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白蓮娘娘的傳承
開局詩道聖子,將科學融入玄幻 作者:路過的假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皓白陷入沉睡之後,並沒有直接蘇醒過來,而是仿若踏入了另一個神秘的世界,他的意識被牽引到了一個極其奇異的空間。
一進入這個空間,楊皓白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隻見周圍的白蓮密密麻麻地生長著,其數量簡直數不勝數。
他抬眼向遠方眺望,那些白蓮就像一片浩渺無垠的海洋,掀起一層層聖潔的白色波濤。
他的意識仿若毫無重量一般地懸浮在這些白蓮之上,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漂浮在這片白蓮之海。
“這裏到底是什麽地方呢?我是不是已經成功地離開幻境了?”
楊皓白的腦海中滿是疑惑,他開始仔細地打量著這個空間,試圖尋找任何可能的線索來解釋自己身處的境地。
就在他苦苦思索的時候,突然,一道純淨至極的白光從上方傾瀉而下。
那道白光就像是從天際撕開的一道口子,光芒如同實質般流動。
緊接著,這道白光開始緩緩地散成無數細微的粒子,它們像是有生命一般,逐漸在空中聚集並交錯,慢慢地勾勒出一個人形的輪廓。
隨著粒子的不斷聚合消散,一個女子的身形愈發清晰起來。
這個女子身穿一襲白色的長袍,那衣料如雪般潔白,沒有任何多餘的華麗裝飾,僅僅有兩朵白蓮恰到好處地點綴其間,為她增添了一份素雅和聖潔。
她赤著雙腳站在一朵白蓮之上。
而周圍無數的白蓮,就好像是最忠誠的信徒,自然而然地向著她傾斜,好似在向她朝拜。她的頭發整齊地束起,用一條由蓮花精心製成的發釵固定住。
那發釵鮮活靈動,仿佛剛剛從蓮池采擷而來,還帶著清晨露珠的潤澤。
“白蓮娘娘!”
楊皓白看到這個女子的麵容後,忍不住震驚地叫出了聲。
“我是蓮白溪,眾人稱我為白蓮娘娘。”
她微微抬起頭,目光溫和地看著楊皓白,語氣輕柔地進行自我介紹。
她的眼睛如同清澈的湖水,波光蕩漾間帶著無盡的慈悲和寧靜。
“從你的功法來看,你應該是這一代的蘊道詩院聖子。雖然不清楚你為何能夠到達這個傳承秘境,但既然你已經來到了這裏,就說明你的出現是得到了白蓮教的認可的。不過,即便你成功地通過這裏的考驗,我也無法將最為核心的傳承授予你。”
白蓮娘娘的聲音悠揚而悅耳,像是穿越了層層時空傳遞過來。
楊皓白聽到這番話,心中並沒有湧起過多的波瀾,他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緣由。
畢竟他並不是白蓮教的成員,這涉及到白蓮教最核心的傳承,怎麽可能這麽輕易就被他一個外人獲取呢?
“但是,”白蓮娘娘繼續開口道,“除了核心傳承之外的其他傳承,我都可以賜予你。”
她的話音剛落,隻見楊皓白的麵前突然泛起一陣柔和的光芒,光芒中三本散發著古老氣息的書籍緩緩浮現。
一本名為《丹道真解》,一本是《醫道真解》,還有一本是《修煉雜談》。
眨眼間,這三本書的內容如同涓涓細流一般,直接融入到楊皓白的意識之中。
楊皓白趕忙集中自己的意識,開始稍微瀏覽這三本書的內容,僅僅是短暫的瀏覽,他就已經大為驚喜。
白蓮娘娘生前為了救濟蒼生百姓,投身於丹道的鑽研之中。
她耗費了無數的精力和心血,曆經萬千磨難,最終成為了一名備受尊敬的聖品煉丹師。
而這本《丹道真解》,裏麵所記載的丹道知識可謂是直達聖品的境界。
從煉丹的材料選取,到煉丹火候的精準把握,再到各種煉丹陣法的布置與運用,每一個細節都講解得細致入微。
其中還包含了一些早已失傳的古代煉丹秘方,這些秘方若是在外界現世,必然會引起整個修煉界的軒然大波。
楊皓白深知這其中的價值,如果自己能夠掌握這些知識,在煉丹一道上必定能突飛猛進,所煉製出來的丹藥將會在效果和品質上遠遠超出目前自己的水平。
同時,白蓮娘娘為了更好地治療世間百姓的各種病症,她不斷探索醫道,成為了一名醫道聖手。
在《醫道真解》這本書內,記錄著大量的病理知識,其中很多病症都是在外界難得一見的疑難雜症。
而對於人體結構及功能的講解更是極為精細,比楊皓白之前所接觸到的任何資料都要詳盡得多。
這本書裏甚至已經有了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人體係統、組織和細胞的相似劃分概念。
對於楊皓白來說,最為驚喜的莫過於裏麵的人體結構及功能講解部分了。
作為正道的蘊道詩院聖子,楊皓白在人體研究方麵,他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由於他所處的身份地位,他卻無法像一些邪派人士那樣隨意地找來大量屍體進行解剖研究。
不管他如何清楚地向他人說明自己研究的緣由,也總有人會故意歪曲他的意圖,用這件事情來抹黑他,甚至會牽連到整個蘊道詩院。
這就導致他在這方麵的研究他隻能用自己作為實驗材料,一直進展得十分緩慢。
而白蓮娘娘的《醫道真解》就像是一場及時雨,直接解決了他這個困擾已久的難題。
至於最後一本《修煉雜談》,這是白蓮娘娘畢生的修煉經驗總結。
於是,楊皓白滿心感激地連忙行禮拜謝道:“謝過白蓮娘娘。”
他的動作恭敬而莊重,充滿了對這位前輩的敬重。
白蓮娘娘看到楊皓白這真誠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微笑,然後說道:
“孩子,希望我們還有再見的機會。”
“呃?”
