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悟道
開局詩道聖子,將科學融入玄幻 作者:路過的假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楊皓白心魔滋生以來,不知不覺又過了十多日。
“該如何是好呢?”楊皓白無奈歎息。
楊皓白翻閱蘊道詩院藏書閣的心魔古籍,苦思冥想卻無果。
心魔在他識海中滋長,嚐試修煉卻總被父親聲音和麵容打斷。
他心煩意亂,不知如何驅散內心陰影。
前世曾想憑自身成就證明自己能破除內心陰影。
但如今,楊皓白與他父親已經相隔兩界,他再也無法到父親麵前去證明自己了。
雖然楊皓白在光刻機和芯片上的成就已經通新聞發布會公布出去,但穿越到異界的楊皓白也無法得知父親對此的態度。
這時,楊皓白突然感覺到了識海內的精神力不再增長,好像有一層壁壘阻礙了精神力的增長。
楊皓白知道是精神力在識海中觀想詩詞的滋養下已經到達了凝實境九重的極限,要想精神力繼續增長,必須到達下一個境界——化形境。
可武道修為絲毫未進,連帶著精神力境界也受到了阻礙。
楊皓白不禁感慨道:
“難道在心魔解決之前修為隻能停滯不前了嗎?”
楊皓白集中精神,以內視之法觀察自己的識海,思索如何突破精神力的瓶頸。
正如武道境界可以超越精神力境界,反之亦然。
在這個世界中,有些人通過修煉精神力來提升武道境界,並利用強大的精神力構建陣法、符篆來對抗敵人。
楊皓白不確定心魔是否會影響精神力的突破,但現在他隻能盡力一試。
這時,他注意到了識海之上的克萊因瓶。
《蘊道儲神法》是一門可以輔助精神力突破的功法。
想到這裏,楊皓白決定嚐試一下,引導克萊因瓶內儲存的精神力,將其倒入識海之上。
然後,他催動《蘊道儲神法》中的破境秘法,試圖打破境界間的壁壘。
隨著精神力不斷衝擊識海空間的壁壘,楊皓白感覺到境界之間的壁壘正在逐漸消失。
最終,楊皓白突破了壁壘,進入到了化形境。在突破之際,他立刻運行起了《詩道觀想法》和引動識海中溝通天道之靈的石碑。
楊皓白本以為又要搬運一首詩,沒想到精神力直接蛻變。
“看來是《春江花月夜》太牛了,上次連破三境之後天道之靈饋贈還有剩餘。”
突破後,識海空間變大,識海中的精神力也在增長。
在《詩道觀想法》和天道之靈的幫助下,修煉者可以在除了啟蒙境突破到凝實境精神力突破時產生一次蛻變,讓其精神力強度更高,現在楊皓白精神力強度是一般化形境的兩倍。
而之所以啟蒙境突破到凝實境之所以沒有蛻變,是因為啟蒙境是積累精神力從識海中的小水潭變成一個可以覆蓋識海的湖,而凝實境則是提高精神力強度,啟蒙境突破到凝實境這個過程中識海空間沒有變化,還十分脆弱,若蛻變,蛻變後精神力的量會損害識海。
在這個境界裏,楊皓白可以運用精神力凝聚出各種形狀,主要配合修煉者能更精準的控製靈力,可以用靈力化成各種形象。
在化形境,精神力可凝聚無形攻擊,如大手或劍。
陣師能凝聚符文和陣法對敵,這是凝實境精神力操控外物的進步延伸。
看著精神力境界的突破,楊皓白十分驚訝和驚喜。
因為在突破過程中,楊皓白絲毫沒有感受到心魔的阻礙,十分順利的突破到了化形境。
楊皓白開始思考其中的緣由。
經過長久的思考,楊皓白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我之所以會產生心魔,是因為我在穿越後又走上了父親原本讓我想走的成為文學家專研文學道路相似的專研詩詞之道。”
“背離了我原本想以科研為事業,把文學當成娛樂休閑和修心養性方法的初衷。”
“就如同重新迴到了父親的控製之下。”
“可這次精神力境界的突破,主要是由於克萊因瓶和《蘊道儲神法》。”
