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很多。
但不屬於太子朱載壡和三皇子朱載圳兩兄弟。
出門不容易。
跑到一個苦寒之地,就更加的難受了。
“早知道遼東是這種鬼樣子,我說什麽都不會來,還不如去江南,去紹興府,哪怕是被父皇罵,都好過受凍。”
十月份了。
在別的地方,剛剛冷了起來,可在遼東,就像過冬一樣的寒冷。
帶著的衣物,穿在身上都不再暖和。
“盡說廢話,不來遼東,你能真的知道,這個地方是什麽樣子的?”
朱載壡痛斥了一下自己的弟弟。
心裏其實也是萬分後悔。
“你說,我娘親,收沒收到我送過去的貓皮手套?”
感到冷了,朱載圳忽然想起了自己給母親做的手套,貓皮的應該很暖和吧?
馬車內,已經點起了火盆。
車窗上的水珠子,不斷地滑落,看向外麵的時候,並不是很清楚。
“還是省省吧,前段時間的消息,說是我娘和你娘,都去了紹興府,若是你娘收到了貓皮手套的話,又被父皇給發現了,結果會怎樣?”
從京師跑出來,已經很離譜了。
若真如此的話,罪名還要再加一等。
朱載壡的話,讓朱載圳感覺屁股上涼颼颼的。
仿佛竹板已經落下,卻還沒有挨著肉。
那種感受不到疼痛的挨打,讓朱載圳再也坐不住了。
左右挪動了一下屁股。
眼珠子飛快地轉動著,卻找不到一個給自己開罪的理由。
對付那些給他們講學的夫子們,他的小手段很多,而且通常都能夠成功,可在麵度嘉靖的時候,就不好使了。
他發覺,信心滿滿的出來這一趟,是一種錯誤。
“你拿出小本本來幹嘛?”
突然,朱載圳見到自己的大哥,掏出了一本小冊子,在上麵不停地寫寫畫畫。
“出來一趟不寫點東西,怎麽迴去給父皇交代?”
抬頭詫異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蠢弟弟。
平時多聰敏的一個人,怎麽突然變傻了?
難道是天氣冷的原因?
“你寫的是什麽?”
“一路見聞,出了山海關,就仿佛走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京師周圍的變法,好像還沒有延伸到這裏,恐怕也和官道沒有修通有關。”
朱載壡一邊寫,一邊迴答道。
關外的風景,就那個樣子。
四周不是沒有百姓。
隻要能夠活人,什麽地方都會有人居住,做多地廣人稀而已。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前是因為地段不安全,現在則是許多人已經迴到了關內。
也隻有實在沒有辦法離開的人,才會留下來。
“若是夏天來看一看才好,現在可是許多東西都看不真切。”
朱載圳想了想說道。
心中則是琢磨著,此地是不是可以建一座避暑山莊。
京城的夏天可是很熱的。
若是能夠找到一塊涼爽的地方,過完整個夏天,遼東之地,也不失為一個好地方。
跟著朱載坖待在一起久了。
每一件事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麽利用這種特殊的環境。
心中越想,越覺得可行。
京師的有錢人很多。
夏天也很難熬。
若是把遼東開發一下,弄一群避暑的莊園,絕對能夠賣上一個好價錢。
心中想著,朱載圳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朱載壡停下了筆,仔細地思索著可行性。
“若是二弟的話,會怎麽做?”
這裏人煙稀薄,若不是有軍隊駐紮,都會懷疑,千裏之內就是一片不毛之地。
“二哥嗎?”
朱載圳喃喃自語了一句,也陷入了沉思。
他剛剛建立避暑山莊的想法,應該沒有錯,可人口少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
總不能為了避暑,不和人交流吧?
那成什麽了?
住在山裏也一樣涼快,何必舍近求遠呢?
“首先是要保證此地的治安,若是京城有盜匪出沒的話,想必是沒有誰會願意來的,接著就是要有遊玩的樂趣,不然也待不住人。”
兩點要求,很快就被朱載壡提了出來。
安全暫時來說,不用想了。
走了一路,他們在百姓家中居住的時候,也聽了一路。
據說是更北邊的一群叫做女真族的人,正在互相戰鬥,一度讓大明邊境上不是很太平。
而想要發兵攻打這些地方的話,由於缺少利益,看起來並不劃算。
“也是,咱們現在在什麽地方?”