楊皓白聽到這句話後不禁一愣,他的心中滿是疑惑白蓮娘娘不是已經去世多時了嗎?怎麽還能見呢?難道自己以後還有機會能夠再次來到這個神秘的地方嗎?
可是還未等楊皓白將心中的困惑問出口,白蓮娘娘輕輕地一揮衣袖。
一股輕柔的力量瞬間包裹住楊皓白的意識,他就感覺自己仿佛被一陣清風卷走,然後他的意識便從這個空間中離開了。
……
在一座宏偉壯觀的大殿之內,氣氛顯得異常靜謐。
楊皓白和苑心語兩人靜靜地分隔數十米躺在地麵上。
這座大殿的建築風格古樸而典雅,殿內的柱子高聳粗壯,柱身上刻滿了各種神秘的符文和圖案,那些符文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守護著這個地方。
大殿的地麵是用巨大的青石鋪就而成,每一塊青石上都有著精美的花紋,這些花紋組成了複雜而有序的圖案,似乎蘊含著特殊的陣法。
此時,兩人的眼眉同時微微一皺,仿佛是同時感受到了某種無形的召喚一般,然後緩緩地睜開了眼睛。
一進入這個空間,楊皓白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隻見周圍的白蓮密密麻麻地生長著,其數量簡直數不勝數。
他抬眼向遠方眺望,那些白蓮就像一片浩渺無垠的海洋,掀起一層層聖潔的白色波濤。
他的意識仿若毫無重量一般地懸浮在這些白蓮之上,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漂浮在這片白蓮之海。
“這裏到底是什麽地方呢?我是不是已經成功地離開幻境了?”
楊皓白的腦海中滿是疑惑,他開始仔細地打量著這個空間,試圖尋找任何可能的線索來解釋自己身處的境地。
就在他苦苦思索的時候,突然,一道純淨至極的白光從上方傾瀉而下。
那道白光就像是從天際撕開的一道口子,光芒如同實質般流動。
緊接著,這道白光開始緩緩地散成無數細微的粒子,它們像是有生命一般,逐漸在空中聚集並交錯,慢慢地勾勒出一個人形的輪廓。
隨著粒子的不斷聚合消散,一個女子的身形愈發清晰起來。
這個女子身穿一襲白色的長袍,那衣料如雪般潔白,沒有任何多餘的華麗裝飾,僅僅有兩朵白蓮恰到好處地點綴其間,為她增添了一份素雅和聖潔。
她赤著雙腳站在一朵白蓮之上。
而周圍無數的白蓮,就好像是最忠誠的信徒,自然而然地向著她傾斜,好似在向她朝拜。她的頭發整齊地束起,用一條由蓮花精心製成的發釵固定住。
那發釵鮮活靈動,仿佛剛剛從蓮池采擷而來,還帶著清晨露珠的潤澤。
“白蓮娘娘!”
楊皓白看到這個女子的麵容後,忍不住震驚地叫出了聲。
“我是蓮白溪,眾人稱我為白蓮娘娘。”
她微微抬起頭,目光溫和地看著楊皓白,語氣輕柔地進行自我介紹。
她的眼睛如同清澈的湖水,波光蕩漾間帶著無盡的慈悲和寧靜。
“從你的功法來看,你應該是這一代的蘊道詩院聖子。雖然不清楚你為何能夠到達這個傳承秘境,但既然你已經來到了這裏,就說明你的出現是得到了白蓮教的認可的。不過,即便你成功地通過這裏的考驗,我也無法將最為核心的傳承授予你。”
白蓮娘娘的聲音悠揚而悅耳,像是穿越了層層時空傳遞過來。
楊皓白聽到這番話,心中並沒有湧起過多的波瀾,他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緣由。
畢竟他並不是白蓮教的成員,這涉及到白蓮教最核心的傳承,怎麽可能這麽輕易就被他一個外人獲取呢?
