扣除便是。至於這香皂的樣式,也無需過多雕琢裝飾,其包裝盒亦不必搞什麽特殊花樣,與民間所用的一般無二即可。”


    張好古聽聞此言,趕忙恭恭敬敬地應聲道:“微臣謹遵皇上旨意,定當全心全意聽從皇上安排,絕無半點違逆之心!”


    皇帝微微頷首,麵帶微笑說道:“對了,朕要好好誇讚於你一番。你在那詩會上的發言著實精彩絕倫,不僅令在場眾人拍案叫絕,更是極大地鼓舞了我大明的士子們。願他們能以你為榜樣,為實現大明的繁榮昌盛而不懈努力、奮勇拚搏。”


    說罷,皇帝揮了揮手,示意道:“好了,你且先退下吧!”


    張好古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彎腰抱拳,畢恭畢敬地迴道:“臣遵旨,這便告退。”


    隨後,隻見他小心翼翼地倒退著向門口走去,直至抵達門口位置,方才轉過身來,邁著穩健的步伐離開了宮殿。


    崇禎皇帝望著張好古漸行漸遠的身影,不禁輕聲自語道:“但願此人為朕之棟梁之才,能助朕成就一番宏圖偉業。”然而此時的張好古對此渾然不知,他滿心歡喜地離開了皇宮,徑直朝家中奔去。


    迴到家中,張好古疲憊不堪地癱坐在椅子上,稍稍歇息片刻後,便高聲唿喚著成均和袁飛兩人前來。隻見他麵色凝重,神情嚴肅,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道:“你們兩個聽好了,現在馬上動身前往城中各大青樓,務必替我尋來那經驗豐富、容貌出眾的老鴇,並讓她們帶來足足三十名技藝嫻熟的妓子。切記,每個人每天需要支付二兩銀子作為酬勞,雇傭期限為整整三天,且要從咱們店鋪開業之日開始算起。這件事情至關重要,必須辦得妥妥當當,不許有絲毫差錯!否則,休怪本官嚴懲不貸!”


    成均與袁飛聞聽此言,不敢有半分怠慢,連忙躬身施禮,異口同聲地迴應道:“謹遵大人之命!請大人放心,小的們就算赴湯蹈火,也定然不會辜負您的重托。”


    二人領受命令後,一刻也不敢耽擱,當即快馬加鞭地直奔青樓而去。然而,由於所需的妓子數量實在太多,僅靠一家青樓根本無法湊齊。麵對這一棘手難題,他們別無選擇,隻能不辭辛勞地輾轉於多家青樓之間,四處尋覓合適的人選。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奔波努力,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終於在午後時分成功邀請到了數位老鴇。


    隻因成均和袁飛事先已將張好古的官員身份告知對方,這些老鴇深知得罪不起這位大人,故而對張好古都表現得極為恭敬順從,不敢有絲毫懈怠之意。


    張好古站在那裏,神色自若地看著麵前的幾位老鴇,卻並未著急安排座位。而那些老鴇們呢?一個個誠惶誠恐,壓根兒就不敢擅自坐下,隻能小心翼翼地站著等待他發話。


    隻見張好古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說道:“今日特地將諸位請來,實不相瞞,乃是本官名下有一家鋪子即將開業。故而想煩請各位相助,湊些人數,以作開業典禮之用。具體而言嘛,就是讓諸位的女兒們客串一下端茶送水的活兒。當然啦,這報酬方麵絕對不會虧待大家,每人可得二兩銀子,且需要連續服務三日。每日辰時便要到達鋪子,待到酉時方可離開。待諸位返迴之時,會有馬車專程接送。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可否應允此事?”


    那幾位老鴇一聽,心中暗自盤算起來。原來隻是客串個侍女而已,又能早早迴去,再者這銀子給得著實不少,反正也不需要她們是什麽大牌人物來撐場麵,如此好事,豈有不應之理?於是紛紛點頭,表示願意接下這個活計。


    這邊張好古見她們都答應了,心裏也是十分滿意。緊接著,他又想到了一個主意——既然要舉辦開業典禮,不如索性把自家的香皂一同上市銷售!反正這賣香皂的鋪子與新開業的這家相距並不遠,也就是隔著一條街罷了。到時候自己也好兩頭照應,確保一切順利。


    隨後,張好古又將張虎喚至跟前,仔細地向其交代了一番。他把每一個細節都講述得清清楚楚,包括到時候應該如何行動、怎樣說話等等。張虎認真聆聽著,不時點頭,表示已經牢記在心。待張虎全部記下之後,張好古揮揮手,示意他可以自行去忙碌了。


