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昆,又名汪守昆。
初字玉卿,改字伯玉,號高陽生、別署南溟、南明、太函氏、泰茅氏、天遊子、方外司馬等,徽州歙縣西溪南鄉鬆明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與張居正同科,初任義烏知縣。
再後來,做了武選司署郎中事員外郎。
最後就進了軍學院。
不去軍學院不知道,進了之後,發現裏麵的人才多得讓他懷疑,自己在兵事方麵,是不是有點蠢了。
能夠和戚繼光成為朋友,也是因為一個意外。
其中的關鍵節點就是李攀龍。
一個寫小說的,一個寫戲曲的,兩人之間有著太多的共同話題。
而戚繼光別看從來都是以為武將,可在文學方麵的造詣也是不淺,又經常出入裕王府,一來二去,幾人就混在了一起。
“說吧,有什麽煩心事都說出來,咱們去往鎮海衛,時間應該不會太短,若不調整好心態,想要做出點事情,絕對會很難。”
汪道昆苦笑著說道。
他沒有接到皇上的召見,可也明白自己這位好友,從出了皇宮之後,就開始心事重重。
不用多想,就明白任務很重。
不然以他的了解,戚繼光絕對不會去裕王府求助。
可惜,去的時間不太對。
裕王那時的心情並不好,沒啥重要的事情,一概不見客。
最後也隻得了一柄精致的長刀。
汪道昆一邊說著,手卻悄悄地摸上了那把長刀。
魚皮的刀鞘,刀柄上用的也是最好的木料,至於刀刃,曾被戚繼光打開來看過,寒光沁人心脾。
相信這樣的一柄刀,若是砍在敵人的身上,絕對會很利索。
“別動,這玩意金貴著呢。”
戚繼光一把撥開汪道昆的手。
他作為武將,對於一柄刀的好壞,也有著自己的鑒別能力。
說實在話,這樣的刀,在任何朝代,都是最珍貴的武器。
多少人拿到之後,都不會舍得用來戰鬥。
而收藏起來,就是這種刀的最大價值所在。
“且!小氣。”
訕訕一笑,汪道昆收迴了手。
他喜歡詩詞歌賦,但也不否認喜歡刀劍。
以前沒有那種收藏的癖好,可在見到了戚繼光手中這把刀之後,就有了這一念想。
“嗬嗬!”
戚繼光懶得理會。
“我聽說,現在大明最值錢,也最值得收藏的兩柄武器,就是太子和三皇子手裏的兩把火槍,你這種刀,已經過時了。”
口中說著過時了的話,眼睛卻仿佛長在了上麵,一動都不動一下。
“我出一千兩銀子,你來給我弄來一把這樣的刀來。”
戚繼光一翻白眼,語氣幽幽地道。
“弄得來,我還惦記你這柄刀幹嘛?”
汪道昆氣唿唿的說道。
“對了,你說的合金,到底是怎麽個合法?是在鐵裏麵添加金子,還是在金子裏麵添加鐵?”
“有區別嗎?”
戚繼光反問道。
兩人的馬車內,瞬間就陷入了沉默。
緊接著就是又一輪的拌嘴。
吵吵鬧鬧之中,路途也不算寂寞。
時間一晃。
就到了朱載坖出京去往西安府的日子。
送行的人很多。
各行各業的人都有。
此一行,在京師的人不是很確定,財神走了,他們還能不能繼續跟著發財。
而其中一些行動能力很強的人,卻又因為身份地位,夠不到更高的層次,覺得這一次跟隨裕王去西安府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都說,隻要裕王去過的地方,就是財富的聚集地。
那還等什麽?
