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迴到一個月前。
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
太陽照在郡守大人的二樓辦公室,陽光穿過巨大的玻璃窗後依舊刺眼。
和平常的午後一樣,
衙門的公差們又開始了下午的辦公,
唯一不同的是寬大辦公室裏一場談話或者是任命正在進行……
“……這是對你能力的肯定,希望你能勇敢的挑起這副擔子。”說話的是一個中年男子,中等身材,國字臉。
在金邊眼鏡的襯托下顯出幾分文氣,頭發鋥亮。給人以沉穩,內斂的印象。
正是武安郡的二把手,
郡丞覃傳喜。
一場工作安排就這樣一錘定音!
實際上匡正是半個時辰前剛到的太守府,隨著帝國丞相的名刺一同遞入的還有一封信。信的主人乃大秦帝國當今陛下最愛的親弟弟,鹹陽王嬴勒。
接到名刺的瞬間,還在和第九房小妾白日切磋“武藝”的郡守大人程峰帽子都帶歪了。
見到來人年輕的不像話,再想到信的主人。郡守一度以為眼前的這位小哥是皇族嬴氏,可是看到對方連一個親隨都沒有,便立刻否定了。
俗話說“皇帝出巡,地動山搖”。若真是皇子的話,絕不是這個牌麵。
民間傳說的“微服私訪”是不可能的,大秦帝國的皇族出行有嚴格的禮製。
大秦以武立國,秦法也是最嚴苛的。其嚴苛的最直觀表現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即使是天子在名義上也不能逾矩。
不然就有動搖根基的危險,皇帝帶頭破壞律法,那將來誰還敢相信自己的權益不被侵犯呢?
要知道“城門立信”,立的不單是法祖個人的“信”,更是整個大秦帝國的“信”。
所以郡守才會這般的肯定。
可不是皇族卻能讓鹹陽王為他寫私信,眼前的這個人絕非自己可以掂量的。
要知道鹹陽王身為諸王之首,更是帝國的兵馬大元帥。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雖說軍隊實際掌控者是皇帝陛下,可鹹陽王可不是空筒子大元帥。
手下的十萬鹹陽軍可是媲美與皇上禦林軍的存在,這些兵馬可是皇上親自配給的。
為此事件,甚至出現了死諫的朝臣。
可陛下硬是頂住了壓力。
由此可見鹹陽王在陛下心裏的分量。
而鹹陽王也沒有辜負陛下的信任,在邊疆屢立戰功,在民政方麵也擁有卓越的天賦。
不僅愛兵如子,用兵如神。而且知進退,守原則,在民間也有很好的聲望。
眼前這個小夥子衣著樸素,貌不驚人。
可卻手握一代賢相的名刺和一代賢王的私信,這如何不讓郡守大人驚慌?
再三確認來人的要求後,程峰終於是忐忑的吩咐下人把覃傳喜叫了過來。
這才有了上麵的談話。
修備鎮是武安郡最大的一塊傷疤,
是大家都不願意提及的存在。
修備鎮雖地處大山腹地,可水路發達。
這裏的煤,鐵資源豐富。
既有通暢的交通,又有豐富的資源,真可謂是躺著都能發展。
事實也是如此,在很長一段時期,修備縣都是武安郡的排頭兵。
那裏不僅經濟發展很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強。
而且很多的修備子弟在帝國的軍隊中屢立戰功,有了一定的爵位。
可一切在十年前戛然而止!
從那以後可謂是民生凋敝,匪患橫行。
近來甚至隱隱有了不遵法令的苗頭。
所以程峰正在得知匡正要求去修備縣任職的時候,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確認。
在他的認知中,像匡正這種有深厚背景的人(帝國兩大柱石為其背書),就算要鍍金,那也應該在皇城鹹陽附近,而不是這山高皇帝遠的安武郡。
況且還是已經有了造反苗頭的修備縣,那不是自己往火坑裏跳嗎?
別到時候金沒鍍成,還把命給搭上了。
真要是那樣的話,自己這個郡守不也跟著完了嗎?
你說這些皇孫貴胄不是害人嗎?