    接著,張好古又安排人手扯來了足足一丈長的粉紗一塊,以及若幹色彩鮮豔的彩紙和七塊同樣長度的丈長紅布。然後,他請來方以智幫忙書寫一些大字。隻見方以智平心靜氣,工工整整的按照張好古吩咐的寫了出來。,不一會兒功夫就完成了任務。其中有六份張家鋪子的宣傳語被寫在了彩紙上,並一一張貼在那六塊紅布條幅之上。這些字都是豎著書寫的,等到店鋪開業那天,將會從房簷處垂直懸掛而下,想必會十分引人注目。此外,還有“新品上架,獨家專供——香皂”幾個大字,這是橫著書寫的,準備貼在那塊粉紗上麵。這塊粉紗屆時會橫向懸掛在葉家鋪子那邊。然而,當一切布置妥當之後,唯獨張好古自己覺得有些不夠美觀,甚至略顯俗氣。但周圍的眾人卻紛紛稱讚不已,認為這樣五顏六色的裝飾非常好看。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何曾見過如此新穎獨特的布置方式呢?張好古暗自思忖道:也罷,目前的條件有限,也隻能先這般將就一下了。


    葉家特意送來了精美的彩紙包裝給張好古過目,那彩紙色彩斑斕、圖案別致,張好古一眼望去,隻覺眼前一亮,心中不禁讚歎這彩紙包裝設計得真是清新脫俗,美觀大方。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便來到了開業的前一天。令人欣喜的是,從各方傳來的消息都是捷報頻傳,所有人員均已順利地完成了各自所承擔的任務,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大家滿心歡喜地等待著次日鋪子正式開業。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張好古家中除了三位年事已高的長輩外,其餘眾人皆早早地趕到了鋪子裏。此時,天空仍被夜色籠罩,一片昏暗,但他們的心情卻是格外興奮與激動。待眾人抵達鋪子時,竟發現對麵葉家的鋪子已是燈火通明,想來葉家必定也是傾巢而出,全家老小齊上陣,為自家店鋪的開業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張好古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老兵和家丁們將精心製作的六個條幅小心翼翼地懸掛在房簷之下。隨後,他又親自帶領著幾個手腳麻利之人,捧著粉色的紗質條幅,快步走向葉家的門頭,到了一看,葉家還真的是全家出動,就連葉紹袁,也來了,小葉燮更不用說,肯定在,於是眾人將這塊充滿喜慶氛圍的條幅掛在門頭上。


    當他迴到自家鋪子的時候,便順路去了一趟葉家,邀請葉家的二小姐和三小姐前來相助。不僅如此,他還順道取來了兩把鋒利無比的剪刀以及一個精致的笸籮,然後才慢悠悠地返迴自家鋪子。


    抵達自家鋪子之後,他首先將剩餘的那一塊足有一丈之長的鮮豔紅綢小心翼翼地鋪展開來,接著憑借一雙手從中間巧妙地纏繞出了一朵紅花。隨後,他招唿葉家的兩位小姐上前,每人各拉住紅綢的一端。張好古則站在前方仔細端詳了一番,確認無誤後,方才滿意地點點頭,示意她們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紅綢,並告知她們過一會兒就在店鋪門口按照這樣的方式拉扯著。


    至於負責剪裁的人員,他經過深思熟慮,前去邀請了自己的恩師,請他出山相助。而另外一人嘛,也不想找別的人了,自己也就隻能勉強湊合一下了。


    葉家鋪子所在之處,隻見張虎興高采烈地趕著車緩緩而來。那車上滿滿當當裝著的,竟是整整十個製作精美的盆架!每個盆架之上,皆穩穩放置著一隻鋥亮的銅盆,燈光映照之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這些盆架被張虎小心翼翼地搬到鋪子前,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仿佛等待檢閱的士兵一般。


    距離辰時還有足足兩刻鍾,但青樓那邊的人也提前來了。已然傳來一陣喧鬧之聲。緊接著,一輛輛的馬車徐徐停靠在了張家鋪子附近。車門打開,一群群嬌豔動人、身姿婀娜的女子如蝴蝶般輕盈地下了車。她們或笑語嫣然,或嬌嗔嫵媚,個個都是天生麗質,讓人眼前一亮。而在這群鶯鶯燕燕之中,還有不少老鴇親自帶隊,指揮著自家姑娘們有序排列。更令人矚目的是,有些妓子手中還握著各式各樣的樂器,想來是準備在稍後大展才藝。這一幕著實讓站在一旁的張好古驚歎不已,他原本未曾料到會有如此精彩的安排,而人家卻早已考慮周全。不愧是專業的啊,張好古心中暗暗讚歎道。


    這些青樓來人,也是對張好古示好,畢竟是官麵人物,值得交好,說不定啥時能幫上忙,故而錦上添花,示展些才藝,給開業助助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名張好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溪聽水夜半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溪聽水夜半更並收藏學名張好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