克萊因瓶屬於科學上的猜想,楊皓白在選擇容器時選擇塑造克萊因瓶跟他前世選擇科研的道路不謀而合,繼續和他對科學的探索。
而蘊道詩院的《蘊道儲神法》其實與詩詞毫無關係。
所以楊皓白在突破時才沒有受到心魔的阻礙。
“可是,在這個玄幻世界,存在各種能讓牛頓的棺材板都壓不住的行為,我又能用科學來幹些什麽事。”楊皓白又有些迷茫。
“算了,整天待在聖子宮裏獨自一人思考如何解決心魔的問題也不是個辦法。”
“幹脆出去走走,古籍上記載在人群中往往能找到一些適合的想法來解決心魔。”
楊皓白想道。
於是楊皓白起身往聖子府外走去。
走出院府,本想繼續走路的楊皓白突然一拍頭,“傻了,雖然現在的修為無法讓我禦空飛行,可我的精神力不是突破到化形境了嗎。”
“我記得老師給我多儲物袋中有幾把長劍,嚐試一下禦劍飛行,這可是刻在華夏人基因中的夢想。”
精神力突破到化形境之後,除了精神力可以化形這個最大的特點外,精神力的提高也可以讓修行者可以控製的物體的重量變大。
楊皓白禦劍飛行經過了位於真傳弟子區中心的一處真傳弟子用來一起交談的靈風亭。
靈風亭坐落於湖中的小島,四周環繞著蒼翠的古木。
靈風亭采用了飛簷翹角的設計,亭頂覆蓋著琉璃瓦,陽光下閃耀著七彩光芒。
亭子的主體結構由千年沉香木搭建而成,散發著淡淡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
楊皓白看到大師兄徐思華於亭中一手持一本古籍,一手持一茶杯品茶,便禦劍到湖心島中停下。
楊皓白進入亭中,行禮道:
“大師兄。”
徐思華身材頎長,肩寬背挺,站立時如挺拔青竹,麵容清秀,眉如遠山,眼深邃明亮,鼻梁挺直,唇角微笑,皮膚白皙如玉,衣著簡潔雅致,一襲淡藍色長袍,繡有銀色雲紋,腰間係白色綢帶,腳穿黑色布鞋,鞋麵繡有蓮花圖案。
徐思華微笑著對楊皓白說:“小師弟,老師告訴我你有了心魔。”
“我看你剛才禦劍飛行,是不是已經突破了境界,心魔解決了?”
楊皓白搖了搖頭,
“沒有,隻是精神力有所突破,心魔哪有這麽容易解決。”
徐思華的笑容消失了,神情變得凝重,看著楊皓白煩惱的表情,轉而一笑,說道:
“不說這個了。”
“小師弟你出來應該是為了散心,我就不跟你說這個了。”
“來,一起品茶,聊天。”
楊皓白坐下,徐思華為楊皓白倒茶。
這時楊皓白注意到了徐思華手中的書籍,書名為《靈氣雜談》,於是好奇問道:
“大師兄,這《靈氣雜談》是關於什麽的啊?”
徐思華迴應道:
“這本書是一些有些奇思妙想的修煉者在討論靈氣是什麽,我覺得有趣,就拿來看一下。”楊皓白再次被勾引起好奇心:
“那大師兄你知道靈氣是什麽嗎?”
徐思華見楊皓白好奇,便迴答道:
“我也不清楚,這本書上有些信奉神靈的說靈氣是神靈唿出來的氣體,賜於凡人讓凡人可以修行。”
“有些說這是天地法則的碎片。”
“也有一些一能修行的凡人因為嫉妒說靈氣是一位魔鬼控製人的手段。”
“各種各樣都有,不過沒有一種說法可以被證明是正確的。”
“不過作為修行者,到了後期本就是為了追求道,研究天地法則,探索世界本質。”
“而我現在是悟道境,領悟五條法則到了圓滿,想通過看書來找找靈感看是否能再領悟一條法則。”
說著,徐思華舉起茶杯喝了一口,又說道:
“而對道的探索不是每個人都相同,比如我們蘊道詩院弟子可以通過感受詩詞意境來探索道,又比如玄天劍宗那群劍瘋子通過練劍來探索道,又比如一些邪教通過殺人探索道。”
“小師弟,你也許也可以找到自己獨特的方法來探索道。”
聽徐思華說完,楊皓白腦海中靈光一閃,大聲道:
“謝謝你,大師兄,我知道該如何做了,我先離開迴聖子宮了,對不起,先告辭了大師兄。”
看著楊皓白匆忙離開,徐思華十分疑惑和驚訝,
“小師弟現在在想辦法解決事該如何解決心魔吧,跟我說的探索道有什麽聯係?”