要不是名刺和私信裏都有“悉尊其便”的明確文字,他甚至認為眼前這個狗二代是在拿自己開涮。
程峰不斷的腹誹著,當然再有不滿也是在心裏,臉上依舊是常年不變的和煦笑容。
可一再確認之後,程峰眼珠子一轉,來了個一推三五六。
把這件事交給自己的副手去辦,這樣一來,萬一哪天這位小哥在修備縣要是出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也有個推脫的借口:事情不是自己親自辦的。
怎麽樣也有個轉圜的餘地,這叫不把路走絕了。
等把手續辦完太陽都要落山了,就這兒,辦事人員還說這是難得一見的高效率了。
習慣於軍旅生活的匡正自是嗤之以鼻的,可他也沒有說什麽。以前總聽人說衙門的事情難辦,這迴算是見識到了。
自己拿著含金量這麽高的敲門磚,尚且花了這麽長時間。要是換做普通老百姓,那簡直不敢想。
這事兒你還沒辦法深究,人家早就想好了借口:一切按程序辦事。
程峰的圓滑如何逃得過匡正匡正的眼睛?隻不過沒有超出底線,彼此萍水相逢,從此江湖路遠,沒必要認真罷了。
一邊走,腦子裏一邊過濾著兄弟們打聽到的信息。匡正漫無目的的在街上遊蕩,拒絕了極力留宿的覃傳喜,可晚上的落腳處還是要找的。
看到一家門臉還算幹淨的酒樓,匡正徑直走了進去。
躺上床還在思考修備縣的異常,按說一個普通的小縣城怎麽樣都不會進入他們視線的。可這修備縣為何往他這般的念念不忘呢?
事情還得從六年前說起:
作為大秦帝國幾千年以來,乃至於蓬萊星球最精銳的特種大隊的最年輕的大隊長。匡正坐上大隊長寶座的時候年僅10歲,和帝國的傳奇宰相甘羅拜相時的年紀一樣。
要知道龍炎大隊雖然叫做大隊,可卻擁有著整整十萬人的編製。
即使有十歲的甘羅珠玉在前,一個小毛孩子也不能讓蓬萊星球最精銳的十萬人馬服氣。
要知道這十萬人可不僅僅是武力超群,更恐怖的的是他們的身世。作為帝國最後的殺手鐧,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甚至和皇族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至於達官顯貴的後代那就不用說了。
要麽是跟隨始皇帝征戰天下的功臣之後,要麽是曆代公主的直係後代,甚至有地幹脆就是皇族。
這群人可不是那麽相與的,他們這輩子隻怕兩個“子”:一個是“皇帝老子”,一個是“爹娘老子”。
要這麽一群驕兵悍將聽從一個10歲娃娃的指手畫腳,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就是這個十歲的娃娃,在短短的10天之內,將十萬之眾治理的服服帖帖。
辦法也很簡單,有頭腦的比智慧,有武力的比拳腳。允文允武的便十八般兵器隨意,三十六計隨心。
匡正硬是憑自己的本事坐上了大隊長的位置,不僅如此,還讓這群精銳中的精銳的心裏從那以後還多了一個“怕”:“怕大隊長”。
匡正也不負眾望,在之後的日子裏龍炎在他的帶領下屢立奇功。不僅暴虐大唐和大漢的特種部隊,甚至連人類一直處於防守的莽原,也在匡正的帶領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雖然過程艱難,雖然折損了103位弟兄,雖然是打伏擊。
可勝了就是勝了,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麵對莽原巨獸的第一次勝利。
那一刻匡正的聲望達到了頂峰,不僅在大秦,就連大漢和大唐的高層都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
可也正是那一戰,匡正自己的7人小隊被巨獸裹挾進入了莽原了。
這個結果讓無數人扼腕,誰曾想英雄的高光竟成了他的絕響。一顆耀眼的恆星剛剛升起,卻化作了一道流星.。留給人們無限的惋惜......
