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就是最可能發生的事情,這還是裕王殿下說的話,刑部的人用得很熟練,實際上,用在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的。”
嚴世蕃可是熟讀朱載坖論語的人。
雖然其中讓人吐槽的句子不少,可似乎真的很有用的樣子。
如今走出去,坐在一個飯桌上吃飯,談論的話題,也大多都是這個。
若是不說幾句的話,就仿佛融入不進去這個小團體。
許多事情也就沒有辦法繼續談下去了。
“那可就是天大的禍事了,隻希望我大明,不要因此蒙難才好。”
經曆過許多事情的嚴嵩,可是萬分珍惜現在的好時光。
沒有要人命的戰鬥。
更沒有多少天災人禍。
青史留名也是指日可待,誰若是斷了他這個念想,他殺人的心思都有了。
“一切都是咱們的猜測,父親還是去上朝,聽一聽裕王殿下怎麽說才好。”
嚴世蕃口中說得輕鬆。
可心裏也是一點都不輕鬆,太子和三皇子越過山海關他是接到過消息的,隨同的還有陳以勤和陳道義兩人。
在從大同迴來之前,他們之間還在互通消息。
說是已經快要到廣寧衛了。
再離譜,經過了軍隊改製之後,遼東的邊境,也不可能讓大股的敵人越過防線進攻廣寧吧?
殊不知,整件事情的,已經被他猜中了。
漫長的遼東防線,以那麽點兵力,根本就守不住。
朱載坖給出的時間是兩刻鍾之後,準備朝會。
實際上都沒有兩刻鍾的時間。
所有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們,都已經到齊了。
坐在龍椅旁邊小椅子上的朱載坖也沒有廢話。
一手舉著信件,一手扶著椅子。
“遼東的女真人,欺我大明無人,諸位說說,我大明應該如何應對?”
底下的大臣們,一個個地在心裏翻白眼。
怎麽應對?
當然是打了,難道還要給封賞不成?
已經嚐到打仗勝利之後的甜頭,哪還會有人硬著頭皮說要議和的?
怕是剛說出口,就會有禦史台的人站出來彈劾一個貪贓枉法。
即便身上很幹淨。
也絕對會找各種借口請他出朝堂。
名利都不要的人,他們可惹不起,還是早早送走為好。
眼見著無人應答,朱載坖心裏就納悶了,不是都說,現在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是渾身殺氣的嗎?
怎麽一個個的客氣成這個樣子了?
連說話都開始謙讓?
“內閣首輔嚴嵩,你是老臣子了,有什麽想要說的嗎?”
被點名的嚴嵩,立刻出列。
“裕王殿下,老臣認為應該打迴去,最好是抓了這些女真人,來給我大明鋪橋修路。”
嚴嵩的手上,還是有一個煤礦的。
現在煤的價格漲得很快。
就是挖掘的速度實在提不起來。
大明的百姓們可金貴得很,危險的地方不去,而抓來的那些奴隸們,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急需補充點人手。
至於鋪橋修路,那都是不怎麽危險的活,可輪不到這些奴隸們去做。
隻要進入大明,隻要付了銀子,送往哪裏,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打迴去過了,皇上不再,咱們也沒有調兵的權利,這個可以放一放,等本殿下寫信給父皇之後,接到迴信再說。”
打外敵又不是打架鬥毆。
一句話不對就撲上去撕咬。
朱載坖覺得,大明還是很講禮儀的。
“兵部尚書就不要說話了,戶部尚書陳經有什麽好的建議?”
朱載坖可不想看到劉天和這個人。
讓他掌管兵部,最後卻成了這個樣子,做啥啥不行,送人情倒是爽快。
過後還得找一個通兵事的人,來掌管兵部最好。
“迴稟裕王殿下,臣覺得,遼東女真人之所以囂張,是因為遼東苦寒,我大明子民太少,撐不起那片土地上的天,所以希望殿下能夠想辦法,遷移一些百姓們前往,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經曆練了好幾年,總算是習慣了現在的朝堂。
慢慢地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此時的建議就很不錯。
朱載坖微微的點了點頭。
底下的臣子們,都精了猴一樣,馬上就明白裕王的心思了。
諸位大臣們還是喜歡朱載坖這樣監國的。
所有想法和心思,都會表現在外麵,不用人去費盡心思地猜測。
很快就有一群大臣們開始獻計獻策。
“遼東的土地很是肥沃,臣的還有陳以勤正在廣寧衛附近,也傳迴來了一些消息,臣認為可以用這個消息,來鼓動百姓們自願遷移。”
“臣也覺得應該如此,隻要給出足夠多的土地,相信會有百姓們拖家帶口的走出去的,另外,朝廷也可以放開對刀劍,弓箭的管製,允許這些出關的百姓們,自己擁有自保的實力。”
······
大明的火器,已經開始大範圍地替代弓箭,刀劍了。
落後的武器,也就不再成為了可以造反的威脅。
朝堂上的大臣們也看得明白。
既然軍隊調動不了,那麽可以讓百姓們自力更生啊!