“但是,”白蓮娘娘繼續開口道,“除了核心傳承之外的其他傳承,我都可以賜予你。”
她的話音剛落,隻見楊皓白的麵前突然泛起一陣柔和的光芒,光芒中三本散發著古老氣息的書籍緩緩浮現。
一本名為《丹道真解》,一本是《醫道真解》,還有一本是《修煉雜談》。
眨眼間,這三本書的內容如同涓涓細流一般,直接融入到楊皓白的意識之中。
楊皓白趕忙集中自己的意識,開始稍微瀏覽這三本書的內容,僅僅是短暫的瀏覽,他就已經大為驚喜。
白蓮娘娘生前為了救濟蒼生百姓,投身於丹道的鑽研之中。
她耗費了無數的精力和心血,曆經萬千磨難,最終成為了一名備受尊敬的聖品煉丹師。
而這本《丹道真解》,裏麵所記載的丹道知識可謂是直達聖品的境界。
從煉丹的材料選取,到煉丹火候的精準把握,再到各種煉丹陣法的布置與運用,每一個細節都講解得細致入微。
其中還包含了一些早已失傳的古代煉丹秘方,這些秘方若是在外界現世,必然會引起整個修煉界的軒然大波。
楊皓白深知這其中的價值,如果自己能夠掌握這些知識,在煉丹一道上必定能突飛猛進,所煉製出來的丹藥將會在效果和品質上遠遠超出目前自己的水平。
同時,白蓮娘娘為了更好地治療世間百姓的各種病症,她不斷探索醫道,成為了一名醫道聖手。
在《醫道真解》這本書內,記錄著大量的病理知識,其中很多病症都是在外界難得一見的疑難雜症。
而對於人體結構及功能的講解更是極為精細,比楊皓白之前所接觸到的任何資料都要詳盡得多。
這本書裏甚至已經有了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人體係統、組織和細胞的相似劃分概念。
對於楊皓白來說,最為驚喜的莫過於裏麵的人體結構及功能講解部分了。
作為正道的蘊道詩院聖子,楊皓白在人體研究方麵,他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由於他所處的身份地位,他卻無法像一些邪派人士那樣隨意地找來大量屍體進行解剖研究。
不管他如何清楚地向他人說明自己研究的緣由,也總有人會故意歪曲他的意圖,用這件事情來抹黑他,甚至會牽連到整個蘊道詩院。
這就導致他在這方麵的研究他隻能用自己作為實驗材料,一直進展得十分緩慢。
而白蓮娘娘的《醫道真解》就像是一場及時雨,直接解決了他這個困擾已久的難題。
至於最後一本《修煉雜談》,這是白蓮娘娘畢生的修煉經驗總結。
於是,楊皓白滿心感激地連忙行禮拜謝道:“謝過白蓮娘娘。”
他的動作恭敬而莊重,充滿了對這位前輩的敬重。
白蓮娘娘看到楊皓白這真誠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微笑,然後說道:
“孩子,希望我們還有再見的機會。”
“呃?”
楊皓白聽到這句話後不禁一愣,他的心中滿是疑惑白蓮娘娘不是已經去世多時了嗎?怎麽還能見呢?難道自己以後還有機會能夠再次來到這個神秘的地方嗎?
可是還未等楊皓白將心中的困惑問出口,白蓮娘娘輕輕地一揮衣袖。
一股輕柔的力量瞬間包裹住楊皓白的意識,他就感覺自己仿佛被一陣清風卷走,然後他的意識便從這個空間中離開了。
……
在一座宏偉壯觀的大殿之內,氣氛顯得異常靜謐。
楊皓白和苑心語兩人靜靜地分隔數十米躺在地麵上。
這座大殿的建築風格古樸而典雅,殿內的柱子高聳粗壯,柱身上刻滿了各種神秘的符文和圖案,那些符文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守護著這個地方。
大殿的地麵是用巨大的青石鋪就而成,每一塊青石上都有著精美的花紋,這些花紋組成了複雜而有序的圖案,似乎蘊含著特殊的陣法。
此時,兩人的眼眉同時微微一皺,仿佛是同時感受到了某種無形的召喚一般,然後緩緩地睜開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