這個結果讓大秦帝國舉國盡哀,可大唐和大漢卻深深的鬆了口氣。因為他們不敢想像如果讓這個孩子徹底的成長起來會是什麽樣子,到那個時候誰知道大秦的皇帝陛下會不會效仿先輩,再來一次橫掃六合。
如果是在那個孩子的帶領下,他們甚至想不出自己國內能用什麽阻擋住他攻伐的腳步。
十三歲,僅憑著龍炎大隊十萬人就阻擋住了莽原巨獸大潮的襲擊。
自己僅僅付出了103人的代價,這是在讓人類曆史上都還沒有出現過的驕人戰績。
僅憑這一點,匡正便可封神。成為蓬萊星球最厲害的戰神!!!
不要說千年一遇,就是百年一遇的莽原獸潮都是亡國滅種的災難!
哪一次不是三國聯手,精誠協作?
就是三大帝國毫無保留,待獸潮一過,每個帝國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因為不把這些畜生打痛。它們會連續三年五年的發動進攻,有時甚至長達十年之久。
每一次戰鬥都是三國舉全國之力,近十億規模的戰鬥,這幾乎就是三大帝國的兵力總和。
戰爭一開始便是全線開打,巨獸可不會什麽試探性進攻。
如此高強度,高烈度的戰爭。一刻不停的經年累月,家底再厚也經不起揮霍,因此才會每次戰爭過後各大帝國都不約而同的止戈息兵,休養生息。
因為大抵上莽原的巨獸是一年一小潮,十年一大潮,百年一高潮,千年一巨潮。
而三大帝國的疆土宛如三個環形玉佩一般把莽原圍在了中間,這就導致了每個國家都要麵對巨獸的直接威脅。
這客觀上阻止了帝國之間的慘烈爭奪,因為和巨獸的戰爭是種族生存之戰。而帝國間的征伐,說白了是利益的爭奪。一個是生存,一個是利益。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人類從誕生之始,還沒有深入過莽原百裏,整個莽原的麵積足足有三大帝國疆域的兩倍大小。僅僅百餘裏的距離,都是人類幾千年以來不懈奮鬥的結果。這可謂是每一步都是血肉澆築出來的,每一步都是累累白骨堆砌成的。
這一百餘裏是人類對莽原的所有切實認知,至於傳說就當不得真了。就是這百餘裏就把人類牢牢的阻擋在了外麵,因為裏麵是“人類的禁區”。
匡正小隊7人被巨獸裹挾進了莽原,哪裏還有活路?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嬴敖流出了眼淚。堂堂一國之君泣不成聲,宣布輟朝一日,舉國哀悼。
鹹陽王贏勒連摔了九隻玉盞,丞相夫人聽到了丈夫書房的低泣聲。
這一日鹹陽的天空都是灰色的。
時間不遷延,轉眼已數年。
當一切隻能追憶的時候,事情也就過去了。
隻有少數人還會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觸景生情。
可這一夜鹹陽宮卻燈火通明,戒備森嚴。
仔細一看,喲謔!鹹陽王,老丞相,六部尚書盡皆在場。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年前被裹挾進了莽原的匡正7人此刻正好端端的站在那裏。
“......強撐著一口氣,在即將暈厥之前一把將最後一名隊員也丟進了那個黑坑裏麵。萬幸靠著巨獸的撞擊我也被撞了進去......\"匡正說道。
”和大隊長一樣,我們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沒頭沒尾,似是而非的怪夢。“7人中唯一的女生說道,看著和其他人一樣隻有12,3歲,可身材卻超級有料。如果再加上她那精致的臉龐,就是高僧也會破戒。
“也不一定就是夢,好像是親身經曆過一般。”另一人說道。
“你們的意思是裏麵有大墓?可沒有任何記載說莽原有文明人類的足跡呀!”戶部尚書說道。
“那倒也不一定,傳說裏麵不是有女媧墓和黃帝墓嗎?”禮部尚書說道。
