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地靈氣極度稀薄,那些莫名融入幾人識海的修煉方式在如今的蓬萊星球上根本行不通。


    這讓幾人的修行陷入了極大的困境,甚至是絕境。


    先前的四個隊員接連的被迫自爆就是明證,修真乃逆天改命可不僅僅是一句空話而已。


    而靠著吸收靈物當中的靈氣來穩固自身也不過拖延時日而已,想要提升修為根本就是妄想。


    可靈物就算是在修真界也不多見,蓬萊星球上能留存到現在的更是鳳毛麟角。


    靈物都需要吸收日月精華,天地靈氣才能夠成長。現如今靈氣已經枯竭,哪裏還有他們生存的條件?


    因此早在上古時期,自然界中的靈寶已經絕跡,所以靠靈物修行根本行不通。


    再者修為每精進一分,所需要的靈氣都是海量,越往後需求量越大。


    現在能找的靈根,靈果連基本的維持修為都不夠,還談什麽提升?


    可修行是一張隻能前進的單程票,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修為長期的停滯甚至後退,那離死亡也就不遠了......


    先前的四人就是如此,因為沒有外來的靈氣補充,最終導致體內的靈氣徹底的暴亂,最終無法收拾。


    現在的他們也是越來越虛弱,如果還不能找到靈寶,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長期的靈氣匱乏,三人連發揮自身實力的三成都有些勉強。


    隨著靈氣暴動的越加頻繁,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可現在能找到的靈物都是前人采收的,在經曆無盡的歲月之後,其蘊含的靈氣早已散佚的七七八八。


    就這還是保存的好,更多的是靈氣散盡的廢品。


    因此三年多以來,三大帝國的可謂是被他們翻了個底朝天。


    除了十大派,各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就是十大派,那門檻也都快被踩爛了。


    僅僅是在大唐和大漢境內,他們就留下了無數的盜竊奇案,這些案子最終都隻會成為無頭公案,因為修真者的手段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神跡。


    可即使是這樣,幾人所得的靈物依舊寥寥。


    連自保都是問題,更不說什麽提升了,要不然那四人也不會走進莽原。


    莽原也許是最後的希望,可這個希望卻是另一條絕路。因為裏麵太過兇險,而且希望渺茫,那幾人的境遇就是證明。


    要是有了希望,他們也不會自爆了。


    傳說朱果在莽原,目前看來僅僅是傳說.....


    最後進入莽原,一是為了自爆時不造成慘烈的人道主義悲劇,另一個方麵是希望在那裏找到靈氣源或者那傳說中的朱果。


    傳說朱果在莽原,朱果有改造體質,使吸收者能夠吸收莽獸莽獸的能量轉化成自身靈氣的神奇力量。


    可目前看來傳說僅僅是傳說,朱果依舊毫無蹤跡可尋.....


    在幾人得得到的神秘傳承中,不僅有天材地寶,靈寶靈根的相關記錄。


    還有一些洞天福地的描述,這些洞天福地擁有自成一體的小天地,裏麵有靈氣源,靈氣源類似於靈泉,乃是天地至寶的存在。


    可關於這些洞天福地的具體位置,傳承卻隻字未提。隻說在“茫茫群山之中”......


    或許莽原中有這樣的存在,因為莽原符合“茫茫群山”的描寫,而且裏麵的巨獸都擁有超凡的力量,有些甚至還擁有神奇的魔法。


    比方說靈氣攻擊,真氣波之類的.....


    千年一遇的獸潮就會有這類的兇悍巨獸出現,這在帝國的典籍中都有詳細的記載。


    可這一切也都隻是猜測,他們憑空的猜測而已......


    因為自有文字記錄以來,從來沒有深入莽原超一百裏的任何記錄。


    百裏,這連莽原麵積的億分之一都不到,可就是這百裏的距離,依舊不知付出了多少先賢的生命。


    但遺憾的是這百裏的見聞記載,沒有任何是與靈氣有關的。


    而四名隊員在最後的時刻走了進去,他們當中最深入的到達了近500裏。


    可以就沒有任何的發現,因為最後的信號彈明確告知了他們沒有任何的的發現。


    因此莽原與其說是希望,還不如說是絕路......


    不同於古武的修煉,修真之路一旦踏上,就再也迴不了頭了。


    因為天道容不得你半途而廢,你敢逆天就要準備好迎接天道的怒火。


    要麽渡劫飛升,要麽灰飛煙滅。


    不是隻有到了渡劫飛升才會有身死道消的危險,修煉的一路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災劫發生。


    這就是逆天而行的後果!


    天道雖然因為“大衍四十九,遁去的一。”


    不得已給了修真者一條縫隙,但這絕不是它的本意。


    這是大道的意誌,天道雖然高高在上,大大道更在其上。


    可大道無形,因此天道成了至強的存在!