另一邊,楊皓白飛速禦劍趕迴了聖子府進入靜室,盤坐於蒲團上。
楊皓白自語道:
“我之前想岔了,我去研製出先進的光刻機和芯片是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可以在科學這路上走好。”
“證明了自己,得到父親認同之後想做的事才是我的真正目標。”
“我愛上科學是因為宇宙中的奧秘讓我著迷,我想運用科學去探索。”
“而我得到父親認可後想做的事就是去研究這宇宙的奧秘,試圖像牛頓一樣探索出像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的科學定律,宇宙規則。”
“而大師兄說的求道就是探索宇宙的規則。”
“正如大師兄所說的探索道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我可以用前世積累的科學知識以科學的方來探索這個玄幻世界的奧秘。”
“去探索靈氣為何?這個世界的人為何可以修煉?為何修煉者可以長生?”
“來看玄幻世界我應該慶幸才是,在這裏,我可以有更長的生命去探索宇宙,而這裏也有更多原來宇宙沒有的事物可以去探索。”
“以科學探索宇宙,定義宇宙才是我的道。詩詞之道隻是為了輔助我修行和修心。”
“就算真的父親不認可我光刻機和芯片的成就,那我就在這裏探索出更大的成果,迴到地球,去證明自己。”
“以文修心,以理求道!這就是我的修行之路!”
想清楚自己以後道路的楊皓白再次嚐試化丹田為金丹。
過程中,盤踞於楊皓白識海中的父親的身影再次浮現,他的聲音再次迴蕩在腦海。
可這次楊皓白絲毫不受影響,楊皓白於內心大叫:
“等著吧,父親,我會在我的道上一直走下去。然後,迴到你麵前證明自己。”
然後,楊皓白成功凝聚出了金丹雛形,並發出耀眼的光芒驅散了楊皓白識海中的心魔,楊皓白父親在消失時,在強烈的白光下楊皓白看不到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見狀,楊皓白催動《詩詞蘊道經》,為抒己懷,直接放聲吟誦: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上李邕》)
“該如何是好呢?”楊皓白無奈歎息。
楊皓白翻閱蘊道詩院藏書閣的心魔古籍,苦思冥想卻無果。
心魔在他識海中滋長,嚐試修煉卻總被父親聲音和麵容打斷。
他心煩意亂,不知如何驅散內心陰影。
前世曾想憑自身成就證明自己能破除內心陰影。
但如今,楊皓白與他父親已經相隔兩界,他再也無法到父親麵前去證明自己了。
雖然楊皓白在光刻機和芯片上的成就已經通新聞發布會公布出去,但穿越到異界的楊皓白也無法得知父親對此的態度。
這時,楊皓白突然感覺到了識海內的精神力不再增長,好像有一層壁壘阻礙了精神力的增長。
楊皓白知道是精神力在識海中觀想詩詞的滋養下已經到達了凝實境九重的極限,要想精神力繼續增長,必須到達下一個境界——化形境。
可武道修為絲毫未進,連帶著精神力境界也受到了阻礙。
楊皓白不禁感慨道:
“難道在心魔解決之前修為隻能停滯不前了嗎?”