說著,朱載圳就翻起了地圖。
遼東簡陋的地圖,看得朱載圳直皺眉頭。
良久才找到了他們所處的位置。
“應該是在這個位置。”
地圖上標記著廣寧衛三個字。
“到了廣寧,咱們修整一下,就返迴吧,再往前就是沈陽了,那片地方暫時來說,並不安穩。”
朱載壡心中總感覺那個地方,很是危險。
而且搜索到的消息,也已經足夠了,跟隨而來的陳以勤和陳道義,也忙著測試土壤的肥沃程度。
曾經隻關注戰鬥的地方,突然有人關心起了土地。
得到的消息,也讓他們心裏有點吃驚。
或許是這片土地上的戰鬥太多,鮮血已經肥沃了這些泥土,使得莊稼的收成很高,缺點也很明顯,一年隻能種植一季的糧食。
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閑著發呆。
即便是有媳婦的人,也是一樣。
吃不飽飯,身體怎麽受得了長時間的摧殘?
“好,聽大哥的。”
出門在外,安全是第一要保證的。
朱載圳可不想自己出門浪一次,就要受到巨大的威脅。
在他們兩兄弟不知道時候。
散財童子的名聲,早就長了翅膀似的傳了出去。
比他們乘坐馬車的速度都要快。
而在更遠處的建州右衛中,一位漢名王杲,女真名阿突罕的人,起了貪心。
此人女真族,生於蘇子河畔古勒城(今遼寧新賓縣上夾河鄉古樓村),少時聰明機靈。父多貝勒死後,由王台收養,巡撫遼東都禦史張學顏帶到建州右衛中。
由於勤奮好學,很快通曉漢語,還精通日者術,能推五星如神,“且好為馬法”。
可惜是個白眼狼。
轉頭就踞居馬爾墩和古勒山一帶,掌管百裏水渡王杲勒索渡資,奪取敕書,收買皮張土貨,興造船隻,訓練兵丁,控製通向遼東的水路,王杲聯絡建州女真各部,不斷地襲擾大明。
“咱們這次出去,隻許成功不許失敗,一旦做成此事,鎧甲就有了,刀劍也就有了,到時候,敵人就不再是咱們的對手了。”
王杲想做的不是建州右衛統領,而是建州三衛女真人的總頭領。
跟著禦史張學顏,他學到了許多的東西,特別是對大明的了解,使得他的野心更加的強大。
一直都在聽說大明的繁華。
他想要去看看。
“尊頭領吩咐。”
一名女真人大聲應道。
但不屬於太子朱載壡和三皇子朱載圳兩兄弟。
出門不容易。
跑到一個苦寒之地,就更加的難受了。
“早知道遼東是這種鬼樣子,我說什麽都不會來,還不如去江南,去紹興府,哪怕是被父皇罵,都好過受凍。”
十月份了。
在別的地方,剛剛冷了起來,可在遼東,就像過冬一樣的寒冷。
帶著的衣物,穿在身上都不再暖和。
“盡說廢話,不來遼東,你能真的知道,這個地方是什麽樣子的?”
朱載壡痛斥了一下自己的弟弟。
心裏其實也是萬分後悔。
“你說,我娘親,收沒收到我送過去的貓皮手套?”
感到冷了,朱載圳忽然想起了自己給母親做的手套,貓皮的應該很暖和吧?
馬車內,已經點起了火盆。
車窗上的水珠子,不斷地滑落,看向外麵的時候,並不是很清楚。
“還是省省吧,前段時間的消息,說是我娘和你娘,都去了紹興府,若是你娘收到了貓皮手套的話,又被父皇給發現了,結果會怎樣?”
從京師跑出來,已經很離譜了。
若真如此的話,罪名還要再加一等。
朱載壡的話,讓朱載圳感覺屁股上涼颼颼的。
仿佛竹板已經落下,卻還沒有挨著肉。
那種感受不到疼痛的挨打,讓朱載圳再也坐不住了。
左右挪動了一下屁股。
眼珠子飛快地轉動著,卻找不到一個給自己開罪的理由。
對付那些給他們講學的夫子們,他的小手段很多,而且通常都能夠成功,可在麵度嘉靖的時候,就不好使了。
他發覺,信心滿滿的出來這一趟,是一種錯誤。
“你拿出小本本來幹嘛?”
突然,朱載圳見到自己的大哥,掏出了一本小冊子,在上麵不停地寫寫畫畫。
“出來一趟不寫點東西,怎麽迴去給父皇交代?”
抬頭詫異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蠢弟弟。
平時多聰敏的一個人,怎麽突然變傻了?
難道是天氣冷的原因?
“你寫的是什麽?”