    正所謂天命難違,天意不可違。


    越是至強的存在,越是不可侵犯。


    天道作為大道的代言人,是宇宙萬物的絕對主宰。


    非遇滅世大劫,大道不會輕易現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天道就是大道。


    可說到底隻是個代言人,總不免有被“替代”的風險。


    為了自己的地位,天道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阻止“後起之秀”取而代之。


    於是在飛升,得道,成仙,成神的每一個階段,天道都立下了無數的關卡。


    其目的並非傳言中的“去蕪存菁”,而是為了扼殺一切威脅,扼殺一切可能的“後浪”。


    隻有將所有的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天道才能始終成為大道的唯一代言人,永享無邊權欲。


    所以當踏上修真的道路開始,修真者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九死一生。


    凡人隻看到了仙人的移山倒海,唿風喚雨。


    其背後的艱險和要承受的痛苦,遠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這就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每一分收獲都曾有十分的付出,隻不過是“先付出”還是“後付出”罷了


    但須知‘天道好輪迴,從未饒過誰’。


    享先人的福,終會給後人造下孽。


    大道至公,古今如一。


    雖然玄修之路無比的兇險,可大道也留了一線生機。


    ”遁去的一”就是大道給萬物萬靈的一線生機,也是給天道上的一把無形的枷鎖。


    大道雖無為卻至公。


    無為不是無所事事,無所作為。


    而是不輕為,不亂為。


    匡正幾人為了解決身體麵臨的問題,更不知經曆了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險阻。


    可到頭來還是還是原地轉圈,沒有出路。


    原先靠著吸收靈物殘存的靈氣這一途已經越走越窄,幾乎就要到盡頭了。


    因為天地靈根有數,靈寶有常。


    蓬萊星球上遺留的更是寥寥,最近更是一年多才感應到修備縣的靈物氣息。


    顯然再不調整方向,另覓良法。四名已故隊員的悲劇就在眼前,所以必須要破局!


    可這又談何容易呢?


    為此匡正耗費大量的時間查閱整理資料,特別是傳承久遠的一些門派和家族的曆史。


    還別說,還真給他找到了一些線索。


    蓬萊星球上和修真最接近的要數道家和釋家,他們的曆史可以追溯到無字時期。


    沒有人類的時候,他們的傳承就出現了。


    最有力的證據是各地的無字天書和摩崖石刻,盡管刻畫的東西沒有一個文字,可觀其形象表達,依舊清晰的感應到兩家的精神。


    道家,佛教能興盛幾十萬年而不斷絕必有其獨特之處。


    道家講求的修身,要自身與天地溝通,以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至高境界。


    佛家講求的是修心,追求內心的圓滿,天地成於體內。


    自身就是一個宇宙,包羅萬象,無所不蘊。


    一個是講求身心超脫,與天地一體。


    一個講求的是肉體脫俗,超凡入聖。


    一個天人合一,


    一個肉身成聖,無我無他。


    兩者雖修行方法不同,可都超然物外。


    更重要的是兩者都講求對“心”的磨練,這和修真注重精神識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算得上是殊途同歸,大道歸一了。


    而且兩家都講求“入世出世”,在凡塵中滌淘心靈,在凡塵中追求本真。


    待功德圓滿後,超然而去,遺世獨立。


    凡塵煉心是兩家成聖的不二法門。


    匡正幾人修的是肉身成聖的緣法,奈何蓬萊天地靈氣幾近枯竭。


    前人也沒有留下可供參考的文獻,吸收靈寶的路已經不通了,那接下來隻有自己去趟出一條路來。


    這又豈是輕而易舉的呢?


    現在看來,借鑒道,釋兩家的修心之法不失為一時之選。


    權當死馬當活馬醫吧!


    於是才有了當縣令的緣由,這些三人都討論過。


    當時沒有深入,隻是隨便一提了一下。


    吳朲和嬴玥當時也沒說什麽,匡正決定把它實踐一下。


    反正前麵也試了無數的方法了,不過是另一次的驗證罷了。


    這是目前看來唯一可行的路,盡管吳朲和嬴玥實際上已經放棄了。


    就想著趁著還有時間,好好地體味一把這普通人的花花世界。


    可匡正卻依然苦苦的追尋著,探索著。


    他不願放棄,因為最後的時刻還沒有到來。


    盡管嚐盡了失望的滋味,


    有時候甚至不知道堅持下去還有什麽意義,


    可他就是不想放棄,不願放棄!


    匡正隨手給姚長青止住了血,還好傷不致命。


    這得益於他強壯的體質,也虧在最後時刻避開了致命的部位。


    可即使如此,也已是重傷垂危了,不過這些在匡正眼裏根本不是問題。


    隻見他隨手在姚長青的身上點了點,那奔流的血液立刻止住了,而原本蒼白的臉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恢複著。


    吳朲臨走時已經把戰場打掃了,除了地上的血跡,已經看不出任何的異常。


    做完這一切後,匡正靠在樹上休息。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城門裏終於出現了人流。


    又過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終於看到一隊官差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領頭的氣勢洶洶,可一見姚長青一身的鮮血和那駭人的傷口,氣勢頓時矮了下去。