楊皓白集中精神,以內視之法觀察自己的識海,思索如何突破精神力的瓶頸。
正如武道境界可以超越精神力境界,反之亦然。
在這個世界中,有些人通過修煉精神力來提升武道境界,並利用強大的精神力構建陣法、符篆來對抗敵人。
楊皓白不確定心魔是否會影響精神力的突破,但現在他隻能盡力一試。
這時,他注意到了識海之上的克萊因瓶。
《蘊道儲神法》是一門可以輔助精神力突破的功法。
想到這裏,楊皓白決定嚐試一下,引導克萊因瓶內儲存的精神力,將其倒入識海之上。
然後,他催動《蘊道儲神法》中的破境秘法,試圖打破境界間的壁壘。
隨著精神力不斷衝擊識海空間的壁壘,楊皓白感覺到境界之間的壁壘正在逐漸消失。
最終,楊皓白突破了壁壘,進入到了化形境。在突破之際,他立刻運行起了《詩道觀想法》和引動識海中溝通天道之靈的石碑。
楊皓白本以為又要搬運一首詩,沒想到精神力直接蛻變。
“看來是《春江花月夜》太牛了,上次連破三境之後天道之靈饋贈還有剩餘。”
突破後,識海空間變大,識海中的精神力也在增長。
在《詩道觀想法》和天道之靈的幫助下,修煉者可以在除了啟蒙境突破到凝實境精神力突破時產生一次蛻變,讓其精神力強度更高,現在楊皓白精神力強度是一般化形境的兩倍。
而之所以啟蒙境突破到凝實境之所以沒有蛻變,是因為啟蒙境是積累精神力從識海中的小水潭變成一個可以覆蓋識海的湖,而凝實境則是提高精神力強度,啟蒙境突破到凝實境這個過程中識海空間沒有變化,還十分脆弱,若蛻變,蛻變後精神力的量會損害識海。
在這個境界裏,楊皓白可以運用精神力凝聚出各種形狀,主要配合修煉者能更精準的控製靈力,可以用靈力化成各種形象。
在化形境,精神力可凝聚無形攻擊,如大手或劍。
陣師能凝聚符文和陣法對敵,這是凝實境精神力操控外物的進步延伸。
看著精神力境界的突破,楊皓白十分驚訝和驚喜。
因為在突破過程中,楊皓白絲毫沒有感受到心魔的阻礙,十分順利的突破到了化形境。
楊皓白開始思考其中的緣由。
經過長久的思考,楊皓白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我之所以會產生心魔,是因為我在穿越後又走上了父親原本讓我想走的成為文學家專研文學道路相似的專研詩詞之道。”
“背離了我原本想以科研為事業,把文學當成娛樂休閑和修心養性方法的初衷。”
“就如同重新迴到了父親的控製之下。”
“可這次精神力境界的突破,主要是由於克萊因瓶和《蘊道儲神法》。”
克萊因瓶屬於科學上的猜想,楊皓白在選擇容器時選擇塑造克萊因瓶跟他前世選擇科研的道路不謀而合,繼續和他對科學的探索。
而蘊道詩院的《蘊道儲神法》其實與詩詞毫無關係。
所以楊皓白在突破時才沒有受到心魔的阻礙。
“可是,在這個玄幻世界,存在各種能讓牛頓的棺材板都壓不住的行為,我又能用科學來幹些什麽事。”楊皓白又有些迷茫。
“算了,整天待在聖子宮裏獨自一人思考如何解決心魔的問題也不是個辦法。”
“幹脆出去走走,古籍上記載在人群中往往能找到一些適合的想法來解決心魔。”
楊皓白想道。
於是楊皓白起身往聖子府外走去。
走出院府,本想繼續走路的楊皓白突然一拍頭,“傻了,雖然現在的修為無法讓我禦空飛行,可我的精神力不是突破到化形境了嗎。”
“我記得老師給我多儲物袋中有幾把長劍,嚐試一下禦劍飛行,這可是刻在華夏人基因中的夢想。”
精神力突破到化形境之後,除了精神力可以化形這個最大的特點外,精神力的提高也可以讓修行者可以控製的物體的重量變大。
楊皓白禦劍飛行經過了位於真傳弟子區中心的一處真傳弟子用來一起交談的靈風亭。
靈風亭坐落於湖中的小島,四周環繞著蒼翠的古木。
靈風亭采用了飛簷翹角的設計,亭頂覆蓋著琉璃瓦,陽光下閃耀著七彩光芒。
亭子的主體結構由千年沉香木搭建而成,散發著淡淡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
楊皓白看到大師兄徐思華於亭中一手持一本古籍,一手持一茶杯品茶,便禦劍到湖心島中停下。
楊皓白進入亭中,行禮道:
“大師兄。”
徐思華身材頎長,肩寬背挺,站立時如挺拔青竹,麵容清秀,眉如遠山,眼深邃明亮,鼻梁挺直,唇角微笑,皮膚白皙如玉,衣著簡潔雅致,一襲淡藍色長袍,繡有銀色雲紋,腰間係白色綢帶,腳穿黑色布鞋,鞋麵繡有蓮花圖案。
徐思華微笑著對楊皓白說:“小師弟,老師告訴我你有了心魔。”
“我看你剛才禦劍飛行,是不是已經突破了境界,心魔解決了?”