“一派胡言,訛傳一類的事情能做的真麽?還女媧,黃帝。不是說他們是神隻嗎?神仙怎麽會死?”刑部尚書嗆聲道。
“若都是訛傳,那匡正幾人的經曆作何說?”禮部尚書迴應道。
“哼!老夫未親眼所見,如何得知?”刑部尚書迴道。
“你們7人的古武都無法施展了嗎?”鹹陽王問道。
”稟皇叔,倒也不是不能用,十成的功力現在隻能用三成,再多就危險了。強行施展的話就好像靈魂都要出竅了一般,而且還會有內傷。”嬴玥說道,嬴玥正是7人中的那個女孩子,正是大秦皇族,當今聖上的嫡女。
“這應該就是那夢境中講述的修為到了瓶頸,如果不想辦法突破將有性命之憂。”匡正說道。
“那要怎麽突破呢?”嬴敖問道。
“現在還不清楚,腦子裏似乎有修行的法門,可卻不清晰。現在唯一知道的是要找到與身體產生共鳴的東西。”匡正說道。
“什麽東西?朕富有四海,什麽都能給你們找來。”嬴敖自信道。
“謝陛下(父皇)”7人躬身致意。
“謝什麽謝,你們好就好。大秦帝國可是少不了你們這些國之親戚呐!我們終會老去,未來是你們的。”一句話,老的少的都感恩戴德,帝王之術潤物無聲。
就這樣,幾人開始了尋求和自身共鳴的物品。
剛開始還好,皇室的寶庫裏就有一些,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得不天南海北的搜尋。
這一晃,三年過去了。而近一年再也沒找到任何有用之物,他們的處境愈發的兇險了。
一起逃出來的7人如今隻剩下三人,其他的人最後都無可奈何的走進了莽原。
那4人最後在莽原自爆產生的能量,驚動了三大帝國的所有高層。那是一種不屬於人類的力量,足以毀天滅地。
有鑒於此,三人遠離了京城,就在莽原外圍安了家。
如果真的無可挽迴了,那就和前麵的4人一樣,獨自走進莽原。
能走多遠走多遠,然後完成生命的最後一次綻放!
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的靈氣越發的暴動起來。
眼看最後的日子不遠了,他們知道自己最後的時間快到了......
就在三人做著最後的告別時,突然三人幾乎是同時感應到了一種氣息,經過查找終於確定在了一個叫修備縣的對方。
深思熟慮一分之後,他們終於踏上了這未知的路途......
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
太陽照在郡守大人的二樓辦公室,陽光穿過巨大的玻璃窗後依舊刺眼。
和平常的午後一樣,
衙門的公差們又開始了下午的辦公,
唯一不同的是寬大辦公室裏一場談話或者是任命正在進行……
“……這是對你能力的肯定,希望你能勇敢的挑起這副擔子。”說話的是一個中年男子,中等身材,國字臉。
在金邊眼鏡的襯托下顯出幾分文氣,頭發鋥亮。給人以沉穩,內斂的印象。
正是武安郡的二把手,
郡丞覃傳喜。
一場工作安排就這樣一錘定音!
實際上匡正是半個時辰前剛到的太守府,隨著帝國丞相的名刺一同遞入的還有一封信。信的主人乃大秦帝國當今陛下最愛的親弟弟,鹹陽王嬴勒。
接到名刺的瞬間,還在和第九房小妾白日切磋“武藝”的郡守大人程峰帽子都帶歪了。
見到來人年輕的不像話,再想到信的主人。郡守一度以為眼前的這位小哥是皇族嬴氏,可是看到對方連一個親隨都沒有,便立刻否定了。
俗話說“皇帝出巡,地動山搖”。若真是皇子的話,絕不是這個牌麵。
民間傳說的“微服私訪”是不可能的,大秦帝國的皇族出行有嚴格的禮製。
大秦以武立國,秦法也是最嚴苛的。其嚴苛的最直觀表現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即使是天子在名義上也不能逾矩。
不然就有動搖根基的危險,皇帝帶頭破壞律法,那將來誰還敢相信自己的權益不被侵犯呢?