“此去西安府,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那個地方可沒有京師的醫院,生病了可是一件麻煩事。”
朱壽媖坐在馬車內,不住地叮囑著朱載坖要注意的問題。
由於開辦育嬰堂的原因。
對於一些小孩子的疾病問題,朱壽媖看得很透徹。
大多就是涼熱風寒引起的。
更多的則是喝了不幹淨的水。
“在京師可以建造一所載坖醫院,去了西安府,我也可以做到這一點,姐姐還是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最好,當然,若是有時間了,也可以乘車過來看看我。”
朱載坖的臉上,一點都看不出來,將要遠行的困擾。
兩人的依依惜別,看不出來有多少傷感。
說再多的話,也都有結束的那一刻。
這一年。
是嘉靖二十九年,日本後奈良天皇天文十九年,庚戌年(狗年)。
由於蒙古人的投降,曆史上也就少了一頁記載庚戌之變的故事。
而還在海上的汪直等人,已經在日本的五老峰停歇了片刻之後,又開始更遠的航行。
至於佩雷拉等人就很苦逼了。
想要乘船離開寧波港,就必須給大明出一部分停船費用。
由於缺少銀子。
也就迫不得已地成為了,第一批來大明打工的葡萄牙人。
即便是那位沙勿略神父,也沒能避免。
而等到他們攢夠足夠的銀子,開始購買貨物,再次出海的時候,也已經是半年之後了。
海浪不興。
大船穩穩當當地停靠在了天津港。
曆時半年的遠行,太子朱載壡和三皇子朱載圳再次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走水路,確實要比走陸路來的速度快,就是太過顛簸了一點。”
朱載壡下船之後,乘坐上了馬車,對比了一下,不由得吐槽道。
“嗬嗬!不過是船太小了點,若是在大一倍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哪怕是風浪估計也隻會讓船隻,略微的晃動一下。”
朱載圳覺得,還是乘船最舒服。
不但可以吹海風。
還可以在釣魚,使用火炮打靶子。
每一次的收獲,都足夠他們美美的吃上一頓,風味絕佳的海鮮。
“其實,咱們現在應該想的是,如何把父皇糊弄過去。”
對付父皇,就不能使用那些對付教書先生們的辦法了。
“咱們帶迴來了戰功,還需要怎麽糊弄?如實說不就行了?”
朱載圳一點都不在意。
迴來的時候,陳以勤他們可是都給分析得明明白白。
他們此行迴來,大的懲罰不會有,但一點小的懲罰,絕對避免不了。
既然避免不了,想得再多也是無用。
“我想說的是,父皇把二弟和咱們拆開,是不是真的如同陳以勤說的那樣,咱們這次迴去,會被父皇也送到某個地方,好好的吃幾年苦頭?”
朱載壡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卻依舊還是想要和人商量一下。
父皇再次出去了一樣紹興府,迴來之後的做法,已經許多人看不透徹了。
“那還就是說,就看咱們兩人,誰的運氣好,會被分配到兩廣,又是誰運氣太差被分到蜀中等地。”
朱載圳也不笨。
二哥去的地方,算來是大明最窮困的地方。
他們兩人或許最終的去處,也都差不多。
初字玉卿,改字伯玉,號高陽生、別署南溟、南明、太函氏、泰茅氏、天遊子、方外司馬等,徽州歙縣西溪南鄉鬆明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與張居正同科,初任義烏知縣。
再後來,做了武選司署郎中事員外郎。
最後就進了軍學院。
不去軍學院不知道,進了之後,發現裏麵的人才多得讓他懷疑,自己在兵事方麵,是不是有點蠢了。
能夠和戚繼光成為朋友,也是因為一個意外。
其中的關鍵節點就是李攀龍。
一個寫小說的,一個寫戲曲的,兩人之間有著太多的共同話題。
而戚繼光別看從來都是以為武將,可在文學方麵的造詣也是不淺,又經常出入裕王府,一來二去,幾人就混在了一起。
“說吧,有什麽煩心事都說出來,咱們去往鎮海衛,時間應該不會太短,若不調整好心態,想要做出點事情,絕對會很難。”
汪道昆苦笑著說道。
他沒有接到皇上的召見,可也明白自己這位好友,從出了皇宮之後,就開始心事重重。
不用多想,就明白任務很重。
不然以他的了解,戚繼光絕對不會去裕王府求助。
可惜,去的時間不太對。
裕王那時的心情並不好,沒啥重要的事情,一概不見客。
最後也隻得了一柄精致的長刀。
汪道昆一邊說著,手卻悄悄地摸上了那把長刀。
魚皮的刀鞘,刀柄上用的也是最好的木料,至於刀刃,曾被戚繼光打開來看過,寒光沁人心脾。
相信這樣的一柄刀,若是砍在敵人的身上,絕對會很利索。
“別動,這玩意金貴著呢。”
戚繼光一把撥開汪道昆的手。
他作為武將,對於一柄刀的好壞,也有著自己的鑒別能力。
說實在話,這樣的刀,在任何朝代,都是最珍貴的武器。
多少人拿到之後,都不會舍得用來戰鬥。
而收藏起來,就是這種刀的最大價值所在。
“且!小氣。”
訕訕一笑,汪道昆收迴了手。
他喜歡詩詞歌賦,但也不否認喜歡刀劍。
以前沒有那種收藏的癖好,可在見到了戚繼光手中這把刀之後,就有了這一念想。
“嗬嗬!”
