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李玨支支吾吾的樣子,朱載壡心中就來氣。


    就這,還進士呢。


    鄉村老農都知道會怎麽處理的問題,讀了書之後,卻不會了?


    隨即,目光就,落在了匆忙趕迴來的張學顏身上。


    盡管此人已經很努力的,平和各方麵的關係了。可現在女真人的安靜,不過是迫於大名的威勢,暫時忍受著。


    一直在尋找計劃,把失去的一切都拿迴來。


    暗流湧動,張學顏不是不知道目前遼東的情況。


    按照他的想法,可以慢慢地謀劃,用女真人來對付女真人。


    可,大明如今升騰的國力不允許他這麽繼續慢下去。


    太子和三皇子,也不允許再給這些人所謂的賞賜。


    既然是大明強大,以前給這些人賞賜,是因為想給,現在不給了,自然也是合乎情理的。


    反叛就是無理取鬧。


    而對於無理取鬧的人,通通都可以看作是敵人。


    養不熟的一群白眼狼,又何必去養著?


    馴化成狗不就成了?


    思路隻要一轉變,似乎每一個方向都是正確的。


    “張大人,你來說一說,大明是如何麵對女真人的,遼東的官府,又是怎麽麵對女真人的?”


    張學顏呐呐不語。


    有的話,好說不還挺。


    若是以前,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大明扔了一根狗骨頭出去,就讓遼東的邊境上再無戰事。


    可現在不成了。


    扔出去的骨頭上麵,肉太多。


    已經喂飽了這群狼,而這群狼卻又不再甘心隻吃一點肉骨頭,他們還想要更多。


    隨之而來的就是遼東防務的壓力。


    大明的將士們,不斷地死去,還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撫恤和糧餉。


    文臣們瞎指揮。


    武將們也憋屈得,不得不打一些損兵折將的仗。


    最後功勞是文臣的,罪過卻都是武將的,久而久之,可想而知關外的軍隊,倒是是個什麽樣子了。


    “你們不說,那麽本殿下就說了。”


    目光掃視了一圈底下的文臣武將。


    都不敢抬頭看他一眼,看似認真恭敬的樣子,又有多少是裝出來的,也隻有這些人自己心裏明白了。


    “說真的,本太子在第一次見到朝堂對女真人的重視,規劃出來的‘分其枝,離其勢,互合爭長仇殺,以貽中國之安’,致女真各部‘各自雄長,不相歸一’,心裏還是很佩服的。


    可結果呢?


    都是說一套,做一套,人家女真人真的彼此互相牽製,陷於分裂、混戰不休了嗎?


    本殿下可以準確地告訴諸位,沒有!”


    不管是李玨,還是張學顏都猛然地抬起了頭。


    朝廷定下的策略,他們是知道的,可到了最後,執行出去的時候,往往就變了味道。


    不是說這種辦法不好。


    而是在很多官員的眼中,這種辦法,太省銀子了。


    沒了油水,自然就要想辦法,創造一點油水出來,一個勁地執行既定的策略,除了勞心勞力之外,並木能讓自己升官發財。


    又何必去重視呢?


    這是李玨和張學顏在來到遼東的時候,見到的真實情況。


    能給出一點銀子,換來邊境上的安穩。


    上下都能夠落到好處。


    他們又有什麽辦法?


    也就是太子和三皇子的到來,打破了這種默契的傳統。


    使得一切看起來合理,其實一點都不合理的東西,都暴露了出來。


    “別以為本殿下年歲小,就可以被人隨意地欺騙,你們這些做官的人,心裏想的都是什麽,本殿下看得明明白白。


    一開始不說,是因為什麽你們也清楚,既然機會已經給了差不多大半年了,接下來就給被殿下好好的清理一下遼東的文臣武將,讓這些吃裏扒外的混賬東西,有多遠,滾多遠,我大明供不起他們這些大佛。”


    手裏有了人,也有了百姓基礎。


    補給也都陸續地運送了過來,不管是自己的安全,還是對外的征戰,都有了把握之後,才圖窮匕見。


    做父皇的在兩廣清理蛀蟲。


    他們做兒子的,也得找塊地方,好好地發揚一下父皇的優良傳統。


    大明看起來到處都缺人才。


    隻要放開條件,最不缺的就是做官的人。


    “現在,目標有了,剩下的就看你們,澤恩去完成了,本殿下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說到這裏,目標看似隻有一個,但分開來看的話,實際上是有兩個。


    一個對外。


    滅掉部分建州女真的勢力,以此來壯大大明。


    另一個則是對內。


    那些不適合的官員們,都該清理的清理,該送去修路的送去修路。


    兒戲一樣的,在給出了目標之後。


    朱載壡就起身離開了這間衛所廳。


    緊隨其後的就是朱載圳。


    “大哥霸氣,說起來,咱們一開始遇襲之後,可是憋屈的人,若不是立刻就幹掉了那個叫王台的女真人,震懾住了那群蠻子們,讓這些文臣們繼續玩下去的話,怕又是一場土木堡之變。”


    坐在了衛所廳後麵的一間客廳內。


    朱載圳就迫不及待地說起了此事。


    說真的,他們不是不想快一點迴到京師,而是當時周圍的環境,讓他們根本就走不脫。


    誰知道,離開了廣寧衛,到底會發生何事。


    火槍兵並不是無敵的存在,而且他們帶來的人並不多。


    一點敵人多了起來。


    缺少後勤補給的情況下,被俘虜都是好的。


    “慎言,這件事情,現在可還是大明的禁忌。”


    太子朱載壡實在是對自己這位三弟的口無遮攔頭痛。


    明明是一個聰明人,麵對外人的時候,各種小計謀不斷,可在麵對他和二弟的時候,就顯得笨笨的。


    說話一點都不顧及場合。


    “事情已經發生了,還不讓人說?那一場大變,可是損失了我大明所有的精銳,包括那些武將們,這才使得文臣們成了尾大不掉的禍端之源。”


    道理沒錯。


    朱載圳去過大同,雖然沒有去看一眼那個離大同很近的土木堡。


    可對於周圍的天險,還是心中有數的。


    一群鐵騎,要有怎樣的實力,才可以毫無阻礙地越過居庸關,跑到差不多算是大明腹地的地方?


    沿途的援軍在哪裏?


    他還記得,當時領軍的人叫王振。


    一個宮內的太監,當時的文臣武將,若是能夠讓皇帝信任的話,又何必使用一個不通兵事的人來領兵?


    一切都是被逼無奈罷了。


    正如他們的父皇嘉靖,不得已跑到了大同,也是為了一點軍功,好讓自己有機會清理一下邊軍。


    順便拿迴手中的權利。


    不同之處是上一個皇帝這麽做的時候失敗了。


    而他們的父皇成功了而已。


    “好了,這些話,暫時就不要說了,從今天開始,咱們就不能分開居住了。”


    朱載壡語氣幽幽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