    “你,你是什麽人?竟敢在,在城門口行兇!”那頭領說道。


    其他六人隻敢在一旁打量,絲毫不敢近前,這和大秦人人尚武的風氣顯得格格不入。


    匡正沒有和他們糾纏,直接拿出了官符印信。


    那頭領接過勘驗無誤後立刻躬身迎接,同時即刻派人向衙門傳報。


    等匡正被擁護著到了衙門時候,早有一大堆人在等著了。


    為首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看得出平時保養得很好,渾身貴氣。


    身上的官衣熨燙的一絲不苟,國字臉,黑短須。


    雙頰豐滿,眼神陰鷙。


    鼻子上翹,嘴唇略薄。


    整體給人以生人勿近之感,一看就不是個好打交道的。


    尤其是那嘴角有意無意的上翹,更把這種冰冷彰顯的淋漓盡致。


    站在他身後的人年紀與他相仿,鷹鉤鼻,鼠眼賊眉。


    兩頰無肉,八字須。


    身著縣尉官服,卻沒有絲毫的英武之氣。


    一幹的衙役差官侍立左右,兩人的身後是本地鄉紳,名流。


    為首的中年男子看到匡正後,連忙上前說道“早問縣令大人今日到任,本以為晌午便至,不曾想日落西山才來。讓我等一場苦等呀!”


    “你應該稱下官!!”匡正一開口就給了對方一個下馬威。


    接著又說道:“至於來遲,本官還想問你呢!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匪徒於城門口截殺朝廷命官。本官到想問一問你這一縣之丞就是這麽治理地方的嗎?嗯?”


    “這....\"


    “怎麽?啞巴了?還是覺得我沒給你留麵子?告訴你,在我這裏別講什麽官場規矩。我的為官之道和諸位的不同,我不喜歡拐彎抹角,也不想什麽先言和氣,再談問題。”


    “我不喜歡磨嘴皮子,既然我現在是這一縣之地的最高長官,那我的規矩就是規矩。守我的規矩,各位該升官升官,該發財發財。”


    “不守我的規矩,可別到時候說我不留情麵!醜話先說在前頭,我的規矩很簡單:百姓滿意就是好,百姓厭惡就是惡。”


    “規矩說完了,現在我來下達幾條命令。張縣丞,你暫代縣令期間竟出現了新任縣令被截殺之事,實乃罪不可赦。本應一斬以贖其罪,現在我給你個機會。三天,三天之內查出幕後真兇,否則定斬不饒!”匡正說道。


    “你...\"張鎮怒道。


    “呃!縣令大人息怒,縣丞大人自暫代縣令之日起,每日宵衣旰食,殫精竭慮,我等皆有目共睹。隻是時日尚短,難免有些疏漏。”李貴連忙在一旁圓場。


    “你也好不到那裏去,身為縣尉,一縣治安乃你主要職責。城門截殺這樣惡劣的事情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你這縣尉是幹什麽吃的?記生,三日的期限也包括你!”說完,匡正徑直走進了縣衙。


    “哼!好大的狗膽。不知死活的東西。前麵那三頭臭狗的屍體還沒幹透呢,豬狗不如的東西!哼”待匡正的身影完全消失後,張鎮爆發了。


    “就是,就是!這狗日的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麽東西,居然連大人都敢威脅。真是不知死活,大人,息怒,息怒!為了這麽個臭蟲不值當,不值當!您消消氣兒,消消氣兒。”李貴在一旁說道。


    “哼!息怒,息怒!你叫老子如何息怒,他一個外來的縣令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哼!狗一樣的東西。那些廢物也忒不中用了,19個人就連這毛小子的毛都沒有傷到一根。還說自己是什麽邊軍,呸!狗屁的邊軍,廢物!”張鎮說道。


    “是,是,是,這迴是小的看走眼了。壞了大人的好事,請大人恕罪。小的也是鬼迷了心竅,聽信了他們的鬼話。早知道叫咱們的人去怎麽都不會弄成這個樣子。”李貴連忙說道。


    “好啦,過去的就別提了。今晚安排幾個好手,明天老子要親自把他的狗頭掛到縣衙的大門上。不如此,不足以消我心頭之恨!哼!我倒要看看,在這修備縣,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馬王爺!”張鎮怒道。


    “是,是,是,小的一定辦妥!”李貴保證道。


    兩邊侍立的一幹衙役,差人就這麽靜靜的聽著兩人明目張膽的謀劃謀害才剛到任的縣令。


    誰也沒有任何的表示,哪怕是一個眼神。


    仿佛這一刻他們集體失聰了,失能了。


    站在遠處的鄉紳們本就和張鎮他們穿的是一條褲子,修備縣這麽多年,早已被張鎮等人經營的鐵通一般了。


    今天之所以把他們叫來,純粹是為了給他們看一場戲,看他是如何拿捏新來的縣令的。


    可隨曾向演砸了,對方絲毫不顧及官場規矩,直接來了個興師問罪。


    一下子把所有的節奏都打亂了,這讓張鎮很是惱火。


    鄉紳們都是人精,什麽該知道,什麽不該知道他們門清。


    因此不管張鎮怎麽大喊大叫,他們從頭至尾就跟木頭似得杵在那裏,甚至連臉上的微表情都沒變過。


    匡正一來就掀了桌子,這下可不好收場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輝並收藏逍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