要知道“城門立信”,立的不單是法祖個人的“信”,更是整個大秦帝國的“信”。
所以郡守才會這般的肯定。
可不是皇族卻能讓鹹陽王為他寫私信,眼前的這個人絕非自己可以掂量的。
要知道鹹陽王身為諸王之首,更是帝國的兵馬大元帥。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雖說軍隊實際掌控者是皇帝陛下,可鹹陽王可不是空筒子大元帥。
手下的十萬鹹陽軍可是媲美與皇上禦林軍的存在,這些兵馬可是皇上親自配給的。
為此事件,甚至出現了死諫的朝臣。
可陛下硬是頂住了壓力。
由此可見鹹陽王在陛下心裏的分量。
而鹹陽王也沒有辜負陛下的信任,在邊疆屢立戰功,在民政方麵也擁有卓越的天賦。
不僅愛兵如子,用兵如神。而且知進退,守原則,在民間也有很好的聲望。
眼前這個小夥子衣著樸素,貌不驚人。
可卻手握一代賢相的名刺和一代賢王的私信,這如何不讓郡守大人驚慌?
再三確認來人的要求後,程峰終於是忐忑的吩咐下人把覃傳喜叫了過來。
這才有了上麵的談話。
修備鎮是武安郡最大的一塊傷疤,
是大家都不願意提及的存在。
修備鎮雖地處大山腹地,可水路發達。
這裏的煤,鐵資源豐富。
既有通暢的交通,又有豐富的資源,真可謂是躺著都能發展。
事實也是如此,在很長一段時期,修備縣都是武安郡的排頭兵。
那裏不僅經濟發展很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強。
而且很多的修備子弟在帝國的軍隊中屢立戰功,有了一定的爵位。
可一切在十年前戛然而止!
從那以後可謂是民生凋敝,匪患橫行。
近來甚至隱隱有了不遵法令的苗頭。
所以程峰正在得知匡正要求去修備縣任職的時候,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確認。
在他的認知中,像匡正這種有深厚背景的人(帝國兩大柱石為其背書),就算要鍍金,那也應該在皇城鹹陽附近,而不是這山高皇帝遠的安武郡。
況且還是已經有了造反苗頭的修備縣,那不是自己往火坑裏跳嗎?
別到時候金沒鍍成,還把命給搭上了。
真要是那樣的話,自己這個郡守不也跟著完了嗎?
你說這些皇孫貴胄不是害人嗎?
要不是名刺和私信裏都有“悉尊其便”的明確文字,他甚至認為眼前這個狗二代是在拿自己開涮。
程峰不斷的腹誹著,當然再有不滿也是在心裏,臉上依舊是常年不變的和煦笑容。
可一再確認之後,程峰眼珠子一轉,來了個一推三五六。
把這件事交給自己的副手去辦,這樣一來,萬一哪天這位小哥在修備縣要是出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也有個推脫的借口:事情不是自己親自辦的。
怎麽樣也有個轉圜的餘地,這叫不把路走絕了。
等把手續辦完太陽都要落山了,就這兒,辦事人員還說這是難得一見的高效率了。
習慣於軍旅生活的匡正自是嗤之以鼻的,可他也沒有說什麽。以前總聽人說衙門的事情難辦,這迴算是見識到了。
自己拿著含金量這麽高的敲門磚,尚且花了這麽長時間。要是換做普通老百姓,那簡直不敢想。
這事兒你還沒辦法深究,人家早就想好了借口:一切按程序辦事。
程峰的圓滑如何逃得過匡正匡正的眼睛?隻不過沒有超出底線,彼此萍水相逢,從此江湖路遠,沒必要認真罷了。
一邊走,腦子裏一邊過濾著兄弟們打聽到的信息。匡正漫無目的的在街上遊蕩,拒絕了極力留宿的覃傳喜,可晚上的落腳處還是要找的。
看到一家門臉還算幹淨的酒樓,匡正徑直走了進去。
躺上床還在思考修備縣的異常,按說一個普通的小縣城怎麽樣都不會進入他們視線的。可這修備縣為何往他這般的念念不忘呢?