“一路見聞,出了山海關,就仿佛走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京師周圍的變法,好像還沒有延伸到這裏,恐怕也和官道沒有修通有關。”
朱載壡一邊寫,一邊迴答道。
關外的風景,就那個樣子。
四周不是沒有百姓。
隻要能夠活人,什麽地方都會有人居住,做多地廣人稀而已。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前是因為地段不安全,現在則是許多人已經迴到了關內。
也隻有實在沒有辦法離開的人,才會留下來。
“若是夏天來看一看才好,現在可是許多東西都看不真切。”
朱載圳想了想說道。
心中則是琢磨著,此地是不是可以建一座避暑山莊。
京城的夏天可是很熱的。
若是能夠找到一塊涼爽的地方,過完整個夏天,遼東之地,也不失為一個好地方。
跟著朱載坖待在一起久了。
每一件事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麽利用這種特殊的環境。
心中越想,越覺得可行。
京師的有錢人很多。
夏天也很難熬。
若是把遼東開發一下,弄一群避暑的莊園,絕對能夠賣上一個好價錢。
心中想著,朱載圳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朱載壡停下了筆,仔細地思索著可行性。
“若是二弟的話,會怎麽做?”
這裏人煙稀薄,若不是有軍隊駐紮,都會懷疑,千裏之內就是一片不毛之地。
“二哥嗎?”
朱載圳喃喃自語了一句,也陷入了沉思。
他剛剛建立避暑山莊的想法,應該沒有錯,可人口少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
總不能為了避暑,不和人交流吧?
那成什麽了?
住在山裏也一樣涼快,何必舍近求遠呢?
“首先是要保證此地的治安,若是京城有盜匪出沒的話,想必是沒有誰會願意來的,接著就是要有遊玩的樂趣,不然也待不住人。”
兩點要求,很快就被朱載壡提了出來。
安全暫時來說,不用想了。
走了一路,他們在百姓家中居住的時候,也聽了一路。
據說是更北邊的一群叫做女真族的人,正在互相戰鬥,一度讓大明邊境上不是很太平。
而想要發兵攻打這些地方的話,由於缺少利益,看起來並不劃算。
“也是,咱們現在在什麽地方?”
說著,朱載圳就翻起了地圖。
遼東簡陋的地圖,看得朱載圳直皺眉頭。
良久才找到了他們所處的位置。
“應該是在這個位置。”
地圖上標記著廣寧衛三個字。
“到了廣寧,咱們修整一下,就返迴吧,再往前就是沈陽了,那片地方暫時來說,並不安穩。”
朱載壡心中總感覺那個地方,很是危險。
而且搜索到的消息,也已經足夠了,跟隨而來的陳以勤和陳道義,也忙著測試土壤的肥沃程度。
曾經隻關注戰鬥的地方,突然有人關心起了土地。
得到的消息,也讓他們心裏有點吃驚。
或許是這片土地上的戰鬥太多,鮮血已經肥沃了這些泥土,使得莊稼的收成很高,缺點也很明顯,一年隻能種植一季的糧食。
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閑著發呆。
即便是有媳婦的人,也是一樣。
吃不飽飯,身體怎麽受得了長時間的摧殘?
“好,聽大哥的。”
出門在外,安全是第一要保證的。
朱載圳可不想自己出門浪一次,就要受到巨大的威脅。
在他們兩兄弟不知道時候。
散財童子的名聲,早就長了翅膀似的傳了出去。
比他們乘坐馬車的速度都要快。
而在更遠處的建州右衛中,一位漢名王杲,女真名阿突罕的人,起了貪心。
此人女真族,生於蘇子河畔古勒城(今遼寧新賓縣上夾河鄉古樓村),少時聰明機靈。父多貝勒死後,由王台收養,巡撫遼東都禦史張學顏帶到建州右衛中。
由於勤奮好學,很快通曉漢語,還精通日者術,能推五星如神,“且好為馬法”。
可惜是個白眼狼。
轉頭就踞居馬爾墩和古勒山一帶,掌管百裏水渡王杲勒索渡資,奪取敕書,收買皮張土貨,興造船隻,訓練兵丁,控製通向遼東的水路,王杲聯絡建州女真各部,不斷地襲擾大明。
“咱們這次出去,隻許成功不許失敗,一旦做成此事,鎧甲就有了,刀劍也就有了,到時候,敵人就不再是咱們的對手了。”
王杲想做的不是建州右衛統領,而是建州三衛女真人的總頭領。
跟著禦史張學顏,他學到了許多的東西,特別是對大明的了解,使得他的野心更加的強大。
一直都在聽說大明的繁華。
他想要去看看。
“尊頭領吩咐。”
一名女真人大聲應道。