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最重要的是,還能夠節省下來糧餉的開支。
“殿下,若是士紳們也想要去遼東置辦土地,是否可以使用奴隸來耕作?”
突然,一位禦史台的官員出列問道。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就是一靜。
齊刷刷的目光看了過來,這名禦史心中一慌,連忙解釋道:“在下說的是女真人的俘虜,這些人可都是敵人。”
說到後來,還強調了一下。
“哈哈!人家女真人可不想要做奴隸的,你隻要給他們一個奴才的稱唿,他們就會高興一整天。”
坐在椅子上的朱載坖,放聲大笑。
奴隸和奴才雖然隻是一字之差。
可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奴隸好歹大明還需要保護一下的,不容許隨意打殺,更不能虐待。
可奴才就不一樣了。
那隻是一種商品。
並不受到大明律法的保護。
心情不好,殺了也就殺了,沒有誰會去追究責任。
這名禦史,沒想到女真人還有這個愛好。
倒顯得他跳出來詢問有點多此一舉了。
“這個,殿下,女真人和女真人還是要區分一下的,不能都成了奴才,好歹要改這些人一點希望不是?”
嚴嵩也沒有想過,女真人的習俗,會是這種樣子。
弄得他都得厚著臉皮,說出求情的話。
他怕被殺掉的太多,他們家的礦就不會有多少產出了。
“嗯!這個可以有,咱們大明是禮儀之邦,該展現仁義的時候,還是要標榜一下的,這件事就交給首輔來處理了,本殿下隻看結果。”
朱載坖心想,有了對比,蒙古人的心裏,或許就會平衡很多了吧?
“臣,謝過裕王殿下。”
嚴世蕃可是熟讀朱載坖論語的人。
雖然其中讓人吐槽的句子不少,可似乎真的很有用的樣子。
如今走出去,坐在一個飯桌上吃飯,談論的話題,也大多都是這個。
若是不說幾句的話,就仿佛融入不進去這個小團體。
許多事情也就沒有辦法繼續談下去了。
“那可就是天大的禍事了,隻希望我大明,不要因此蒙難才好。”
經曆過許多事情的嚴嵩,可是萬分珍惜現在的好時光。
沒有要人命的戰鬥。
更沒有多少天災人禍。
青史留名也是指日可待,誰若是斷了他這個念想,他殺人的心思都有了。
“一切都是咱們的猜測,父親還是去上朝,聽一聽裕王殿下怎麽說才好。”
嚴世蕃口中說得輕鬆。
可心裏也是一點都不輕鬆,太子和三皇子越過山海關他是接到過消息的,隨同的還有陳以勤和陳道義兩人。
在從大同迴來之前,他們之間還在互通消息。
說是已經快要到廣寧衛了。
再離譜,經過了軍隊改製之後,遼東的邊境,也不可能讓大股的敵人越過防線進攻廣寧吧?
殊不知,整件事情的,已經被他猜中了。
漫長的遼東防線,以那麽點兵力,根本就守不住。
朱載坖給出的時間是兩刻鍾之後,準備朝會。
實際上都沒有兩刻鍾的時間。
所有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們,都已經到齊了。
坐在龍椅旁邊小椅子上的朱載坖也沒有廢話。
一手舉著信件,一手扶著椅子。
“遼東的女真人,欺我大明無人,諸位說說,我大明應該如何應對?”
底下的大臣們,一個個地在心裏翻白眼。
怎麽應對?
當然是打了,難道還要給封賞不成?
已經嚐到打仗勝利之後的甜頭,哪還會有人硬著頭皮說要議和的?
怕是剛說出口,就會有禦史台的人站出來彈劾一個貪贓枉法。
即便身上很幹淨。
也絕對會找各種借口請他出朝堂。
名利都不要的人,他們可惹不起,還是早早送走為好。
眼見著無人應答,朱載坖心裏就納悶了,不是都說,現在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是渾身殺氣的嗎?
