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載圳對朝鮮很感興趣。


    李成梁立刻就來精神了,這個他很熟悉啊,家中的父母,經常會對他說起此事。


    “朝鮮在明初的時候叫高麗,後來成祖對高麗賜予了朝鮮國王稱號······一直沿用至今。”


    朱載圳聽得很是認真。


    原來朝鮮的名字,是自己老祖宗給的,真的是太厲害了。


    “可本殿下,怎麽就沒有見到過,朝鮮使者前來我大明?”


    朱載圳很是奇怪。


    按理說,兩家關係這麽親近了,應該多走動一下才是,就像他經常去自己二哥家中吃頓好的一樣。


    “迴稟殿下,朝鮮離著大明還很遠呢,若是乘船的話,或許會近一點,走陸路就很難了。”


    李成梁迴憶起,他父母給他說的那些過去。


    曾經跟隨著他的祖父們一起來到大明的人有很多,可最後能夠安家的人就很少。


    他們一家人,最起碼還是漢人,有著天生的身份優勢。


    不然,也不可能被大明輕易地接收。


    “乘船啊!”


    太子朱載壡陷入了沉思,自己的二弟,有著大明最厲害的戰艦,想來到達那個朝鮮,應該很快吧?


    他沒有去過朝鮮。


    可此時突然就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出國轉悠一圈。


    一直在大明溜達,算個什麽事,總要走更遠的路,才顯得自己有學問不是?


    畢竟古人都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裏路。


    他讀書很累,可行千裏路就很簡單了。


    “乘船太危險,特別是海上,風浪很大,大哥不會想要乘船出海吧?這個做弟弟的就不敢陪著冒險了。”


    一看,自己的大哥,有種心動的模樣,朱載圳就急眼了。


    乘坐馬車都已經艱難成了這個樣子。


    還想坐船?


    “我也隻是想一想,難道想想也有錯?”


    聞言,朱載壡看向了自己的三弟,眼神有點危險。


    看來他很久沒有和自己這個弟弟,對戰過了,居然敢在他還沒有開口的時候,就否決自己的想法。


    真是豈有此理。


    此時的朱載圳卻是一點都不帶怕的。


    也目光一動不動的看了迴去,必須讓自己的大哥明白,自己是絕對不會乘船出海的。


    就死了這份心吧。


    見沒有威懾住自己的三弟,朱載壡就明白,這件事情在三弟的身上行不通,迴去可以和二弟商量一下。


    “三弟長大了,知道學會拒絕人了,不錯,不錯!”


    很突兀的,朱載壡輕輕一笑道。


    實際上,心裏已經捏了一把汗的朱載圳也是緊張不已。


    “還是大哥最懂三弟我,大哥若是想去,三弟我可以幫你說服二弟,有他的戰船,再大的風浪,也不怕。”


    拍著胸膛的朱載圳,嘿嘿一笑地保證道。


    “有你這話就行了。”


    兩兄弟之間的交談,讓李成梁很是羨慕。


    當然,他和弟弟李成材的關係也很不錯,隻是出來當兵的時間久了,已經有一兩年都沒有迴去過一次了,也不知家人們還好不好。


    “對了,一直都聽說,遼東邊境上,我大明時常遭到女真人的襲擊,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朱載壡在和弟弟玩鬧的時候,也沒有忘了自己的正事。


    迴去之後,這些可都是他免罪的證據,隻是可惜了自己可憐的三弟,一直都不知道他的想法。


    不過,他也沒有提醒的意思。


    總要有人襯托,才會顯得他用工不是?


    “這件事······”


    遲疑了好一會,李成梁都不知道該怎麽去說,畢竟涉及了大明的英宗皇帝朱祁鎮。


    名聲不太好聽啊!


    “說吧,這裏隻有我們兩兄弟,你怕什麽?”


    朱載壡說著,已經看向了一旁靜靜聆聽著他們談話的李玨。


    而李玨也頗為識趣地行了一禮,轉身出了屋子,還吩咐了守衛護衛們,加強防範。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是交給手下人來說最好,他自己能夠不摻和進去,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件事,還要從正統十四(1442年)年開始說起。”


    在朱載壡的眼神攻勢下,李成梁也頂不住壓力。


    隻能硬著頭皮,試探一下,自己能不能活命了。


    “蒙古瓦剌部太師也先對我大明進攻,在土木堡擊敗明軍,俘獲親征的明英宗,也是曆史上最有名的土木堡事件。”


    說到這裏,抬頭飛快地看了一眼太子和三皇子。


    見兩人明沒有不高興的模樣,才繼續接著說道:“一些建州和海西的衛所趁機向遼東進攻以配合也先的軍事行動。


    然而,也有為數不少的女真衛所遭到了也先的攻擊,許多女真世襲首領因遭到也先所部劫掠,失去了世襲的憑證,他們後來隻能以中書舍人的名義進行朝貢,可獲得的賞賜比之前少了很多。


    再後來,我大明對於女真的威信開始衰落,女真諸部逐漸失去控製。一些首領甚至敢於公然向明朝挑戰,劫掠遼東地區。”


    朱載壡聽得迷糊。


    原來大明對女真人的威信衰落,是因為賞賜的不夠?


    這是沒經過一番毒打,還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才會這樣吧?


    沒想到,世間還會有這樣的人,實在是奇怪了一些。


    “我大明,想給的他們不能不要,不想給的,他們不能去搶,劫掠遼東?嘿嘿!這些人可真夠大膽的。”


    太子朱載壡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朱載圳反而第一個就不樂意了。


    這些外族人,當他們大明是什麽?


    就是喂養一條狗。


    那麽多的賞賜下去,也不會再咬主人了吧?


    “大哥,小弟我有了一個好主意,必定能夠讓遼東富起來,還可以減少我大明的邊患。”


    不會為何,隻要聽到有人敢摸大明的龍須。


    朱載圳就特別的興奮,因為這幾意味著打仗,而打仗對一個立誌要做將軍的皇子來說,就是最希望看到的。


    平叛有什麽意思?


    沒見到,父皇把軍隊開過去,連一場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嗎?


    官吏,士紳們,該跑的跑,該抓的抓。


    簡直就像連載小說中,江湖裏的一段描寫,秋風掃落葉一樣的簡單。


    可麵對外敵就不一樣了。


    什麽手段都可以用上,還有戰功可以拿,這世上,有什麽遊戲,比得上行軍布陣,掃平外敵呢?


    至於會不會輸?


    朱載圳表示自己沒有想過。


    反正他又不需要指揮,隻負責後勤就行,找一個能打的,打給他看不也挺好?


    “你說的,該不會是二弟那一套吧?”


    一套小連招,讓蒙古人現在溫順的,正在給大明牧馬,據說每天有不少人,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著嘉靖和朱載坖的木雕念誦他們自己的一套經文。


    為的就是保護自己,讓自己發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