事情還得從六年前說起:
作為大秦帝國幾千年以來,乃至於蓬萊星球最精銳的特種大隊的最年輕的大隊長。匡正坐上大隊長寶座的時候年僅10歲,和帝國的傳奇宰相甘羅拜相時的年紀一樣。
要知道龍炎大隊雖然叫做大隊,可卻擁有著整整十萬人的編製。
即使有十歲的甘羅珠玉在前,一個小毛孩子也不能讓蓬萊星球最精銳的十萬人馬服氣。
要知道這十萬人可不僅僅是武力超群,更恐怖的的是他們的身世。作為帝國最後的殺手鐧,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甚至和皇族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至於達官顯貴的後代那就不用說了。
要麽是跟隨始皇帝征戰天下的功臣之後,要麽是曆代公主的直係後代,甚至有地幹脆就是皇族。
這群人可不是那麽相與的,他們這輩子隻怕兩個“子”:一個是“皇帝老子”,一個是“爹娘老子”。
要這麽一群驕兵悍將聽從一個10歲娃娃的指手畫腳,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就是這個十歲的娃娃,在短短的10天之內,將十萬之眾治理的服服帖帖。
辦法也很簡單,有頭腦的比智慧,有武力的比拳腳。允文允武的便十八般兵器隨意,三十六計隨心。
匡正硬是憑自己的本事坐上了大隊長的位置,不僅如此,還讓這群精銳中的精銳的心裏從那以後還多了一個“怕”:“怕大隊長”。
匡正也不負眾望,在之後的日子裏龍炎在他的帶領下屢立奇功。不僅暴虐大唐和大漢的特種部隊,甚至連人類一直處於防守的莽原,也在匡正的帶領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雖然過程艱難,雖然折損了103位弟兄,雖然是打伏擊。
可勝了就是勝了,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麵對莽原巨獸的第一次勝利。
那一刻匡正的聲望達到了頂峰,不僅在大秦,就連大漢和大唐的高層都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
可也正是那一戰,匡正自己的7人小隊被巨獸裹挾進入了莽原了。
這個結果讓無數人扼腕,誰曾想英雄的高光竟成了他的絕響。一顆耀眼的恆星剛剛升起,卻化作了一道流星.。留給人們無限的惋惜......
這個結果讓大秦帝國舉國盡哀,可大唐和大漢卻深深的鬆了口氣。因為他們不敢想像如果讓這個孩子徹底的成長起來會是什麽樣子,到那個時候誰知道大秦的皇帝陛下會不會效仿先輩,再來一次橫掃六合。
如果是在那個孩子的帶領下,他們甚至想不出自己國內能用什麽阻擋住他攻伐的腳步。
十三歲,僅憑著龍炎大隊十萬人就阻擋住了莽原巨獸大潮的襲擊。
自己僅僅付出了103人的代價,這是在讓人類曆史上都還沒有出現過的驕人戰績。
僅憑這一點,匡正便可封神。成為蓬萊星球最厲害的戰神!!!
不要說千年一遇,就是百年一遇的莽原獸潮都是亡國滅種的災難!
哪一次不是三國聯手,精誠協作?
就是三大帝國毫無保留,待獸潮一過,每個帝國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因為不把這些畜生打痛。它們會連續三年五年的發動進攻,有時甚至長達十年之久。
每一次戰鬥都是三國舉全國之力,近十億規模的戰鬥,這幾乎就是三大帝國的兵力總和。
戰爭一開始便是全線開打,巨獸可不會什麽試探性進攻。
如此高強度,高烈度的戰爭。一刻不停的經年累月,家底再厚也經不起揮霍,因此才會每次戰爭過後各大帝國都不約而同的止戈息兵,休養生息。
因為大抵上莽原的巨獸是一年一小潮,十年一大潮,百年一高潮,千年一巨潮。
而三大帝國的疆土宛如三個環形玉佩一般把莽原圍在了中間,這就導致了每個國家都要麵對巨獸的直接威脅。
這客觀上阻止了帝國之間的慘烈爭奪,因為和巨獸的戰爭是種族生存之戰。而帝國間的征伐,說白了是利益的爭奪。一個是生存,一個是利益。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人類從誕生之始,還沒有深入過莽原百裏,整個莽原的麵積足足有三大帝國疆域的兩倍大小。僅僅百餘裏的距離,都是人類幾千年以來不懈奮鬥的結果。這可謂是每一步都是血肉澆築出來的,每一步都是累累白骨堆砌成的。