怎麽一個個的客氣成這個樣子了?
連說話都開始謙讓?
“內閣首輔嚴嵩,你是老臣子了,有什麽想要說的嗎?”
被點名的嚴嵩,立刻出列。
“裕王殿下,老臣認為應該打迴去,最好是抓了這些女真人,來給我大明鋪橋修路。”
嚴嵩的手上,還是有一個煤礦的。
現在煤的價格漲得很快。
就是挖掘的速度實在提不起來。
大明的百姓們可金貴得很,危險的地方不去,而抓來的那些奴隸們,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急需補充點人手。
至於鋪橋修路,那都是不怎麽危險的活,可輪不到這些奴隸們去做。
隻要進入大明,隻要付了銀子,送往哪裏,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打迴去過了,皇上不再,咱們也沒有調兵的權利,這個可以放一放,等本殿下寫信給父皇之後,接到迴信再說。”
打外敵又不是打架鬥毆。
一句話不對就撲上去撕咬。
朱載坖覺得,大明還是很講禮儀的。
“兵部尚書就不要說話了,戶部尚書陳經有什麽好的建議?”
朱載坖可不想看到劉天和這個人。
讓他掌管兵部,最後卻成了這個樣子,做啥啥不行,送人情倒是爽快。
過後還得找一個通兵事的人,來掌管兵部最好。
“迴稟裕王殿下,臣覺得,遼東女真人之所以囂張,是因為遼東苦寒,我大明子民太少,撐不起那片土地上的天,所以希望殿下能夠想辦法,遷移一些百姓們前往,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經曆練了好幾年,總算是習慣了現在的朝堂。
慢慢地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此時的建議就很不錯。
朱載坖微微的點了點頭。
底下的臣子們,都精了猴一樣,馬上就明白裕王的心思了。
諸位大臣們還是喜歡朱載坖這樣監國的。
所有想法和心思,都會表現在外麵,不用人去費盡心思地猜測。
很快就有一群大臣們開始獻計獻策。
“遼東的土地很是肥沃,臣的還有陳以勤正在廣寧衛附近,也傳迴來了一些消息,臣認為可以用這個消息,來鼓動百姓們自願遷移。”
“臣也覺得應該如此,隻要給出足夠多的土地,相信會有百姓們拖家帶口的走出去的,另外,朝廷也可以放開對刀劍,弓箭的管製,允許這些出關的百姓們,自己擁有自保的實力。”
······
大明的火器,已經開始大範圍地替代弓箭,刀劍了。
落後的武器,也就不再成為了可以造反的威脅。
朝堂上的大臣們也看得明白。
既然軍隊調動不了,那麽可以讓百姓們自力更生啊!
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最重要的是,還能夠節省下來糧餉的開支。
“殿下,若是士紳們也想要去遼東置辦土地,是否可以使用奴隸來耕作?”
突然,一位禦史台的官員出列問道。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就是一靜。
齊刷刷的目光看了過來,這名禦史心中一慌,連忙解釋道:“在下說的是女真人的俘虜,這些人可都是敵人。”
說到後來,還強調了一下。
“哈哈!人家女真人可不想要做奴隸的,你隻要給他們一個奴才的稱唿,他們就會高興一整天。”
坐在椅子上的朱載坖,放聲大笑。
奴隸和奴才雖然隻是一字之差。
可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奴隸好歹大明還需要保護一下的,不容許隨意打殺,更不能虐待。
可奴才就不一樣了。
那隻是一種商品。
並不受到大明律法的保護。
心情不好,殺了也就殺了,沒有誰會去追究責任。
這名禦史,沒想到女真人還有這個愛好。
倒顯得他跳出來詢問有點多此一舉了。
“這個,殿下,女真人和女真人還是要區分一下的,不能都成了奴才,好歹要改這些人一點希望不是?”
嚴嵩也沒有想過,女真人的習俗,會是這種樣子。
弄得他都得厚著臉皮,說出求情的話。
他怕被殺掉的太多,他們家的礦就不會有多少產出了。
“嗯!這個可以有,咱們大明是禮儀之邦,該展現仁義的時候,還是要標榜一下的,這件事就交給首輔來處理了,本殿下隻看結果。”
朱載坖心想,有了對比,蒙古人的心裏,或許就會平衡很多了吧?
“臣,謝過裕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