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安心調養身體。醫道國手隨時在偏房支應,前任禦膳房總廚二十四小時留守灶邊。藥食同源,對方抓藥,不出五日,瀕死狀的徐少卿改頭換麵,精神奕奕起來,太陽穴都鼓鼓囊囊。


    錢是英雄膽,最治愈精神上的欠缺。孫天轉手掏出一張五千兩的銀票塞到徐少卿懷裏,讓他踏踏實實的住,等著自己的安排。


    半月後,幾個文壇大家共同起草出一份《數祖論典》,明確指出徐少卿的那個遠房族叔,並不屬於親屬範疇。


    緊接著,由吏部官方發文,徹查了一起科舉匿名誣告案,同時對冤枉的徐少卿抱以歉意,恢複其清白名譽。


    人嘴兩張皮,反正都好使,全京都的說書先生不約而同開始連環報道,往日遭人唾棄的乞丐,搖身一變成了智慧、勇敢的化身,議論說飛遍街頭巷尾。


    “聽說了嗎?那個徐先生,可不得了,三歲識千字,七歲熟讀四書五經,是神童呀!”


    “嘿,我早就看他麵相不凡,我猜肯定是天上的文曲星降世臨凡。昨天我在酒肆聽說,徐官人還有一身的好武藝呢!曾經一個人仗劍殺死十幾個流寇,少年英雄半點都不假~”


    “我這有最新消息,這位徐公子,出身於海東郡世家,是那位徐宏祖的表弟,這些年佯裝落魄,為的就是體會世間冷暖,感悟窮苦百姓的生活。”


    “哦~果然,跟我想的半點不差,奇人!奇人啊!”


    這些鋪天蓋地的洗白宣傳,出自孫府的幕僚策劃,造勢為主,管他離不離譜,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百姓們最吃這一套。


    這就完了?怎麽可能!孫天出手,花活應有盡有,這才哪到哪?


    正當徐少卿感激涕零,見到孫天就要拜為義父之時。孫天大手一揮,丟過來一頂烏紗帽。


    一萬兩雪花銀捐了個道台,官銜四品。


    一千兩買了個文壇巨擘的關門弟子。


    ......


    有人捐官是為了撈錢,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靠那月俸幾十兩能攢夠?孫天則完全不一樣,就是為了玩,就為了出口氣。科舉那條路別走了,太慢~


    金錢鋪路加上確有真才實學,不出幾年光景,徐少卿完成了從地方到京都的多級跳板,搖身一變成了翰林院學士,同時任參知政事,前途一片光明。


    三觀閣任道成的批卦不攻自破,人家身著紫黃,你斷言餓死街頭?一時之間任老道受人詬病,上門求卦的客人走了多半。


    多年後,有人再次提及此事,不少人又開始覺得,這一切都在任老道的算計之中,三觀閣走了排隊的客人,自己不用拚命算卦,落得清靜。


    也正因為他的批語,引來孫天這尊大佛。徐少卿才迎來這份天大的機緣,改變了窮困命格。任道爺才是真神仙!


    不管怎麽說,孫天,孫大少經過這兩次事件,聲名遠播。不管黑道白道對他都恭恭敬敬,成功把金錢轉化成名望。


    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的道理。人外有人,天外還有天。孫天年輕時隨心所欲,犯起倔勁來,天王老子的賬也不買。


    中年的孫天卻神情內斂,以笑容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濃密烏黑的秀發再也不見,稍顯臃腫的肚子和鋥亮的光頭成了他專有的標誌。


    之所以性情大變,聽說是後來這位極品神豪遇見了真正惹不起的人。他跟人玩錢,人家跟他講理。他跟比道理,人家跟他弄權勢。總之孫天輸的徹底,輸的心服口服。


    自此剃了光頭,淡出江湖視線。


    ......


    昌興會老人們聽到了孫天的名字,往事如皮影般閃動演繹。


    這位沉寂多年的混世魔頭再次出現,想跟他過招?近身的機會都沒有,就得當場被數不清的死士踩死。


    小弟們不知深淺,總覺得大不了一命換一命,當大哥開始退縮,龍頭金德五強裝鎮定,手中舉著寶刀進退兩難。


    “咳咳,原來您就是孫爺。怪我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冒犯,多有冒犯~”


    金德五單手抱拳,順勢將刀掉頭,收斂鋒芒。


    “我在您眼中是個小人物,沒有斤兩敢跟您叫板,死活全憑您發落。但,不看僧麵看佛麵,為了這件小事,得罪了官府,觸了雍和親王的黴頭,就不好了吧!”


    金德五柔中帶剛,將最後的底牌抻出,言外之意他昌興會是雍和親王的人,打狗還得看主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福壽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蜜瓜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蜜瓜琉璃並收藏福壽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