這一百餘裏是人類對莽原的所有切實認知,至於傳說就當不得真了。就是這百餘裏就把人類牢牢的阻擋在了外麵,因為裏麵是“人類的禁區”。
匡正小隊7人被巨獸裹挾進了莽原,哪裏還有活路?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嬴敖流出了眼淚。堂堂一國之君泣不成聲,宣布輟朝一日,舉國哀悼。
鹹陽王贏勒連摔了九隻玉盞,丞相夫人聽到了丈夫書房的低泣聲。
這一日鹹陽的天空都是灰色的。
時間不遷延,轉眼已數年。
當一切隻能追憶的時候,事情也就過去了。
隻有少數人還會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觸景生情。
可這一夜鹹陽宮卻燈火通明,戒備森嚴。
仔細一看,喲謔!鹹陽王,老丞相,六部尚書盡皆在場。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年前被裹挾進了莽原的匡正7人此刻正好端端的站在那裏。
“......強撐著一口氣,在即將暈厥之前一把將最後一名隊員也丟進了那個黑坑裏麵。萬幸靠著巨獸的撞擊我也被撞了進去......\"匡正說道。
”和大隊長一樣,我們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沒頭沒尾,似是而非的怪夢。“7人中唯一的女生說道,看著和其他人一樣隻有12,3歲,可身材卻超級有料。如果再加上她那精致的臉龐,就是高僧也會破戒。
“也不一定就是夢,好像是親身經曆過一般。”另一人說道。
“你們的意思是裏麵有大墓?可沒有任何記載說莽原有文明人類的足跡呀!”戶部尚書說道。
“那倒也不一定,傳說裏麵不是有女媧墓和黃帝墓嗎?”禮部尚書說道。
“一派胡言,訛傳一類的事情能做的真麽?還女媧,黃帝。不是說他們是神隻嗎?神仙怎麽會死?”刑部尚書嗆聲道。
“若都是訛傳,那匡正幾人的經曆作何說?”禮部尚書迴應道。
“哼!老夫未親眼所見,如何得知?”刑部尚書迴道。
“你們7人的古武都無法施展了嗎?”鹹陽王問道。
”稟皇叔,倒也不是不能用,十成的功力現在隻能用三成,再多就危險了。強行施展的話就好像靈魂都要出竅了一般,而且還會有內傷。”嬴玥說道,嬴玥正是7人中的那個女孩子,正是大秦皇族,當今聖上的嫡女。
“這應該就是那夢境中講述的修為到了瓶頸,如果不想辦法突破將有性命之憂。”匡正說道。
“那要怎麽突破呢?”嬴敖問道。
“現在還不清楚,腦子裏似乎有修行的法門,可卻不清晰。現在唯一知道的是要找到與身體產生共鳴的東西。”匡正說道。
“什麽東西?朕富有四海,什麽都能給你們找來。”嬴敖自信道。
“謝陛下(父皇)”7人躬身致意。
“謝什麽謝,你們好就好。大秦帝國可是少不了你們這些國之親戚呐!我們終會老去,未來是你們的。”一句話,老的少的都感恩戴德,帝王之術潤物無聲。
就這樣,幾人開始了尋求和自身共鳴的物品。
剛開始還好,皇室的寶庫裏就有一些,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得不天南海北的搜尋。
這一晃,三年過去了。而近一年再也沒找到任何有用之物,他們的處境愈發的兇險了。
一起逃出來的7人如今隻剩下三人,其他的人最後都無可奈何的走進了莽原。
那4人最後在莽原自爆產生的能量,驚動了三大帝國的所有高層。那是一種不屬於人類的力量,足以毀天滅地。
有鑒於此,三人遠離了京城,就在莽原外圍安了家。
如果真的無可挽迴了,那就和前麵的4人一樣,獨自走進莽原。
能走多遠走多遠,然後完成生命的最後一次綻放!
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的靈氣越發的暴動起來。
眼看最後的日子不遠了,他們知道自己最後的時間快到了......
就在三人做著最後的告別時,突然三人幾乎是同時感應到了一種氣息,經過查找終於確定在了一個叫修備縣的對方。
深思熟慮一分之後,他們終於踏上了這未知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