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勿略的康複,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黃花蒿的使用,則是大明醫術上麵的又一種突破,在許多人都想著,如何搭配出藥方的時候。


    已經有人在嚐試著用單獨的一味藥來治療疾病。


    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了所有大夫們的轟動。


    “這個李時珍的本事到底達到了何種程度?”


    紹興府的嘉靖,看著最新傳迴來的消息,仔細地思索了一下,印象中並沒有此人的影子。


    “還有,他是怎麽拿到神醫證的?朕怎麽不記得有這迴事?”


    嘉靖一直覺得自己的身邊,缺少好一點的大夫。


    太醫署的太醫們,以前信不過,現在依舊信不過,不然也不會從自己兒子的醫院裏麵挑選年輕人了。


    “皇上,這件事情已經很久遠了,而且神醫證是裕王府連同醫院共同弄出來的,和朝廷可沒有半點關係。”


    黃錦小心翼翼地解釋道。


    他也是得到了寧波港的消息,才知道民間還有這樣的醫術高手在流浪。


    旁邊被叫來旁聽的鄭若曾緊緊地抿著嘴。


    他們鄭家是有一本這樣的證書,對於家中老人的醫術水平,他也是很佩服的,可現在突然有一位年輕人,在醫術這一方麵超過了大多數人,就讓他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了。


    按理說,天才之間總有惺惺相惜的感覺在裏麵。


    可此時此刻,鄭若曾卻恨不得給自己幾個耳光,明明自己也是有機會拿到這種證書的。


    現在卻為時已晚了。


    錯過了學醫的最好年紀,剩下的隻能拚經驗,看能不能在這一方麵有巨大的突破。


    “和朝廷無關?這麽說,就是一本無用的證件了?”


    嘉靖可不相信,事情有這麽簡單。


    再說,皇家的忌諱可是很多的,就像是紫色,一般人家就是有能力做到,也不敢隨便的使用。


    “算了,不說這個了,既然病情已經有了解決辦法,那麽接下來,就要有人前去和那些人商談一下,開海的各項事宜。”


    想來一想,反正這種神醫,也是大明的,隻要朝廷有需要,就可以找到人。


    完全不用糾結在這上麵。


    見到皇上把這件事輕拿輕放,就明白皇上的心思,已經是想要慢慢的解開一些朝廷的禁止了。


    往後,或許更多的違禁,也將會成為百姓們能夠擁有的。


    至於是好是壞,黃錦看不到那麽遠。


    而一旁的鄭若曾則是不在乎。


    隻有台階下麵坐著的曾銑和俞大猷,則是微微低著頭,眼中不斷地閃爍著。


    能夠走到這個地位。


    沒腦子肯定不行。


    皇上釋放出來的訊號,就表示朝廷正在做這方麵的嚐試。


    “曾將軍你還是來確保浙江一帶的百姓出行安全,鄭祭酒和俞將軍你們兩人,可以啟程,去幫朕看一看這些葡萄牙人,到底是怎樣的想法,若是想打的話,我大明奉陪到底,若是想要通商,也不是不行,但必須要有利於我大明。”


    利於大明是肯定的,就看這個利於到底是多大的地步了。


    “臣,遵旨!”


    俞大猷和鄭若曾兩人連忙起身恭敬行禮。


    一個人要負責沿海的安全保證,另一個則是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判斷,拿到對大明最有利的通商條件。


    現在隻有一家葡萄牙人的商隊來往。


    可不要忘了,還有一些不成氣候的西班牙人。


    往後隨著大明商路的影響,或許還有其他國家的人到來,這些都不在一開始做好準備和各種製度,相關律法的話。


    肯定會出現大問題。


    “另外,裕王不是派來了不少的教書先生嗎?一起帶過去,讓這些人見見世麵。”


    對於在自己兒子派人前來,嘉靖早有了解。


    不就是想要拿到一些,這些蠻子們的技術嗎?


    他就給一個機會。


    大明想要發展,嘉靖也看出來了,土地已經不再是第一位置了。


    技術上來了,一樣可以彌補一些土地不足的問題。


    沒底種的人,也可以出來做工嗎?


    左右都有口飯吃,隻要大明一直繁榮下去,遲早有一天這些人不再會對吃穿發愁。


    “臣,遵旨!”


    載坖學院來的這些先生們,可是在各科裏麵,數一數二的厲害。


    在紹興府的時候,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就幫著解決了不少的難題。


    紹興府的布局規劃。


    外麵道路和橋梁的修建計劃,以及怎樣用最快的速度,最省時省力地建設,都有著一套自己的算法。


    除了這個,人家還帶來了叁拾萬兩銀子,作為紹興府的擴建的啟動資金。


    可以說,人才和錢財兩樣都有了。


    一時之間,哪還有閑人出沒?


    不都在忙著賺錢嗎?


    而隨著朱載坖的錢財和人才的到來,許多聽到風聲的讓人,也想要前來分一杯羹,因為事實證明,隻要裕王舍得投資的地方。


    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帶來巨大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這種利益會細水長流地一直持續下去。


    這就導致,沒外來勢力和當地的地頭蛇之間,就有了看不見的爭鋒,總體來說,大齡的銀子湧入,一時之間讓紹興府逐漸的開始更加繁榮起來。


    最明顯的就是,百姓們賺錢的路子多了。


    也就舍得花錢了,一旦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就是各種的好消息不斷。


    讓當地的官府,晚上做夢都會笑醒。


    政績來得太突然,也太快了一點。


    重要的是,還是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出現的,往後升官發財,指日可待啊!


    嘉靖對此也很滿意。


    現在他喜歡的就是帶著餓自己的妃子們,出門逛街,感受一下,因為他的到來,從而帶來的繁華。


    人的成就感許多時候就是這麽的奇怪。


    唯一苦了的就是當地的士紳官員們,一個個地如履薄冰,生怕那個地方做得不好,剛好還被皇上給看在了眼中。


    雖然沒了抄家滅族。


    可全家人一起去服刑,也是很痛苦的啊!


    俞大猷和鄭若曾走在紹興府的官道上,感受著一天一個樣子的環境。


    “皇上若是在每一個州府都住一段時間的話,是不是我大明,任何一處地方,都可以成為紹興府這個樣子?”


    俞大猷自從離開大同之後,就再也沒有迴去過。


    不過聽人說,現在的大同可是了不得。


    不說別的,每一個月給朝廷的稅收都在一百萬兩銀子左右,這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


    “不知道,或許俞將軍可以勸說一下皇上,試試去往其他的州府之後,能不能夠給當地的百姓們,帶來利益。”


    鄭若曾搖了搖頭說道。


    “還是算了,沒有裕王府的銀子投放出來,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