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1864年12月1日,石達開前往老君山軍工廠(華夏最大的火藥生產地)調研並見解目前無煙火藥的研究進展。


    老君山軍工廠是一座宏偉而神秘的建築,它的外表被厚厚的黑煙和濃烈的火藥味所籠罩,給人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這座火藥廠的外牆由堅固的磚石砌成,牆上布滿了粉塵,巨大的煙囪高聳入雲,從裏麵冒出的黑煙形成一片雲霧,將天空遮蔽得嚴嚴實實。


    走進火藥廠,內部的環境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這裏的空氣中彌漫著火藥的氣味,高高的鐵架上堆滿了各種火藥桶,這些桶身漆著醒目的紅色標誌。


    工人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頭戴安全帽,穿梭於各個車間之間,呈現出一片繁忙而危險的景象。


    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各種機械設備,將火藥進行混合、加工和包裝,同時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以免被火藥粉末或機器傷到。還需要時刻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因為火藥廠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然而,盡管環境艱苦,工人們卻依然堅守崗位,默默地付出著他們的努力,致力於生產高質量的火藥。


    年長的專家徐浪,一位須發斑白、風霜滿麵的老人,戴著厚重的護目鏡,和眾多工匠正在操作著一個巨大的混合裝置旁。


    火藥製造的複雜性要求工藝的精準和對比例的準確掌握。


    石達開走到徐浪身邊,關切地說道:“徐專家,火藥的成分比例至關重要。每一次混合都要確保精確無誤,感謝你們為華夏造出來這麽多優質火藥。”


    徐浪研究火藥已久,對火藥的生產十分熟悉,恭敬地迴答:“是的,石總統,我會小心調整混合的速度和攪拌的時間,確保每一批火藥質量穩定。”


    與此同時,年輕的工人正專注地進行火藥質檢,他們穿著白色防護服,仔細觀察著每個批次的火藥樣本,確保其純度和質量。


    在火藥製造區的另一端,許多工匠正專心致誌地準備填裝火藥,他們小心翼翼地將提前測量好的火藥粉末倒入殼體中,並關閉彈藥的密封。


    19世紀中葉生產的火藥基本都是黑火藥,主要是硫、碳、硝酸鉀的混合物,這種火藥燃燒速度慢,還會產生大量的煙。


    而現在老君山軍工廠生產的火藥也是黑火藥,這也導致了華夏雖然有先進的槍支,但是威力卻一直發揮不出來。


    改進火藥的關鍵有兩點,一是化工水平,二是棉花的產量。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棉花是一種重要的軍工物資,因為生產先進的火藥,需要用到棉花。


    顯然,華夏的農業現在可以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建國的這幾年,有了化肥、先進的各種農作物的產量都在猛漲。


    電力、熱機、化工都在華夏遍地開花,這也讓華夏有了生產先進火藥的前提。


    徐浪把石達開領到了軍工廠的實驗室裏,一群專家正在研究無煙火藥。


    這裏說的無煙火藥是指硝化纖維,這個配方是石達開3個月前就給到這裏的,現在是要研究清楚最優的配比。


    硝化纖維主要由精製棉和濃硝酸、濃硫酸酯化反應製得,屬於早期的無煙火藥,它的威力是黑火藥的3倍左右,而且更容易保存。


    這裏的專家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化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和數學家,他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聚在一起。


    “各位專家,今天石總統來和我們一起討論。”


    “這個無煙火藥成分的穩定性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更穩定的方法來製備它。”一位化學家說道。


    “我認為我們可以嚐試使用新的合成方法,這樣可以減少雜質,提高穩定性。”一位物理學家說道。


    “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我們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來驗證它的可行性。”一位工程師補充道。


    “我們可以利用數學模型來預測它的性能,“這樣我們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它的性能特點,從而更好地優化它。”一位數學家說道。


    “石總統,你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做呢?”一位專家問道。


    “我認為我們應該先進行初步的實驗,收集數據,然後再利用數學模型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無煙火藥的性能特點。”


    大家都同意這個建議,於是他們開始進行實驗,收集數據,並利用數學模型進行分析。


    藍星1865年3月,華夏終於解決了無煙火藥的穩定性問題,開始進行大規模生產。


    有了無煙火藥,華夏生產的毛瑟、馬克沁和華夏野戰炮等利器的威力都將大大提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855:開局10萬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白菜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白菜寶並收藏穿越1855:開局10萬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