楊皓白搖了搖頭,
“沒有,隻是精神力有所突破,心魔哪有這麽容易解決。”
徐思華的笑容消失了,神情變得凝重,看著楊皓白煩惱的表情,轉而一笑,說道:
“不說這個了。”
“小師弟你出來應該是為了散心,我就不跟你說這個了。”
“來,一起品茶,聊天。”
楊皓白坐下,徐思華為楊皓白倒茶。
這時楊皓白注意到了徐思華手中的書籍,書名為《靈氣雜談》,於是好奇問道:
“大師兄,這《靈氣雜談》是關於什麽的啊?”
徐思華迴應道:
“這本書是一些有些奇思妙想的修煉者在討論靈氣是什麽,我覺得有趣,就拿來看一下。”楊皓白再次被勾引起好奇心:
“那大師兄你知道靈氣是什麽嗎?”
徐思華見楊皓白好奇,便迴答道:
“我也不清楚,這本書上有些信奉神靈的說靈氣是神靈唿出來的氣體,賜於凡人讓凡人可以修行。”
“有些說這是天地法則的碎片。”
“也有一些一能修行的凡人因為嫉妒說靈氣是一位魔鬼控製人的手段。”
“各種各樣都有,不過沒有一種說法可以被證明是正確的。”
“不過作為修行者,到了後期本就是為了追求道,研究天地法則,探索世界本質。”
“而我現在是悟道境,領悟五條法則到了圓滿,想通過看書來找找靈感看是否能再領悟一條法則。”
說著,徐思華舉起茶杯喝了一口,又說道:
“而對道的探索不是每個人都相同,比如我們蘊道詩院弟子可以通過感受詩詞意境來探索道,又比如玄天劍宗那群劍瘋子通過練劍來探索道,又比如一些邪教通過殺人探索道。”
“小師弟,你也許也可以找到自己獨特的方法來探索道。”
聽徐思華說完,楊皓白腦海中靈光一閃,大聲道:
“謝謝你,大師兄,我知道該如何做了,我先離開迴聖子宮了,對不起,先告辭了大師兄。”
看著楊皓白匆忙離開,徐思華十分疑惑和驚訝,
“小師弟現在在想辦法解決事該如何解決心魔吧,跟我說的探索道有什麽聯係?”
另一邊,楊皓白飛速禦劍趕迴了聖子府進入靜室,盤坐於蒲團上。
楊皓白自語道:
“我之前想岔了,我去研製出先進的光刻機和芯片是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可以在科學這路上走好。”
“證明了自己,得到父親認同之後想做的事才是我的真正目標。”
“我愛上科學是因為宇宙中的奧秘讓我著迷,我想運用科學去探索。”
“而我得到父親認可後想做的事就是去研究這宇宙的奧秘,試圖像牛頓一樣探索出像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的科學定律,宇宙規則。”
“而大師兄說的求道就是探索宇宙的規則。”
“正如大師兄所說的探索道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我可以用前世積累的科學知識以科學的方來探索這個玄幻世界的奧秘。”
“去探索靈氣為何?這個世界的人為何可以修煉?為何修煉者可以長生?”
“來看玄幻世界我應該慶幸才是,在這裏,我可以有更長的生命去探索宇宙,而這裏也有更多原來宇宙沒有的事物可以去探索。”
“以科學探索宇宙,定義宇宙才是我的道。詩詞之道隻是為了輔助我修行和修心。”
“就算真的父親不認可我光刻機和芯片的成就,那我就在這裏探索出更大的成果,迴到地球,去證明自己。”
“以文修心,以理求道!這就是我的修行之路!”
想清楚自己以後道路的楊皓白再次嚐試化丹田為金丹。
過程中,盤踞於楊皓白識海中的父親的身影再次浮現,他的聲音再次迴蕩在腦海。
可這次楊皓白絲毫不受影響,楊皓白於內心大叫:
“等著吧,父親,我會在我的道上一直走下去。然後,迴到你麵前證明自己。”
然後,楊皓白成功凝聚出了金丹雛形,並發出耀眼的光芒驅散了楊皓白識海中的心魔,楊皓白父親在消失時,在強烈的白光下楊皓白看不到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見狀,楊皓白催動《詩詞蘊道經》,為抒己懷,直接放聲吟誦: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上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