戚繼光懶得理會。
“我聽說,現在大明最值錢,也最值得收藏的兩柄武器,就是太子和三皇子手裏的兩把火槍,你這種刀,已經過時了。”
口中說著過時了的話,眼睛卻仿佛長在了上麵,一動都不動一下。
“我出一千兩銀子,你來給我弄來一把這樣的刀來。”
戚繼光一翻白眼,語氣幽幽地道。
“弄得來,我還惦記你這柄刀幹嘛?”
汪道昆氣唿唿的說道。
“對了,你說的合金,到底是怎麽個合法?是在鐵裏麵添加金子,還是在金子裏麵添加鐵?”
“有區別嗎?”
戚繼光反問道。
兩人的馬車內,瞬間就陷入了沉默。
緊接著就是又一輪的拌嘴。
吵吵鬧鬧之中,路途也不算寂寞。
時間一晃。
就到了朱載坖出京去往西安府的日子。
送行的人很多。
各行各業的人都有。
此一行,在京師的人不是很確定,財神走了,他們還能不能繼續跟著發財。
而其中一些行動能力很強的人,卻又因為身份地位,夠不到更高的層次,覺得這一次跟隨裕王去西安府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都說,隻要裕王去過的地方,就是財富的聚集地。
那還等什麽?
“此去西安府,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那個地方可沒有京師的醫院,生病了可是一件麻煩事。”
朱壽媖坐在馬車內,不住地叮囑著朱載坖要注意的問題。
由於開辦育嬰堂的原因。
對於一些小孩子的疾病問題,朱壽媖看得很透徹。
大多就是涼熱風寒引起的。
更多的則是喝了不幹淨的水。
“在京師可以建造一所載坖醫院,去了西安府,我也可以做到這一點,姐姐還是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最好,當然,若是有時間了,也可以乘車過來看看我。”
朱載坖的臉上,一點都看不出來,將要遠行的困擾。
兩人的依依惜別,看不出來有多少傷感。
說再多的話,也都有結束的那一刻。
這一年。
是嘉靖二十九年,日本後奈良天皇天文十九年,庚戌年(狗年)。
由於蒙古人的投降,曆史上也就少了一頁記載庚戌之變的故事。
而還在海上的汪直等人,已經在日本的五老峰停歇了片刻之後,又開始更遠的航行。
至於佩雷拉等人就很苦逼了。
想要乘船離開寧波港,就必須給大明出一部分停船費用。
由於缺少銀子。
也就迫不得已地成為了,第一批來大明打工的葡萄牙人。
即便是那位沙勿略神父,也沒能避免。
而等到他們攢夠足夠的銀子,開始購買貨物,再次出海的時候,也已經是半年之後了。
海浪不興。
大船穩穩當當地停靠在了天津港。
曆時半年的遠行,太子朱載壡和三皇子朱載圳再次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走水路,確實要比走陸路來的速度快,就是太過顛簸了一點。”
朱載壡下船之後,乘坐上了馬車,對比了一下,不由得吐槽道。
“嗬嗬!不過是船太小了點,若是在大一倍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哪怕是風浪估計也隻會讓船隻,略微的晃動一下。”
朱載圳覺得,還是乘船最舒服。
不但可以吹海風。
還可以在釣魚,使用火炮打靶子。
每一次的收獲,都足夠他們美美的吃上一頓,風味絕佳的海鮮。
“其實,咱們現在應該想的是,如何把父皇糊弄過去。”
對付父皇,就不能使用那些對付教書先生們的辦法了。
“咱們帶迴來了戰功,還需要怎麽糊弄?如實說不就行了?”
朱載圳一點都不在意。
迴來的時候,陳以勤他們可是都給分析得明明白白。
他們此行迴來,大的懲罰不會有,但一點小的懲罰,絕對避免不了。
既然避免不了,想得再多也是無用。
“我想說的是,父皇把二弟和咱們拆開,是不是真的如同陳以勤說的那樣,咱們這次迴去,會被父皇也送到某個地方,好好的吃幾年苦頭?”
朱載壡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卻依舊還是想要和人商量一下。
父皇再次出去了一樣紹興府,迴來之後的做法,已經許多人看不透徹了。
“那還就是說,就看咱們兩人,誰的運氣好,會被分配到兩廣,又是誰運氣太差被分到蜀中等地。”
朱載圳也不笨。
二哥去的地方,算來是大明最窮困的地方。
他們兩人或許最終的去處,也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